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二十一日的早朝極為安靜。
弘治帝已經落座金台,百官也已經到齊。今日不是大朝,但在京官員能走的都來了。唯獨缺太子一人。太子缺席了上朝听政!
昨日太廟遭雷擊,隨後火光沖天。六科給事中和都察院的官員們群情鼎沸。這又是一個可以上書勸誡弘治帝糾正錯誤行為的好時機。
去年的清寧宮災之後,弘治帝召回大部分的鎮守太監。昨夜事出突然,他們還沒商量好達成何種目的,又發現太子無故缺席朝會。年輕需要功績的言官們像打了雞血一樣。
誰知道一上朝,還沒等百官奏事,弘治帝讓李榮先提了昨晚的事。
「磁石、和鐵絲容易召來雷電。太廟的雷擊乃人為。」李榮讓錦衣衛把太廟發現的巨型磁石搬到奉天門。
李榮的話弄懵了滿朝文武。
「哼!老天爺打雷還能有造假?」胡御史滿含譏諷的輕哼了一聲,「皇上也想來一次指鹿為馬嗎?」
這群閹賊一定是怕繼續被限制權力,才找了荒唐的借口出來。
李榮向胡御史拱拱手,抬出了能讓人飛天的朱厚照增加說服力。「太子爺說,他也可以在大明門給大家表演一次引雷術。胡大人如果還不信,太子爺可以派人在您家里的屋檐裝鐵絲、院中放磁石。」
一提太子,踫過幾次軟釘子的胡御史態度放軟。
他梗著脖子嘴硬地道︰「試肯定要試,但肯定不是在自家。」太子說的話乍一听荒唐,實際上還真沒說錯過。胡御史可不想讓自家遭雷劈。
「可有找到主謀者?」首輔劉健沉聲問。那人一次次地搞事,動靜越來越大,皇上也該下狠手懲治了。
李榮欠身說道︰「東廠已經查清,司禮監太監韋泰假借給清寧宮院子放置奇石,把磁石運進了皇宮。」
「韋泰為何要如此做?背後受何人指使?」劉健厲聲問。
李榮請示了弘治帝,弘治帝點點頭,李榮再道,「據韋泰交代,乃是岐王。」
弘治帝因為兩京糧食丟失的事申飭過岐王,听到是岐王,百官們反響不大。他們最多奇怪弘治帝怎麼沒把罪名套在興王頭上。
李榮連聲嘆息,悲嘆一聲,「韋泰勾結岐王欲行不軌。昨夜趁著太廟起火,韋泰使人放出宮里2189名犯人,指使犯人圍殺太子。列祖列宗保佑,太子爺只是得了風寒,並未受傷。2189名犯人全部伏誅。敢問諸位大人,岐王何罪?如何處置?」
劉健失聲喊道︰「什麼!」
李東陽往詹事府的方向看去,並沒有看到楊廷和的人影。他收到消息昨日楊廷和在宮門落鎖前進宮,一直沒有出來。太子不會出事了吧?應該不會!太子如何出事,弘治帝不會如此平靜。
謝遷心神劇震。除了驚訝宮里昨夜的驚險,還詫異沒有提前收到一點音訊。
英國公等人也是面面相覷。大家都和謝遷一樣,都不明白昨夜宮里發生大事他們竟然連一條口信都沒收到。宮里,變天了啊。
身兼宗人府宗令的英國公表態︰「故意損壞太廟罪不容赦,應把岐王全家押回京師。」
在嚴懲岐王這一點上,百官達成一致。
甚至有官員落井下石。
禮部尚書徐瓊氣憤地出列︰「岐王遠在藩地,是如何勾連韋泰?宮中動亂不是一個韋泰能挑動的。宮里必定還有同謀,請皇上徹查!」徐瓊就差說出宸太妃、雍王的名字。
徐瓊的小妾是張皇後的庶出姑姑。徐瓊開口,機靈的官員猜測是弘治帝的意思。他們爭先恐後在朝堂上發言,紛紛要求嚴懲宮里的同謀。
「今日傷害太子,他日定會傷害皇上。皇上不可不察!」
「雍王年滿18,為何還不就藩?」
「興王、岐王、雍王乃一母同胞。臣建議一同調查三位王爺。」
「……」
弘治帝見火候差不多了,抬了抬手,制止官員們的話頭。「這事交給東廠和宗人府來辦。說說今日會試放榜的情況。禮部可做好準備?」
每一科的放榜當日必定讓朝野內外矚目。然今日的朝堂,官員們的心思都不在會試上。他們想要知道更多昨夜的事情,奈何弘治帝並不準備把家丑公之于眾。
「回稟皇上,一切安排就緒。」徐瓊年紀大反應有點跟不上,經過右侍郎傅瀚的提醒,他才慢了一拍做出回答。
「殿試安排在三日後。今科進士會先到各部輪流學習三個月。各部缺人,從進士中挑選。如果人手還不夠,安排國子監的監生做些吏目的工作。」弘治帝沒有與內閣商議,乾坤獨斷了一回。
近來跑到弘治帝面前求情,希望賜子孫監生身份的官員越來越多。京察罷免了很多官員,六部里空出了很多位置。他們希望能幫子孫從今科進士手里搶走幾個好官位,最好能留在京師。
弘治帝滿足了他們部分的要求。在朱厚照的影響下,弘治帝越來越不願意給監生授官。
這下連劉健都忍不住皺眉頭。他替孫子求了一個監生的身份,如果監生只能做吏目,他有何苦替孫子求?地方上的小吏還能狐假虎威一把。京師的達官貴人太多,在京師當小吏的只能夾著尾巴做人,唯恐當了別人的棋子。
「噠噠噠!」
早朝進行了一半,朱厚照頭上包了厚厚的紗布,在楊廷和的攙扶下一瘸一拐出現在奉天門。
弘治帝驚起,三步並做兩步上前焦急地問,「照哥兒腳怎麼傷了?」昨日只說照哥兒額頭被砸傷,不知道他的腿還傷著了。
朱厚照瞧見弘治帝眼中真情流露的關心,心下微微一曬。
「父皇,孩兒也是回宮後才發現的。估計是跳水的時候磕踫到了。劉御史建議休息一……十天半個月。」朱厚照怕皇帝爹擔心,主動把日子縮短了。
弘治帝朕心疼地道︰「那還不快去休息。」
「孩兒,孩兒是來向父皇要賞賜的。父皇當著很多百姓的面,承諾過只要孩兒能上天,您就答應放孩兒去草原騎馬。」朱厚照老調重彈。
弘治帝嘴角一抽︰「京師郊外也有草原。」
「父皇,君子一言駟馬難追!」
「原來兵部的養馬場不是已經歸入照哥兒的名下了嗎?」
「父皇要食言?」
弘治帝當著滿朝文武的面當然不能食言,他頭疼地道,「照哥兒可以換個要求。」
「請父皇將河套地區賜予孩兒,作為孩兒的王莊。」朱厚照獅子大開口的時候還不忘給劉健去了個眼色。
劉健為了救吳昊,欠朱厚照一個人情。到了該還的時候。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把河**到手,他才能養得起整座皇宮的人。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