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7 忙

作者︰一桶布丁投推薦票 章節目錄 加入書簽

「寧為這孩子……思想還是很清醒啊!」

「是啊。」

「對了,那邊的媒體怎麼突然搞個這麼一出?這是想捧殺?」

「捧殺到也不至于,主要還是被寧為弄怕了。大概是在釋放善意。」

「釋放善意?」

「是的,之前那件事讓一些媒體比較被動。幾家大公司因為突然曝出的漏洞問題,在產品方面陷入比較被動的局面。這也讓很多人不滿,CNN在一周內辭退了網絡媒體部門兩名總監級高級管理人員,作為對臉書、推特聯手封鎖官媒官方賬號的回應。至于其他媒體大概也被打了招呼。」

「呵……看來未來已經是年輕人們的天下了啊。對了,听說他現在在研究桌面級的CPU產品?」

「是的,華為專門成立了寧思實驗室在配合,另外華微精密控股集團通過其子公司天邦科技與華為旗下2012實驗室合作,各出資百分之五十成立了 通時代科技有限公司,旨在開發用于智能汽車的總控芯片;華強軟件、銀河白澤、華為歐拉聯合了智能前沿中心實驗室正在磋商、打造國產全覆蓋操作系統生態,除此之外……」

「停,這些商業化的市場合作暫時就不用匯報了,等他們談好了,真的做出成績再說好了。各部門做好引導工作,按照擬定的政策給予足夠的支持。到是媒體這邊還是消停消停,寧為有句話說得好,我們不需要別人來肯定咱們科技工作者的成績,最重要的還是給予科研第一線的工作者一個安靜做研究的環境。」

「好的!」

「對了,小家伙要評院士了吧?委員會的意思是?」

「大多數都是贊同的,有保留意見的也不好提,畢竟寧為做出的成績擺在那里,而且學界那些久未發聲的大佬們都在私下里穿了話出來,為他站台呢。」

「嗯,不好意思提就好!下次會議你去幫我跟大家談談,不要抱著死腦筋,做科學研究不是靠年紀熬上去的,年輕一代能出成果,有破格提拔的通道才是好事。不止是寧為,其他年輕人如果能做出同樣的成果也要敢于提拔。只要在華夏中長期科技發展規劃綱要中做出突出性貢獻的年輕人,該挑的擔子還是要挑起來。」

「是!」

「既然今年評定院士沒問題了,干脆更進一步嘛,上個學術委員嘛,到了小寧這個層級,在他擅長的方面做一些科研方面的建議,給一些學術咨詢跟評議,應該沒人會有意見吧?而且委員會有更年輕的血液,對于科研體制的改革跟發展,也能有正面積極的意義,要多听听年輕科研工作者的聲音,了解他們的想法跟困難。」

「好的,我會將您的建議盡快跟學術委員會那邊溝通。」

「嗯,暫時就這樣吧,下一個議題。」

……

「……這種設計感覺會讓指令集變得臃腫,我覺得還是得通過別的途徑解決這個問題。比如隻果M1使用了ARM精簡指令集,它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比如效率高彈性好,開發人員能夠更加靈活的部署和實現高定制化的功能,軟件的執行效率和CPU的低功耗都能得到最大程度的發揮。」

「但是大家要注意,精簡指令集的缺點是精簡之後,很難具備普遍適用性的能力。高度的定制化對于未來的市場開拓而言,將會極大提高適應性成本。除非大家有精力去為所有的設備設計不同的CPU,來滿足華夏差異化的市場需求。所以這套指令集的思路是在X86跟ARM之間,取中間值。」

「一方面我們要追求高性能跟高通用性,要足夠的開放,才能被市場所接受;另一方面我們雖然可以適當放棄精簡指令集高訂制特點,但要保留其單核心執行效率,同時還要在兩者之間做出取舍。我不敢說這套指令集是最完美的,但我覺得在現有條件下,已經做到了讓兩者兼顧的最大努力。」

「這套指令集我將之命名為Njsy指令集。這些指令集的完整代碼希望大家能盡快讀懂,接下來我對芯片架構跟設計提出一些我個人的想法。首先大家在考慮CPU設計方案的時候,要充分考慮到三維 通管的技術特性。在三維層面,我們可以更優雅的進行SOC布局,將三維優勢發揮到極致。」

「我的建議是一、二、三級緩存之外,我們應該設計出統一內存庫,讓一部分關鍵信息不需要在經過主板連線進行串行溝通,直接在統一內存庫中完成數據交換,一次來解決延遲問題跟訪問帶寬受限問題;利用三維優勢,將不同的核心跟緩存堆疊在不同的立體層級上,一次保證核心跟核心之間,核心跟緩存之間,核心跟內存之間的交換速度,同時GPU核心和CPU核心共享內存。」

「其次,將神經網絡計算跟仿生芯片集合進芯片之中,並給其一個專門的計算通道跟層級,關于這方面我已經在指令集的設計中給予了體現……」

……

寧為正對著屏幕向寧思核心戰斗團隊一點點的闡述著自己的思路跟要求。

整個十月跟十一月,夜以繼日的奮戰,自家的指令集終于出爐。

雖然還沒經過實踐的檢驗,不過整個指令集系統已經在三月進行了數天的各種數字模擬,證明了這套指令集的科學性。

當然對于寧思實驗室跟其合作伙伴來說,大家的心情大概依然是懵逼的……

主要還是太快了。

對于這些核心人員來說,大家當然知道寧為是九月中旬才在種種因素的影響下,發言支持研究自主指令集的,而不是通過購買或者跟開源平台合作,來構建新芯片的指令集。

在做出決定之後,據說寧為開始設計指令集,華為才開始著手組建寧思實驗室,到現在十一月底,兩個半月時間,寧思實驗室也不過剛剛籌建完畢一個月左右,而且核心團隊許多人,還是實驗室內部支援過來的。

如果走社招,挖人,這點時間顯然不夠,校招更不可能,沒有幾年的工作經驗,不可能直接分配到這種直接出成果的部門。

能夠一個多月完成寧思實驗室核心團隊的組建,還得感謝合作方給予的不少幫助。

然而大家剛剛用一個月時間磨合得差不多了,大家都開始對寧為之前提供的一些指令集思路開始摩拳擦掌的準備大干一場的時候,這次會議讓所有人瞪大了眼楮。

這人竟然單槍匹馬的把指令集完成了?

不,也不能說是單槍匹馬,畢竟還是有三月智能平台的全力支持,不過真要說起來,三月智能平台給予寧思的權限也是很高的,起碼相對于實驗室其他項目,寧思實驗室提交的計算請求跟數字模擬任務,往往能有優先排序,如果是重復性計算請求跟數字模擬任務即便是被系統駁回,也會同步提供近期的計算結果作為參考。

所以大家是很有信心的。

早早就曾喊出過口號,半年內一定要輔佐寧教授,完成全新指令集的構架跟編譯器。

真的,這特麼是內部用來打雞血的口號!

當然這里的指令集可是要用于全新三維 通管CPU設計的,可跟那些大部分都被市場淘汰掉的妖艷產品不一樣,整套指令集跟編譯器要體現出優異的性能,要有跟市場上流行的指令集不一樣的地方,底層設計總要一些方面比經過市場檢驗的指令集更為優秀,所以半年時間並不算是特別夸張。

同樣大家也需要這段時間來適應節奏,同時還要等待極簡EDA那邊提供完整的工具鏈……

然而萬萬沒想到啊,大家的口號喊得震天響,寧為卻已經獨立將指令集完成了,半年?不存在的,滿打滿算大概只用了兩個月零九天……

于是輔助工作大概要變成學習跟了解。

這個時候大家大概體會到了當年余興偉協助寧為設計湍流算法的感覺。

摩拳擦掌準備大顯身手的時候,人家卻把事情都先做完了。

甚至這個階段,極簡EDA針對三維 通管大型CPU設計工具還在緊張的制作之中,現在的版本工具鏈還不夠完整。

這大概算是給大家留夠了充足的學習時間……

對于寧思實驗室的研究人員來說,心情大概是極為復雜的。

當然對于華為跟其合作伙伴來說,肯定是極為愉悅的。

研發速度越快,意味著投入的資金越少,不說別的,寧思實驗室一線研發人員總計700多號人,加上後勤、行政、財務等等人員近千人的規模總是有的。

購買各種保險跟員工福利,按照月平均每個人頭需要支出40K計算,一個月就是四千萬的費用,提前半年完成既定任務意味著光是人力支出方面能節省2.4億的研發成本。

從這一點上就能看出寧為的價值了。

當然站在寧為的角度他也是沒有辦法。

整個三維 通管背後的CPU生產設計鏈條他可以甩手不管,但最初的芯片指令集跟架構設計領域,他是責無旁貸的。而且短期內這件事還真沒法完全放手交給別人去做。

偏偏他不管是短期還是中期他都還是很忙的。

首先明年九月他就要正式帶手底下的直博生了,這首先需要他抽出一部分精力。

其次到了九月,寧班的孩子大二了,雖然他不需要直接代課,但也要開始關注一下孩子們的成績了,畢竟到了大二階段,有競賽要參加了,燕北大學針對優秀學生的科研培養計劃也開正式展開了,他也得想辦法給自家幾個得意門生更多的指導了……

除此之外,到了年底一些活動他也必須去參加了。

十一月中旬,醞釀了半年的院士增補名單已經正式公布了,寧為赫然在其中,入選華夏最年輕的數學院士,用田言真的話說,頭頂上有了院士頭餃,接下來有些會議他肯定是推不掉的。

同時寧為還直接被選入了華夏科學院旗下的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的研究員,研究院的成立宗旨是解決華夏戰略需求中的重大數學問題,還沒法拒絕。雖然暫時沒給他安排什麼任務,這也是大家都知道寧為最近在做指令集的項目,以後肯定事情會更多。

除此之外,寧為還接到了通知。華科院的學術委員會已經開始討論將寧為吸納為正式委員……

得知這個消息大概陸昌斌是最開心的。

畢竟未來不管是各種項目評選能否拿到支持又或者想拿國家級重點實驗室,杰青、長江學者、各類科研獎項評定,等等,都少不了跟學術委員會的專家們打交道。

寧為成為學術委員會委員,加上他自身的影響力跟成就,如果在搭配上田言真的影響力,基本上在他所擅長的領域大概是沒人會公開反對他的意見。

但其實寧為對去審核別人的項目並不太感興趣。因為權責相適的原則,要去審核別人的項目他就得分出更多的時間跟精力去了解那些項目,然後給出自己的評價。這多少也要分出一部分精力。

所以寧為原本是想拒絕的,但是老田找寧為深談了一次,暗示寧為同學可以在這個位置上,發揮極大的作用。比如節省許多可能會被浪費的資金,因為他還年輕,而且科研方面的獨立性,讓他不需要給任何人面子,這可以從很大程度上可以讓他給出中肯的意見。

尤其是他這次加入委員會得到了許多在背後默默支持他的大佬們的強力推薦,所以寧為更應該抓住這個機會雲雲。

田導親自來做勸說,也意味著沒法推辭了。

除此之外下個月三月獎第一次對外公布,他要站台;年終跟許多單位的合作,都向他發來邀請函,希望他能去露個面,最重要的是,他本來計劃今年在物理層面起碼水平要達到對各個理論有所了解,並確定最佳的研究切入點,但現在進度還很緩慢,別說選擇最佳切入點了,那點碎片時間甚至根本不夠他將整個物理體系粗略的梳理一遍。

這很讓人揪心。

他總不好等到明年九月開學之後,還躲在實驗室里研究物理學知識,傳出去了都不太好听。

想想看吧,帶著一幫誠心誠意跟他學數學的直博生,拿著高薪每天還在為選擇物理研究切入點發愁,多少還是有些不好意思的。

但如果能在這之前搞定研究切入點,最好還能出點成果,就能理直氣壯很多了。

所以寧為也是很心酸的,為了搞定指令集跟編譯器,幾乎是沒日沒夜的工作著,這一點柳唯跟江同學都可以作證,尤其是柳唯,畢竟江同學不太方便證明這些東西……

除此之外,寧為還計劃在明年六月跟江同學完成結婚儀式,雖然江同學的意思是一切從簡就好,但寧為還是覺得應該給江同學一個過得去的婚禮,畢竟他沒打算結兩次婚。按照寧爸寧媽的想法,這婚宴還得辦三次,寧為跟江同學的老家肯定是少不了的,但寧為現在主要活動軌跡在京城,所以這邊也不好省去。

事情一樁樁一件件的堆疊在一起,的確是讓時間顯得特別寶貴。

就好像現在,好不容易把指令集的工作暫時完成,下階段的芯片設計工作還沒正式開始,又是一堆的事情找上了門。

「真的,柳哥,這兩年如果一分鐘能變成120秒就好了,時間太不禁用了,對了,下周科學院那邊的會議能不能幫我先推了?」

「這個總結會應該是能推了,不過來年一月的工作計劃會議以及五月的代表大會,肯定得參加。」

「明年的事情明年再說吧,下個月還要出三月智能獎的名單,我的想法是頒獎大會也定在明年三月。」

「寧教授,這些問題都好說,你最好還是先定下來今年過年在哪邊過?」

「就在京城吧,今年有點忙,回去浪費時間,把今年過去應該就好了。」

「嗯,那行,回頭我好安排。」

……

現在柳唯除了保鏢跟司機的任務,越來越像秘書的角色靠攏了。

畢竟這一塊比較好用,一些他不想去參加的會議,柳唯這邊能比較高效的幫寧為拒絕,如果柳唯這邊不太好高效拒絕的會議,大概也是寧為應該去參加的會議。

從柳唯的態度就能快速篩選跟計劃好行程安排,自然是要好好利用一下,在加上如果要出遠門的話,交通工具本就需要柳唯來安排好行程餃接,所以這也不算太過分。

至于寧為平時研究些什麼,柳唯就不會去關心了。

「今年辛苦點,咱們把事情都做完,等到明年過年就輕松了。對了,按照你們那里的習俗,結婚第一年應該去男方家還是女方家來著?」

「寧教授,每年到了年底都有很多事情的,我估計明年你的職務增加,只會更忙。說實話,我覺得您也別管習俗不習俗了,明年直接把兩家人都接到京城來過年,才是正理。」

听了這話,寧為下意識抬頭看向柳唯,很突然的,他覺得面前的電腦不香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