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八章、巨頭間的交易

高規格的葬禮,沒能改變武林蕭條的事實。除了個別大派依舊保持強勢外,各方賓客的整體實力下降了一大截。

最直觀的感受就是一流大派的數量明顯減少,雖然大都保住了傳承,可門庭跌落卻成為了必然。

江湖是最現實的,決定地位的永遠都是實力。一代新人換舊人,才是這個世界的永恆主題。

比如說︰原本就在福建聲名鵲起的林遠圖,最近更是憑借自家的七十二路闢邪劍法,在江湖中大放異彩。

就連號稱「三峽以西劍法第一」的長青子,都成為他成名路上的踏腳石,一時間福威鏢局的名號響徹大江南北。

作為失敗的代價,原本就在正邪大戰中傷亡不小的青城派,再次聲望大跌。

不過這和華山派沒有什麼關系,李牧雖然和長青子有所交際,但還沒有到要幫忙出頭的地步。

何況這還是在公平比武中輸掉的,名門正派自有名門正派的氣度,既然輸了就要認。長青子自己都沒說什麼,外人更不好插手。

華山派和林遠圖硬要說有淵源,那也是三十年前葵花寶典的舊事。當時的林遠圖還是南少林的一名年輕和尚,代表的是南少林,而不是他自己。

對可能算計自家的存在,李牧從來都沒有好感,南少林都沒有收到邀請函,林遠圖就更沒資格了。

江湖散人除非能夠成為天下第一,否則在名門大派眼中也就那樣,上不了台面。沒有幾代人的經營,甭想獲得大家的接納。

原著中福威鏢局就是一個例子,一直到被人滅了門,都沒有正道大派出來說句公道話,最關鍵的原因就在于他們不是圈子里的人。

如果同為正道陣營中的一員,哪怕衰落的再怎麼厲害,余滄海最多也就宰了林平之一家為兒子報仇,斷然不會牽連到不相干的鏢師趟子手身上。

……

身著孝服的李牧揮手示意道︰「方正大師、沖虛道長,這邊請!」

什麼身份配什麼待遇,甭管華山派和少林寺的關系怎麼樣,但是在接待規格上少林仍然是最頂級的。

這不葬禮一結束,李牧就單獨請兩人吃茶,以盡地主之誼。

幽靜的竹林別院中,一僧一道一孝子,圍著一燒灼中的茶靜靜的坐在一起,場面甚是和諧,仿佛是身融自然渾然天成一般。

作為東道主,李牧率先開口說道︰「兩位遠道而來,為先掌門送行,不牧在這里謝過了。」

混江湖本來就是靠互相捧場撐起來的。沖虛和方正肯給面子,李牧自然不會失禮。

大家都在正道圈子里混,互相捧場總比互相拆台的好。就算是有沖突,那也是私底下的事,斷沒有拿到台面上撕扯的道理。

沖虛道長微微一笑道︰「李盟主客氣了,寧掌門與正道有大功。可惜天妒英才,我等送上一程也是應該的。」

普通江湖中人可能不知道寧清羽的是怎麼死的,但是作為武當派掌門,沖虛道長絕對知道前因後果。

一句故作惋惜的「天妒英才」,已經開始不著痕跡的上眼藥了。顯然這對原著中的好基友,並沒有影視劇中表現出的那麼和諧。

原因自不用說,只有華山和少林關系不好,才能夠更好的履行盟約,合兩派之力將老對頭少林壓制住,保住武當派剛拿到手的天下第一大派名頭。

仿佛是沒有听到沖虛的話,方正面不改色道︰「寧掌門的事,老衲也很遺憾。不過事情已經過去了,我們總得向前看。

現在武林頹廢之勢已顯,朝廷又有意重組六扇門,正是需要我等齊心協力共同應對的時候。

當今天子,乃一代雄主,欲掌握武林之心昭然若是。這才剛剛繼位不到兩年,就給我少林上了最沉重的一課。

恐怕這只是一個開始,據老衲所知,最近朝廷又在實施新政,還欲在寧夏進行屯田。

怕是山雨欲來風滿樓的前奏啊!」

原本穩坐釣魚台的李牧,這一刻也不平靜了。在內心深處,他早就罵開了。

不知道是哪個「天才」想出來的注意,這年頭居然要跑到寧夏去屯田。分明就是嫌西北不夠亂,想要往里面添上一把火。

唯一值得欣慰的是,憑借這一政策可以斷定正德皇帝不是穿越者了。沒有哪個穿越者會傻到的跑去寧夏種地。

就算是要搞屯田,那也是去開發遼東。若是野心大一點的,也可以選擇收復交趾,開發南邊的紅河平原。

朝廷新政失敗與否,李牧並不在乎。關鍵是經過這麼一折騰,大西北就要亂套了。

作為西北最大的門派,受到沖擊是必然的。一旦寧夏爆發兵禍,華山派的財政收入會非常好看。

要是兵禍蔓延到了關中,局勢還會更加糟糕,搞不好華山派那脆弱的財政,會被直接帶崩掉。

知道歸知道,以華山派的力量根本就無力阻止。伴隨著關中世家的沒落,華山派在朝堂連幫忙說話的都沒有。

沉思了片刻功夫後,李牧慎重的問道︰「不知方正大師有何高見?」

既然說出了這個消息,李牧不相信少林寺沒有準備。西北發生兵禍,華山派固然會損失慘重,佛門也絕對不會好過。

以當今的手段,寧夏真要是爆發兵禍,搞不好會直接來個僧廟絕跡。

別的不說,拿下了沿途的僧廟寺產,出兵鎮壓叛亂的軍費估模著就湊夠了。

相比之下,華山派這樣窮鬼,對朝廷來說才是又臭又硬的石頭。踫了,除了能惹一身騷外,半點兒利益也見不到。

萬一操作失誤,將華山派給逼反了,整個大西北都不要想太平。別的不敢保證,亂上三五年還是不難的。

以大明王朝的財政狀況,這麼玩兒不死也要賠上半條命。李牧有理由相信,朝廷的第一目標仍然會選擇肥得流油的軟柿子。

方正淡定的回答道︰「高見談不上,在老衲看來,朝廷這是魔障了。

西北歷來民風彪悍,我等只要靜觀其變,讓朝廷知難而退就行了。

據老衲所知,野心勃勃的安化王早就蠢蠢欲動了,現在就差一根導火索。

雖然安化王朱乘機奪位成功的希望渺茫,但是寧夏一旦炸了,想必也夠朝廷忙一陣子的了。」

听了方正的話,李牧猛然間意識到了華山派對西北的掌控力不足。本該是自家先收到的消息,結果自己卻先從少林寺手中得到消息。

自古以來謀逆都是偷偷模模的干,在沒有發動之前,絕對會萬分保密。

現在方正知道的這麼清楚,只有一個解釋︰少林寺參與了進去,或者說是佛門中有人參與了進去。

只是不知道是他們先找上了安化王,還是安化王先找上了他們。在內心深處,李牧已經為安化王默哀了。

選什麼合作伙伴不好,非要挑最沒節操的少林寺。

為了緩和三大巨頭內部關系,方正現在就這麼大大咧咧的說出來,但凡是走漏了半點風聲,安化王就要提前涼涼了。

至于少林寺,人家可沒有跟著跑去造反。最多也就敲敲邊鼓,在背後推波助瀾。

無論安化王造反是否成功,人家都是勝利者。只要兵禍一起,朝廷就顧不上繼續打壓少林寺了。

李牧冷靜的問道︰「大師,想要我華山派做什麼?」

世界上沒有免費的午餐,這麼機密的大事都泄露了出來,絕不可能只是說說而已,必然有著更深層次的秘密。

方正突然神色變得凝重了起來,慎重其事的說道︰「最近一段時間,血刀門、魔師宮、天邪寺、日月神教殘部等魔教余孽流竄到了西北,想要投奔安化王,貴派只要高抬貴手放他們過去就是了。

作為回報,貴派旗幟的商隊可以自由進出江南,沿途一切都按武林規矩辦就行了。」

看得出來少林寺這次是真下了本錢的。想要說動魔教余孽當棋子,可不是一件輕松事兒。

為了收買華山派,就連之前的經濟打壓,這一刻都被放開了。顯然朝廷給他們帶來的壓力,正在迫使少林寺改變戰略。

當然,華山派和武當結盟也是一個重要因素。合兩派聯盟之力,少林寺想攔也攔不住,區別只是在于打通商路的時間問題。

李牧卻遲疑了起來。看似華山派不需要做些什麼,可是這些魔教勢力一旦在西北生根,麻煩就是自家的了。

只是相比朝廷帶來的壓力,魔教余孽實際上只是小問題,最多只能算是癤癬之疾。

尤其是前一段時間,魔教各派遭到了正道的瘋狂圍剿,一家家魔道門派就算是逃過了滅門之禍,也免不了元氣大傷。

或許這次前往大西北,不光是少林寺的鼓動,也是迫于生存壓力,不得不遷移陣地。

跑去寧夏投奔安化王,恐怕也是想要靠他的支持恢復實力。要是他們知道,現在過去馬上就會牽扯到一場謀逆大亂中,恐怕就不會這麼積極了。

猶豫了再三之後,李牧冷漠的說道︰「讓他們自己想辦法繞路過去,只要不出現在關中就行。

未來三年內我華山派要守孝,怕是無力顧及整個大西北,一切等孝期結束再行清算。」

這個決定意味著寧夏武林被出賣了,不管是否出于自願,接下來的大動亂他們都逃不過去了。

只是為了自家的利益,李牧也顧不上那麼多了。總不能朝廷在打壓武林的同時,還妄圖指望武林各派為老朱家維護地方穩定吧?

華山派不想成為江湖和朝廷博弈的馬前卒,那就只能推別上了。

多了三年時間的緩沖,華山派的實力又會更盡一步,到時候出來收拾爛攤子就行了。

沒準還可以和朝廷談談條件,他們想要盡快穩定寧夏的局勢,就離不開華山派的配合。

從頭到尾,沖虛道長都是笑而不語。仿佛對少林和華山的交易毫無興趣。

只是從他的眼神中,李牧還是看出了欣喜的意味。作為皇室家廟,武當是真心不想和大明王朝對上。

只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甭管他們怎麼想,在皇帝看來那都是「身懷利刃殺心自起」。

防微杜漸是君主的本能,實力強大就是招禍的原由。不能指望皇帝那種生物,對可能威脅自家統治的勢力顧念舊情。

自己不想出頭,那就只能鼓動別人上了。少林寺想要朝廷一個教訓,武當派自然是樂見其成。

想要在這個世界上混下去,不展露實力是不行的。只有讓朝廷意識到武林各派的不好惹,才不會再次上演開國初年的舊事。

或許西北只是雙方博弈的開始,接下來還會在更多的地方發生踫撞。

小皇帝接下來要面臨的競爭對手,也不光是武林各派,同時還有地方上的世家大族,朝堂的文武百官。

這是成為雄主的代價。想要做得事情越多,所承受的反噬之力就越重。

將新政交到一幫宦官手中,本身就是在將文武百官往對立面上推。

不知道是真的無人可用,還是因為前面進展的太順了,以至于忘乎所以。

談成了一筆交易,接下來的氣氛就緩和了很多。只是方正想要的正道聯合,最後還是無疾而終。

沖虛道長明顯是打定主意要全程劃水,不願意參與江湖和朝廷之間的博弈;李牧又玩起了消極怠工,打著守孝的旗號想要躲避這場風波。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