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二章、獲罪于天

時光匆匆,三年光陰一晃而過。在這期間,華山派除了中途大開山門,招收了一批弟子之外,其余時間那是安分的可怕。

除了不時有門人弟子外出游歷,參加武林中的日常活動外,武林幾乎看不到華山派的身影,仿佛是真的沉浸在掌門新喪的悲痛中。

同樣陷入沉寂的還有少林、武當。三個大派近乎同時完成權力更替,又默契的同時選擇了低調,老江湖們已經從滿樓的風中感受到了山雨欲來。

雖然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但是經驗豐富的老江湖們還是做出了正確選擇。不管有什麼變故,跟著三個老大的腳步準沒錯。

一代新人換舊人,老牌勢力選擇低調,新生勢力正好利用這個空擋揚名立萬。

一個個李牧連听都沒有听過的陌生勢力,不斷在江湖中崛起,給沉寂的江湖注入了一絲活力。

活躍歸活躍,名頭大家可以暫時不計較,利益就不用指望大家相讓了。

一時間新老勢力的爭斗,不斷在各地上演。尤其是最近一段時間,華山弟子外出主要就是替老牌勢力站台。

名門正派的最大優勢就在這里——江湖朋友多。哪怕是已經沒落的大派,一旦呼朋喚友,還是能夠集結一大票人馬。

對付大勢力不行,可是壓制沒有底蘊的新生勢力,大家還是樂意賣這個熱情的。

最令李牧感到差異的是魔教進入寧夏之後,並沒有急著掀起腥風血雨,反而是沉寂下來默默積攢實力。

要不是偶爾出來打劫商旅、富戶,暴露了他們的行蹤,李牧都險些懷疑這幫家伙迷路走丟了。

密謀已久的安化王叛亂,同樣沒有立即發動。不知道是在積攢實力,還是在等待時機。

天下不亂也好,能夠安安靜靜的種田,李牧也不喜歡出去搞事情。

雖然只有短短的三年,華山上的變化可不小。影響最大的還是周清雲突破了絕頂,只不過付出的代價就是當了道士。

沒有法子,道經翻看的多了,不小心入了迷。然後就萌生了加入道門的念頭,接著換上一身道袍,給自己取了一個清雲子的道號就齊活了。

道家門派就是這麼的隨性,想要出家祖師爺都是現成的,上幾柱香通知一聲就是了。

當李牧收到消息的時候,周清雲已經是一名道士打扮。除了裝扮發生變化外,貌似和之前也沒多少差別。

平日里還是該吃就吃、該喝就喝,全然沒把清規戒律當成一回事。

這都是小問題,華山派繼承的道統多,不是每一脈都有清規戒律。

除了主要的全真一脈外,陳摶老祖留下的道統老華山派,也一並給保留了下來。

新老華山派,那是道門內部的區別。李牧這個華山派掌門,只是世俗華山派掌門,和道門中華山派不是一個概念。

要是進行細分的話,現在的道門華山派已經是百花齊放。在歷代華山派祖師的共同努力之下,在新老華山派的基礎上又開創了若干支脈。

具體數字已經無法統計,大部分都只留下一個名頭,光擁有自己獨特道經傳承、且現存傳人的都有十七支。

戒律啥的自然不值一提,按照祖師爺們隨性的做派,周清雲若是想要效仿,完全可以自立一支脈自己當老大。

至于有沒有追隨,這一點並不重要。修道最重要的就是開心,自己玩兒得爽就夠了。

不需要擔心有人找麻煩,大家都是一幫死宅,你修你的道,我修我的道,大家互不干擾就是了。

不知道是周清雲能忽悠,還是突破境界的誘惑力大,清字輩中已經有不少人開始研讀道經。

不時搞出一個論道大會,就連李牧都被拉著參加過幾次。水平那是各種慘不忍睹,估模著擱在道門內部最多也就當一道童,偏偏他們還樂在其中。

不光是自家人討論,還不時邀請華山上潛修的道門高人加入。好吧,就和李牧出去找人論道一樣,名義上是論道實際上就是請教。

據說有弟子親耳听見,這幾位長老被人家噴得狗血淋頭,就和訓孫子差不多,

具體細節李牧也不清楚,反正這種時候都是嚴格保密,禁止任何人去旁听。

嚴師出高徒,效果自然是有的。武功修為長進了多少不見得,反正道門常識是全部掌握了。

修道就修道好了,這也是以往華山派祖師們的常規操作。自創派開始,一直持續到蔡、岳二人盜葵花寶典前。

大家都是年輕時闖蕩江湖、游戲紅塵,上了年紀看破了紅塵,就回山加入道門苦修。

只是因為蔡岳二人的緣故,華山派被迫深陷正邪大戰,門人弟子日常傷亡慘重,很少有人能夠全身而退,這種局面才被打破。

現在魔教沉寂,華山派一躍而起和少林武當鼎足而立,這些傳統又被撿了起來。

主要是這年頭娛樂活動少,年輕時代想要揚名立萬,終日要苦練武功,沒有心思關注這些。

一旦上了年紀閑了下來,天天抱著經書看,很容易陷進去無法自拔,或者說是不想拔出來。

李牧沒有多勸,縱橫江湖大半輩子,到了晚年還能夠全身而退,實屬不易。

區別只在于少了一道金盆洗手的環節。不過金盆洗手本就是一個笑話,真要是有生死大敵,人家暗地里下黑手,直接甩鍋給魔教就是了。

想要全身而退,最靠譜的辦法,還是窩在山門里當死宅。只要門派一直強大下去,就可以安享晚年。

至于江湖恩怨,直接由徒弟接下就是了,頗有幾分父債子償的意味。

這些對李牧的影響不大,接下來了周清雲的恩怨後,除了來攀交情的多了不少外,尋仇的那是一個也沒見著。

大概率這些人是不會來了。畢竟,敢跑到華山尋華山派掌門晦氣的鐵憨憨,在這個江湖也活不長。

……

王不堯急匆匆的說道︰「掌門,西北要出大事了。寧夏駐軍發生了叛亂,安化王趁機打出了清君側,誅劉瑾的旗號。」

武林門派要操心國家大事,傳出去江湖中人都會笑話,可這是一個大派必備的基本功。

看看地圖就知道,安化王叛亂之後,肯定要從寧夏一路殺到京城去。甭管走那一條路,都必須要從華山派的地盤上過。

「匪過如梳,兵過如篦。」

叛軍禍害一遍,官軍再來清掃一遍,大西北的經濟就算是不崩盤,也要後退十年。

站在華山派的立場上,自然是希望戰亂規模越小越好。最好能夠壓制在寧夏一代,不要殃及關中和山西。

李牧處變不驚的回復道︰「知道了。說說具體情況,總不能無緣無故的發生兵變吧?」

王不堯解釋道︰「根據我們搜集到的情報,這次兵變主要原因是寧夏今年滴雨未下,屯田幾乎是顆粒無收,可朝廷那邊……」

不用說,後面的內容李牧也知道了。現如今的大西北,那是「三年一小旱,十年一大旱」。

其中又以寧夏和甘肅的旱情最為特殊。旱情最嚴重的時候,黃河局部地區都能夠搞斷流。

在這種背景之下,敢跑到寧夏屯田,可以說不是一般的蠢。

莫說是大明王朝沒錢,就算是國庫堆滿了錢糧,將水利工程修遍整個寧夏,也架不住老天爺不給面子啊!

天不下雨,上哪兒去弄水?

按照道門內部的說法,那就老朱家斬龍脈獲罪于天,一旦天道開始復蘇,必遭天地反噬。

結合歷史來看,也不是全無道理。大明王朝絕對是歷史上遭遇天災最多的朝代,沒有之一。

停頓了一下之後,李牧冷漠的說道︰「把消息捅給陝西巡撫,讓他們早做準備,免得延誤戰機讓叛軍做大。」

對大明王朝的效率,李牧完全不抱有任何信心。三年前都在傳朝廷要在寧夏屯田,結果拖到了今年才開始行動。

這一下好了,屯田計劃才剛剛開始實施,就同時迎來了天災人禍。

估模著主持新政的劉瑾,這一波多半要成為替罪羊,要將腦袋貢獻出來以平息天下人的怒火。

接下來就輪到正德皇帝倒霉了。文武百官被折騰了這麼久,好不容易才抓到了皇帝的把柄,豈能夠就此罷休?

在新政中利益受損的世家大族,被小皇帝暗算的佛門,這個時候都不會放棄這個推波助瀾的機會。

……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