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二章 都挺著急

作者︰坑媳婦專業戶投推薦票 章節目錄 加入書簽

論說服人的功力,朱厚照排第二,滿朝文武沒人能排第一。除了學識以外,還少不了運用心理學以及……厚臉皮。

涇王不敢接受弘治帝的好意,倒也不是因為一成的蝦夷島稅收。日本使者介紹的蝦夷島時注明當地未曾開發,不知什麼時候才能收的上稅。涇王害怕的是被任命為總督一職。

總督,官職名,手握行政、軍事雙重大權,往日非二三品官員無法勝任。

宗室不能當官!

朱厚照笑容可掬︰「涇王叔,您先坐下。別急,听小佷慢慢道來。」

「距離太祖趕跑北元過去一百多年。可四大汗國近些年才陸續滅亡。西北塞外的那些小國,不管到底是不是黃金家族的人,還是打著黃金家族後裔的名頭建國。相比之下,現在誰還記得宋朝趙氏。」

「治理國朝依仗什麼?文武官員。雲南有黔國公還算好些。遼東呢?幾乎被世襲武官家族把持。瓊州,官員治理的好也不會有儋州反軍存在了。最西面的烏思藏宣慰司,朝廷幾乎沒有干涉他們。」

「在通訊、交通的限制下,皇權有邊界。超過一定的區域,皇權的控制力下降。這是不爭的事實,就算是三皇五帝、聖人再世也攻克不了這個難題。」

「世界很大很大。涇王叔瞧著大明安定,出去兜一圈是不是發覺外面的小國朝代更迭速度很快?西方的葡萄牙、西班牙已經找到我們家門口,我們卻連他們在哪還不知道。」

「以前的爭的陸地上的權利。大明除了韃靼,沒有其它對手。如今的韃靼,翻不起什麼大浪。現在的爭的是海洋上的權利。大明只有水師沒有海軍。小佷私自武裝的遠征軍到古里已經是極限。葡萄牙人比我們的航線更長!」

「涇王叔以為派官員到海外任總督是小佷的主意嗎?不是!小佷學葡萄牙人。他們每到一個地方就要征服,把當地財富運回他們的國家。他們到古里的時候,人手一本《馬可‧波羅游記》。書中把大明描繪成遍地是黃金的地方。涇王叔覺得他們來大明的目的是什麼?」

朱厚照把司禮監經廠剛刊印出來的游記中譯本遞給涇王。

「涇王叔拿回去看看。看完了如果依然不想擔任總督,小佷會請父皇任命他人。」

涇王捧著書暈暈乎乎地離開。

「對了,」朱厚照叫住即將跨出門檻的涇王,「其實,日本正處于戰國時期,蝦夷島也不是日本的。蝦夷島上的原住民沒有建國。籠絡好他們,今後……」

涇王渾身一機靈。

租借蝦夷島百年其實很虧!但朱厚照也很無奈啊!日本離大明實在太近。兔子不吃窩邊草。吃了窩邊草會讓安南、佔城、朝鮮、緬甸、暹羅等國不安的。世界那麼大,眼界不能局限于周圍一圈。

攻佔安南?誰造謠說他要打安南!他只想拿回交趾承宣布政使司而已。和安南有什麼關系!

「後頭還有人嗎?」朱厚照忙了一整天,想休息了。

黃獻回道︰「代王、肅王、周王、秦王等幾位王爺等著一起見您。戶部韓尚書、左都御史等的都挺急。瑞安侯也來了,侯爺說他不急等小爺有空了再召見。衡王來過又走了。」

朱厚照趴在桌上癱成一團︰「還讓不讓人睡覺了。」

哼哼唧唧了一會兒,郁悶地道,「把幾位王爺請進來吧。」

朱厚照望著窗外的月色心情沉重。他現在連抱怨「打工人苦」的資格都沒了。以前還能偷跑出京,現在想來個微服私訪,還得把事情安排好。

等了小半天也沒見人影。朱厚照找了出去︰「怎麼回事?」

原來兵部尚書劉大夏攔住了幾位王爺索要過路費。

「回稟殿下,車駕清吏司整理了各位王爺的賬單,王爺們置之不理,臣只好追過來了。」劉大夏手持賬單,回答的有理有據。

朱厚照笑了笑︰「劉尚書追債辛苦了。諸位叔伯、叔爺的賬單本王付。黃獻,帶劉尚書去庫房取銀。」

「不,不,不。我等進京給皇上賀壽,哪能讓殿下支付運費的道理。顯得我等祝壽的心不誠。劉尚書,本王明日一早讓人把費用交到兵部。」肅王一把搶過劉大夏手里的賬單,依次分給幾人。

誰敢讓太子付賬!太子的銀子是好拿的嗎?

被朱厚照坑過的肅王深知某人的秉性。當初為了算計韃靼人,肅王府上下被折騰了一番,蘭州城牆都快打沒了。此後為了幫襯青土城,蘭州城涌進數萬移民。他大爺的,全是囚牛商行的人。每年3000兩的分成買斷了肅王的威信。現在肅王的命令出不了肅王府。其中冷暖自知。

朱厚照呵呵一笑︰「本王收到不少地方官員彈劾王爺們出行擾民的奏折。如果王爺們一路上自掏腰包,給當地創收,地方官們就不會抱怨了。本王說的可對?」

允許藩王離開封地自由活動已經有違祖訓。這是一項給藩王們的福利,而不是提供他們公款吃喝的借口。

「想要出行由朝廷買單也不是不行。弄個官身吧!父皇已經答應下一科取消限制宗室參與的規定。只要考到舉人,弄個監生身份,本王一定會提拔宗族兄弟。」朱厚照平地起驚雷。

劉大夏瞪人。

朱厚照很淡定︰「只要是大明子民都有參加科舉的資格。宗室也是大明子民。」

「難怪殿下會在《科舉利弊我之淺見》篇中正義凜然地提及此句!」劉大夏氣悶地問,「閣老們知道科舉資格放寬一事嗎?」

朱厚照模模下巴︰「本王似乎提過,有似乎沒提。哎,最近太忙,不記得了。」

擁有過目不忘記憶力的人說不記得了?

太子太氣人了。

等著被召見的戶部尚書韓文一臉悲憤︰「殿下能不能先把假鹽引一事了結?」

朱厚照眨眨眼︰「哦,本王記起來了。本王承諾過親自解決假鹽引案。不過韓尚書,今日萬壽節,你催的也太急了點!」

「鹽稅乃朝廷國庫收入的大頭。假鹽引案引發鹽商對朝廷出具的鹽引不信任,臣急得睡不著覺。」韓文怒懟。

朱厚照笑容可掬︰「理解,理解,都挺著急的。不過鹽是朝廷壟斷,賣方市場。不用太擔心。程長吏說好要給萬壽節錦上添花,現在都要過子夜了,捷報還沒傳到。本王也著急上火啊。」

听聞有捷報,劉大夏、韓文等人沒感到意外。如果太子府沒在哈密戰場取得勝利,土魯番使者不會連夜進京,韃靼也不會送上元帝國國璽。

7017k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