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四章分利借糧

經過十余天的忙碌,三萬移民總算安頓好了,接下來就是全國期待的論功行賞。

出征將士自然有重賞,留守國內的官員和為國出糧出力的貴族、平民也按功勞大小,各有獎賞。

戰利的大頭主要是奴隸,三萬夷人中,只有兩千新兵和他們的家人以戰功釋為平民,總共一萬人。剩下兩萬移民還是奴隸身份,都被分給有功國民。

斗耆國原有奴隸佔比很高,達到總人口的四分之一,國民只有五千多戶。平均算下來,每戶都能分到三到四個奴隸。

雖然這批奴隸的質量不怎麼樣,青壯男人很少,但也能勞作,而且數量夠多,總價值很高。

各家為此戰付出的成本,翻了幾倍賺了回來,皆歡喜不已,對聶傷更加擁戴。

那兩萬奴隸一路渾渾噩噩,還以為自己也和新兵家屬一樣,可以當平民。結果到了被瓜分的時候,才知道自己是奴隸,頓時嘩然。

已經進了狼窩,反抗是不可能的,于是便都哭喊咒罵聶傷欺騙了他們。

聶傷沒有絲毫愧疚之心,他在東萊之地說的明明白白,只有立下戰功之人和家屬才能恢復自由身。其他夷人,依舊是俘虜身份,俘虜是戰利品,是沒有人權的。

出現這種情況,不是夷人傻,而且他們真的不清楚情況。

移民有數萬之眾,聶傷當時許下的承諾,只有土罐部的少數人听清了,其他人都是通過口耳相傳知道這個事情的。

夷人見識有限,沒什麼辨識能力,傳著傳著就變成了大家都可以去斗耆國當平民。

這其中既有新兵家屬的惡意誤導,也有斗耆軍士卒的有意糊弄。總之,所有夷人都信了這種說法,加之一路上好吃好喝,更是確信無疑,安心隨隊遷徙。

結果就是上了大當,全部怨氣都撒在了那個無恥的聶侯身上。

斗耆國人見奴隸詛咒自家國主,都怒了,紛紛上前要毆打這些沒有規矩的新奴隸。

聶傷止住眾人,招來幾十個夷人新兵和他們的家屬,當著兩萬奴隸的面,讓這些人把事情說清楚。

新兵面對悲憤的同族熟人,都羞愧的低下頭,把聶傷的話原原本本復述了一遍。

奴隸們得知原來是自己听錯了,稍微一想就都認為是有內賊故意傳的假消息。仇恨、嫉妒之情頓時填滿胸膺,又把惡毒之言又都噴到了新兵的頭上。

不管怎樣,他們的命運是改變不了的。在利刃的威脅下,棍棒鞭子的抽打下,最後都灰心喪氣,絕望的等待命運的安排。

一個個奴隸被人帶走,跟著他們的新主人回到了新家,從此開始為人驅使的勞作生活。

很多奴隸不甘心,不斷嘗試逃走。可惜斗耆國地形封閉,還有層層關卡,無數民兵在巡查,幾乎沒人能逃出去。

隨著時間的流逝,奴隸們慢慢都麻木了,每天除了勞動就是睡覺,悲慘的活著。

不過相比其他方國,他們落在斗耆國算是很幸運了,因為斗耆國的血祭之俗已經淡化了。

國主聶傷用各種手段壓制這種行為。現在在斗耆國,血祭是被人鄙視的行為,只有極少數貴族在偷偷搞。所以奴隸們不用再擔心被宰殺。

而且斗耆國的奴隸是可以通過立功贖身的。不只是戰功,其他方面只要于國有功,比如,情報、技術等特殊貢獻,也有可能月兌離奴隸身份。

當然,除了戰功,立下他種功勞的可能性很小。只能指望男人們立下戰功成為平民,然後再賺夠財貨和主人贖回自己的家人。

消化了三萬奴隸之後,斗耆國的國民和奴隸比例達到了恐怖的一比一。而且一大半人都是外來的新人口,老斗耆國民只有不到兩萬。

這樣的人口結構,是非常不穩定,哪怕官府的管理很強,內部也面臨著極大的壓力。

好在斗耆國制度先進,政治清明,國力蒸蒸日上,不論新老國民都有很強的向心力,才維持住國家不散。

而聶傷就是這種向心力的核心,只要他的威望仍在,就沒人敢作亂。

為了釋放壓力,官府大張旗鼓的舉行儀式,正式宣布八百參戰奴隸解除奴隸身。一些立下大功者,還成為軍官,甚至得封領主。

兩千夷人新兵也得到了平民身份,和家人一起被分配到了各縣鄉。

然後又對所有奴隸宣布了立功贖身政策。

有前者作榜樣,奴隸們有了希望,不再亂想著造反、逃跑、搞破壞,都把心思放到了立功一途上。這才是最有可能實現的途徑。

官府又在刑部設立了奴司,專門處理奴隸相關事務,為奴隸宣講政策,勸說各家善待奴隸,調解主人和奴隸的沖突,安撫奴隸情緒等等。

如此超時代的理念,自然是聶傷想出來的,放在奴隸社會簡直無比違和,也不為人所接受。

但為了局勢穩定和未來國策的長遠考慮,他一意孤行,強行推行此政策。

奴司的職司十分不討好,因為對奴隸的姿態太低,態度太好,被國人看不起,奴隸也不理解,不配合工作。可謂官府中最苦逼的部門。

官員本身就是人上人,還多是貴族身份,怎麼受到了為奴隸服務的屈辱?官員們死活都不願意做這種丟臉事情,寧可丟官都不干。

聶傷也知道強扭的瓜不甜,硬逼著他們干也干不好。便挑了兩個窮苦平民出身的小官和一群平民學生,許以重利,終于將這個機構撐了起來。

奴司之人都來自底層,在充斥著貴族的官府里上升難度大,由不得他們挑剔。為了自己的前程,每個人都盡心盡力的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接下來是給出征將士升官封土。

這次隨同聶傷出戰的軍官大部分都是造反奴隸出身的領主,每個人的軍餃都高升一級,封地也擴大了不少。

戰利分配完了,全國民眾都心滿意足。等到獲得財富的興奮勁過後,眾人又開始發愁了。

一下多了三萬張嘴,國中哪有那麼多糧食養活呢?現今的存糧,絕對撐不到夏收。

于是,聶傷和官府又開始為填飽國人的肚子而殫精竭慮。

國內變不成糧食來,解決辦法只有和他國交易。

可是斗耆國能賣的東西就那幾樣。

最好的商品美陶被英國人買斷了專利,不能大肆出售。

制作竹木簡、毛筆和墨汁的技術也漸漸被其他方國學了去,雖然成本比斗耆國的產品要高,但也比用寶貴的糧食交換要好。

這些東西已經沒有多少銷路了,不能指望。

價值最高的神文教習倒是非常搶手,供不應求。可是,斗耆國自己的人才缺口都很大,特別是現在,更需要做事的人,哪里有那麼多教習給別的方國?

總之,以前的幾樣斂財方法都行不通了,必須另想辦法。

眾高官們思來想去,還是一籌莫展。關鍵是自己手里沒東西,拿什麼進行交易?

聶傷苦思了三天兩夜,最後決定——借糧!

群臣听了,都默然不語。

除了兩個盟國,斗耆國根本就沒一個友好邦國,糧食又是緊缺的戰略物資,誰會借糧給他們?

而逢國和鄣國,也連經戰事,都緊巴巴的,哪里還有多余的存糧。

眾臣靜坐無語,聶傷掃了一圈,笑道︰「借,也有不同的借法嘛。有強借,有蠻借,有巧借,有濫借,還有賴借。」

「面對不同方國,借法也不相同,我們要找到各國的弱點,用合適的借法去借糧。」

群臣眼楮一亮,腦子立刻活躍了起來,上下想了一番之後,又都露出了失望之色。

「此舉萬萬不可!」

性格耿直的苦庚當即就挺身說道︰「按照侯主所言借法,應該是能借來糧食的。卻也得罪了周邊方國,甚至會激怒王室,把我斗耆國當成盜賊之國。如果這樣的話,我國就會成為眾矢之的,亡無日矣!」

「是這個理。」

「絕不能丟了大義名分。」

「我們不能做盜賊之國。」

「犯了眾怒,會有滅國之災的!」

其他人見有人帶頭反對,紛紛出言附和。

聶傷靜靜听著,等他們說完了,才開口道︰「諸位所言沒錯。不過,你們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他站了起來,看著身後的巨型地圖,說道︰「換做以前,我們這樣借糧,的確會導致非常嚴重的後果。但現在形勢不同了。」

他伸手指著殷邑的位置,大聲說道︰「最大的不同,是這里!」

「如今世子受實力大增,氣勢蓋過世子啟一頭。很多方國都是牆頭草,見局勢有變,紛紛倒向了世子受。我可以利用這一點,問他們借糧!」

「有的方國,以前得罪過世子受,現在投效無門。我們可以代為引薦,順便借點糧食做報酬,不過分吧?」

「有的方國,要和世子受保持緊密聯系,那也算是我們的盟友了。向盟友討一點救命口糧,不失大義吧?」

「還有的方國,立場不明,不管我們死活,就是不借糧給我們。那對不住了,你肯定是世子啟的幫凶,世子受的敵人。我替世子受揍你一頓,不算盜賊之國吧。」

「總之,借口有的是。」

聶傷轉過身來,掃視了一遍神情怪異的群臣,微笑著問道︰「明白我的意思了嗎?」

眾人被他的無恥驚呆了,好半天才反應過來,都面目呆滯的點點頭。

借糧方案確定下來以後,斗耆國使者大出,四處出使借糧。

東面都是窮國、小國,剛被征夷大軍打過秋風,榨不出油水來,便沒有派人去。北面也稀稀拉拉沒幾個方國,還有戎人襲擾,又隔著洶涌大河,也算了。

南方方國眾多,大都是外服方國,其中頗有幾個強國、富國。

他們遠離殷邑,王室的影響力有限,也不太鳥世子受,還有彭國這個敵手作梗。會有點難借,但也應該能借出一些來。

主要希望在西邊。

與斗耆國隔著一個大湖的大野澤西岸,以及河``南之地,就有一堆富裕的內服方國,黎、庇、顧、微等。

這些方國是王室直接掌控的地區,受殷邑政治形勢的影響極大,想騎牆都不成,必須得站隊。

所以,斗耆國以世子受的名義來訛詐,不論敵友,都會被狠狠惡心一番。

卻說湖西的幾個方國,本來都是支持世子啟的。還給世子受使過絆子,不渡征夷大軍過湖,差點把世子受生生憋死在大野澤邊。

要不是斗耆國有大量船只接應,世子受的這次出征可能就此告吹了。

幾個家伙可算把世子受得罪狠了,等到征夷大軍得勝回師時,他們聞訊都嚇尿了。

王師的路線要經過幾國,世子受有充足的理由收拾他們,大軍達到之日,就是幾國國主遭殃之時。

幾位國主急忙向世子啟求救。可世子啟此人志大才疏,刻薄寡恩,又沒有掌控軍隊,實在幫不了他們,只能讓他們自求多福。

國主們沒有辦法,只好向世子受請罪求饒。誰想世子受胸懷大度,哈哈一笑就過去,只讓他們協助大軍趕路,並沒有多加責罰。

兩個王世子的對比如此鮮明,西岸幾國都被世子受的魅力折服了,當場就伏拜在地,發誓效忠。

也不是所有的河``南方國都改投了世子受。遠離大河的一些方國沒有親眼見過世子受大軍的威勢,還有很多依舊是世子啟的支持者。

聶傷的主要目標就是這些方國,打算采取北賴南搶的策略借糧

湖西幾國是剛剛投效了世子受二五仔,底氣不足,行事戰戰兢兢,生怕一個不小心惹惱了世子受。

斗耆國使者來向他借糧時,幾個國主忙不迭的答應。

能不答應嗎?斗耆國現在是世子受最倚重的方國,敢不借糧給他們,世子受就敢翻臉把他們踢了。倒時候就成了兩方勢力都不要的喪家之犬,人見人欺。

這幾個方國為斗耆國提供了所需的大部分糧食。

對付那些不借糧的河``南小國,斗耆國直接不客氣了。發動水軍將彼國的漁民全部趕跑擄走,又上岸攻擊,燒殺搶掠無惡不作。

幾國大怒,想要報復時,敵方就逃進大野澤里,水軍又不是對手,被四處游擊。幾國無奈,只好向王室告狀,請求殷邑下令組建聯軍滅了惹事的斗耆國。

可是殷邑已經變天了,世子受巴不得看到世子啟的勢力倒霉,他手握兵權,就是不發王命。

正是農忙季節,河南幾國被騷擾的田地荒廢,不得不獻糧求和。

斗耆國的糧荒,終于得以解決。

(感謝書友︰來自博茲瓦納的南瓜農的打賞。感謝書友深沉愛情海投出的月票。這一章是手機碼的,語感有些不暢,大家見諒。)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