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 支招與流程

作者︰孤獨麥客投推薦票 章節目錄 加入書簽

「門下︰佐命大臣,自天所授……陳誠,道高王佐,才茂國楨。宏敷典禮,表正人倫。學冠通儒,文合大雅……可中書侍郎、中書門下平章事。」————《授陳誠中書侍郎平章事制》。

朱樸沒想到,離開洛陽之前最後一天,他草擬的制書都是有關新朝新貴的。

中書侍郎、平章政事,正兒八經的宰相。只要門下省批復,就可形成正式制書,發下任命了————門下省不可能不會同意。

再看看手頭另外幾份︰《授宋樂中書侍郎平章事制》、《授趙光逢門下侍郎平章事制》、《授秘書監盧嗣業同平章事制》。

唉!朱樸嘆了口氣,讓人將這些草制送往門下。

一朝天子一朝臣。

有人失落,就有人高興。

陳誠等人剛剛覲見皇後結束。都知道她是傀儡,但場面還是要有的,大家表面上還是對皇後的恩遇感激涕零。

臨走之前,皇後突然叫住了陳誠。

「陳侍郎,听聞你素有急才……」皇後吞吞吐吐地說道。

其他人已經走了,陳誠有些不解。

「皇後有何事不解?」陳誠問道。

何皇後婉麗婀娜,年歲還不滿三十,這樣子麼……陳誠似乎明白了什麼。

「妾也知太傅在安排禪讓典禮,一旦完成……」皇後頓住了,似乎不知道該怎麼說下去。

陳誠眼珠一轉,輕捋胡須,笑了笑,問道︰「皇後覺得太傅如何?」

他這句問話就很有意思,無論怎麼回答都可以。

「太傅英武過人,乃豪邁男兒。又春秋鼎盛……」皇後的臉紅了。

陳誠的嘴角扯了扯,殿下的老毛病又犯了。

「皇後可听聞過大、小爾朱氏?」陳誠問道。

皇後沉默半晌,臉更加紅了。

大爾朱氏是爾朱榮的女兒,先為後魏明帝的嬪妃,接著又改嫁後魏莊帝為皇後,最後被高歡所得,當了齊神武帝的小妾。

小爾朱氏是爾朱兆之女,先為後魏明帝皇後,最後同樣被高歡所得,當了他的小妾。

皇後才學不差,自然知道高歡這廝納了兩位前朝皇後當後宮的事情。

听聞高歡對大爾朱皇後十分尊敬,即便納她回家當了側室,見面依然自稱「下官」。嗯,這個下官讓皇後給他生了兩個兒子。

何皇後想起邵太傅輕薄她的時候總是自稱「臣」,這賊子!

「齊神武,一生納了兩位皇後為妾,又納廣平王妃鄭大車、城陽王妃李氏、任城王妃馮氏為妾。」陳誠賤笑了兩下,道︰「皇後可細思之。」

說罷,又補充了一句︰「千萬莫讓宋侍郎知曉。他為人方正,怕是……嘿嘿。」

高歡納了五位皇族***為小妾,也算是他媽的空前絕後了。

「謝陳侍郎點撥。」皇後誠心道。

「小事。」陳誠說道︰「折王妃是個厲害人物,別頂撞她。」

說完,陳誠一溜煙跑了。

呃,他似乎也不是第一次干這事了,總是游走在危險的邊緣。若邵樹德在折芳靄前面走了,陳家的日子怕是難過。

陳誠走後,何皇後臉上笑容稍斂,幽幽嘆了口氣。

******

二月二十五日,朝會結束之後。

皇後下詔,以「丁壯離于農畝,女工廢于蠶桑」、「暴殄不仁,窮極殘忍」為由,令左右天德軍三萬眾,「擐甲整戈」,進取魏博。

邵樹德已經提前打過招呼。詔書發到南衙樞密院時,樞密承旨李昌遠、柯崇按制召集眾人,一同宣讀。

下院樞密副使胡真第一個到。

折宗本剛剛從鄂州出發,不過不是回洛陽,而是積攢了一波糧草後,督威勝、佑國二軍,再度攻打楊行密。

因此,他是來

不了了。

不一會兒,朱叔宗、楊悅、王卞三人相繼抵達。

還少一個諸葛仲方。

這廝猶豫不定,最近在三泉縣吃了一次敗仗,損兵兩千余,便上表同意入朝為官。不過才過了十天,就又請軍民上表留己,反復無常。

總計六位樞密使、樞密副使,實到四人。

「李承旨,人都來了,你宣讀吧。」朱叔宗與其余三人見禮完後,說道。

「是。」李昌遠清了清嗓子,開始宣讀︰「凶孽亂常,王室多難……」

眾人默默听著,氣氛肅然。

這次出兵,與以往相當不一樣。正規化程度大大提高,今後應該會永以為式。

詔書不長,李昌遠很快讀完,然後交給柯崇,道︰「請柯承旨續宣。」

「好。」柯崇接過詔書,又當眾宣讀了一遍。

讀完之後,他將詔書交到朱叔宗手中,道︰「朱樞密,此詔中書省有留檔,這一份請樞密院妥善保存,後面就走調兵流程吧。」

「臣奉詔。」說罷,當場寫了一份回執給柯崇,幾位樞密使、樞密副使紛紛在回執上落筆。

做完這些,朱叔宗立刻命令樞密院錄事、主事、主書等僚佐起草調兵文書。

這個其實很快,因為一應準備早就完成得差不多了。片刻之後,一位錄事便將文書呈遞了上來。

朱叔宗看了看後,覺得沒問題,便道「諸位。此番事急從簡,太傅特許只需我等四人簽字用印。軍情十萬火急,須臾不可耽擱,這便開始吧?」

說完,第一個簽上名字,用上印鑒。

胡真、楊悅、王卞依次接過,仔仔細細看完,然後落筆簽字,用印。

至此,這份調兵文書便已經生效了。接下來,南衙樞密院將派出兩名錄事快馬趕往偃師縣天德軍的駐地,下令大軍出征。

與此同時,一應糧草、器械、軍資,也有相應倉城調撥————無樞密院之令,倉督可拒絕軍隊索要。

「不過調一軍而已,也這麼麻煩。」事情辦完後,楊悅搖了搖頭,忍不住抱怨。

「楊老將軍切莫玩笑。」胡真苦笑道︰「大國之制,合該如此。」

胡真是降人出身,在楊悅面前沒什麼脾氣。

這老頭嘴巴不饒人,偏偏資歷很老,戰功赫赫,胡真還真不敢得罪他。尤其是在听說夏王初起兵,征討拓跋思恭時,便是榆多勒城鎮使楊悅率五千步騎投效,一舉奠定勝局。不然的話,那一仗的結局,還很難說呢。

有這個情分在,無論楊悅的嘴巴多臭,都少不了他的富貴。

「其實吧,當年我在河東時,衙將出征便是這麼做的。」朱叔宗說道︰「節度使下令,都虞候司調兵,供軍使提供糧草,衙將領兵出征。乾符末,康傳圭為河東節度使,張鍇、郭朏出其殺于城中,便是手頭無兵,只能任人宰割。李全忠率軍出征,回師時造反,幽州節度使李可舉***死。若在平時,李全忠也無這等接觸大軍的機會,只能被李可舉治罪處死。」

「是極,是極。」王卞資歷一般般,這時候只能笑著打圓場:「殿下都要開國稱制了,自然要正規起來。」

「阿諛奉承之輩,一點不像個武人。」楊悅譏諷一番,走了。

朱叔宗笑笑,都知道這廝的脾氣,懶得計較了。

國家制度一點點完善起來了,甚好,甚好啊!

******

「今歲科考,派何人主考?」殿外春寒料峭,殿內溫暖如春,何皇後問道。

「禮部尚書裴禹昌可也。」邵樹德說道︰「此事中書門下自行操辦,你不用過問了。」

邵樹德有一個好,他非常慷慨,喜歡與人分潤好處,統戰能力較強。

王與士大夫共治天下,答應人家的好處,就會兌現。至于自己的兒孫

會不會如同李治那般剝奪宰相的權力,他管不了。太宗活著的時候,應該也沒想到兒子有那麼多想法。

「哦。」何皇後心事重重,又隨口問道︰「此番出兵,為何不親征?」

「在大事完成之前,我哪也不會去。」邵樹德很直接地說道。

對他而言,現在沒有什麼比禪讓稱帝更重要了。

這也是整個關西軍政集團最大的事情。與之相比,其他事情都可以往後捎捎,不值一提。

「哦。」何皇後又嗯了一聲。

「你怎麼了?」邵樹德將皇後攬在懷里,輕聲問道。

皇後禮衣紐扣全開,看著就十分養眼。

「禪讓之後,太傅娶了我可好?」皇後鼓足勇氣說道。

邵樹德說道︰「臣不敢褻瀆皇後。」

皇後氣極︰「你還沒高歡膽子大!」

邵樹德一愣。《魏書》、《北齊書》他可是翻爛了的,如何不知皇後的意思?

「聖人上次臨幸你是何時?」邵樹德突然問道。

皇後有些羞赧︰「九九重陽節那天。」

這都過去五個月了……

「聖人近來如何?」邵樹德問道。

「還好。」皇後臉一紅,說道。這個話題她不想多談,畢竟是皇後,背德感太強了,雖然一開始是被迫的,但現在已經有點那啥了。

「認命了麼?」邵樹德問道。

「應該……是吧。」皇後也不確定。

「不用管了。」邵樹德說道︰「三月初一大朝會後,你讓人再送一次九錫,這次我收了。然後準備禪讓典禮冊文,三月就要弄好。你先把傳國玉璽收起來,到時候直接用印,不用管聖人了。」

「傳國玉璽我已經拿走了。」皇後說道。

「真是個小聰明。」邵樹德夸獎道。

皇後有些得意。

「臣今晚有要事稟報。」邵樹德將皇後抱得更緊了,湊在她耳邊說道。

「太傅可至麗春殿奏事。」

「臣遵旨,今晚亥時至麗春殿,面聆皇後玉音。」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