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燕王

作者︰猛火油櫃投推薦票 章節目錄 加入書簽

忙完鄭大叔的喪事,楊信陽馬不停蹄趕回御膳坊,畢竟還有七八個人等著干活,悲傷的氣氛並沒有在天藏城彌漫開,大街上到處還是喜洋洋一片,御膳坊剛開門,等著吃飯的老饕們便蜂擁而入。

孔乙己板著臉走到楊信陽面前,「信哥兒,這次支取銀兩操辦喪事,太多了,御膳坊有點周轉不過來了。」

楊信陽擺擺手,「我自有主張。」

孔乙己卻不依不撓,「信哥兒,那鄭家,不過你是一介鄰居,用得著這樣嗎?」

楊信陽嘆了口氣,「老孔啊,那鄭家與我家,大人是幾十年的交情,小的,我三歲就認識了望舒小姐姐,楊家飯館剛支稜起來之時,鄭大叔也幫了不少忙,這些都是應該的。」

孔乙己听完,只是搖頭嘆息,楊信陽見四下無人,湊到他耳邊道,「你可知千金買馬骨的典故?」

孔乙己愣了一下,似懂非懂,楊信陽已經走開了。

御膳坊生意興隆,大堂內人聲鼎沸,各種閑扯此起彼伏。

「知道嗎?這城中多宗凶案,怕是有更多內情?」

「此話怎講?」

「你知道,我此前也被巡捕司叫去勘驗尸體,其中大有蹊蹺。」

「什麼蹊蹺?」

「那傷口,嘖嘖,我可不敢多說,只能跟你說,這其中水可太深了,那傷口,都是軍中手法所為。」

「軍中手法?你就扯吧,天藏城素來沒有駐軍,最近的魏軍都在十里之外,哪來的軍中手法?」

「所以說有蹊蹺,那傷口,很像魏國鐵器……算了,不能多說。」

「老藤,你可別亂說,這可是要掉腦袋的。」

「哼,我藤某行醫數十年,以醫為業,家祖見為夏國太醫院院判,家父見夏國岩州府良醫,祖傳三輩,習學醫術。

每日攻習王叔和、東垣勿听子《藥性賦》、《黃帝素問》、《難經》、《活人書》、《丹溪纂要》、《丹溪心法》、《潔古老脈訣》、《加減十三方》、《千金奇效良方》、《壽域神方》、《海上方》,無書不讀。

藥用胸中活法,脈明指下玄機,六氣四時,辨陰陽之標格;七表八里,定關格之沉浮。

風虛寒熱之癥候,一覽無余;弦洪芤石之脈理,莫不通曉,你覺得我會亂說嗎?」

「得得得,你這一通侃把我繞暈了,不過……」

那人聲音低了下去,「這要是……那個干的,事情就說得通了,怪不得死了捕快,破不得案,自己查自己,能查出個屁。」

「這可不是我說的,你可別亂說,畢竟沒有任何指正。」

「哼哼,悠悠天道,自在人心,我看他們能瞞得了多久,瞞得了一時,瞞不了一世。」

類似的言論從夏國郎中中慢慢放出來,又慢慢傳開,夏國郎中沒有名醫派頭,行醫不分貧富,特別照顧貧苦患者,因此藉由病患們傳播,一陣隱約的戾氣開始在城中擴散。

孟津盡心盡責,把蝌蚪們報告的,都附耳到楊信陽那里。

這日里御膳坊來了幾個客人,上了二樓包廂。

領頭的那個,只見他廣額高顴,面白如玉,頷下一部長髯,光亮整潔,有如緞子,這人身著紫袍,一張國字臉,神態威猛,濃眉大眼,肅然有王者之相。

他大喇喇坐在主位上,四個隨從,三個圍在旁邊奉承,另一個最年輕,不過十五六歲年紀,卻梗著脖子,就站在包廂門口,一副忠心看門的模樣,看起來好像自我感覺良好,卻不知道另外三個同伴,在他背後露出鄙夷的目光。

只見領頭那個,用耳畔兩只金鉤,掛起了胡子,剝了個蟹黃,放在嘴里大嚼,又用滿滿一杯酒沖了下去。有個人出來,年紀二十多歲,生得虎目蜂腰,戴著一頂滿是油污的便帽,穿著黑色的犢鼻褲,上面有很多白補丁。

「呦,這不是燕王嗎?不在明國享福,怎麼跑到天藏城來了?」

這幾個人一看就是貴客,楊信陽親自招待,听到這話手一哆嗦,燕王明國的藩王,封地就在信河對岸,和天藏城跟著信河對望,怎麼跑到這里來了?

楊信陽聞言回頭,站在他身後的是兩個人。

一個年紀二十多歲,生得虎目蜂腰,戴著一頂滿是油污的便帽,穿著黑色的犢鼻褲,上面有很多白補丁。

另一個是身材高大,半農半工模樣的人,身上圍著一件寬大的皮袍子,他有濃厚的眉毛,腮幫上留著一大片黑胡須,眼楮不凹,下頦突出,在那樣的面貌上,有一種說不出的煞氣。

兩人同樣的地方就是腰間均掛著一口單刀,後背上則背著一個鐵帽子一樣的東西,還有一個黑糊糊像面口袋一般的玩意兒。

听到對方的話,杵在門口那個小侍衛向前一步,「大膽,敢對燕王無禮。」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