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六六章 王安石打人臉

作者︰布袋外的麥芒投推薦票 章節目錄 加入書簽

接下來就沒趙曦什麼事了。品=書/網

這時代的數學是另外一回事,雖然也是運算,感覺用詞比運算更重要。挺亂。

薛向、蘇頌跟那個叫賈憲的,討論的好像很熱烈……

只是這賈憲有這樣的數術成就,居然是武餃?這才是趙曦該考慮的。

恩賜的低品級官員,別說本來審官院了,就是趙曦都沒關注過。

就是那麼回事,大多數是勞苦功不高的主,也沒人操那心。

只是這文武序列……唉,一點一點來吧,先把青苗法這茬過去再說。

楚衍沒料錯,確實是大機緣。

趙曦詳細問了他們師徒三人的側重方向……嗯,有點同甘共苦的意思,師徒三人一起來的。

本來想來受罰,沒想到是雞犬升天。

楚衍,借徒弟的光,直接成同勾管司天監了。

而賈憲,不用說,工坊城直接要了,甚至賈憲文官的事,蘇頌、薛向都攬過去了。

到他們這層級,還是在工坊城那種單獨的體系里,一個低品級的文官,倒真用不著趙曦恩賜,在工坊城的奏折上畫押就行。

至于楚衍的另一個徒弟,朱吉,趙曦覺得司天監不缺他,倒是可以在講武堂開設數術課程。

那樣,自己的跳眼法就可以在講武堂傳授了。

另外一個就是,是不是找個什麼由頭把阿拉伯數字普及了?

說真的,現在的計數法,真心不怎麼方便,太苦那些會計了。

唉……身份是障礙呀!若自己是個士子什麼的,隨便倡議個什麼,都無所謂,只會提名望。

可自己是帝王,有些事做了,不但沒好處,還是減分項。

趙曦倒不在意名望,可他真的煩言官,的你絲毫沒辦法。

……

汝州的調查很快,或者說汝州官員很光棍,知道抵賴無用,也知道罪責難逃,利利索索的交代了。

想爭取寬大,可他們低估了朝廷的力度,或者說低估了官家的怒氣。

這次的懲罰不是貶黜,也不是罰銅,是實實在在的讓人傾家蕩產。

雖然國朝優待士大夫,官員的俸祿也很高,可跟一州一府的賦稅,根本就不是一個量級的。

這還是官家仁慈,沒讓他們補三五年十年八年的,只補一年……好吧,這也得賣房賣地了。

不補也可以,王學士說了,陳昌之就是先例……

至此,關于國朝耕田是增是減算是有定論了。

其實,即便是汝州的事不處理,結論也是一樣的。

誰又曾想過,十多年前,官家還是太子時,因為新幣鑄造之事,就已經有了國朝耕田數的底數。

當時……當時就是因為听說了太子所謂錢幣和糧食的關聯,地方官以為上報耕田數會跟新幣發往州府數相關。所以,他們在上報耕田數時,都稍微用了一點夸張,使用了少許浪漫主義的詞匯。

現在被官家拿出來,再對照如今的數字……大家已經盡量大膽了,可膽子終歸沒大過田地兼並的速度。

還有一個不得不面對的事實,當初的州府郡縣主官,除了被先皇帶走的,剩下的大多數在朝堂里擠著。

如今的州府郡縣主官,在面對自己的上司和師長前,對上司和師長打敬仰之情,那是如滔滔江水呀!

都什麼玩意兒?他們把路都走了,到現在讓自己無路可走!還不得不配合著……畢竟打自己的臉和打上司臉之間,是沒得選擇的。

「這是兩次耕田的對比文書……」

趙曦召集集議,把國朝耕田銳減的對比文章丟給了相公們。

這不是現在朝堂的那種文書,是趙曦吩咐工坊城,依照後世調研報告的形式撰寫的。

條理清晰,語言踏實,沒有太多花哨,就干干淨淨的說耕田。

別說是政事堂相公,就是婦孺,只要識字,也能看明白嘍。

「官家,鄞縣以及試行青苗法的郡縣調查還沒結束……」

韓琦感覺官家這是要定調子了……

也是,國朝耕田銳減,幾乎是斷崖式的,這已經說明,推行青苗法勢在必行了。

可在韓琦看來,國朝耕田數減少,跟這青苗法似乎、好像聯系不是太大。

「鄞縣調查是鄞縣調查。我就想問問各位,對于國朝如今耕田銳減的事實有何感想?或者說,針對國朝耕田之狀況,朝廷是否應該有所作為?」

這問題誰也回避不了,也沒法辯駁。

「官家,臣對國朝耕田之狀況也倍覺焦急,可青苗之法推出,對農戶而言,並不能增加耕田,反而會因官吏唯上之心,強行攤派,最後加劇兼並,從而使國朝兩稅之耕田越來越……」

韓琦這一次的話是佔理的,最起碼是符合趙曦心里的。

他提出讓解決耕田銳減的狀況,並沒有全盤接受並推行青苗法的意思。

解決耕田銳減,應該是考慮如何開源,使國朝耕田多起來。這應該是去鼓勵墾荒……

已然被兼並的土地,想要從那些勢官富姓的嘴里再扣出來,恐怕不太容易。

青苗法,別說並不嚴密完善,就是完善了,也只是截流的方法,是限制兼並而已,並不能讓國朝的耕田增加。

「然後呢?」

對呀,然後呢?不能是作為政事堂相公,腦子里只要阻攔青苗法的念頭吧?對于如何改變國朝這狀況就沒想法?

「我想知道,政事堂可否對這般狀況思考過,商議過怎樣來改變狀況?」

「既然說青苗法不合時宜,那諸位相公,可有合時宜的辦法?還是說大家就這樣看著,知道是這麼回事就行了?然後大家都睜眼閉眼的,該怎樣還怎樣!」

趙曦就差說︰朝廷養你們這群人有何用?

從那個統計表出來,再有十多年前的數據,耕田銳減基本確定。

趙曦之所以等到處置了汝州官員以後再議,就是給政事堂乃至朝堂留了時間,讓他們有時間思考解決的辦法。

結果呢?一個個眼里只有青苗法,或者說只想著阻止青苗法,以確保他們的家族還可以繼續兼並土地……人真的可以這樣不要臉嗎?真的可以只在嘴上憂國憂民嗎?

「臣有一法……」

趙曦極度懷疑,這王安石一直就等著這一刻了。

在政事堂相公們被官家問責時,在一個個被官家問的啞口無言時,王安石這時候真要拿出辦法來,不管是官家還是政事堂的相公們,都不會去反對。

在王安石來看,這是替政事堂緩解尷尬,當然,也有打人臉的想法。

可是,老王,你知不知道,你這樣做很討人嫌的。

我成了仁宗之子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