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3 十八般武器(下)

第十三節  十八般武器(下)

鉤︰鉤,一般指形狀彎曲,用于探取、懸掛器物的用品。也是中國武術器械之一,由戈演變而來。武術中所用的鉤有單、雙鉤之分。技法有鉤、縷、掏、帶、托、壓、挑、刨、掛、架等。演練時起伏吞吐如浪式。鉤有單鉤、雙鉤、鹿角鉤以及撓鉤等,是一種多刃的兵器。

叉︰叉是中國武術長器械的一種,頂端有二股叉的為「牛角叉」,早在遠古時代就有捕魚的「飛叉」。在陝西西安半坡村遺址出土的原始「魚叉」,尾端帶有結節,便于系縛繩索,使用時將叉擲出,然後抓著繩索將叉收回。叉的擊法有攔、橫、扦、捂、挑、掏、貫、拍等。

鞭︰為一種由金屬制的棒型打擊武器,有像刀劍一樣的握柄,打擊部有節狀且最前端有尖。在中國被歸類為十八般兵器中的一種冷兵器。中國的「鞭」分為兩種,其一為策,用以驅馬,駕車,其二為鞭,用以行刑,或當作武器使用。作為武器用的鞭有稜有節,與之相似的 則無稜無節。

 ︰多雙 合用,屬于短兵器,利于馬戰。 的分量重,非力大之人不能運用自如,殺傷力十分可觀,即使隔著盔甲也能將人活活砸死。技法上,與刀法劍法接近。出于晉唐之間,以銅或鐵制成,形似硬鞭,但 身無節, 端無尖。

錘︰有長柄單錘、短柄雙錘及練子錘等。錘形似瓜,又稱為稱「立瓜」,古代持錘者稱為「金瓜武士」;短柄雙錘,非常沉重,舞練需要較大的力量。在戰斗中,用錘硬砸、硬架、很有威力;用法有涮、曳、掛、砸、擂、沖、雲、蓋等。歷史上許褚、王雙等都是使用錘的高手。

抓︰亦稱「撾「。由抓頭和抓桿組成屬長器械,若抓頭和繩連結屬軟器械。長械有「金龍抓」,抓頭形狀似手。手指伸翔,四指屈撓,木桿長200cm,抓頭套接于木桿上。軟器械爪頭前有三指,後一指,指上有節,能屈伸,爪背有環,用約650cm長的繩系于爪環。

︰屬于武術長重器械。形似叉,中有利刃似槍尖,稱「正峰」或「中叉鋒」,長一尺半;兩側分出兩股,彎曲向上成月牙形。下接柄,柄長六至七尺。

棍︰屬長兵器。長度約為米(齊眉棍、七尺棍、九尺棍),也有的長達4米(丈二棍)。棍為無刃的兵器,素有「百兵之首」之稱。棍的歷史悠久,是原始社會主要生產工具之一,也是最早用于戰爭中的武器之一。棍是近戰搏斗兵器,它的攻擊範圍大于刀、槍,自古有「棍掃一大片」的說法。

槊︰又可寫作,是重型的騎兵武器,是長矛的重型精品版。槊鋒具有明顯的破甲稜,上好的槊也會同寶劍一樣,有八個面。普通的魚鱗鎖子甲、鐵圜甲、明光鎧,在破甲的槊之下,一擊而破。

第十六款︰棒,身有四角、五角、六角等類型,這是因為鍛棒並非正式的捕具,而是給平民中協助搜捕活動者之使用物。因此特殊的造型必要時可表示其身份。另外因攜帶方便,為秘密行動時不可或缺的武器。

拐︰俗稱「拐子」。拐是由民間老人之拐杖而演變成的一種武術器械,由鐵制或木制。按其形式可分為長拐和短拐兩類。短拐可雙拐同使,也可以與刀劍之類兵器同使。

流星錘︰是一種將金屬錘頭系于長繩一端或兩端制成的軟兵器,亦屬索系暗器類。僅系一錘者,繩長約五尺,稱「單流星「;系兩個錘者,繩長為四尺半,稱「雙流星「。

中國古代有「十八般武藝」之說,其實是指十八種兵器。至于究竟是哪十八種,歷來說法不一,一般是指弓、弩、槍、棍、刀、劍、矛、盾、斧、鉞、戟、殳、鞭、 、錘、叉、鈀、戈。在這十八種兵器中,有的已被淘汰,像殳、戈;有的已經演變,像鉞,原是古代的一種大斧,現卻變成一種小巧兵器,有刃有鉤,雙手可各持一個,如子午鉞。

實際上,中國武術中的兵器遠不止十八種,如果加上各種奇門兵器和形形色色的暗器,其總數恐不下百種。

短兵器︰所謂短兵器,是指其長度一般不超過常人的眉際,分量較輕,使用時常單手握持的兵器。最常見的短兵器是刀和劍。

長兵器︰武林中最常見的長兵器是槍、棍、大刀三種。

暗器︰所謂「暗器」,是指那種便于在暗中實施突襲的兵器。暗器大多是武林中人創造出來的,它們體積小,重量輕,便于攜帶,大多有尖有刃,可以擲出十幾米乃至幾十米之遠,速度快,隱蔽性強,等于常規兵刃的大幅度延伸,具有較大威力。在千軍萬馬廝殺的戰場上,暗器很難發揮作用,所以古代戰將很少有練暗器的。武林中講究的是一對一的打斗,雙方距離很近,于是暗器就派上了用場。

所謂暗器,是指那些乘敵不備暗中施發的武器,特點是短小靈活、隱蔽性好。暗器起源于原始社會,史前時代原始人獵殺野獸所用的武器許多就是暗器的祖師爺,如澳大利亞土人所用的「飛去來器」及加那利人和藏人所用的拋石皮囊都是暗器的一種。先秦時期在娛樂時的「投壺」所用的短箭也是拋擲武器的變種。專諸刺殺吳王所用的「魚腸劍」及荊軻刺秦王的匕首更是中國古代暗器使用的著名例子。秦以後,暗器的使用有所擴展。三國時代手戟也是一種很厲害的暗器,董卓曾「拔手戟擲布」,幸虧呂布躲閃迅速,差一點被擊中。這種手戟很短小,在直刃一側有一個橫出的斜枝,手柄纏繞細繩,單手擲擊,「嚴鋒勁枝,擒鍔耀芒」,威力確實很大。東吳名將孫策就精于用手戟擊敵。

手擲暗器,如標槍、飛鏢、擲箭、飛刀及乾坤圈等。標槍,也叫投槍。早在古希臘、羅馬時期就作為通用的武器裝備。但那種標槍很長很重,與現今體育競技中的標槍差不多,尚不屬于暗器範圍。

在手擲暗器中,鏢久盛不衰。鏢有月兌手鏢、金錢鏢等多種。月兌手鏢分三稜、七稜等,是鏢客常用的暗器。一般長10厘米,重四兩半至半斤。又可分帶衣鏢與光膘。帶衣鏢是用綢布系于瓖尾,擲出時綢衣如箭後的羽,起穩定飛行方向的作用。光鏢則不帶鏢衣,更加隱蔽,只是飛行的穩定性較差,要命中目標更需要技巧。鏢一般系在腰間,共9至10枝,其中有一支較其他大的叫絕手膘,在鏢將用盡而敵情不減時使用。另外,除月兌手鏢外,金錢鏢也是常見的,它是以大制錢磨光邊緣而成。此鏢易于制造,可大量攜帶,使用隱蔽,可攻擊敵之眼、咽喉等部位,只是此鏢飛行姿態難掌握,練習較難,而且攻擊距離有限。

在手擲暗器中,比較有特色的是擲箭。這種暗器有三種樣式。第一種是用純鐵打成,長28厘米,前端成三角形,後面逐漸變粗,重約七兩半,適于初學者使用。第二種是用鐵竹混制,鐵頭竹桿,尾部無羽,像箭而形體稍小,長30厘米左右,重約二兩。第三種是用竹制成,整體為竹,前細後粗,前端尖銳,為技藝成熟者使用。

另類冷兵器︰

銅鈹︰首為尖鋒,平脊兩刃,通常長30CM左右,形制極象短劍;後端為扁形或矩形的睫,用以裝柄,一般在睫的近端處開有圓孔,以便穿釘固定。它和矛的區別,除頭的形制不同外,主要是裝柄方法不同︰矛是將柄納入矛筒中,而鈹是鈹睫插入木柄中,外用繩等捆綁。秦俑坑中的銅鈹,其首和短劍相同,長約30厘米,後裝長約3.5米的木柄,柄末端裝有銅樽,還有保護刃部的鞘。西漢時改為鐵制,西漢中期以後逐漸消失。

鈹是古代長兵器之一,秦俑坑中出土的這件銅鈹鑄造工藝極為精致,鈹身柄同模合鑄,鈹格分鑄,格含于鈹身,並有刻銘。此種兵器似乎當時的中下級軍官頗愛使用。

吳鉤︰銅制,長約65CM左右,寬2.2-2.5CM。其形如彎月,齊頭無鋒,兩邊有刃,是一種推、鉤兩用的兵器。因出現在「吳國」,故稱之為「吳鉤」。以前筆者一直以為吳鉤是一種寶劍的別稱,現在看來應該兩種意思兼有。此種兵器筆者推測似乎在攻城時作用比較大,可以很方便地鉤傷城頭守軍。

鉤瓖︰是一種漢代常見的、鉤、盾結合的復合兵器,上下有鉤,上鉤約長25CM,下鉤約長15CM,中為後有把手的小型鐵盾;盾為圓角方形薄鐵板,前面有突出的尖;鉤為圓柱形的長鐵鋌,均稍向後彎;上鉤頂端為銳尖,下鉤末端為小球;兩鉤中間連接盾後的把手;盾用以推擋,鉤用以鉤束。此種兵器兼具防、鉤、推三種功用,一般配合環首刀使用︰戰斗時一般用左手的鉤瓖將敵方長兵器鉤住(對戟頭橫出的小枝特別有效),同時右手環首刀揮向敵面門。有的武俠中將它描述為護手鉤類的兵器,則純屬無稽之談了。

戚︰戚,俗稱小斧子,屬于體形比較窄小的鉞;其體窄長,鉞刃略成弧形,後有方形的內,比鉞體略窄,在鉞體與鉞內之間有微凸的闌(橫擋),因其刃較長而常用于做斬首的刑具,有時做儀仗用,但它在格斗中的效果不如戈、矛(實戰中的鉞通常稱做斧)。戚還用作樂舞時的道具,《禮記‧文王世子》中說︰「大樂正舞干戚」,又《祭統》︰「朱干玉戚以舞」(干指盾)。

鉞戟︰近年來,河南考古出土了漢代一些頂上帶刺的鐵鉞,形制和西方斧矛一體的「戟」非常相似,但古文獻中從無記載,故專家暫定名為「鉞戟」。現一般認為這是一種鈹與鉞結合的鐵兵器,屬于戟類;它刺長25CM、鉞寬10CM、鉞長  15CM左右,可劈可刺,而以劈砍為主要功能。

鎩︰由鈹演變而成,與鈹的區別是鎩在睫與刃之間加有兩端上翹呈銳尖狀的、具有格架功能的鐔。鎩有長柄也有短柄,流行于漢代,鎩長一般25-30CM,鐔寬約10CM,東漢以後絕跡。鎩也屬于矛類兵器。

啄︰屬于戈類兵器,主要流行于先秦時期的西南地區,僅具有啄擊功能,晉代未見記載,但唐代又成為騎兵的制式兵器之一。先秦時期為青銅質地,用銎孔裝柄,啄體較戈援窄,長約25CM。

鋌︰音「蟬」,形似小型矛,鐵柄,屬于矛類兵器,《埤蒼》雲「鋋,小矛鐵矜」。其形制較一般矛頭稍微細長,身扁平,兩側有刃,下有鐵柄,柄下再接積竹矜,流行于西漢,刃長25-30CM,柄長120-180CM,筆者竊以為其戰斗作用應如標槍。

鐮︰屬于戈類兵器,具有鉤割功能,鐮身微曲,平頂、雙刃,長約40CM、寬約3CM,下有橢圓形的銎孔用來裝柄。戰國及唐時稱為「長鐮」,主要用于守城戰,鉤擊攀登城頭的敵人,似乎與吳鉤的作用相反。

戣︰于戈的一種變形兵器,商周時期主要流行于四川等西部地區,青銅制,也稱為戳,援部較寬,呈等腰三角形。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