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新官上任

作者︰韭菜東南生投推薦票 章節目錄 加入書簽

從乾清宮離開,朱慈烺急匆匆地返回端方殿,今日他就要離宮搬到信王府去住了,有很多東西要收拾,而信王府多年未住人,也需要找人修繕。

這個任務就落到了太監杜勛的身上。

「奴婢叩見殿下。」

朱慈烺帶著田守信李若鏈兩人回到端方殿之時,杜勛已經在等候,遠遠看到朱慈烺,不等近前,就已經跪在地上恭迎了。

朱慈烺冷冷掃了杜勛一眼。

杜勛是一個緋袍太監,他個子不高,不胖不瘦,一臉忠厚,看起來極其老實,誰能想到,崇禎十七年,他會做出那般無恥的事情呢?

朱慈烺不跟他廢話︰「先收拾信王府的寢宮,今晚我就要搬進去。」

「啊。」杜勛有點吃驚,但還是點頭︰「奴婢知道了,奴婢這就去辦。」

「別怕花錢,王府大門也要給本宮修的漂漂亮亮。」

「遵旨。」

杜勛爬起來,快步走了,不經意中,他眼神中流出喜色。

又有銀子可賺了。

王府府門可不是一個小工程,他估模著算了算,里面的抽頭最少能有一千兩,雖然想不明白太子殿下為什麼要用自己,不過這種好事既然落在頭上了,他就不會放過。

「奴婢李慶元叩見殿下。」

杜勛走後,田守信領來一名青袍太監,青袍太監的地位稍低一點,但卻也是太監頭,不經歷一番磨練,沒有一定的眼色和做事能力,也是當不上的。

青袍太監的身後,跟著兩名挎刀錦衣衛和一名背著藥箱的太醫院的太醫。

「田公公和你交代的事,你都記清楚了嗎?」朱慈烺問。

「記清楚了,請江陰典史閻應元,陳明遇,馮厚敦三人進京任職,太醫院的李太醫隨行為閻母治病。」

朱慈烺點頭︰「嗯,記著,一定要把他們三人都請來,來了,就是你功勞一件,如果搞砸了,你就不必回來了。」

「奴婢明白,如果壞了殿下的事,奴婢一定以死謝罪!」李慶元叩首在地。

「去吧。」

李慶元領著兩名錦衣衛和李太醫,急匆匆離去。

閻應元,字麗亨,北京通州人,明末抗清名將,和陳明遇,馮厚敦並稱為抗清三公。1645年,率十萬義民,面對二十萬清軍鐵騎,兩百門重炮,死守江陰八十一天,使清軍連折三王十八將,死七萬余人,史稱江陰八十一日。城破之日,義民無一降者,幸存者僅老幼五十三口。閻應元被俘後堅決不向清廷貝勒下跪,被刺穿脛骨,「血涌沸而僕」,終英勇就義。

陳明遇,馮厚敦也都是為國殉難。

前世讀史,讀到江陰,朱慈烺總不免淚眼婆娑。

錦繡江南,卻也有如此勇悍精忠之人。

如果大明的每一個城池都這樣,建虜又何以能入主天下?

今世穿越而來,想到需要重用的人才,朱慈烺腦子里閃現的第一個名字就是閻應元。

一個小小的縣城,他都能讓清軍損兵折將,如果給他一座要塞,必然會成為建虜的關山難渡!

閻應元是北京通州人,請他回京師任職,他一定是願意的,唯一有點難處的是,閻母一直有病,恐難以遠行,因此朱慈烺才會派一個太醫隨行。今冬十月的時候,建虜將會繞道蒙古寇邊,從薊州以下,方圓幾百里的城池都會是建虜的攻擊目標,到時,尋一戰略要城,交給閻應元,配以精兵和精良火器——閻應元的江陰八十一日,一定會提前上演,但不一樣的是,這一次,城池不會破。

其實朱慈烺早就想把閻應元調到京師了,但以前他雖然身為皇太子,但卻沒有理由調人,如今他撫軍京營,有了用人的權力,天下有名的剛烈忠勇之士,他都可以想方設法的調進京師來。

李慶元走後,朱慈烺叮囑田守信,讓他把端方殿的所有東西全部打包,尤其是那些書籍,要一本不落的送到新王府去,田守信有所猶豫︰「殿下,今天就搬是不是有點太倉促?王府可還沒有修繕好呢。」

「不管有沒有修繕好,今天都必須搬!」朱慈烺毅然決然,沒什麼好商量,一堵皇宮的宮牆,隔絕了他和整個京師,讓他整個晚上的時間全部浪費,很多事情想做而不能做,因此必須盡快搬,一天也不能耽擱。

「是。」雖然為難,但田守信還是答應了。

「李若鏈,你拿上我手令,先去京營,把我交代你的事處理一下。」朱慈烺看向李若鏈。

「是。」李若鏈帶了一隊錦衣衛,急匆匆離開。

「田守信,備馬,咱們去兵部。」

朱慈烺先去兵部,他有兩件事要交代陳新甲。

其實照禮制來說,作為太子的朱慈烺應該坐轎,不過他顧不了這麼多,他要抓住每一個可以騎馬的機會,以鍛煉自己的騎馬技術,在他的謀劃中,騎馬上陣,向敵人沖鋒,是他不能逃避的宿命。

……

早朝之後,陳新甲回到兵部,坐在椅子里,回想今日早朝上發生的一幕幕,只覺得驚心動魄,直到現在自己的小心肝都還砰砰的跳個不停呢。從頭到尾仔細的回憶了兩遍,越發確定,自己投靠太子殿下這一著棋是走對了。太子如此聰慧,如此果敢,皇上幾乎是言听計從,今後在朝堂上必然是一言九鼎,自己只要跟緊了太子,還怕保不住兵部尚書的位置嗎?而一旦太子登基,說不定還可以更進一步,位極人臣,登閣拜相呢。

想明白這一點,陳新甲忍不住激動。

內閣首輔,那可是天下所有讀書人的夢想啊。

「部堂,太子殿下來了。」一小吏跑進稟報。

陳新甲趕緊到階前迎接。

「陳部堂,京營紛亂,需大力整頓,我想把孫應元那一支勇衛營調回來。」朱慈烺開門見山。

孫應元,明末名將,與周遇吉、黃得功同為勇衛營三猛將,崇禎十三年七月,率軍大破羅汝才于湖廣,混世王、小秦王皆降,崇禎十五年春,擊賊于羅山,力戰,孤軍無援,遂陣歿。

在明末歷史中,孫應元的名氣沒有周遇吉和黃得功大,但才能卻在兩人之上,一般說勇衛三將,都以孫應元為首,因此,朱慈烺一定要把孫應元拉回來,絕不能讓他死在湖廣,算算日期,孫應元陣亡的時間就在這一兩月,因此時間非常緊迫。

陳新甲面露難色︰「殿下,羅汝才還在湖廣流竄,孫將軍的勇衛營是湖廣的定海神針,一旦撤回來,湖廣恐怕就要亂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