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九零章 走一趟

作者︰布袋外的麥芒投推薦票 章節目錄 加入書簽

國朝的文臣其實就是這樣子,就像他們在對待遼夏時一樣,在知道無力對抗時,都會選擇妥協。想-免-費-看-完-整-版請百度搜-

倒是司馬光,讓趙曦詫異了。

之所以一開始趙曦沒有明說延福宮改造的本質,就是擔心朝堂在耗費上沒完沒了的扯。最後耽誤了成千上萬災民廉價勞動力的時機,所以才撇開朝廷啟動了這事。

這次延福宮改造,他不僅僅是因為災民的問題,甚至不是因為宮殿失修什麼的,他想的很多很遠。

借這一次重建延福宮,他引導蘇頌做出了鑄鐵的鍋爐,引導李誡營造了具有擴音效果的藻井,還有為建造議事大殿而需要的林林總總的新鮮物事。

趙曦覺得,在宮殿群主體完成後,若是有心走一趟,不管是臣工還是相公,都會明白,他不是真的營造什麼內苑的宮殿……這是用于朝廷辦公的宮殿群。

從帝王處理政務的地方,一直到六部九卿辦公的公廨,還有朝廷大朝會,政事堂的集議等等。在這一片的宮殿群里,都囊括了。

只需要實地去看一下,就是一般的朝臣也能明白這片宮殿群的作用。可司馬光偏偏就根據道听途說,便上奏指責了。

還是一如既往的從上古聖賢開篇,把歷朝歷代那些肆意妄為的帝王都數落了一遍,好像是讓自己對號入座一樣。

這些都無所謂,反正沒有一點跟自己契合……趙曦就不明白了,你司馬光親自去看一看就那麼難嗎?

真心不想讓相公們尷尬呀。

從開始撇開朝堂,由工坊城主導,他就是怕朝堂上反對聲太多,而最後沒法收拾。

希望他們能相信自己的眼楮,然後君臣和諧就這麼過去了,多好。

結果……司馬老頭,唉,看來只能是自己帶著他們有一趟了。

趙曦不是建築學家,建築物的受力和穩定該怎樣,他並不懂。

在跟李誡講述自己對這片所謂宮殿群的設計理念時,他側重于實用性,也就對傳統的多少柱多少梁什麼的忽略了。

再說了,真要依照傳統的皇家規格,他真不知道能不能實現他想要達到的功能,所以,整片宮殿群就成了如今這樣子。

也不怨司馬光指責了。

在進入正殿門的一瞬間,和煦的暖風就讓諸位相公們忘記了大殿門臉對稱的石柱……一邊兩根石柱,很不符合皇家的規格。

正殿是個半圓形狀的大殿,面積比現在的大慶殿還要大。正對面是陛階,雙層九階的規格,這倒是符合皇家規格。

圓弧形的殿壁,從陛階哪兒開始,向兩邊發散,然後慢慢收攏,到了殿門口,還是圓弧形的。

大殿的穹頂沒有規矩,抬頭看上去都是密密麻麻的小方格,從正中央開始,層層疊疊的分布著,如同繁星滿天……這大概就是所謂的藻井吧?

沿著圓弧的殿壁,大概一腿高的位置,自上而下都是一排排的管道,像是銅管……

「管道是用來取暖的。由于技術上的原因,工坊城做不出官家設想的熱氣鍋爐,只能用鑄鐵的鍋爐。」

「根據試驗的結果,整個大殿取暖需要十台鍋爐供暖。在鍋爐里把水燒熱,然後順著管道流轉,再回到鍋爐里,就形成了一個循環,只要鍋爐不停的燒水,大殿就能保持溫暖如春。」

「到夏日了,關閉鍋爐,以涼水形成循環,又能確保大殿不至于悶熱。」

蘇頌這時候站在官家的身邊做講解。

這一次工坊城的都來了,從韓縝、蘇頌、薛向到李誡、沈括、賈憲。

「頂部藻井可以讓處于大殿的每一位臣工說話,在大殿的任何一個位置都可以清晰的听到。這是賈郎中用算學之法推演的結果。」

李誡介紹,賈憲見提到自己,就出列示意,向官家和諸位臣工鞠躬。

「穹頂藻井的每一個間隔,就是一處照明點……」

蘇頌說著,在殿壁處打開一個暗格,伸手進去開始搖動。隨著他的搖動,從穹頂之上緩緩落下一個由四條系繩拴著的小平台。

待這個平台降下,人們才發現,這個平台是透明的……這是用琉璃做的底嗎?

不管是不是用的國帑,這樣做都有些奢侈了。

「這是玻璃,是工坊城最新的產品。實不相瞞,官家指導此法煆燒玻璃已經一年余,可惜,工坊城只能做出巴掌大小的平面玻璃……」

「也是因此原因,大殿無法按規格做軒窗,不得不將大殿的窗戶做成適合瓖嵌玻璃的樣式。」

听蘇頌這麼說,人們才想起來看大殿的窗戶……

從外面進殿,被暖風這麼一燻,人們似乎沒有意識到這殿內的光亮……這不是窗戶紙的效果。

窗戶是由無數方格子組成,兩層的木質窗稜把蘇頌口中的玻璃夾在中間,讓整個大殿的密封效果劇增。

韓縝引導著眾人往里走,偌大的大殿空蕩蕩的,凌亂的腳步聲被回響陪伴著……

「官家原本要求在大殿設置座椅,依照大殿形狀,成半圓形拱衛陛座……因為這與祖制相悖,我等工坊城諸臣工未敢遵行,還需政事堂議定。」

很明顯,這大殿的作用是用于朝廷,不管是朝會還是慶典,如今國朝的殿堂沒有一處可媲美了。

不說其他,就說這冬暖夏涼的享受,就讓人無法拒絕。

「左側為文臣,右側武將,從兩側門洞出去便是各衙門的公廨……」

這時候李誡到了隊伍的頭前,引導著眾位向左側側門而去……都是文臣,自然要先看看文臣的公廨。

文彥博倒是想去右側有沒有樞密院,可現在只能陪著大伙往左了。

出了左側偏門,是一個平台,平台再往遠,是七八個連接這平台的廊橋。

這時候一陣冷風吹過,人們有點恍然的感覺。

抬頭向各公廨看去,陽光照在窗戶上有些晃眼…~看來這些公廨也都是裝了玻璃的,也應該是用了那所謂的鍋爐取暖的。

這時候有點迫不及待的想看看政事堂的設計了,甚至連為什麼會有七八個廊橋都無人問起。

其實從進入大殿開始,政事堂相公就沒人再吭氣,因為這大殿的一切已經月兌離了他們的見識。

盡管工坊城諸官在介紹時很平淡,可這大殿絕不像他們說的那麼簡單。

我成了仁宗之子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