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 狂蛇之災(下)

第五十節  狂蛇之災(下)

豬豚蛇︰《中國妖怪事典》

健康駐屯軍中有一位將校名叫成俊,他對于「禁咒」之術非常有心得,尤其擅長制伏靈蛇。

這好似發生在紹興二十三年的故事。一天傍晚,軍隊正在南門外進行訓練時,竹簍里突然出現一條蛇。

這條蛇的身體像杵一樣粗,長約三尺,全身長滿了毛,有四只腳,簡直就像妖怪一樣。它出現時,會發出像豬一般的叫聲,一邊叫著一邊跟在人後面追趕,其奔跑的姿態好像要把人吃掉一樣。

人們只能驚慌逃跑,無計可施。此時,有個人在身旁找到了一個養馬的馬槽,急忙拿來蓋住了這條蛇,並將此事報告指揮官。指揮官立刻派人去找原因,擅長制伏靈蛇而聞名的成俊,同時命人看好這條蛇。

過了一會兒,成俊趕來了;他一到,便說中了馬槽底下妖蛇的形狀,他說︰「這叫做‘豬豚蛇’,是一種妖蛇,人一旦被它纏住就會死去。」

說完,成俊便從馬槽上方吹氣,開始施展法術。

不久,成俊命人打開馬槽,只見妖蛇蜷縮成一團,一動也不動。于是,成俊再將馬槽蓋上,像是要吸取月光般深深地吸了一口氣,接著又從馬槽上方吹氣三次。

然後,成俊再命人打開馬槽,只見這條妖蛇已化成一灘凝血。

這大概是某種「妖力」吧。如此一來,反而是人比較像妖怪。

這可能是一個夸大炫耀「禁咒之術」的故事,但在中國古代,「法術」就像是現今的超人一樣令人心生向往吧。

《夷堅志》

武功大夫成俊,建康屯駐中軍偏校也,善禁之術,尤工治蛇。紹興二十三年,本軍于南門外四望亭晚眺,有蛇自竹叢出,其長三尺,面大如杵,生四足,遍身有毛,作聲如豬,行趨甚急,為逐人吞噬之勢。眾皆驚擾,不知所為,適有馬槽在側,急取覆之。而白統制官,遣呼俊。俊至,已能言其狀,且雲是名豬豚蛇,嚙人立死。即步罡布氣禁之。少頃,令啟槽,則已僵縮不能動。再覆之,仰吸日光,三吹槽上。及啟視,化為凝血矣。又排彎曲有異蟒,色深青,長可二丈,積為人害。居民共邀俊施術。俊曰︰「在吾法,不宜率爾,盍具狀以來!」既得狀,書章奏天。詰旦,以穴口為壇,被發跣足,衣道士服,向空叱神將曰︰「速!」斯須蛇不出,繼遣兩將。如是者三四反。蛇猛從穴內奮迅奔壇,若將欲斗者。俊大聲訶之曰︰「業畜那得無禮!」取所著汗衫,中分裂其裾,蛇擘為兩,此患遂。民家小兒,因行草際,遭螫,毒徹心腑,幾乎不救。俊往療之,問兒曰︰「汝誤踏踐之以致嚙耶,將自行其傍而然耶?」曰︰「初未嘗觸之,不覺咬我。」俊曰︰「我亦久知之,此無故傷人,命不可恕。」乃除得丈許,插小竹片為,作法呼蛇,至者如積。令之曰︰「做過者留下,否則退。」群蛇以次相引而去,各適所在。獨一小蛇,色如土,伏傍。俊召判官檢法,曰︰「蛇無故傷人,當得何罪?」兒家聚觀者皆莫見。久之,又曰︰「依法,蛇自以首觸劍死焉。」俊之技如此,而無所求于人。醫士劉大用欲學其術,俊曰︰「此非所靳,但慮持之不謹,或干法犯律,將至貽禍。」乃止。景陳弟雲︰「鄉里亦曾有豬豚蛇,以身腯而短,不能蜿蜒,故惟直前沖入。遭之者無活理。」蓋虺蝮類也。

鴨叔認為豬豚蛇是古代漢族傳說中的妖怪。叫聲如豬,會襲擊人,體長有三尺,四條腿,全身長毛。傳說在宋朝,它在正在訓練時的士兵面前出現,把人吃掉了;後來被會使用法術的軍人制服。

豬豚蛇。像小豬一樣鳴叫,卻會襲擊人的蛇類怪物,體長三尺有余,長著四條腿,全身覆蓋著毛,對于蛇類來說是非常奇妙的姿態。

阪鼻︰兔頭蛇身,項下白色,長三尺,會咬人腋下吸血。聲音像牛。

《錄異記》

劍利間有蛇,長三尺,其大如甄,小者亦如柱焉。兔模蛇身,項下白色。欲害人也。出自山上,輪轉而下,以噬行旅,必穴其腋而飲血焉。其名曰阪鼻,每于穴中藏,微出其鼻而嗚,相若牛呴,聞數里地,為之震親焉,民有冬烘田者,或燒殺之,但多脂耳。

山蚓︰黃州有小蛇頭尾差不多,叫兩頭蛇,尾巴像頭但不是頭,當地人說這蛇是老蚯蚓變的,最大就像蚯蚓,爬行不像蛇,輾轉很遲鈍,又叫它山蚓。

《明道雜志》

黃州有小,首尾相類,因謂兩頭。余視之,其尾端蓋類首而非也。土人言此老蚯蚓所化,無甚大者,其大不過如大蚓,行不類蛇,婉轉甚鈍,又謂之山蚓。

蠻甲︰長四五尺蛇,可隱形,驅逐它會遇到禍事。對它好會變富。

《三岡識略》

江寧溧陽縣產異蛇,長四五尺,名曰「蠻甲」,能隱形,嘗出入人戶內,不可禁。逐之者必遭眚,或善事之,貧者往往得富。予鄉舉房師江右邱公諱貢瀛,任滿水令,親見之。實方書所未戴。

蒼狴︰人首蛇身,體覆金鱗,大如牛,其力大無窮,口吐毒煙,沾物即化。人為其食,則化為怪,亦食人。出鹽城,民間傳為狴犴與蛇交生此物。

千歲蝮︰千歲蛇如蝮蛇有四腳,另有說千歲蛇斷後可以再接上。

《本草綱目》

《千金》雲︰燒末,酒服方寸匕,日二,不過三日大驗。)附錄千歲蝮。頌曰︰東間一種千歲蝮,狀如蝮而短,有四腳,能跳來嚙人。人或中之,必死。其嚙已,即跳上木作聲。雲「斫木、斫木」者,不可救也。若雲「博叔、博叔」者,猶可急治之。用細辛、雄黃等分為末,納瘡中,日三、四易之。又以栝蔞根、桂末著管中,密塞勿令走氣,佩之。中毒急敷之,緩急不救。

時珍曰︰按︰《字林》雲︰  听,形如蜥蜴,出魏興。居樹上,見人則跳來嚙之。嚙已還樹,垂頭听,聞哭聲乃去。即此也。其狀頭尾一般,大如搗衣杵,俗名合木蛇,長一、二尺。談野翁方,名斫木蛇,又名望板歸。救之,用女敕黃荊葉

《搜神記》

寄生因夫高木,女蘿托乎茯苓,木株于土,萍植于水,鳥排虛而飛,獸跖實而走,蟲土閉而蟄,魚淵潛而處。本乎天者親上,本乎地者親下,本乎時者親旁︰各從其類也。千歲之雉,入海為蜃;百年之雀,入海為蛤;千歲龜黿,能與人語;千歲之狐,起為美女;千歲之蛇,斷而復續;百年之鼠,而能相卜︰數之至也。春分之日,鷹變為鳩;秋分之日,鳩變為鷹︰時之化也。故腐草之為螢也,朽葦之為蛬也,稻之為蟲也,麥之為蝴蝶也;羽翼生焉,眼目成焉,心智在焉︰此自無知化為有知,而氣易也。

蝮蛇︰蝮蟲,又稱反鼻、蝮、蝮蛇、蝮虺,是中國古代傳說的一種動物,毒蛇,蝮蟲的顏色像綬文,鼻上有針,大的蝮蟲重達一百多斤。

《山海經‧南山經》

猿翼之山,其中多怪獸,水多怪魚,多白玉,多蝮蟲,多怪蛇,多怪木,不可以上。

又東三百五十里,曰羽山,其下多水,其上多雨,無草木,多蝮蟲。

又東四百里,至于非山之首,其上多金玉,無水,其下多蝮蟲。

郭璞  注︰

蝮蟲,色如綬文,鼻上有鍼(一說「針」),大者百余斤,一名反鼻,蟲古虺字。

《本草綱目》

反鼻蛇。

時珍曰︰按︰王介甫《字說》雲︰蝮,觸之則復。其害人也,人亦復之,故謂之蝮。

集解弘景曰︰蝮蛇,黃黑色如土,白斑,黃頷尖口,毒最烈。虺,形短而扁,毒與同。蛇類甚眾,為此兩種及青  為猛,不即療多死。

恭曰︰蝮蛇作地色,鼻反、口長、身短,頭尾相似,山南漢、沔間多有之。一名  蛇,無兩種也。

頌曰︰蝮蛇形不長,頭扁口尖,頭斑,身赤紋斑,亦有青黑色者。人犯之,頭足貼著。

東間諸山甚多,草行不可不慎。

藏器曰︰蝮蛇錦紋,亦有與地同色者。眾蛇之中,此獨胎產。著足斷足,著手斷手,不爾稱身糜爛。七、八月毒盛時,嚙樹以泄其毒,樹便死。又吐涎沫于草木上,著人成瘡身腫,名時珍曰︰蝮與虺陶氏言是兩種,蘇恭言是一種。今按︰《爾雅》雲︰蝮虺身博三寸,首大如擘,是以蝮虺為一種也。郭璞雲︰蝮蛇惟南方有之,一名反鼻。細頸,大頭,焦尾,鼻上有針,錦紋如綬,紋間有毛如豬鬣,大者長七八尺。虺則所在有之,俗色。顏師古雲︰以俗名證之,郭說為是。又《北史》︰高道穆謂(爾朱)榮雲︰令(元)顥重完守具,乃養虺成蛇。是皆以蝮、虺為兩種矣。蓋蝮長大,虺短小陶說為是。柳子濃《宥蝮蛇文》雲︰目兼蜂蠆,色混泥涂。其頸蹙恧,其月復次且。褰鼻,穴出榛居。蓄怒而蟠,餃毒而趨。亦頗盡其狀也。《抱樸子》曰︰蛇類最多,惟蝮中人甚急。但即時以刀割去瘡肉投于地,其肉沸如火炙,須臾焦盡,人乃得活。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