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九三章

作者︰布袋外的麥芒投推薦票 章節目錄 加入書簽

自欺自人,很多時候都是迫于無奈的做法。

同樣以眼不見心不煩來麻痹自我的,還有趙曦,以及整個知曉內情的內閣大臣。

當朝廷接到前方高敬亭的奏報時,也就是已經成事實了。都在選擇性的回避,不具體談這事。就是趙曦,也沒有翻開皇城司詳細戰況奏報看。

只需要知道,這一次的偷襲戰,五隊探路者隊伍,傷亡四人,一名軍卒在襲殺時,被對方太多的人包圍,不得已自己引爆了身上的火藥彈,同歸于盡。另外三人,都是類似情況,受傷了。

「那地方不適合養傷,哪怕是受很輕的傷,也可能會危及生命。將傷員轉運回來,在河湟養傷吧。」

趙曦就說了這一句,沒有情緒再繼續討論前方的事情了。內閣大臣也如此。雖然是很漂亮的勝戰,所有人的心情卻無法好起來。

趙曦是知道,探路者隊伍前行的路徑上,還會有一個這樣的聚集點。而內閣大臣是因為無法確定前面還會有多少。

挺矯情的。擱往年,不管是北遼還是西夏,捉生軍和打草谷的騎兵,在國朝邊境從來都是慘無人道的。如今,國朝強盛了,卻因為做了同樣的事愧疚。

心情不愉悅,可國事不能停,就是趙曦也不得不暫時忘記那些心里堵著的情緒,繼續與臣工商討正事。

沒辦法,在前方探路者隊伍的奏報到來沒多久,河湟那邊也來了奏報。

由于國朝的大軍壓境,居于青塘的董氈部,請求向國朝內附了!

又是一件不太爽的事。

吐蕃講究血統,從松贊干布一統吐蕃開始,被吐蕃人認同的便是他的子孫。只要有松贊干布的血統,通常情況下,是會被吐蕃認同的,也有一定的歸屬感。

而董氈,恰恰算是松贊干布的後裔,也是被青塘周邊各部認同的。

在利益的驅使下,青塘周邊的部落可以內附,卻不能否認自己是吐蕃人,也無法改變心中對董氈是首領的認同。

倘若是董氈強勢,與大宋針分相對,然後導致大宋攻伐青塘,最終大宋滅掉董氈,蕩平青塘。那些內附的部落未必不樂意見到‧‧‧‧‧‧終于不用心存愧疚了。

可現在不一樣了,董氈作為他們的首領,也自願內附大宋了,這就讓他們都處于同樣的處境,都是內附大宋者。

這時候,他們會覺得,在內附的吐蕃人中,一樣需要有一個領頭的‧‧‧‧‧‧

從國朝的朝廷立場考慮,死掉的董氈比活著的董氈更有利于統治那些內附的部落。

可董氈請求內附,就意味著,在河湟那一片區域,吐蕃人依然有領頭人,依然有他們認可的歸屬點。

然而,國朝卻不能不同意董氈的內附。因為,董氈是榜樣,具有象征意義。

「董氈不死,河湟難靖!」

韓琦的話也是章惇在奏章里的提法。公文奏章抵達朝廷的同時,王韶、蘇轍和章惇各自也對董氈請求內附的事,各自闡述了意見。

王韶針對董氈的生死對河湟的影響,做了詳細具體的分析。蘇轍建議徐徐推進,以利益和懷柔的手段,逐步分裂吐蕃部落之間的聯系,最後達到全面統治的結果。而章惇,直接陳述董氈存在為危害,建議不接受內附或者處死董氈。

「這時候董氈的死,可能導致王韶前期所有的努力白費,很可能造成河湟陷入戰爭之中。」

王安石這一次也沒有激進,表達了溫和的處置態度。

「國朝豈能怕戰爭?」

韓琦已經忘記國朝屢戰屢敗的曾經了。這時候國朝的戰力已經足可以讓他有這樣的底氣。

「對于河湟的絕對統治而言,死掉的董氈確實比活著的董氈有益。可是當下的情況還真不能讓董氈死掉,更不能拒絕內附。」

「經營河湟本來就是戰略包圍西夏的前奏,而如今已經算是到了騎馬可待的地步,不能因為董氈的生死影響國朝的戰略目標。還是妥善處置為好。」

或許是富弼把官家對內閣大臣後路安排的消息透露出去了,現在的內閣議事很規範,基本上是涉及自己分管政務時,才有發言,其他議事多數參言的玉望不太強。

富弼不同,他是首相,統攬全局的。

「傳聞董氈傷病纏繞,已經命不久矣,朝廷沒必要在此時額外的增加河湟的壓力。」

文彥博也傾向于謹慎處置。也就是說,內閣大臣基本上都不贊同這時候多事。

只是所有人只有方向,沒有具體的處置措施。

「接受內附吧。讓董氈卸甲,國朝接受其內附,但是河湟不再需要吐蕃騎兵的存在,戰馬統一歸河湟督府管理,可以遴選吐蕃人負責戰馬飼養。」

「給董氈至高禮遇,請董氈以及其絕對的死忠,全數進京接受封賞。朝廷要為所有進京的吐蕃首領準備府邸,盡量讓他們常居汴梁,但不剝奪他們在部落中的收益和地位。」

「責令王韶在吐蕃的各部落中挑選合適的人選,作為各個首領的利益代言人。所選擇的代言人,盡量是各部落相互之間關系不融洽的。」

王韶這麼多年的懷柔,應該夾袋里有可用之人,也應該對董氈部的人事關系了解了。內附可以,國朝不可能還跟以前一樣,容許董氈部繼續在青塘做實際上的王,繼續存在一定意義上的節度使。

對于董氈而言,居汴梁而遙領,是個不錯的選擇。

「官家,以前已經內附的部落,可否前來汴梁受封?」

「可以。朝廷不在乎多幾個侯爵,卻不允許不穩定因素的存在。內閣斟酌一下郜令,根據部落不同的規模,設定不同的賞賜規格,盡量匹配賞賜不同規制的住所。」

「讓王韶將此詔令公之于眾,不強迫,全靠自願。但是,自請入住汴梁的機會只有這一次,朝廷過期不候。同樣,凡是對河湟穩定有威脅的部落,不選擇入汴梁者,由河湟督府根據情況,可以分化,也可以打散據點,同樣可以直接剿滅。」

如今的國朝,是有可以強勢出台各種政策了。往河湟聚攏了那麼多的兵馬,不打些戰有點不合算。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