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不姑息

作者︰涼城心不涼投推薦票 章節目錄 加入書簽

這老頭說的情況倒是比較特殊,這種事情要說怨誰,也不好說。

舉人名下有一定量的田產可以避稅,可這地也就歸在舉人名下了,這事本就投機取巧,想要佔便宜,結果地要不回來了,沒地說理去了。

康熙讓梁九功付了錢,繼續問道︰「你們村的地都在那人名下嗎?」

「原本不是,後來同村的地陸陸續續被那舉人的兒子以低價買下來了,被迫賣地的人要麼死了,要麼搬走了,如今村里剩下的人也都是數天過日子。」

哪怕不是災年他們村少不得有餓死的,可不就數著天過日子。

康熙周內︰「被迫賣地?」

那老頭給出了解釋︰「是啊,被迫賣地,當初那舉人的提議有人同意了,把自家地放到他名下,可也有些人覺得這樣不妥,地便自己留著了,後來舉人身死,他兒子娶了官家的親戚,再後來同村,甚至鄰村都有人被迫把自家的地賣了,不賣也不行,人家勢大,不賣更是沒活路。」

收好了釵子,康熙便離開了,隨後便吩咐了人去查這事的真偽,若是真的,那這事可就不算小事。

民以食為天,他努力那麼久,不就是讓百姓吃飽飯,可是努力到頭來還是沒能讓百姓吃飽飯,這個康熙可就不允許了。

……

「當家的,今天怎麼回來這麼早?」

「今天釵子都賣出去了,生意好,回來的也就早。」

「嗯,洗洗手,準備吃飯吧!」

「唉」

這老頭便是今天白天跟康熙說話的那人。

吃完了飯,老頭說道︰「今日賣釵子的時候遇到一個人,通身富貴,瞧著很是不俗,他問了些事,我便把村里的情況說了,也不知能不能行。」

他旁邊的老婆子聞言嘆了口氣︰「你也別抱太大希望,多的是人不願意蹚渾水,說了又如何,說不定還惹得一身腥,你可別忘了建安是怎麼沒得。」

老頭︰「我都一把老骨頭了,沒就沒了,總要給子孫留下東西,當初那事也是我決定有誤,要不然也不會如此。」

「即便你不簽契,結果也沒兩樣,那些沒簽的,最後下場也沒好多少,左右都一樣。」

老頭一想,也是,都一樣,只是總不能一直這樣。

地里明明有那麼多糧食,也是他們辛辛苦苦伺候著種出來的,可是偏偏他們吃不飽,不能再這樣下去了。

「也是,是我著相了,對了,明天給建安媳婦送點東西過去,孤兒寡母的,總不能一點不管不問。」

「行,睡吧!明天我給送些粗糧過去。」

「嗯」

這老頭其實也不傻,之所以願意跟康熙說那麼多,是因為他覺得康熙看起來不簡單,再加上最近城里傳言有貴人到訪,說是京城來的大官,就住在驛站,要不然他也不會逮個人隨便就說那點事。

當初同村跟他有血緣關系的堂佷子建安就是去報官,人回來之後沒多久就沒了,後來村里人對這事就比較忌諱了,輕易不敢往外說。

原本康熙並沒有打算在天津多留,不過听說了這事,總不能一走了之,這事康熙總覺得應該不是個例,應該還有別的地方也有這種情況。

這事康熙派人去查也需要時間,事情發生在村里,需要走訪。

第二天,康熙帶著幼清還有安樂去逛街,並沒有要走的意思。

天津的官員聚在一處,忍不住開始議論了。

「劉大人,你不是問了萬歲爺隨行的人,按理來說萬歲爺不是該走了嗎?怎麼看那架勢像是還要繼續留幾天的樣子?」

「我哪敢擅自揣測聖意,萬歲爺的想法本就不是我等可以隨意窺探的,不做虧心事,萬歲爺英明神武,又不會冤枉人,邱大人不必恐慌。」

這位邱大人能不恐慌嗎?

他雖然大事沒膽子去犯,但是小事卻犯個不停,真要追究起來,不死也得月兌層皮。

而且他可听說了,萬歲爺手里有一支無所不知的暗衛,什麼都能查出來。

康熙不知道自己就是沒按照原定的時間離開,這事竟讓天津的官員開始恐慌起來了,不過即使知道也會覺得高興,畢竟康熙最是看不過不作為的官員。

「萬歲爺,這里是相關卷宗。」

「嗯」

隨後康熙拿起卷宗仔細翻閱,越看眉頭皺的越厲害,這還真不是什麼小事。

晚上,康熙把查到的事情跟幼清說了。

「上次買釵子遇到的那個老人你還記得吧?」

「記得,查到了什麼?」

幼清覺得應該不會是小事。

「知州不算正經的小舅子搞出來的。」

隨後康熙便解釋了具體情況。

知州寧致遠有個比較得寵的側室,生了個兒子頗得寧致遠的喜歡,連帶著這個側室的娘家也跟著得勢猖狂起來了。

側室姓張,張氏有個嫡親的弟弟叫張向華,這個張向華大本事沒有,仗著自己姐姐受寵,走些旁門左道,就動了歪心思。

張向華有個女兒,小張氏嫁給了上次老頭口中說的那個舉人的兒子李兆昆,張向華憑著寧致遠的關系跟女婿李兆昆狼狽為奸,逼迫當地的百姓低價賣地,若是不願意賣,暗地里少不得要吃些苦頭。

也不是沒有去報官,只是有知州做後盾,甚至寧致遠本人都不知道自己這個「小舅子」做的事情下面人的就給他把事情擺平了。

那些報官的都沒什麼好下場,最慘的莫過于一個叫李建安的人,原本是個讀書人,秀才功名在身,不服去報官,最後落得個身死的下場,如今留下妻兒老小,受盡了苦楚,溫飽都要靠親族接濟,只是接濟又能接濟多少,杯水車薪罷了。

那李兆昆和張向華兩人聯手,迫使好幾個村莊的百姓賣地,兩人手中有地近兩千畝,這些地都是沾著血和淚的。

听完後幼清也有些愣住了,竟然是這麼回事,這確實不是小事,甚至可以說是大事。

「這事既然查出來了,自然不能姑息,只是我覺得這樣的事情應該不會少,有功名的人可以免稅,想要投機取巧的應該不止這個地方的人,以前不知道也就罷了,如今知道了,總不能不管。」

朝廷的政令一開始出現的時候肯定要是為了百姓,只是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如今信息不發達,普通百姓不到萬不得已甚至都不願意去報官,人為惹上官司是丟人的事情。

農村更多是靠的是宗族管制,政策是好的,但是是否能夠真正惠及到百姓身上也就不好說了。

天津這邊靠近京城,肥料是比較早一批傳過來的,百姓也用上了,只是最後仍舊有百姓吃不飽飯。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