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四章 拋出橄欖枝

作者︰大小風車投推薦票 章節目錄 加入書簽

「那你來給我當翻譯。」

「好的,尊敬的主人。」

面對沈川的邀請木尼瑪是興奮萬分,于是沈川站在點將台之上,清了清嗓子,而後開口。

「各位能夠不受劉備的誘惑,深明大義來幫助大漢朝廷,這種勇氣在下十分佩服,在這里多謝各位出手相助,但凡今天來的,我全部記住了,到時候各位的大恩大德在下必有所報。」

木尼瑪听到沈川這麼說,急忙用洪亮的羌族語言翻譯,木尼瑪還擔心台下的這些人听不懂,加上了一些自己的理解,要說木尼瑪敢不敢胡亂翻譯,當然是不敢,除非是他的好日子不想過了。

沈川听木尼瑪翻譯完,當即雙手抱拳對著在場的幾個大部落首領拱了拱手,幾個大部落首領看到沈川的手勢也急忙對著沈川輕輕彎腰鞠躬。

沈川知道這是他們表示敬佩的禮儀,而後點了點頭用來回禮。

「我早就听說過沈先生的威名了,再加上沈先生幫我們解決了過冬的問題,我們如今過上了好日子又怎麼能願意回到以前的窮日子呢?」

沈川听著木尼瑪的翻譯,然後滿意地點了點頭,心想這些羌族人還算識趣。

「對呀,我們都知道拴柱是您的手下,而拴柱的威名已經在我們羌族之間流傳開了,像您這麼年輕的人卻有拴柱這麼厲害的手下,想必您的未來也是不可估量的。」

「沒錯,沈先生,那拴柱就是一代天才,將我們管理得井井有條,而我們听說這樣的天才是您教出來的,在此我們好想向您請教一下教學之法。」

這些部落的首領自然不是那種庸才,有的人甚至和漢人打了多年的交道,非常明白沈川想要听什麼,果然這些話說出來後沈川也是滿意的,點了點頭。

「至于教學那是我們的秘密,不能輕易傳授給各位,不過要是想學習東西的話可以去拉巴那里,讓拉巴教你們的孩子學習一些知識。」

拉巴那邊現在

(本章未完,請翻頁)

已經成了沈川最大的羌族學院,里面的書籍是沈川精挑細選的,不僅如此,那里不單單教那些羌族孩子漢語,還讓他們學習羌語。

沈川這麼做既保證了羌語的完整性,又能讓這些羌族人合理地被同化,只不過這其中的貓膩,如果不細心觀察根本發現不了。

這些人听到之後也是興奮無比,要知道這羌族學院創立有一段時間了,在羌族各地可以說是家喻戶曉了,不少羌族人都想進入羌族學院學習,因為羌族學院教授的不單單是識文斷字,在那里也可以學到很多漢人的手藝。

當然這些手藝也是沈川經過專門挑選的適合羌族人干的活計,這點讓不少羌族人興奮不已,尤其是這學院還招收女子,這些女子去了大部分學習的都是如何紡織棉花。

只不過沈川招收這些女子也是要經過精挑細選的,首先就要進行背景調查,一旦發現父母有過反抗漢朝的歷史,那麼不好意思直接拒絕。

正是因為這一點導致沈川手下的學院的女學員非常的稀少,而如今沈川站在這里給他們承諾可以將子女送進去學習,這件事就是一件大好事。

再加上拴柱和這些羌族人做生意都是非常講道理的,在這些羌族人眼中,拴柱講道理守信用,那麼久就意味著他背後之人也是一個講道理守信用的人。

看如今的木尼瑪就知道了,想當年木尼瑪的部落可是窮得衣服都穿不起,每次到了冬天的時候就被其他部落劫掠。

木尼瑪為了躲避劫掠每次都不得不躲入深山當中,而如今木尼瑪跟著沈川,不僅穿上了上好的絲綢制的衣服,還有數不清的糧食可以用來過冬,要知道就木尼瑪身上的這一套衣服放到羌族部落之中,能換二十個女人以及十頭牛羊。

況且要知道,木尼瑪在沈川這里僅僅是一個努力的頭領,連僕人都算不上,而一個努力的頭領都能穿得如此奢華,由此可見沈川的財富有多少。

而木尼瑪之所以能夠獲得如此巨額的財富,其根本原因便是因為他在沈川麾下

(本章未完,請翻頁)

做事,而想在沈川麾下做事,只有兩條路可走,第一條便是全族投靠沈川,成為沈川的奴隸。

第二條便是族中有人在沈川的羌族書院中學習,而沈川規定每一個人在書院中學習便可以佔得一份的名額,對于大一點的部族來說,雖然不多,但是對于小一點的部族來說,這些名額足以養活他們十分之一的人口。

而書院的條件過于嚴苛,他們又不想舉族投靠而喪失自己的地位,如今沈川這麼一說眾人紛紛動起了心思。

「沈先生的書院太嚴苛了,是不是將條件放寬松一點?」

終于有人忍不住了,在台下高聲喊道。

「出院的選拔條件是不會變的。」

沈川這麼一說,眾人紛紛低下了頭開始嘆氣,書院的選拔規則不變,就意味著他們在場的眾人很少會有人被能選中,而這一幕也被沈川看在眼里。

「不過念在你們此次幫助大漢的份上,等一會兒每人可以購買一份茶葉。」

「什麼?」

「沈先生,你說的是真的嗎?」

眾人听到有茶葉,當即震驚了,要知道夏侯淵,雖然將沈川的茶葉帶到了涼州等地,但是這些茶葉只對當地的漢人世家出售,對于這些異族根本就買不到茶葉。

而這些異族是第一批吃茶的人,自然明白這茶葉的好處,但是他們不善于種植,所以沒有辦法大規模種植茶葉,而沈川為了完成夏侯淵源源不斷朝涼州等地帶貨的目的。

在南郡大規模地開闢茶園,現在南郡已經是整個中原大地的重要產業基地,承擔了大漢一半的茶葉貿易,不少南郡的人因為販賣茶葉而發家。

只不過目前的茶葉也只是在世家之間互有流通,平民百姓依舊買不起茶葉畢竟茶園是有限的,至于更容易種植茶葉的南嶺地區,此時還在孫權的手中。

也正是因為這一點,造成了目前茶葉市場依舊處于一種供不應求的狀態。

(本章完)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