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二二章 暗潮

作者︰布袋外的麥芒投推薦票 章節目錄 加入書簽

因青苗法而成了皇家銀行,如今在汴梁,就是一般的殷實人家,都懂得把錢糧存在銀行比埋在豬圈強。

因市易法有了市易寺,有了國營寺,有了工坊城太多的錢糧,有了貢院的修建。

如今,市易寺的職餃,不僅僅對那些候著的官員有吸引力,就是那些已經有差遣的一樣向往,一度造成講武堂薛侍郎的課堂人滿為患。

更別提國營寺了,就一個官辦產業,將全國朝的州府郡縣,官勢富姓,一個口袋全鑽進去了。

別說在朝廷,就是在十里八鄉有點名望的鄉紳,說不定都是國營寺的關聯東家。

就這一手,讓大宋真正的成了天下人的大宋。

士農工商,就剩下農了,富弼很渴望看到官家會怎樣籠絡農民的心。

想遠了,如今如何配合官家完成官制改革,才是政事堂的當務之急。

這一次明發抵報,到底在朝堂會是怎樣,就是富弼也說不準。

這個監察,是完全不同于御史言官的,更像是針對于官員的大理寺,或者提刑司,只不過撇開了刑訟……

「這監察糾察職能本該就屬于我等言官之責。朝廷組建監察衙門,絕不該月兌開御史言官……」

「杜兄,小弟品相公與官家之奏對,倒是深得其中三味。御史言官乃風聞奏事,並不要求屬實。而監察衙門的職能,更傾向于調查核實取證,並依據條令條例,分不同職權對臣工給予處罰。」

「劉兄所言極是。如這抵報所述,風聞奏事之權,將改為諸如抵報之類的形式,而不再是奏折呈報陛下。也就是說,言官更像是為監察衙門提供線索備查……」

「就是不知道這抵報之法是廣而告之,還是特定範圍內?」

「以我之見,應該受保密法令限定,否則那豈不亂了套?」

「如此看來,我等御史台諫即便拆分,不管是就職于監察衙門,還是就職于抵報,實際上並沒有改變職能,反倒是多了糾察處罰職能。此乃善政,我等應附議!」

話雖如此,明眼人都看得出,御史台諫分拆的兩個衙門,假以時日,二者之間的區別必將越來越明顯。

比如監察,朝廷已經明確乃是獨立于現行官僚體制外的垂直機構,也就預示著,監察衙門也有地方與朝官的區別。

加上監察職能的特殊性,監察官勢必比現行官僚體系的流動性更強,只要是做出成績了,擢升的概率更高。

況且朝廷並沒有說完全將監察與朝廷割裂開,也就是說,如果兩者之間有互動,在監察體系比如今的御史台諫上升還要快!

這才是最本質的。

嘴上都是站在御史言官這個群體的角度,可每個人心里都各自有自己的打算。

只可惜,朝廷還沒有明確監察衙門的最高長官……如今能做的,就是攀一個高層,或者做出一定的成績來。

「糾察官員得失,似乎與我吏部考功職能交叉了……」

「怕是不能這樣說。監察,除了糾察之外,更多的傾向于調查、取證,並且還有一定的懲處權。我吏部考功,無非是記錄並評估,如何能相提並論?」

「此言差矣,若論對官員行為的考量,朝廷可有比我吏部更熟悉的衙門?御史言官,無非是一些無知小兒,如何可擔負糾察官員行為之責?」

「魏兄之意,莫非這監察衙門會自我吏部調人?」

「無不可能。朝廷之意,御史台諫拆分,監察更是要派遣各州府郡縣,如今的御史台諫有多少人?如何能滿足朝廷監察衙門的需要?從各衙門抽調精干之才那是一定的。」

調人啊……雖說吏部考功,在國朝也算是油水很足的地方。可一旦監察衙門組建,誰要還想著油水的事,恐怕是自尋死路了。

若是能蹭到監察衙門,那倒是個比吏部考功更合適的去處。

「監察衙門糾察天下百官,誰來糾監察衙門?」

「王兄多慮了。看朝廷抵報所述,官家責令將諸軍中將監軍宦官抽離,而這部分人接受皇城司節制,而皇城司本來就有密諜之責,無非是增加一些官員而已……」

「難不成我等要受閹人監察?」

「也對也不對。太祖開朝便有祖訓,內監不得干政。給內監留武將的路,已經是寬懷了,豈可讓其參政?但並不妨礙內監取證吧?也無法阻止內監作為官家家奴進言吧?」

從朝廷各衙門,到勾欄酒肆的士人飲宴,甚至一些官宦之家,無一不在議論著朝廷的監察衙門。

評議者有,還居多;猜測者有,也不少;有意參與到這監察大業的,更是趨之者眾。

這一次的議論,或許都也借了官制改革的風頭,比市易寺和國營寺的風頭更強。

卻很少見到有非議的,比起市易寺和國營寺的眾說紛紜而言,這一次干淨的有點異常。

當真說是這國朝官員是認識到監察對國朝的重要性了?還是說都意識到了官員必須得受監察?

或許都不是,更多的人是看到了監察衙門的權力……

「爹爹,朝廷監察衙門多有議論,孩兒可能……」

韓純彥根本就沒敢說完,在他爹扭頭的瞬間,好不容易鼓起的勇氣就散了。

韓純彥是韓琦的第三子,並不是老子英雄兒好漢。他大哥是進士出身,可他受恩蔭得官,但幾次考舉都未中。

這次講武堂的培訓他也去了,可惜,一腦子漿糊,根本道不清薛向講的那些。

他是真心想做官,那怕比不上他爹他大哥,總比做個紈褲要好。

韓琦本來扭頭之前,還想著是訓斥,可就在扭頭的瞬間,好像明白了什麼。

官家確實是在改官制,但這一段時間一直在增設衙門,若僅僅是改官制,增設衙門又為何?

想起官家當初緩解冗兵之弊的做法,他好像明白了。

官家做事好像一直這樣,看似閑棋,最終的作用卻顯而易見。

四兒敦厚,性耿直,入監察衙門倒是應了他的性子……

「送拜貼去富相府上,為父要過府一敘……」

雖然他爹沒表態,韓純彥感覺渾身都是勁。爹爹總不好舉薦兒子,借富相公之名就另說了。

韓純彥不由的挺了挺腰,還整了整衣著,裝著無事狀,很沉穩的歡呼管家備馬……

我成了仁宗之子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