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六三章

作者︰布袋外的麥芒投推薦票 章節目錄 加入書簽

薛向听說過集議,先皇時他就听說過。

集議是政事堂相公各抒起見,與官家商討朝廷重事的。

而這一次,他見到與傳聞不同的集議。

看樣子,政事堂相公也是第一次遇到這樣的情況。

一張張統計表格,相公們三言兩語,接下來就是官家鄭重而情真意切的感慨。

在大家沉浸其中時,官家把這事的處理措施已經說完了。

每一句話,都帶著官家的執政理念在里面,值得在場所有人去領會。反正薛向是感觸很深的。

他與官家的交流不少,但都是特定領域里的交流。他不是護衛營出身,像這樣叩心的理念式演說,他還是第一次听。

這時候,他也能理解護衛營出身的那些文武,在做事時表現出來的風格了。

官家,是個有魅力的人!

韓琦有意再論一論,真的,官家這樣的處理太狠了。不就是一次奏報嗎?沒必要整的傾家蕩產吧?

可文彥博不停的拉扯他。他知道,這是在阻止他。

再看看歐陽修和司馬光,已經完全被官家的說辭感動了。

至于呂公弼……雖然是反對青苗法的,誰都知道,只要官家表態,他以及他們家,他的門生,會立馬轉向支持。

唉……弄不成了!看來王介甫的青苗法是真的有可能推行了。

可這青苗法……是真的不合適呀!

韓琦他不是沒肚量的人,雖然不喜王介甫的一些小動作,可在國朝國策面前,他還拎得清輕重。

走吧,說是集議,還不如說是來听官家訓話的。訓話完了,走吧,按官家說的做就行,還愣著干啥?

韓琦看了看各位,好像都還在思考官家的話……

「我看就讓王君貺牽頭這次調查吧……這個……」

說著,趙曦又拿出一本裝訂的很規整的薄皮冊子。

「新幣剛鑄造時,我記得當初的相公們問鑄幣多寡如何判定的問題。」

「當初我說過一種理論,就是以糧食為基準鑄幣。當初為確保新幣不至于攪亂國朝的易貨、度量以及稅入,曾做過一次田畝的奏報。」

「那時候的奏報,是為新幣鑄造發行而備,想必真實度尚可。當時的汝州是王君貺府尊。」

「時隔近二十年,不至于滄海桑田,耕田到底有多大變化,由王君貺主導調查,估計也能有個比較直觀的對比。」

果然是一環套一環,連主導調查的人都選定了……

又能怎樣?找不到可以拒絕的理由。

而文彥博想的不是這個,他想的是︰難不成官家在那時候已經開始為今天準備了嗎?

若真是那樣,官家可不僅僅是可怕了!

王拱辰…王君貺,對青苗法的不感冒。不是因為他跟歐陽修是連襟,是他壓根就不感冒。

官家為何安排王君貺主導調查?王安石很不解。

這次集議,官家自始至終,都是在偏向青苗法,可最後卻安排一個反對青苗法的去調查……

所以,王安石在官家拿出陳年舊冊時,又一次搶在韓琦面前拿到了手里……唉,這老王,怎麼就不長記性?

王安石已經顧不得了。汝州是出事了,可汝州事件的調查結果很可能是耕田增減的風向標…~畢竟各州府郡縣上報的數據可信度不大已是共識。

所以,他需要知道當初王君貺知汝州時,上報給朝廷的田畝數。

他根本就不在意韓琦的惱怒…~如果他是個在乎別人看法的,就不會幾個月還不洗澡了。

王安石快速的翻到汝州那一頁……還好,就是今朝汝州已經報多了,依然比王君貺主汝州時少了些。

他王拱辰就是再膽大,也不敢把汝州現在的數字再浮夸……

本來官家安排王君貺負責調查,多少讓韓琦心里舒服了一點,結果因王安石這一次搶先,又有一口氣堵胸口了。

這個獾郎!

韓琦那個郁悶呀……不得不從王安石手里接過那薄冊。

先看了看汝州……官家故意?這讓王君貺很難做的。

王拱辰當初所報數比現在浮夸後還多。王拱辰總不能說以為田畝影響各州府發放的新幣數量吧?

可如今,他主導調查,必須得查出汝州上下官員瞞報的事實,並減少這次上報的田畝數……

偏偏這些都是促成青苗法的基礎。

王拱辰難呀!官家又何必煎熬王拱辰呢?這是要表態不成?這還沒結論呢,就要定下推行青苗法嗎?

再翻翻…~原來十多年前每個州府所報田畝數都很多。

對照如今各州府郡縣所報,那怕是標注著紅色的,也就是反對青苗法的州府郡縣,也一樣要比當初的少。

官家無意烤王拱辰,是在烤整個作假上報的人。

沒必要,就這次處置汝州的辦法,就已經把所有人都烤熱了。

是不殺,甚至連貶謫都沒有。可還有比這更狠的嗎?

這還是仁慈了!這叫仁慈嗎?

「這次調查,工坊城會遣人參與,但他們不摻合對汝州官員的調查,只抽查幾個村、的耕田重新丈量,以便對本次上報數據有個大概的譜。」

集議散了,就是薛向也收拾干淨那些統計表格回工坊城了。

就歐陽修磨磨蹭蹭的落在後面……

「官家,臣老邁,不堪朝廷事務。向官家請辭……」

這老頭,怎麼就過不了這坎呢?

趙曦也真是服了。

歐陽修于朝廷,他治政能力也就那樣,他的作用並不在治政上。

可趙曦同樣明白,如今,或者說任何時候,政事堂的穩定,就是朝堂的穩定,也是政策延續的保證。

這也是他當初勸韓琦,並替韓琦開月兌的原因。留韓琦在朝堂,他是誠心誠意的。

可這歐陽老先生…~

「歐陽公,恕我不能同意。我也知道你去意堅決,或許並非因為彈劾之事。」

「請歐陽公以國事為重,繼續于政事堂為國操勞。最遲等到富相回朝可好?」

這個要求不過分,想了想,歐陽修還是同意了。

「歐陽公,若有時間,建議你抽空多關注一下講武堂。我的意思,在你辭去政事堂職餃以後,希望你能到講武堂授課。」

「武將除了戰略戰術的學習,除了忠誠和服從的教育,更需要培養一種品質,就如歐陽修所具備的君子之品。」

讓老臣接觸一下講武堂的理念,能避免將來做事時雜七五八的閑言碎語。

趙曦真正的意思是,在他執政以後,不準備放執宰回鄉……因為那樣很可能造成整個執宰的祖籍,眼里就只有這名執宰了。

我成了仁宗之子

我成了仁宗之子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