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章 東伯牧師

帝辛要的一百萬巨款,最後被聶傷以鑄造緩慢、運輸不便的原因婉拒了,只給了十萬元現金,剩下的都用支票支付了。

帝辛要錢建新都,大部分資金的用處都是從各國商隊處購買物資,少量才是付給屬臣的賞賜。

後者十萬元差不多夠用了,再多聶傷也給不出來。

至于前者,聶傷專門派了鑄幣司司長勾股前往殷邑解釋。

勾股面見帝辛,稟道︰帝只管放手向商隊購買物資就是了,貨款會以支票形式付給商隊,讓商隊來耆國取錢。其他不用理會,耆候自會為帝處理好。

攫攫。帝辛和一眾謀臣听的有些糊涂。

這和直接給銅錢有什麼區別?還要多一道程序,再讓商隊跑到耆國去兌換,商隊可能會拒絕或者趁機提價,簡直多此一舉!

如此麻煩,還不如直接給錢呢,大家都便宜。

耆候到底打什麼主意?

他不想給就直說,玩這麼多花樣,有失a身份?

奇幻  。勾股便在帝都王宮里,面對一群商帝國的最高統治者,滔滔不絕的講解起相關知識。

從市場分析到預算審核、再到鑄造、發行,再到監察防偽,還有周轉周期、價值漲跌、損耗增益……等等專業知識,把帝辛和王室眾臣听的頭腦發昏,滿臉呆滯。

他們雖然都是商國精英,但到底沒有學過相關知識,數學能力連耆國普通官員的水平都沒有,更別提鑄幣司的數學學霸了,根本就听不懂絲毫。

勾股講完之後,整個王宮里鴉雀無聲,帝辛等人都默然無語,不知該說點什麼好。

良久,帝辛才不明覺厲的擊掌叫好,大贊耆國的方案好,不但解決了營建新都的資金問題,還對王室和耆國都有利,可稱一舉三得!

巘奇幻。眾臣反應過來,紛紛附和,又偷看左右之人,見同僚皆面帶微笑,一副了然于心的模樣,更是心驚,生怕暴露了自己的智力低下,拼命點頭稱是。

最後,君臣一致同意了耆國的支付方案。

勾股長出了一口氣,卻又听到帝辛贊他才能卓絕,請他留在王室為官。

勾股還是有自知之明的,知道自己雖然優秀,但在耆國比他優秀的人多的是,他並不是不可替代的。

更關鍵的是,他非常清楚自己今天的成就,是在耆國這個平台上取得的,離開耆國他什麼都不是。

哪怕帝辛真的重用于他,王室有耆國那麼先進的官僚系統嗎?有那麼多專業人才嗎?有聶傷那樣的開明智慧的主君嗎?沒有這些條件,任他能力再強也使不出一分力氣來。

而且……在場的王室重臣一听到帝辛邀請他,臉色都變了。他們是怎麼想的,傻子都懂,一個沒有根基的外來者,敢和老臣子搶飯碗,絕對會被這群本地人搞死!

另外他也習慣了耆國寬松向上的環境,舍不得離開家鄉,不願意到政治氛圍壓抑的殷邑作官。

可也不能直接拒絕帝辛,勾股心中急思對策,回道︰「帝之賞識,小臣榮幸之至。」

「只是耆國那里的鑄幣事務離不開小臣,如果小臣來到殷邑,耆國恐怕支付不了一百萬元,會誤了帝營建新都的大事。不如等新都建好,帝和諸位貴人遷入新都之後,小臣再來。」

帝辛一听也是,許了他一個主管王室私庫的職位,便放他離開了。但還是有一個班子的鑄幣司官員留了下來,負責殷邑這邊的賬目審核和支票開發事務。

……

聶傷听到勾股回報,提著的心總算放回肚子里。命鑄幣司做好準備,整理好相關賬目、數據,千萬不要產生計算錯誤,以應對將要涌來的兌幣壓力。

耆國並沒有增發太多貨幣,新都的建造是個長期工程,不可能所有貨物都在同一時間供應,必然是分批次采購的,而且商隊兌換耆元也需要時間。

利用這個時間差,耆國就可以將現金流周轉過來,勿需增發大量貨幣。

帝辛是個急性子,得到耆國的保證,便在夏收後興建宮城,大興土木,同時向各國商隊采購物資,奴隸、牲畜、糧食、建材等等。

原本都是由王室負擔的物資,現在幾乎一半都由外界購入。反正有耆國買單,不用白不用,要不是因為商隊也供應不及,他們恨不得所有成本都讓耆國負擔。

商隊本來是不信任王室的,但有耆國作保,又有王室的命令,只好帶著貨物到殷邑交付,然後找耆國辦事處換取支票,再提心吊膽的奔赴耆國兌換耆元。

耆國人辨識過支票之後,二話不說就將現金付給了對方。

商隊拿到銅錢,頓時心中大定,再也沒有遲疑,將大批貨物往殷邑運輸,沿途水路陸路車船如流,將無數物資源源不斷的輸往朝歌原。

集全國之力營建新城,還不會引發諸國不滿,工程建設十分順利,反對之人也都閉上了嘴,帝辛從沒感到如此輕松過,心情十分愉悅。

唯一擔心的就是,耗費了海量的財貨,王室都負擔不起,小小耆國,焉能承受?

算了不管他了,還不起債,大不了讓耆國破產,讓聶傷替自己頂缸,再封他到另外一個富庶的地方為國主,也不虧欠與他。

帝辛建新都的主觀目的,是為了擺月兌殷邑的老貴族掣肘,也是為了彰顯威勢,在客觀上卻促進了商帝國的商業發展。

這次采購工程,規模十分龐大,流程也非常正規,帶動了許多商隊參與其中,很大程度上刺激了各地的商業發展,還改善了道路交通,促進了文化交流。

商隊到耆國兌換銅錢時,不會全都兌付了,而是將絕大部分欠款再換做耆國的商品,而且還是分批次前來的,不是一涌而上都來搶兌。

大量商品和貨幣進出耆國,不斷循環,使耆國手中保有了足夠的現金流,才有余力負擔一百萬元的巨額支出。攫攫

同時鑄幣司又新建了一個耆國銀行,開設了存取款業務。

商隊以前把貨物運來運去非常麻煩,現在換成了貨幣便捷了無數倍。但貨幣同樣也是巨財,帶在身邊千里行商,還是容易出問題。

現在,耆國願意為所有商隊提供存款服務,你不必再帶錢行走江湖,耆國官府可以替你保管,隨時存取,不收任何手續費!

盡管商隊都相信耆國的信譽,但還是不放心把自己的錢放在別人手上,使得業務剛開始時,沒人存一元錢進來。

後來有支商隊覺得自己往返耆國,每次都要帶錢,的確很麻煩,便試著存了一筆錢進去。巘妙筆坊MiAo

第二次空手前來時,直接取錢購貨,沒想到還能享受耆國的優惠政策,不但能打折,還能排在所有商隊前面優先取貨!

還有這等好事?

商隊首領大喜過望,立刻就把手上的現金都存了進去,又得到了‘貴賓’資格,不但這一次,以後都可以得到優惠!

貴賓資格有限,先到先得!

消息傳開之後,其他商隊急忙趕來存錢當貴賓。才知道貴賓也分等級的,存錢越多等級越高,享受的優惠也就越多!

高等級貴賓的優惠額度十分誘人,幾乎等于白賺商品,比跑一趟長途運輸都賺的多!

促銷力度如此之大,很快就吸引了許多商隊前來存錢。

過了半年多時間,眾多商隊見耆國信用堅挺,實力雄厚,干脆都把往來現金存在耆國。支取時十分便利,還安全可靠,只要聶傷不倒,他們的錢就有保障。

還是那句話,聶傷一個人撐起了一個貨幣信用體系。商隊皆知他不是凡人,不會那麼容易掛掉,這才是眾人願意把錢放在耆國的核心因素。

有了耆國銀行,耆國又多了一個聚寶盆。

耆元被釋放出去收割一撥財富之後,大部分又回到官府手中,然後再次放出割韭菜,周邊方國的巨量財富由此輸入了耆國。

被王室訛詐的一百萬元,其實只兌付了極少一部分,錢轉來轉去還在耆國手上。

到頭來,耆國並沒有被薅去幾根羊毛,實力絲毫無損,讓全天下替他買了單還要感謝他。

當然,耆國也不是白佔便宜,耆元的發行意義十分重大,相比它給為社會進步做出的貢獻,耆國收割的那點財富不值一提。

聶傷滿足了帝辛的要求,帝辛不可能什麼也不給他。

在第一批商人送來貨物,又滿意離去之後,帝辛便知事情成了,興高采烈的遣使來見聶傷,先是口頭獎勵,然後給出干貨。

首先,王室之巫加強了對耆國的保護。

耆國和聶傷如今是王室的財神爺,帝辛不敢讓他有絲毫意外,又派了兩位神巫在東南邊境巡查,重點保護聶傷。

保衛力量如此強大,除非闡派神靈大舉來攻,不然全天下的神秘力量也傷不到聶傷一根毫毛。

其次,將英國運抵耆國的銅礦石再加一成給耆國。

也就是耆國可以截留三成銅礦石,再加上在耆國粗煉的損耗,英國輸送給王室的銅資源,耆國留下了幾近四成! 妙筆坊  

最後,封聶傷為‘東伯’、‘牧師’,代王室牧東境商民,掌征伐之事,有不經王室攻伐東境忤逆之權。

‘東伯’的‘伯’不是伯爵之意,而是一個官職,叫做‘伯長’,乃一個區域的方國之長,有統御他國之權的官職,也稱‘州長’。

商國原本沒有此官職,乃是前帝文丁所設,第一個封的伯長就是周侯昌的父親季歷,被封為‘西伯’,主掌西陲之地。

而現在,商國又有了第二位伯長,便是聶傷的‘東伯’。權力和周國相當,主掌商國東境的一大片地方,大概就是後世的大半個山東,春秋時代的齊國地盤。

而‘牧師’,則是軍事長官,擁有替王室動兵的權力。

商國的牧師本來指統領邊境軍事力量的長官,後來漸漸成為了一個負責一方軍事的官職。

上一任周伯季歷在被封為‘西伯’的時候,同時也到了‘牧師’稱號。擁有了這兩項權力之後,周國就成為了商帝國中實力最強、自主性最大的一個諸侯。

商王室之所以主動放棄對周國的控制,不是王室之人太蠢,而是對方實力太強。

王室已經無力掌控西陲,只好承認現實,給對方名義和權力,以免周人生亂。

另外一個牧師則是帝辛繼位時封的霍候飛廉。飛廉也被封為主掌西陲軍事的‘牧師’,就是為了弱周人之勢。

但飛廉只是牧師,而不是伯長,比周侯昌和耆候聶傷還差了一籌,後兩者乃是獨攬軍政大權一方諸侯,幾乎就是獨立王國。

有商以來,只有周耆兩位諸侯達到過這樣高度,也是商帝國實力衰弱的一種體現。

巧合的是,兩個伯長、牧師的勢力正好位于商帝國的兩頭,分別是東西二伯,冥冥之中似乎注定了某種緣分。

東西二伯的權力實在太大,周國自不必說,自身實力強大,是商王室非常忌憚的對手,完全有資格受此名分。

而耆國,卻只是一個新興的小國而已,從子受爭奪帝位立下大功才得以迅速崛起。論實力遠遠比不上周國,甚至連很多方國也不如,身負巨大權力,難免有人不服。

這其中也有帝辛的算計。

聶傷這一次的功勞太大了,必須給予足夠的獎勵才行,只有伯長和牧師之名才能滿足。攫攫

這兩樣權力給周國是禍害,給耆國卻影響不大。

聶傷忠心耿耿,與子受意氣相投,想來在短時間內不會孳生野心。

而且耆國弱小,周邊方國稠密,強國甚多,它本身就沒有實力讓諸國俯首,當了伯長也行使不了權力。距離內服又近,敢起不軌之心,王室也隨時都可以發兵滅了它。

周國則不同,它在西方一枝獨秀,西陲地域廣闊,地形易守難攻。王室要教訓他們,必須發動傾國之力,實在奈何周人不得。 妙筆坊  

東西二伯的形勢不同,也決定了東伯聶傷不會對王室造成威脅,所以帝辛才痛痛快快的把東方的軍政大權給了聶傷。

當然這只是帝辛和外人的看法,聶傷卻很清楚,耆國潛藏的實力深不可測,不會比周國更弱。不管實力還是對王室的貢獻,他絕對擔得起東境之長的職權。

「一百萬買了個東境之王,呵呵,這買賣值了!」

聶傷接到印信,舉在太陽下觀看,對群臣笑道︰「諸位,東邊這塊土地,以後就是我們的了!」巘妙筆坊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