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8章 獎勵極其豐厚

作者︰醫用口罩投推薦票 章節目錄 加入書簽

作為醫生,作為醫療科研工作者,是可以獲得兩院的院士稱號的。

其中,科學院院士,更偏向于基礎醫學方面的成就。工程院院士,更偏向于應用醫學方面的成就。

但無論哪個,那都是至高無上的兩院院士稱號,  不分高下!

是每一位醫生,都夢寐以求的終生追求。

「竟然刷到了成為‘院士’的任務鏈。「

趙培儒仔細看後面的具體任務。

任務一︰在一項醫療科研項目中,改良一項針對結腸癌晚期的高超技術,並取得良好治療效果。獎勵︰空白技能卡2張,大師級水平卡2張,經驗值80萬點。(未完成)

任務二︰在一項醫療科研項目中,解決結腸癌領域的至高難點之一。獎勵︰金色預演卡2張,  經驗值80萬點。(未完成)

任務三︰獲得工程院院士提名。精氣神年輕卡,年輕卡。(未完成)

是否接受此任務鏈?

趙培儒心神一跳,  獎勵好高!

以前從來沒出現過,在一條任務鏈中,同時獎勵空白技能卡和大師級水平卡的!

也從來沒出現過,金色預演卡,一下子就給2張的!

上次,趙培儒只靠著一張金色預演卡,就救治了醫神吳佩敏,這2張金色預演卡,太難得太珍貴了。

「獎勵越是豐富,也就意味著任務鏈的難度會非常高。」

不過,想想也正常,「提名工程院院士」的任務鏈,那是很多醫生的終生奮斗目標,怎麼可能簡單呢?

「接受任務鏈。」

趙培儒不論是沖著「提名工程院院士」,還是沖著「金色預演卡」,都要完成這條任務鏈。

仔細看這細分任務。

「兩個難度都是巨大,都需要在醫療科研項目中完成的。」

趙培儒琢磨著……

這兩個難題太過巨大,即便在醫療科研項目中,  那也不是普通人敢開展的。

恐怕,也就只有廖慶儀院士、秦明輝院士這種等級的「強者」,才敢去接觸這麼高難度的項目。

「先問問哪位老院士做的項目中,涉及這兩項難題吧。」

最好是能「順水推舟」,這樣,趙培儒完成起來也輕松一些。

要是沒人做的話,那就只能趙培儒自己去張羅、鋪展新項目了,那就比較累,比較麻煩了。

趙培儒拿起電話,給相熟的幾位老院士,分別打了一通電話。

廖慶儀院士、秦明輝院士、謝東樹院士……

這幾位打完之後,趙培儒又把全國消化科委員會剩下的三位老院士電話,也都打了一遍。

全都打完後,他臉上,露出一抹猶豫糾結之色。

「只有廖院士的項目,還算是和我的任務,稍稍靠邊一點。」

其他人的項目,和他的兩個難題項目,都是八竿子打不著。

「廖院士的結腸腫瘤項目,我上次去就看過一遍了。要說靠邊,  也就只是稍稍沾邊而已。「

歸根結底,也不是特別合適。

趙培儒想了想,打算再飛一趟南都。

再去實地視察一圈廖慶儀院士的項目,或許在自己離開的這段時間,對方項目中的某些課題,已經取得了長足的發展,或者「開枝散葉」,結出了分支「果子」,或許就能自己用得上呢?

實在是自己從零開始組建一支團隊,建立一個這樣的高難度項目,太繁瑣,太麻煩,太消耗時間和精力。

所以自己組建項目組,是最後不得已的選擇。

……

趙培儒交代好醫療科研總部和江新醫院。

賈彥軍、舒雲教授、馬林等人,都有些幽怨,趙培儒最近出差頻率太高了。

這次去京都回來,只呆了一天,竟然就又要走了。

韋宏兵心里也有些不解,他還以為,自己跟隨趙培儒回來江南省,可以踏踏實實的學習知識和技術了,結果又要出差了。

不過他沒有多問,他現在是學生身份,跟著老師就對了。

第二天,趙培儒和韋宏兵兩人,飛到南都。

因為已經來過一次,趙培儒已經熟門熟路了。

到了南都鐵路醫院的科研中心,很多人都出來笑著迎接趙培儒。

不僅有廖慶儀院士,還有石衛萍、陳彤運等人,她們都是跟隨過趙培儒這位課題組組長的,關系保持的很好。

其他十一支課題小組的組長,也都露面,笑著歡迎趙培儒。

來到廖慶儀院士的辦公室,只剩下廖慶儀、趙培儒、韋宏兵三人。

「你這次來,是想視察一下右半結腸切除方面的發展方向?」

趙培儒點點頭︰「對,我最近,在右半結腸切除治療結腸癌領域,有一些新的理解和想法,很想要把這種想法落地,問了一圈,也就您這邊的項目比較沾邊。」

這「右半結腸切除」技術,就是他是腦海中想出來的,用于完成任務一的最合適的技術。

廖慶儀想了想,道︰「右半結腸切除治療結腸癌,是不是津市王登保的那個技術?」

津市王登保,是趙培儒在競爭「第十一批學術及技術帶頭人」時的強力競爭者。

當初評審們遲遲做不了決定,就是因為這位王登保,有著這一份壓箱底的知名技術在手。

趙培儒笑道︰「對,我在競爭‘帶頭人’期間,曾經研究過對手的資料,發現他的這種技術,還存在很多缺陷。」

「我就想,能不能改進一下,或者從頭想一種思路,來把他的那些缺陷彌補了。這一想,還真琢磨出了一些東西。」

廖慶儀嘴巴漲了張,半晌沒說出話來。

他都不知道該說什麼了。趙培儒這個腦子,怎麼就這麼令人羨慕呢?怎麼就這麼好用呢?

別人想一個想法、點子,都難如登天。他廖慶儀做一個高難度項目,前前後後經歷了幾個月,手里這個項目,自趙培儒走後,這麼長時間了,依然還沒有完成。

而趙培儒,就只是研究了一下對手,看到了對手技術上的缺陷,就直接蹦出了新的想法思路!

這腦子好到……讓別人沒法活了。

「行吧。」

廖慶儀院士終歸還是高興的,到了他這個歲數,已經沒有了爭強好勝之心,能看到趙培儒推動者一項項醫療技術往前走,就很高興、欣慰了。

「你去和課題組長們聊聊,看看符不符合你的要求吧。」

7017k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