第一百一十二章 你是誰

作者︰江湖野人投推薦票 章節目錄 加入書簽

雖然憑著超乎尋常的危險感知和耐力,耶律延禧一再逃過了金軍的追擊,破壞了金人速戰速決的戰略。

但堂堂大遼皇帝被敵人追得如老鼠般亂竄,也讓跟著其人倉惶逃命的衛士生出了忿怒怨恨之心。

預料到兵變隨時都有可能發生,耶律延禧做出了棄卒保帥的決定,處理了兩個民怨極重的重臣。

繼驅逐蕭奉先父子後,天祚帝又斥逐了北樞密使蕭得里底。

女直人起兵之初,大遼朝議曾多次廷議舉大兵討伐。

結果,每次都是蕭奉先和蕭得里底二人加以阻撓,以至大遼錯過了平亂的最佳時機,使得女直人逐漸坐大。

最終,這個被他們忽視的金國,把大遼逼到了滅亡的邊緣。

心軟的天祚帝並沒有痛下殺手,只是驅逐了兩個大奸臣。

但這二人離開後,卻沒能逃過國人的懲罰。

蕭奉先當日跪辭皇帝之後,知道國人深恨自己,不敢稍作停留,立即帶著兩個兒子和僕從逃出了山。

結果,沒走出幾里,其父子三人就被自己的四名僕從脅迫捆綁,欲要送給金兵領賞。

夾山周邊,到處都是搜捕耶律延禧的金軍探馬和欲要追尋皇帝救國的遼人。

這四個奴僕運氣很好,沒踫到其他遼人,先找到了一隊金軍探馬。

金兵得到了蕭奉先這條大魚,自然喜出望外,當即殺了四個求賞的奴僕,又將不願走的蕭奉先長子蕭昂活活打死。

蕭奉先及其次子蕭昱則被戴上了刑具,金人欲要將其送回會寧府交由皇帝發落。

但金軍探馬在返回的途中,又遇到了趕來投奔皇帝的遼軍。

雙方一番激戰,金人不敵,蕭奉先父子二人又被遼人奪回,並進山獻給了皇帝。

這一次,耶律延禧沒有再心軟。

其人見都沒有見蕭奉先父子,直接命衛士將二人賜死。

至于蕭得里底,其命運和蕭奉先差不多。

被逐出的半路上,蕭得里底同樣被自家奴僕綁了,一樣送給金兵領賞。

其人倒是比蕭奉先有血性,先是假裝老邁無用,任由金人擺布。

待金兵懈怠後,蕭得里底又尋機月兌身,打算再次回到皇帝身邊以證心跡。

但蕭得里底的好運氣從金人手中逃月兌後便用完了,其人尚未回到山中,就被逃亡的遼帝衛士耶律九斤抓獲。

彼時,耶律淳僣號稱帝的消息已經傳到西京,天祚帝身邊的臣子陸續逃亡。

耶律九斤見耶律延禧大勢已去,欲要前往燕京投靠耶律淳,正愁沒有「見面禮」,便遇到了大奸臣蕭得里底,自然不會客氣,當即便將其人綁了起來。

而尚在夾山之中躲避金人搜捕的遼帝耶律延禧眼見隊伍越來越少,也痛定思痛,在處理完蕭奉先和蕭得里底之後不到十天時間內,其人相繼進行了一系列人事調整。

召撻不也典掌禁衛;

命去年在同、遼外交爭端中被免職的同知殿前點檢事耶律高八官復原職;

以北院樞密副使蕭僧孝奴知北院樞密使事;

以同知北院樞密使事蕭查剌為左夷離畢。

但耶律延禧遲來的悔悟和振作,卻沒能挽回已經失掉的國人之心。

僅僅六日後,同知殿前點檢事耶律高八便鼓動部分衛士出山降金。

耶律高八在去年底的同遼沖突中,為了守護大遼的利益,不畏強敵,與強勢的同舟社針鋒相對,卻被皇帝當作棄子免去官職。

其人當時就已經對這昏君寒了心,一直等待機會報復耶律延禧。

耶律高八降金帶兵後,立即引金人進山,搜捕自己曾經效忠的皇帝。

耶律延禧再一次預知到了危險,並趕在金軍抓到自己之前逃之夭夭。

但隨駕的官員卻遭了殃,偵人蕭和尚、牌印郎君耶律哂斯等人皆為金軍所俘獲。

經歷這次背叛和連續的逃亡後,天祚帝身邊的官員嚴重不足,落魄到撐起逃亡小朝廷的基本框架都做不到。

耶律延禧只得下詔,凡隨駕人員,不限吏民,一律授予官職有差,讓這些小人物一步登天,撐起朝廷的草台班子後。

與此同時,西京大同府守將耿守忠降金後又叛,嚴重威脅金人月復背,金軍不得不從夾山一線抽調圍堵遼帝的兵馬攻打大同府。

如此一來,又給了耶律延禧繼續流竄遁逃的機會。

相比起第一次破城,金軍第二次攻打大同府的戰斗很不順利。

金軍戰線太長,糧草轉運補給極度困難,進入西京道後,大軍的糧草只能在靠新佔領區征集。

其中,最重要的征集地便是大同府。

耿守忠降而復叛,使得金軍失去了最大的糧源;

另一方面,戰前制定的速戰速決捉住遼帝的計劃也宣告破產;

而且,後方也傳來了同舟社已經入局南京道的消息。

種種不利因素綜合,眾將軍議時,多傾向于暫時停止進攻,先將大軍撤回中京道休整,等下次再來。

唯有完顏宗雄提出大同府乃是西京道都會,放棄大同府退兵,就等于放棄整個西京道。

一旦大軍撤回中京道,西京道已經投降的遼人必然離心反叛,遼帝的余黨會受到鼓舞,夏國也會趁機入局。

要是同舟社屆時拿下了南京道,威脅中京,大金國恐怕再沒有這麼好的機會進入西京道了。

負責攻打大同的副都統完顏宗翰被宗雄說服,乃立下重賞以激勵士氣。

但耿守忠降而復叛,再沒有退路,乃蠱惑部下一旦戰敗,必會被金人泄憤屠城。

由是,大同守軍抵抗意志相當堅決。

攻城戰持續了十幾天,仍沒有看到城破的希望。

因大同守軍的堅決抵抗,金軍此戰的損失也超過了進入西京以來的傷亡總和,雙方都只能苦熬。

但東邊不亮西邊亮,完顏宗翰、宗雄頓兵堅城時,金將完顏母、完顏婁室、完顏銀術可等人攻略天德、雲內、寧邊、東勝等軍州的行動卻相當順利。

先是完顏母逼降遼國西南面招討使耶律佛頂,有了招討使的榜樣示範,基本上各地長官和部族首領見到金軍分出的兵馬後,就立即放棄抵抗,率部投降。

最能吃苦的「悶騾子」完顏婁室打得最遠,一直打到極西之地的天德軍。

其麾下軍士破城後,發現了一個女直人,他的名字叫紇石烈阿疏。

紇石烈阿疏是遼金戰爭中的傳奇人物。

早在生女直聯盟時期,星顯水紇石烈部就是諸多生女直部落中僅此與按出虎水完顏部的強大存在,其部落在那個時候就已經築有自己的城池。

完顏阿骨打的五叔完顏盈哥為節度使時,不斷加強部落聯盟,持續削奪其他部落自治權。

星顯水紇石烈部勃堇阿疏乃與徒籠古水紇石烈部勃董毛睹祿等人勾結,起兵反抗完顏部。

這次反叛毫無意外的失敗了,紇石烈阿疏只能逃亡遼國。

從這以後,女直人只要對抗遼朝,都會借口索要「女直人的叛徒紇石烈阿疏」。

一直到完顏阿骨打起兵叛遼,並建立了金國後,還在索要阿疏,前後二十多年。

叛逃時的紇石烈阿疏正值壯年,二十多年過去,早就垂垂老矣。

完顏婁室手底下的軍士都是二十左右的年輕人,當然不認得這個糟老頭子。

「你是誰?」

面對金軍軍士的發問,早就看淡一切的紇石烈阿疏戲謔地回答道︰

「我是鬼,破遼鬼!」

金軍在西南面招討司不斷攻城略地招降納叛,遼帝耶律延禧的流竄範圍越來越小,其人只能翻越陰山山脈,進入倒塌嶺節度使司。

這里已經是遼國最後的退路。

因為,在這片高原草場上,生活著比女直人還要桀驁的阻卜人。

過去的兩百年里,阻卜人一直叛服不定,大遼最強盛時,都沒能把阻卜人打服。

倒塌嶺節度使司如其說是大遼治下的行政區域,還不如說是敵國。

不到萬不得已,遼帝絕對不會來這里避亂。

而現在,就已經到了萬不得已的時候。

耶律延禧和他的野雞朝廷歷經艱辛,終于趕到倒塌嶺節度使司訛莎烈。

此時的大遼君臣,個個衣衫破爛,滿面污垢,和叫花子沒什麼兩樣。

就連賴以逃命的戰馬,也被他們狠心宰了大半。

已經斷絕食糧好幾天了,不吃戰馬就得餓死。

饑渴難耐的遼國難民們剛找到水源,就被一隊阻卜騎兵圍住。

「你們是誰?」

而在蔚州廣陵縣境內,逃亡中的遼帝護衛耶律九斤也被一隊奇怪的騎兵圍住。

說奇怪,乃是這隊騎兵帶隊的軍官能說一口流利的契丹語,外貌特征也像契丹人。

但看其衣著和裝備,卻又不像遼軍那般簡陋,反而更像宋軍。

莫非天錫皇帝登基後,為了保住權勢,主動跟南朝勾結,還改了與服?

耶律九斤不敢多想,當務之急,先保住自己的小命再說。

「你們是不是天錫皇帝的隊伍,快帶我去見皇帝,我有重要軍情要匯報。」

「天錫皇帝?」

騎兵帶隊軍官露出一個古怪的笑容,隨即又收住笑,喝問道︰

「你是誰?」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