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八五章 見仁見智

作者︰布袋外的麥芒投推薦票 章節目錄 加入書簽

越是熟讀聖賢書者,越明白這世界到底是怎樣回事。

兒子說的那些,特別是前面的部分,他韓琦懂,富弼也懂。

做官做到他們這個程度,自然不會像愚民那樣,真的認為官家就是天子,也自然懂得天下非一家一姓之天下,乃是天下人之天下。

學會文武藝,貨與帝王家,不如說是因為自己付出了,便可以在一個王朝中得到相應的回報……相信這樣的想法是存在于多數臣工心里首發

而今天,兒子的那一套理論,是真的讓他有所觸動了。

確實是,沒了大宋,又怎樣會有他韓琦執宰的地位,又怎樣會有他韓家一門五進士的榮耀。

沒了官家,沒了萬民,他這個執宰又給誰當?輔那個君?牧那個民?

自然,大宋的興衰便是他韓琦的興衰,也是他韓家的興衰,也是整個朝臣的興衰。

道理確實是這麼一個道理,可對于韓琦這個年紀,韓琦這個層面的人而言,根本不可能真正的能讓他有多大改變。

觸動歸觸動,改變又是另外一回事。

「富相,純彥愚鈍,非比紹隆。我在想,這般醇厚愚鈍之人,行監察之事,對于朝廷,對于他們個人,到底是好還是壞?」

後面的才是韓琦擔心的。他總覺得這群監察官似乎是被官家忽悠成了炮灰,為官家整治朝臣的槍頭。

他很擔心。

「稚圭,監察官不需要機巧,需要是耿直。他們只負責遵條令條例,執行偵辦任務,愚鈍與否並不重要。」

「條令條例是怎樣制定的,稚圭應該清楚。而被偵辦的官員處置流程,稚圭也應該清楚。這些豈需要我等為他們擔心?」

韓稚圭的能力是有,智慧也在線,只是他的格局……欠缺呀!這時候糾結這個點,讓富弼有點失望。

「富相,我大概瀏覽過監察官名錄。凡路、州一級的監察主官,皆為進士出身,而其屬官,包括總監察衙門,州府郡縣監察衙門,特奏名與恩蔭官偏多,而朝堂歷任執宰和六部九卿的子弟不計其數……」

不是韓琦要用惡意揣度官家,是官家以往跟文臣的戰績讓他不得不想多一點。

特奏名和恩蔭得官的這些人,跟進士出身的朝臣官員,似乎一直存在一絲敵對。

這樣的安排,很有可能是讓整個文官團體分崩離析。

朝堂不是不存在文臣之間的爭斗,但是,在制衡皇權和抑制武將這兩點上,文臣一直是高度統一的。

而現在的監察衙門……他們是忠于朝廷、忠于陛下、忠于大宋,不再是忠于自己的階層,士大夫階層。

韓琦認為,這是官家設置監察衙門最主要的目的。他都能看到文臣最終不得不依附官家的景象,也仿佛看到了官家一言而左右大宋的結果……太可怕了!

如此以來,怕是國朝會成為真正的皇權至上。

「稚圭,借監察衙門的訓導,整個國朝各司其職,維持一定秩序,便是最佳狀態。」

「國朝千萬線,朝廷一根針,家有家主,國有君王,不管是文臣還是武將,是國營寺還是工坊城,是講武堂還是監察官,都是組成大宋朝廷的衙門,為什麼要區分是文武還是君臣主導?」

「三級決策制的概念和框架你也清楚,最終會形成一個內閣執宰分別管轄不同部門的格局。而君王只是最終的裁決者,不再過多的干預朝政。」

「這就預示著,達到了臣工與官家強弱制衡分權的目的。官家重建國朝的官制,不是在集權,而是在分權。」

「從百業的審批、稅入厘定,到朝廷的產業收入,朝廷歲入分配,再到度支分配,分別由易貨寺、國營寺、戶部和三使司主導。這是財權之分。」

「而軍備交于工坊城,將帥交于樞密院,校尉由吏部確定,統一的訓導在講武堂完成。這又形成了軍卒、校尉、將帥以及教化各司其職的格局。這是軍務之分權。」

「再說朝廷官制架構。朝會實行年度制,國朝的路、府、州一級,將進行一年一度的述職,在朝會上形成一定程度上的競爭,也可以讓朝廷對地方治理一目了然。」

「而議政一季度一次,是為針對國朝具體事務來議定政策方向。這兩級的人員構成,將包括六部九卿,地方州府主官,軍伍將帥等等各方人員。就保證了朝廷在擬定政策時,能最大限度的讓受惠面更廣。」

「而內閣,平時各管一方,卻又以晨會相關聯,讓每一位閣員都能了解國朝當前的緊要事務,也便于相互溝通。」

「整個朝廷的治理,幾乎全數托于朝臣,官家只針對特定事務,掌握國朝大事重事。這是治政之權下放。」

「而監察衙門負責整個朝廷組成部門的監督,直接對官家負責,乃是應有之理。」

「至于監察官的人員組成和訓導,不管是進士出身,還是世家子弟,亦或是特奏名,如其說是官家在利用,不如說是官家在平衡。」

「只有如此,才能避免監察衙門最終沆瀣一氣,在監察衙門內部直接形成制衡關系,也避免了監察衙門淪為相互爭斗的工具。」

「監察衙門是官員,也同樣是仕途,但他獨立于朝廷之外,又與朝廷關聯,在經過訓導以後,自然會形成監察衙門內部特定的辦事方式方法,說是即將成為大宋朝堂的一股新風也不為過。」

「稚圭,我等應該慶幸有這樣的官家,有這樣的君王,有這樣的大格局,可以撐起國朝的大變革,可以讓大宋實現真正的中興,也是我等千古留名的保證!」

「稚圭,放眼望,莫局限。敞開胸懷,致力于這個大變遷的時代。這些年已經有了端倪,或者說已經初見成效。稚圭,全心全力去輔助官家吧,後世子孫會因為我等的付出而銘記于心!」

富弼很激動,或者說他想用自己的這份激動告訴韓稚圭︰別一直在自己的成見里待著了。

這也是富弼最後一次對韓琦的勸告,變與不變,富弼不準備有下一次的提點。

他幾乎是把自己能領會到的官家意志,全盤跟韓稚圭說透徹了。

韓琦不知道該怎樣形容此時的心情,仿佛記起了慶歷年,他、富弼、歐陽修、王素以及杜衍等人,在範老相公的帶領下,準備大刀闊斧改變國朝積弱積貧現狀時的景象。

可結果又怎樣?就如一陣風,在官家的猶豫中,範老相公亡于顛沛流離……

等等看看吧!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