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賜婚

作者︰涼城心不涼投推薦票 章節目錄 加入書簽

那富察家,哪里是那麼容易待的。

就太後對康熙來看,富察家娶了公主,二公主代表的是三阿哥的勢力,富察家若是不願意摻和進去,對二公主這個自己硬要加進去的公主,富察家人家也有資本冷著她。

公主不能欺負,但是不親近總可以。

有些時候,這樣冷著比欺負了還讓人難受。

欺負了還有還手的余地,冷著,總不能怪人家不搭理她。

這事問起來,還是自己沒臉的更多。

若是富察家真願意站隊三阿哥,二公主未來更是提心吊膽。

「兒孫自有兒孫福,娘娘不必憂心,萬歲爺的女兒,誰娶回家也得捧著。」

「是啊,誰娶回家都得捧著,可這心甘情願捧著的,和硬被塞手里捧著不能摔了踫了的不一樣。」

嬤嬤何嘗不知道這個道理,只是有人不明白。

二公主身為局中不明白,三阿哥想要獲利不願明白,榮妃為了兒子不能明白。

次日,康熙的聖旨便送到了鈕鈷祿家和富察家,兩人加一樣的震驚。

不過一個欣喜,一個意外中帶著點遷怒。

朝堂上,有點眼力勁的誰看不出來康熙有意改革,要改革,康熙就不會讓一個皇子斗起來,至少不能大範圍斗起來。

這幾年,已經成婚的太子,大阿哥,一直到五阿哥,他們福晉的娘家富是有的,但是在朝堂上,漸漸都不怎麼得重用了。

他們難道沒有真才實學嘛?

不,是康熙在表態,他是在借著這個機會告訴朝堂上的眾人,誰跟皇子走的近,尤其是那些想要親上加親的,他不介意連坐。

雖然不能完全避免朝堂上結黨營私,但是確實好很多。

鈕鈷祿.興安官職不算高,但是長子比較出息,次子沉迷書畫,無心仕途,在京城上流圈子里,他的書畫還是有些受歡迎的。

原本鈕鈷祿.興安對此還想讓兒子改改性子,也才二十出來,身上有些舉人功名,雖然是吊車尾進的,但是功名是實打實的。

就是不願意再參加會試。

家里也勸了,沒用。

時間一長,鈕鈷祿.興安對這個兒子就有些听之任之了,只是這心里怎麼都覺得有些不得勁。

他覺得,好男兒志在家國天下,跟書畫打交道陶冶情操可以,但是陶冶著陶冶著出不來了,這就有些讓鈕鈷祿.興安犯愁了。

這下好了,成了額駙了。

約定俗成的規矩,額駙可不能擔任什麼要職,這下好了,他總算不用操心兒子的前程了,天天念叨兒子上進,他也累了。

鈕鈷祿.興安的夫人跟他一個想法。

鈕鈷祿.清格那邊在知道消息後,整個人都有些懵,他醉情書畫,對男女情愛不怎麼懂,不過家教比較嚴格,他身邊並沒有侍妾和通房。

他無悲無喜,只是有些震驚和不知所措。

聖旨收下,當天鈕鈷祿.清格被鈕鈷祿.興安叫進書房,鈕鈷祿.清格得知自己以後可以專心書畫,不用再學什麼不喜歡四書五經了,頓時覺得神清氣爽,對即將要娶的三公主那叫一個感激。

當天在從他阿瑪院子里回到自己院子的路上鈕鈷祿.清格就在想,等娶了三公主回來,他一定要把她供起來,來的實在是太及時了。

與鈕鈷祿家的喜氣洋洋相比,富察家就有些嘆氣了。

「萬歲爺這是什麼意思,好端端,怎麼會給咱們家納穆柱指個公主,還是二公主,是三公主都讓人好受些。」

二公主富察夫人了解不多,但是光是她是三阿哥的親妹妹這一條就足夠富察家不喜的了。

馬斯喀也那門︰「我怎麼知道萬歲爺怎麼想的,這聖旨發之前都有個預兆。」

馬斯喀夫妻倆悠悠嘆氣。

納穆柱那邊只覺得猶如晴天霹靂。

他是長子,父親和叔叔們各個都能耐,納穆柱也想做出一番事業,自幼便習武,一身武藝,本來打算去軍營,他正要意氣風發少年時呢!結果一個「額駙」的帽子突然扣到了他頭上。

從天而降個公主是什麼感覺?

納穆柱只覺得自己太倒霉了。

因為,這幾日富察外出都是一副笑臉,跟皇帝做親家,可不就得笑著。

只是回到家里,私底下,各個都繃著臉。

二公主可不知道自己千挑萬選出來的額駙此時並不期待她的到來,她這會兒開心著呢!

兩位公主的婚宴定在下半年,如今才年初,大半年的時間準備,嫁兩個公主出去,對內務府的執行力度來說小意思,不是問題。

這邊,公主的婚事定下,去年安排的眾進士「實習」的事康熙覺得該給了定論了,若是再這麼放著,估計真就出問題了。

康熙對這頭一批十分重視,就想孩子一樣,頭一個孩子,總歸新鮮啊!費的精力也多。

他一直都讓人盯著,隨後一份份個人卷宗就這麼擺放到了康熙跟前,好家伙,幾百份,一擺,康熙足足看了兩天才看完。

主要也只是因為這兩天也在看奏折,卷宗是抽空的。

看完之後,康熙又派了另一波人去查證,查證結果屬實,康熙這才有了安排。

三月,于去年的進士而言,三月是個光明與黑暗並存的月份。

這份進士里,有近五十人,破格得到提拔,被安排進了重要崗位,看前途,只要好好干,必然前途無量。

有近兩百人,跟往年的進士安排差不多,外放居多,不過經過這近一年以來的學習,至少比從前那些兩眼一抹黑就去上任的強。

從前那些進士,讀了十幾二十年的書,中了進士,立馬就去執政一方,有些人流程都沒弄明白,自然把事情做的一團糟。

還有幾十個人,不多,幾乎沒怎麼動。

還有最後幾個人,實在沒啥玉做官的天賦,康熙弄了個書院,把人弄進去教書去了。

總而言之,這事一出來,這批進士大多是滿意的。

大部分人的利益沒有收到損失,小部分人得到了利益,只有極小一部分覺得自己利益受損,不過說起來只能怪自己不上進,或者能力不行,可怪不得康熙這個晉升機制。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