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八零章 說辭

作者︰布袋外的麥芒投推薦票 章節目錄 加入書簽

含糊有含糊的好處,就比如現在,有這麼一個懸念,就能把後面想說的話說完。

劫獄、緝拿、遼國人,再加上使臣,諸多的要素提到了,遼國皇帝也覺得信息量很大。

不由得要看一下宮帳里的臣工……沒人表示。

「宋使,劫獄所救何人?」

遼皇的這話,肯定不是問這人姓字名誰,而是想知道身份。

「回遼國皇帝陛下,此人乃為工匠,卻因與家主之小妾偷情被告官……」

使團商議過,從耶律乙辛哪兒感覺到遼皇被蒙蔽著,使團也就有了繼續蒙蔽著的想法。

或許在這點上,使團跟耶律乙辛的目的是一致的。

耶律乙辛想瞞著遼皇自己的一些行為,而大宋也想含糊過去,不提及這工匠是南逃者的身份。

吳執中在賭,賭耶律乙辛的私心,也賭遼國皇帝在處置皇後之後的心境。

一個因為听聞皇後與他人義交傳聞便可以賜死皇後的帝王,對于這類事情應該是極度反感的。

據傳,曾經的遼皇與皇後也算恩愛夫妻……

果然,在吳執中說完此話後,整個宮帳里都似乎有了些冷意。沒人吭氣,遼皇原本春風拂面的臉色,也似乎有些扭曲了。

「宋使,可知是何人劫獄?」

有了!當吳執中听出遼皇口中的寒意後,就知道這事成了。

這就是先手,只要讓遼皇覺得此人不值得救,甚至連想救此人者都沒有好感了,那麼耶律乙辛就沒有什麼翻盤的機會了。

朝廷是怎麼回事,吳執中懂。權臣在未做忤逆之事之前,越發對君王尊敬…~

周公恐懼流言日,王莽謙恭未篡時……如今的耶律乙辛應該是對遼皇最為恭敬的時候。

除非耶律乙辛沒有不臣之心,可從這次如此規模大的行動瞞著遼皇而言,耶律乙辛包藏禍心。

「回遼國皇帝陛下,外使出境時,雄州衙門暫未審理完畢,想必待外使回朝便回有結果了。」

吳執中無意替遼國肅清奸佞,相反,還會替人遮掩著。

「別說是工匠,即便是大匠又如何?此類無恥之徒……」

夠了!真的夠了!這一次出使的任務,應該算是基本完成了。

遼皇這一句無恥之徒,基本上就算是對此事定論了。

「陛下,宋使所言劫獄之賊人是為我大遼人,此事蹊蹺。臣以為或許是宋國栽贓也說不定……」

還是那位,什麼蕭達魯古,吳執中基本確定這人是耶律乙辛的親近了。

「遼國皇帝陛下,我朝原本審問後,也懷疑是賊人亂事,試圖挑起兩國兄弟之邦的矛盾…~」

「然而,就在此期間,雄州邊境線卻出現了五千之眾的騎兵。是故,我大宋朝廷為兩國承平計,方遣本使北上,以求答案……」

這是事實,沒法分辨的事實,時間順序也是這樣演繹的。

「陛下,並非如此。因宋國關停榷場,並關閉關卡,魏王方才令本部皮室軍前往雄州施之以威。」

「況且,宋國雄州發案,我大遼如何能知?宋國突然關閉關卡,並暫停榷場,不敢確定宋國意圖。派兵前往邊境,意在探明實情。」

不得不說,這理由是相當充分的。估計在派兵之前,耶律乙辛已經想好了這樣的措辭。

至于關停榷場和關卡在前,還是北遼陳兵邊境在前,別說是遼皇,就是吳執中也不會爭究這些。

況且,只要是遼皇沒有失去理智,就不會選擇相信自己這個外使。

「確實如此,為避免兩國誤會加深,從而導致不必要的麻煩,我朝便遣本使北上,以求答案。」

吳執中就等著這樣的對答,先把邊境陳兵的事撇開,也就相當于撇開河北道如今失蹤並準備北逃的那些工匠了。

「遼國皇帝陛下,因雄州劫獄之事倉促,傷害我朝雄州百姓無數。經審理,賊人並非此五十六人。也是因此,我朝為避免賊人北逃,便關停了榷場與關卡。」

「遼國皇帝陛下,以河東之盟議定,宋遼兩國不限制百姓遷徙,但雙方都必須拒絕違法對方國法的賊人入境。」

「也是為避免麻煩,我朝為盡數緝拿賊人,邊先行關停了邊境……」

說到這,吳執中不再說了,接下來就看遼皇的表態了。

宮帳里很靜,遼皇不愚蠢,相反還算英明,並且還是個相當有疑心的君王。

否則,也不會賜死皇後,廢掉太子。

吳執中言辭中沒有任何提示,仿佛真是在陳述雙方誤會產生的原因。

而整個遼臣中,整個宮帳里,蕭達魯古有點太積極了。

吳執中深知過猶不及的道理,也知道一個君王,特別是像當今遼皇這樣的君王會怎樣想。

內部不靖對于遼皇而言,可能比大宋更擔心。

「諸位臣工,對宋使之言可有何看法?」

吳執中再一次放心了。

現在的情景,有還是沒有看法,也不會有人提出。

因為,遼皇已經在懷疑事件的緣由了。特別是五千騎兵的出動…~

「陛下,既然是誤會,宋國又遣使解釋了,那就是沒事了。」

「陛下自有定論……」

臣工就是臣工,這時候都只能順著君王來說。天下的臣工都如此。

「宋使,既然是誤會,那榷場何時能開放?邊境何時安靖?」

「回遼國皇帝陛下,外使拿到遼國國書回朝,便是榷場與關卡開放之時。」

「當然,外使希望遼國皇帝陛下可在國書中明確不接受賊人北逃,並責令邊境騎兵撤軍…~」

話趕話的,吳執中也知道這次出使已經與原本的意圖不同了。

可只能這樣走下去……

「散了吧……國書之事隨後辦理。」

不可能當場就有答復,吳執中也知道會是如此。

不管遼皇如何決斷,在接見外使時,都不會給予明確的答復。

這一次接見,遼皇很少表態,基本都是在問詢。除了在吳執中說到工匠偷主家小妾時…~

也是因為這個表態,吳執中認定了此次出使的成效。

「速派人將消息傳回去,本使擔心擅自決斷而朝廷倉促……」

回到使團的帳里,吳執中即可召集了同僚。

至于怎麼傳遞信息,他相信使團的其他人有辦法。

不管是皇城司,還是軍伍,應該在北遼都有獨立的渠道。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