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 八星絕漢曰天橫

作者︰江湖野人投推薦票 章節目錄 加入書簽

遼東燕州(鎮海府與穆州兩地合並,徐澤更其名為燕州,以紀念春秋之時燕國首開遼東之舉)。

納入同舟社治下後,燕州因其處于保州(開州)-遼東-登州中轉樞紐的絕佳位置,迎來了歷史上從未有過快速發展期。

兩年多的時間,州治平南縣規模擴大了一倍不止。

為了迎接南來北往的各式海船,原本只供漁船出海的簡易小碼頭也改建了兩次,碼頭邊不僅建有連排的轉運貨棧,還有一家名為「臨海閣」的五層酒樓。

人來人往的碼頭上,兩個身材相差頗大的「東家」正相互見禮。

「武東家,幸會幸會!」

「張東家,久仰久仰!」

身材相對高大的,乃是張氏航運社的東家張橫,生得矮胖的則是武氏面業的東家武大郎。

身為江州一霸的張橫,當年在江州潯陽江做私渡勾當時,憑著「七尺身軀三角眼,黃髯赤發紅楮」的凶神惡煞樣,鋼刀在手,再喊一句「卻是要‘板刀面’和還是‘餛飩’」,多半時間不需要動家伙,就能把買賣做成。

後來,因緣際會,其弟張順被徐澤收編,張橫獨木難支,也跟著來到了之罘灣。

其人知道徐澤治下法令森嚴,再不敢做「板刀面」和「餛飩」的買賣,又適應不了軍中嚴格的紀律,只能買船運貨,合法經營。

後世有位哲人曾言「站在風口上,豬都可以飛起來」。

這幾年,同舟社事業騰飛,緊跟同舟社開拓的張橫也賺得盆滿缽滿,不僅事業興旺,還娶妻生子,家庭和美。

張橫飛起來後,並沒有飄,甚至還有了沉澱和反思,做人做事與以往已經大不相同。

自殺人越貨的江州船火兒成了合法經營的登州張東家後,張橫接人待物便一團和氣,加之人到中年,身材發福,人送外號「笑面佛」。

尤其是這一年多,登-燕航線出現幾家競爭對手後,笑面佛張橫待人就更加熱情了。

兩年前無人問津的「偏遠」航線,如今競爭卻這麼激烈,自有其原因。

一方面,因為這條航線是同舟社現階段內部最重要也最繁忙的商貿線路;

另一方面,乃是徐澤一慣的觀念,任何行業都必須有競爭,不得壟斷。

這種形勢下,由不得張橫接人待物越發真誠,「笑面佛」的名聲越傳越響。

所以,初次出海來燕州開拓事業的武大郎對張橫之名是真的「久仰」,而張橫也確實「幸會」對方,二人並非全是客套。

如今,張氏航運社二十余艘客、貨船,作為東家的張橫當然不可能再下海親自操船。

他的精力已經放在了岸上,主要是結交過往豪客,拓展業務面。

行業競爭壓力大,歪門邪道不能玩,張橫又不願降低船票價格,便在改進客船舒適度、提升服務質量上做文章,以求把每個生客都變成熟客、常客。

武大郎初次到遼東,兩眼一抹黑,也急需要一個地頭蛇幫忙介紹本地情況。

所以,當船工向張橫匯報了武大郎的來歷後,張橫當即決定親自接待其人。

二人各取所需,這對天南海北,原本命運不搭線的奇怪人物便走到了一起。

「武東家,這邊請。」

張橫帶路,拉著武大郎一路直往臨海閣而去。

「武東家初來,想來對遼東不慎了解,有事盡管吩咐小弟。」

「豈敢豈敢。」

同張橫類似,居移氣養移體,隨著事業越做越大,武大郎也早非當年清河那個佔三兩銅板小便宜就被人誆的窮挫漢了,待人接物自有一番氣度。

二人邊走邊聊,敘過年齒,武大郎面相雖老,實際年齡卻比張橫還要小一歲。

為了避免尷尬,二人乃互稱表字,兩人原本都是低賤的底層漢子,表字當然也是發跡後才取的。

「中繩(武大郎名植,表字中繩,取自《勸學》木直中繩)兄,請!」

上了臨海閣酒樓,張橫特意尋了五樓靠海臨窗的位置,依窗遠眺,海面上來往的船只盡收眼底。

更遠處,白色沙灘的蛤蜊島也依稀可見。

這座島嶼本是同舟社的煉鐵和鑄炮基地,同舟社與金國簽訂「同盟」協議,取得開州鐵礦的控制權後,便搬遷到了那里。

徐澤不僅在彼處留下了兩個營的駐軍,還構築了永久工事,再依托鴨綠江船運的快速投送能力,是打定注意不會把開州鐵礦還給金國了。

氣度和營養的改變讓武大郎不再面丑,但是已經長矮的身材卻是沒法再長高。

出于某種微妙的心理,其人對這種登高遠望,一覽眾生矮的感覺頗為享受,對選定如此好位置的張橫更親近了幾分,也就不再客套。

「我這次來遼東,是想把武氏面業的分店開遍各地,絕漢兄人面熟,兄弟以後少不得要叨擾了!」

「絕漢」乃是張橫表字,從殺人越貨的亡命徒到成功的商賈,其人感覺自己這大半生頗為傳奇,仿佛上天注定,請了幾個人,最終為自己取了這個字。

絕漢者,出自《前漢‧天文志》「王梁之旁有八星絕漢,曰天橫」。

「誒!中繩何必見外,要說這遼東各地,風土人情與河北、京東確實相差很大……」

同舟社取得京東東路大部州縣後,治下商賈在趙宋境內的生意受到了很大的影響。

一方面,是膠即港重新開港,航程縮短,南來北往的海運走私商船絡繹不絕,大宗交易越發紅火。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