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七章 本王已經壞透了

作者︰坑媳婦專業戶投推薦票 章節目錄 加入書簽

(改文中……)

在北伐面前,炎熱的氣候和干旱都是不值一提的小事。

連續幾年干旱,朝廷的救荒程序十分完善。戶部追加15萬兩銀子從爪哇島、暹羅等國進口糧食,不斷地充盈京通倉。只要有糧食,各官衙有序地進行撥糧救濟。戶部官員下地方記賬,都察院明察暗訪,五軍都督府調動附近衛所運糧、送糧。

朱厚照被劉健請到集義殿。

「從弘治十年開始,旱情一年比一年嚴重。今年連遍布河道的江南都發生了干旱。大家說說各自的看法?」劉健主持六部主事以上的會議。這等動搖民心的朝政,不會在奉天門舉行。集義殿大門一關,主官們可以暢所欲言。

朱厚照托著腮看著官員們熱烈討論。思緒飛到了土魯番。劉勝佔領土魯番的消息傳回,朱厚照立刻動用顧問閣事先擬好了的計策。也不知道能不能行。土魯番有統一的信仰,管理起來一個不小心容易出事。兩個月亮世界尚且沒有一個妥帖的辦法。也不知道王恕他們的對策有沒有用。

「殿下、殿下!」

「啊?」朱厚照困惑地抬頭。

劉健臉上烏雲密布︰「殿下有何看法?」

朱厚照眨眨眼。剛劉健問他什麼了?

焦芳趕緊幫襯︰「以往江南洪水肆意,年年清淤河道。農業灌溉水利系統絕對沒問題。老天爺不下雨,找殿下有何用?難不成還讓太子殿下祈雨不成!」

「天佑太子。太子殿下祈雨說不定老天爺真給面子呢!」劉健氣道,「殿下,國家大事不止兵事一件。殿下一個疏忽,受苦受難的同樣會是百姓。請殿下不要荒廢了農事。」

劉健知道朱厚照手下有專門培育良種的人才。不知道有沒有培育出抗旱的作物。

「如果本王說江南的干旱是大量種植棉花導致的,諸位信不信?」朱厚照攤攤手,「本王一直說,江南就該種糧食。哈密、土魯番更適合種棉花。你們又不听本王的。本王能怎麼辦。」

劉健沉聲問︰「殿下的說法有依據嗎?」

朱厚照翻白眼︰「劉首輔可以去問老農,種了幾年棉花的土地是不是普遍產量下降、變的貧瘠。種棉花特別容易的招蟲害。連種時間越長,情況越差。別說遇到干旱,就算天氣正常,中過棉花的田再種糧食也會欠收。江南的地下水系豐富,問問井干了沒有。如果井水沒干……嘖嘖,讓戶部、都察院派官員下去探訪。」

劉健陷入沉思。

朱厚照眉頭一挑。還真信了他的信口開河了?!板橋皇莊早發現接連種棉花會讓土地肥力下降,所以對棉田特別要加大施肥力度,保證土地肥力。戶部為了保證糧食產量,遏令江南棉田變稻田,又倒霉催的踫上江南罕見的干旱天。用腳指頭向,也能想到江南出現很多不好听的流言。什麼老天爺發怒了之類。

最近東廠的人忙著給妻妾成群的老爺們發傳單,倒是沒那麼關系江南地區了。

「每次天災人禍,白蓮教總要出來亮個相。江南又是思想風氣最開化的地方,你們多注意注意那。別北伐沒打,江南先亂了起來。」

以上純屬朱厚照的經驗之談。一體黨在民間和白蓮教爭奪信徒,對他們的套路相當了解。

劉健神情肅穆,用力抿了抿嘴角。

朱厚照拍著桌子大笑︰「哈哈哈,被本王說中了吧?」

「殿下怎麼能笑的出!」劉健一臉悲憤。

「戶部強制下令江南棉田變稻田的時候就應該想到有今日。韓尚書是從南京六部調來京師的,怎麼可能不清楚江南那幫官紳的德行。」

「如果現在讓那幫人知道種植煙草的利潤是種棉養蠶的十倍,信不信江南遍地都是煙草?」

「多大的事啊!」

「本王會讓《京報》刊登囚牛商行和日本、朝鮮達成采購繅絲的協議。他們能提供多少,囚牛商行收購多少。這樣一來,江南繅絲業必受打擊。紡織業是江南的支柱產業。京布的存在已經動搖到松江布的地位。繅絲再受到打擊,江南一地的損失會非常大。」

「本王掐住他們的脖子,江南官紳會願意約束當地百姓,與本王坐下好好談。」

建昌伯哈哈大笑︰「龐氏商行讓投資人重新募集資金湊夠了200萬鹽引。和太子的對賭協議生肖。太子府將根據協議,以1引2兩銀子價格收購龐氏商行從河套開采鹽。由于要北伐,太子府肯定一時間拿不出銀子。經過雙方協商,太子府允許龐氏商行在河套鹽池開采200萬引鹽,龐氏商行自行運出。太子府不支付挖鹽錢,也不收賣鹽錢。」

「龐氏商行花了不到700萬兩,把200萬引鹽弄到手上。等北伐一起,河套也算安定下來。算下來每引窩本加上買鹽的費用不足3.5兩。賣到百姓手里他們至少能賺5倍的銀子。」英國公都感到眼紅,「不過當初募得的600萬是用于投資河套建鹽場的投入,以及彌補龐固投入的本金。現在600萬兩里有一半銀錠摻了鉛粉,他們還在繼續撕扯。」

隨著朱厚照承認對賭協議,白白交出河套200萬引的鹽,市面上的謠言變了風向。很多人相信朱厚照在全民激憤中懺悔,默默吐出用假鹽引騙的銀子。如果沒有假銀錠的出現,當初投資龐氏商行的人投入的銀子能翻五倍。

劉健听了窩火。

愚蠢!

明明是北伐缺銀子,太子又打上扣在醉月軒中的百萬兩銀子。哪怕是灌了鉛粉,那里的銀子至少也值400萬兩。太子有鑄幣廠,很快能鑄出銀幣支付雇工工資、支付前期的軍備開支。

全程太子實打實拿出了些什麼?不過是河套的鹽,河套鹽池產量巨大,根本不在乎少200萬引的鹽。最多還有鹽商們的罵聲。太子臉皮比城牆厚,壓根不在乎。

太子用一塊沒開采的鹽田,已經拿到了200萬,即將到手400萬。投銀子的人,還得等鹽開采出來、賣到百姓手里才能拿回五倍收益。

這不就是長蘆鹽場三年開采權的另類版本嗎?

「日本的幕府和大名之間正在混戰。和我們歷史上的戰國時期很像。把武器賣到日本,絕對不會虧本。估計太子要給不在計劃內的北伐籌軍餉,否則不會拿出來讓我們投資。去年囚牛商行從日本換到48萬黃金、24萬白銀。鐵器交易佔了一半。听我的,一定要買鐵冶基金。基金只有100萬份,每人購買上限為1000份。最多賣給一千人。明日一大早讓下人排隊。」建昌伯不予余力地攛掇百官購買。

7017k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