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零四章 大理接管原則

作者︰布袋外的麥芒投推薦票 章節目錄 加入書簽

廣南、安南與大理邊境線的封鎖,導致高氏無法得到廣南那邊的任何信息。

也曾猶豫過,可事到臨頭,又不能停下來。

高氏現在顧不得把廣南那邊作為重點,他在得到段氏部分的承認後,還需要進一步把王位穩定了。

重心還是放在大理內部的清剿上,不管是段氏王室的余孽,還是段氏王室的支持者,甚至楊家和董家的不平,都需要高氏盡快平息了。

至于礦城,那是逃不掉的。雖然牽扯了一部分精力,至今還沒有像樣的突圍和反擊。

「宋軍自廣南入境,先後佔領了惠麼部和羅雄部,似乎有進一步西進意圖……」

不是應該從成都府過來嗎?已經封鎖了宋軍入境的通道。

不是有安南牽制嗎?怎麼沒一點音信就已經入境了!

不是宋國還在守孝期間嗎?不是段氏只留在礦城嗎?不是只要尊宋國為上國就行嗎?

太多的疑問了,一時間整個高氏都有點亂。

「放棄礦城,迅速回防,部署重兵阻止宋軍西行……」

若大宋這次像上次那樣,僅僅是從廣南入境,高氏的應對是絕對正確的。

集中優勢兵力,充分利用地形優勢,將宋軍阻擋在廣南與大理的邊境。

繼續扼守成都府自大理的通道,確保成都府路的宋軍不得入境。

只要能做到這兩點,那怕是段氏王室還活著,那怕是境內有個礦城,高氏也不用太擔心。

可惜,他錯誤的估計了礦城守衛兵的作戰能力。

圍困,象征性的攻城,並沒有讓高氏真實的了解礦城守衛兵的實力。

在高氏隊伍放松礦城圍困的第一時間,礦城守衛兵就全力出擊了,並且迅速打通了與成都府的通道。

這時候,大批的國朝隊伍開進了大理……

「大理段氏王室想到汴梁來?」

這樣的奏報讓趙曦也一時轉不過彎來。

如今,國朝的南征軍已經將大理的東北大部連成一片。從礦城向東部進發的高氏隊伍,已經被兩面夾擊。

按說,這時候段氏應該是站出來,借國朝的隊伍,把大理境內支持自己的力量拉起來,配合國朝南征軍開始反擊高氏。

這時候要求進入國朝境內,還是要直接到汴梁。難不成看明白朝廷的意圖了?還是說已經無意管大理的亂象?

「諸位相公如何看待此事?」

說真的,這情況就是趙曦也沒料到。

「官家,大理王位,從開始就是一種共主的形式。之所以段氏稱王,只不過是大理各部落認同段氏而已,從本質上,段氏並沒有形成真正的王位權威。」

「大理段氏稱王百年,王位的幾次更迭,更是受高氏楊氏的制約,甚至到了皇令難出皇城的境地。」

「多年來,段氏執政,並沒有照顧到當初支持段氏即位的部落,甚至連段氏本來的領地,也逐漸式微。」

「這樣的結果,讓段氏對于大理的掌控越來越弱。如今,段氏留在大理,不忍看國朝大軍對大理的碾壓,又很難說服大理各部落對國朝臣服。」

「如其這樣,倒是逃避到國朝最恰當。無論最終是國朝直接佔據大理,還是最終需要段氏這個牌位,盡早來朝廷交涉,或許是他最恰當的做法。」

明白了,富弼這樣一分析,趙曦就徹底明白了。

這確實是最聰明的選擇。

段氏王室未滅,國朝出兵有一定的借口是平息藩屬國內亂。

只要國朝還承認段氏大理王的一天,那段氏這個名頭就有一天的作用。

在大理如今戰亂的狀況下,任何事都有可能發生,若有必要,讓整個大理段氏王室消失也不是不可能。

別說是臨戰的將帥,就是趙曦也不是沒有過這念頭。

若不是因為大理那地方勢力太復雜,要不要段氏,還真無所謂。

如今,大軍入境,目標是讓大理無軍,也就是說,大軍這次征戰,不會考慮大理各部落的立場,只考慮不得有軍伍這個結果。

還真說不定那天就讓大理段氏王室消失了。

在事件還沒有完全展開之前,直接來汴梁……不得不說這一步搶到了先機。

拒絕?不可能,畢竟大軍入大理還需要這麼個借口。

殺掉?更不可能。國朝最不缺標榜聖賢王道的臣工。

「接進來?」

「官家,還是接進來吧。需要有個道義上的理由,也得給朝臣一個解釋,更需要留給大理各部落一個說法。」

韓琦這話,還真是體現了君臣一心,厚黑的一心。

「可以,接進來後,我見一見。但具體政事堂負責談。」

「有幾點原則我強調一下。第一,大理仍然以段氏為王。二,大理除王室衛隊外,不再存在軍伍,國朝負責其防衛事務。」

「第三,大理有一定的自治權,大理的官員,由朝廷派遣和大理自主任命相結合。派遣官員和駐軍,均由大理供養,不得低于國朝對應的俸祿待遇,並實現三年輪換制度。」

「第四,針對大理的賦稅,實行結余提溜制。也就是說,大理境內的稅收仍然由大理負責,每年根據開支結余情況,國朝提溜部分納入朝廷稅入。」

「第五,放開大理子民參加國朝科考,容許大理士子入朝為官,容許大理子民參加國朝軍伍,大理商賈在國朝一視同仁。」

「另外,也算是贈送項,朝廷可承諾不定期安排一些大儒,前往大理講學……」

說是對大理的處理原則,趙曦更是把大理作為一個實驗田,嘗試軍政兩條線的模式。

如果直接在國朝推行,反對是肯定的,而在大理施行,慢慢讓朝廷接受這種模式,或許在將來施行時,就不會有太大的抗拒了。

政事堂也曾討論過處理大理的方式方法,基本集中在全面接管大理,讓段氏在汴梁做王,按照國朝封王的形式,封地與王位不相干的做法。

對待外族的分封,一直就是這樣的。

同樣,富弼等人也清楚,那樣做的結果,肯定會在很長時間里,不能把隊伍撤回來,很可能還需要鎮壓,還是血腥的鎮壓。

可听官家這麼一說……這才是現階段,最符合實際情況的接管大理辦法。

時間久了,隨著國朝的教化深入,大理對國朝的認同會越來越深,最終即便大理還是段氏為王,而大理的子民會逐漸認同朝廷。

我成了仁宗之子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