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被迫上任

作者︰碧海思雲投推薦票 章節目錄 加入書簽

一面面白幡在賀若府前隨風招展,府內更是磬樂聲聲、香燭繚繞,陣陣悲泣聲連續不斷。

賀若懷亮的喪禮尚未完成,但是賓客卻已稀少,府內除去賀若家的親眷,已然冷清了許多。

賀若家是外來戶,祖籍代州平城,賀若弼的祖父賀若統在北魏分裂時,跟了高歡,後來定居于洛陽,在擔任東魏潁州長史時,他擒獲刺史田迅以州投降西魏,所以嚴格上說,賀若家並非是西魏、北周的「從龍之臣」,只能算是關隴貴族的後起之秀,但是洛陽老家好歹距離大興近,不少親戚故舊亦從洛陽前來吊唁,但是僅只停留一兩天就借口離去。

原因無他,只因賀若弼不會做人,以前得罪了太多太多人,當他家族遭到清算、自身也淪為平民時,注視他在大隋王朝失勢了,而官場素來是趨紅踩黑的風氣,所以那些人不敢與其有過多接觸,以免給自身帶來麻煩。

洛陽遠離大隋的中樞,一些人之前對朝局難免看得不太透徹,還以為賀若弼一如既往的受到皇帝寵信,頂多只會冷落一段時間,然後又重新啟用,但是來到大興城才知道皇帝早已對賀若弼失去了耐心,而且賀若弼不但是楊勇的堅定支持者,前不久還為楊勇復出造勢,與地位日趨穩定的楊廣形同水火,況且又和如日中天的太子黨核心成員楊集結下了不解之仇,誰還敢捧前途無光的賀若弼的臭腳?意思意思一下就很夠意思了。

如是一來,賀若家自然變得冷冷清清、門可羅雀。

靈堂內香燭繚繞,蒼老了許多的賀若弼看著次子的牌位和靈柩,恍然失神。

曾幾何時,他夢想憑借戰功封爵國公、出將入相,位比高、楊素、蘇威。曾幾何時,他憧憬著次子能夠繼承賀若家的家業,光宗耀祖。

但是現在兒子死了、家族破了,自己也從人上人變得一無所有。

他好恨!

憑什麼自己身被重創浴血拼殺,還比過一個親王麼?

這份仇恨,賀若弼都會算在楊集頭上,若非楊集把兒子弄成太監,也不會有後續之事發生了,所以楊集必須死!

賀若弼只覺得一股無名業火在心里騰騰燃燒,令他五內俱焚、恨意滔天!

驀然,一陣凌亂的腳步自靈堂外面疾傳而來。

「家主,不好了,大事不好了。」

「放肆!」賀若弼陡然發出一聲厲喝,扭頭怒視匆匆前來神色慌張管家︰「靈堂靜地,你這般大呼小叫,萬一驚擾吾兒,老子將你碎尸萬段」

管家嚇得雙腿一軟,「噗通」一聲跪伏在靈堂門口,心驚膽顫的說道︰「老奴死罪、老奴死罪,可是……」

賀若弼深吸了一口氣,問道︰「到底發生了何事?進來說。」

「喏。」管家咽了咽口水,爬了起來,快步走到賀若弼身邊,低聲說道︰「家主,右武侯府和萬年縣縣役把許多尸首擺在大門口,已經匯聚了幾百個聲熱鬧的人了,而且、而且老奴發現這些尸首之中,有幾個好像都是我們家的人。」

賀若弼仿佛被一柄大錘狠狠在心口捶了一下,眼前金星直冒,身子一個趔趄,差點摔倒在地。滿腔怒火在這一瞬間泄得干干淨淨,無邊驚懼繼而升起

當他腳步踉蹌的來到正門口,便見到數十具尸體整整齊齊擺放在門前廣場上。

一名右武侯府校尉見到賀若弼出來,抱拳一禮,冷冷的說道︰「賀若公,這些人昨天晚上意圖謀害衛王,凌晨之前盡皆授首,末將奉聖人和太子之命將凶徒尸首送達此地,還請賀若公念在這些凶徒昔日隨你征戰沙場的情分上,予以收殮。」

賀若弼面色慘白的澀聲道︰「老、草民、草民遵旨。」

「既然如此,那末將告辭了。」那校尉帶著士兵走了幾步,又忽然回過頭,恨恨的掃了賀若弼一眼,大聲說道︰「賀若公,我大隋將士不應該死在京城之中,馬革裹尸才是我們的宿命。但是我們右武候府在昨晚的戰斗中,有四十三名將士無辜慘死,拜托你別再出來害人了。」

賀若弼已經無心去計較這名校尉充滿憤怒和恨意的話語了,他呆愣愣的看著一地尸體,只感到徹骨生寒。

他知道,這是楊堅念著他昔日的功勛,給他賀若弼最後一個體面、也是最後的警告。但是他賀若弼已經被楊堅徹底摒棄,從此以後如果他再出什麼事情,一切依法辦事、絕不容情。

可是他卻想破腦袋也想不明白,這是他一手策劃的事情,便是長子賀若懷廓也毫為知情,所用之人也是久不露面的親兵和死士,一些人甚至連兒子都認識,到底是誰準確無誤的猜到是自己的人?

這一刻的賀若弼心亂如麻,把當初的囂張跋扈忘得一干二淨了,更沒有料到認出他親兵的人竟然是楊廣,而楊廣記住這兩人的原因,還是他們當初傷了韓擒虎的次子韓昭,他們的勇力引起了平陳統帥楊廣的愛才之心。

「一啄一飲皆有定數」用在這里,恰如其分。

此時,楊集正在宮城延嘉殿混飯吃,桌子之上盡是楊集愛吃的之物,經過御廚精心烹飪,讓人胃口大開、狼吞虎咽。

坐在對面席位的大胖子楊昭則文雅得多,慢條斯理的吃著素菜,啃著難以下咽的充滿藥草味的粗食,這是醫匠給他開的減肥餐,本來也吃得習慣了,可是看到楊集那邊的清炖野雞、油水十足的獐子肉、鮮美可口的鮮魚湯、煎得黃澄澄的驢腸……

而上首的楊堅的食物也和楊集差不多,本來已經食量大減的楊堅受到楊集影響,也吃得滿嘴流油,暢快之極。

如此對比,讓楊昭吃不香了,他覺得眼前的食物就是豬食,而自己則是那頭大肥豬。

好不容易吃完這一頓,楊堅和楊集一人捧著一個大茶碗,以清湯寡水般的茶湯消食,而楊昭不僅只能苦著臉喝藥湯,自從他胖起來以後,人生失去了很多很多樂趣。

「好久沒有吃得這麼舒坦了。」楊堅打了一個飽嗝,十分愜意的向楊集說道︰「也只有和你小子用膳才有這種感覺,他們吶,太拘束了,好端端的一家人,非得搞得像是客人一般。」

「那您罷掉我的官職好了,我天天入宮混飯。」楊集嘿嘿的笑道。

楊堅抿了一口茶水,笑吟吟的問道︰「不想當這個涼洲刺史、涼洲大總管了?」

「當然不想了。」楊堅理所當然的說道︰「人生短暫、及時行樂方為王道,我在京城的話,可以將阿娘賺到的錢,大把大把的投入到青樓、酒肆之中,為我大隋文化事業、飲食文化作出不朽的貢獻,而涼洲那種鬼地方,想花錢都難。」

楊堅看他那懶懶散散的模樣,心中就來火,氣呼呼的說道︰「那你先說說,你不去涼洲當官,你想做什麼?」

楊集說道︰「只領俸祿不干實事的閑職蠻適合我的,而且我立了一回大功,哪怕您給我個高俸祿的閑職,別人也沒辦法反對。」

楊堅笑道︰「說個理由,讓我听听?」

「您看啊,如今世明(楊昭字)也當爹了,導致我水漲船高,成為楊家‘爺’字輩的人物了,但事實上,我連媳婦都沒有迎娶進門。而涼州刺史、涼州大總管需要做的事情太多了,等我把涼洲的事情忙完,說不定又變成連兒子都沒有的‘太’字輩了。所以我這個當祖父的人,也應該告老還鄉了,一方面是給年輕俊杰讓位,另一方面也可營造和培養下一代,如此公私兼顧,可謂是一舉兩得。」楊堅苦著臉做出一副淒慘的模樣。

楊堅听他說得有趣,樂得哈哈大笑。

楊昭也是听得忍俊不禁!

楊堅笑了一會兒,說道︰「你這臭小子,當我好糊弄嗎?你一方面經營涼洲、一方面營造下一代,何嘗不是公私兼顧、一舉兩得?況且你短短時間內就弄死了突厥汗國,表現出了驚人的軍事才能,下一步是治理,自然應該表現出你的治理能力了,如果不將你用到正途之上,豈不是說我沒有識人之明?」

楊集苦笑道︰「大伯,破壞容易建設難啊!」

楊堅望著英氣勃勃、懶懶散散的佷子,仿佛看到了幼弟的身影,笑著說道︰「所以你更應該把時間用到正途上,別人這里扯這些沒用的。」

在楊堅對付軍權大握的關隴貴族戰略方面,本來是自己坐鎮關中,與關隴貴族博弈,楊諒守並州、楊秀守益州、楊爽守涼州,從三個方向威懾關中為主的雍州,以便自己一步步剪除關隴貴族的實力。事實上,中間開花、多面包抄的方式,也成功的把部落氏府兵制、改成了君主府兵制,但是軍隊的人脈依然捏在關隴貴族之手。所以他要做的是把關隴貴族的人脈關系也踢出軍隊,只要把遍布軍中的關隴貴族子弟、故吏、門生清洗干淨,關隴貴族哪怕擔任高官、哪怕想造反,那也是無水之魚。

只是在時至今日,楊爽已經病死了,而楊秀被架空、楊諒有了自立之野心,所以楊堅準備把涼洲這個角重新建立起來,而軍政人員方面,除了身為首腦的楊集是自家人之外,其他人要麼是南方人士、要麼是些沒落的關中人,至于關隴貴族中的大門閥、三大派系則一律不用,已有的,他也準備紛紛調離涼州,準備將涼州打造成一方沒有關隴貴族三大派、大門閥大州。只要涼州成功了,那麼便在一個大州一個大州的推行,效果雖慢,但貴在穩妥。

楊集在涼州、在朝廷的威望在這場戰爭中豎立起來了,只要得到楊堅本人和楊廣的支持、應援,那關隴貴族休想動到涼州。

如今的一切,可以說是有了一個相當不錯的開始,楊堅和楊廣豈能讓楊集撂擔子不干?

「可是大伯,我真的不想干……」這是楊集的心里話,不單是不想去門庭吃黃沙,更重要的是涼洲刺史、涼洲大總管的權力太大了,楊堅是不計較這些,但是楊廣呢?如果楊廣登基為帝,這層兄弟關系將會被君臣關系腐蝕干淨,為以後計,最好還是別把官當得這麼大。

「別可是了。」楊堅粗暴的打斷了楊集的話,說道︰「先去涼州干幾年,再入京為官好了。」

「到底是幾年?」

「以後再說。」楊堅懶得理會他了︰「你的任務不單是治理涼洲,還要為‘朝廷’建立一支能征善戰之軍。」

楊堅看了苦著臉的楊集一眼,笑著說道︰「得益你這個涼洲刺史勒索,使瓜州軍屯良田增加了,瓜州刺史王辯前不久發來一本奏折,說這些田地如果人員足,軍隊定能糧食充裕,哪怕養上五萬大軍也不在話下,他要求增加漢軍人數。我和阿?商量過了,在瓜州募兵勢必要增加西遷軍戶,而豫州、兗州、青州人口密集,且這幾年大水頻發,百姓連續受災、生活困苦。這些天更是有十二個州變成一片澤國,所以朝廷決定從受災百姓之內挑出有青壯的人家,用來補充瓜州、伊州、庭州人口,每個州補充一萬五千戶,當這些百姓到了以後,你可以讓青壯從軍,其他人則先當軍屯的佃農,這樣軍民都有了,另外將作、軍器二監各遷五百匠戶赴伊州、庭州,同時允許你找礦鑄錢,只要這幾個州繁榮起來,必然有更多漢人自願西遷,只要漢民人數達到一定數量,我大隋對西域的控制將會大大增強,也為我們繼續向西域進軍,打造了一個堅實的基礎。這是我大隋長遠發展之計,你務必放在心上,當作頭等大事來抓。」

「我明白了。」楊集點了點頭,這種安排讓他不由自主的想起了後世的「生產建設兵團」,從這也能看出朝廷中樞對西域的策略都是一脈相承的,而楊堅在瓜州、伊州、庭州增加漢人數量,不僅繁榮地方,也能加快胡人的漢化進程;而漢胡相融,顯然比起單純的教育快得多。

7017k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