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3章 沒錢了

作者︰奶味小布丁投推薦票 章節目錄 加入書簽

未來空間技術公司目前的空間站建設正在進入正常軌道,各種技術經過前幾次的發射和對接,都已經非常成熟,只需要按部就班的進行下去就可以。

至于火箭運輸技術,這更是未來空間技術公司的強項,之前也經過了多次載人測試,效果都非常的好,技術成熟度等到了有效的驗證。

現在未來空間技術公司雖然主要任務還是在空間站的發射建設上面,但是科研力量則是大幅度轉移到月球探測計劃上面。

根據未來空間技術公司的預測,按照目前的月球探測技術研發的進度來看,在今年年底就可以實行第一次實驗性探測計劃,采取的是無人探測。

這樣的無人探測至少會進行兩次,至于到底要進行多少,需要看無人探測實際效果來確定,如果效果非常的好,那麼第三次開始就會進行有人探測。

有人探測前期會進行三次小規模探測,主要目的一方面是探索有人情況下的月球運輸技術,另一方面則是為後期大規模運輸人員做好前期準備工作。

無人探測會在今年底到明年完成整個計劃,而有人探測到底明年開始,還是後年開始,就不是很確定,畢竟有人探測必須要保證探測計劃萬無一失,至少在技術層面上要做到這一點。

如果有人探測計劃順利完成,那麼後面就是大規模建設月球基地的階段了,準備在月球上面建設一座永久性月球科研基地。

說起來非常的簡單,但是為了實現這個目標,背後的技術準備工作卻是非常的多,別說是未來空間技術公司的全體員工將會全部投入到這個計劃當中。

就是國家隊的幾乎所有航天工程的工程師,也會進入到這個項目組,配合未來空間技術公司開展科研項目合作,共同助力這個計劃順利的完成。

雖然鷹醬好多年前就進行了月球探測計劃,並且成功的將地球人送上月球,但是那種「一日游」式的月球探測,其實政治意義遠遠大于科研意義。

作為私人企業,未來空間技術公司在花費高昂的成本進行科研計劃的同時,也必須要考慮是否能夠從這項科研當中獲得回報,至少要實現內部盈利平衡。

所以對未來空間技術公司來說,建設永久性可持續的月球基地,既是進行前瞻性研究的需要,也是公司是否可持續發展的需要。

這次年會,未來空間技術公司總裁劉星,主要的目的還是想要讓趙一繼續向未來空間技術公司注資,主要是用于探月計劃的進行。

雖然未來空間技術公司確實憑借自己的超高衛星發射技術以及衛星研發技術,給公司帶來了不少的盈利,但是同時進行多項計劃,還是非常的耗費資金。

之前他們的盈利主要用來進行天宮號空間站的建設上面了,雖然天宮號空間站馬上就要完成建設,成果就在眼前,也確實是和全球很多國家和機構達成了相關的合作。

但是這里面的盈利不可能是一步到位就給到未來空間技術公司手里,屬于細水長流的盈利項目,而月球探測計劃就近在眼前,實在是遠水解不了近渴。

除了月球探測計劃之外,未來空間技術公司還有一個小組在研究火星探測相關的技術,雖然火星探測正式實施需要等到月球探測計劃進入到最後階段。

但是之前也需要投入一定的資金,而且總不能一直是在地面上進行研究,等到地面研究進行到差不多的時候,也需要發射實驗性質的火星探測器,以便于獲取更多的火星數據。

未來空間技術公司是這次年會上面,唯一向趙一要錢的企業了,其他企業都是上交利潤的,所以劉星對此有點不好意思。

之前趙一投入大筆資金進入到未來空間技術公司,不僅沒有從中拿回一分錢,現在還要向里面貼近更多的資金,就算是劉星臉皮再厚,也有點不好意思。

對此趙一其實並不覺得有什麼,未來空間技術公司能夠獨自運營這麼多年,沒有讓自己再輸血,已經是做的非常不錯的了,商業化運作已經是非常的出色。

本身太空探索就是一項非常耗費資金的工作,想要從中賺錢,除非出現技術上的極大突破,能夠從太空旅游、太空科研合作、太空礦產開采、太空移民等當中獲取利潤。

而這些工作里面,想要達成一項目標,就已經是非常的困難了,就目前能夠進行的太空商業項目,就太空旅游、太空科研合作是比較切合實際的。

現在未來空間技術公司的空間站就是商業科研合作來賺錢,不過他們也在策劃進行太空旅游項目,不過要等到空間站上面有空缺的時候。

在太空站上面進行科研工作,其實是一項非常耗資的項目,除了世界主要大國能夠長期派遣本國科研人員在太空進行科研外,其他小國想要長期派遣科研人員駐留是很難的。

實在是他們承擔不起昂貴的成本,每年能夠有幾個月待在上面就已經是相當不錯的了,到時候空間站上面肯定會存在位置空缺。

到時候將這些空缺出來的位置進行太空旅游招募,讓那些有錢又想要上天看看的富豪們,享受一番太空旅游的刺激,而且價格可能比科研人員位置出租還要來得高。

但是這些畢竟是未來的收益,現在還無法得知到底能夠給未來空間技術公司帶來多少利益,所以向趙一請求資金支援就有點心虛。

當趙一問需要多少錢,劉星開口要了100億元,別看這個數字不低,其實還是劉星保守估計的數字,如果研究不順,這點資金可能還不夠。

趙一好歹也是參與過太空項目研究的,對于太空到底有多花錢,他心里也是門清,劉星報出來的這個數字,絕對是非常的保守。

反正到時候也會從他這里要錢,所以干脆就大方了一些,直接答應給未來空間技術公司注資500億元,讓他們安心進行太空科研項目。

之所以這麼大方,一方面是不希望因為資金的問題,讓劉星老是來找自己,自己也不需要憑借這個權利彰顯自己的存在感。

另一方面則是這次的月球探測計劃目標實在是非常宏大,不管是對我國國際聲譽還是未來空間技術公司的聲譽都非常的重要,只許成功不許失敗。

為了這個目標,花費更多的資金來完善所有細節是非常有必要的,如果為了省錢導致最終計劃失敗,那前面的資金很可能打了水漂,國際聲譽也是大幅受損。

與其如此,還不如大方一點,給足他們資金,讓他們放開手腳,進行更加嚴密的科研認證,提高計劃執行的成功率。

到時候其他的什麼月球旅游、科研自不必說了,還可以實現月球采礦,而月球上面有著大量的He3元素,可以用于更清潔的核聚變原料。

現在國內進行的核聚變研究,主要用的原料是氫的同位素氘和氚,這些其實是第一代核聚變原材料,並不是特別的清潔,而使用He3和鋰進行的核聚變更加安全清潔。

從現在核聚變研究進度來說,這些核聚變材料短時間內可能用不上,但是存儲起來也是好的,反正月球采礦是一項非常值得去嘗試的盈利項目。

最後趙一還讓未來空間技術公司和星空動力公司合作,加快霍爾推進器的研究,特別是大功率霍爾推進器,對太空開發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如果無法在霍爾推進器上面有所突破的話,以目前的推進器技術,想要大規模開發太空就只能是幻想,就算是核聚變反應堆研發成功了,也是無濟于事。

大家都知道,太空是不存在空氣的,想要前進,就必須要拋出工質對前進實體進行反向做工,這就導致攜帶的工質必須要足夠多才可以行走的更遠。

當然,也可以采用慣性速度來達到目的,但是這樣這能夠進行某個特定目標星體的探索,而且還不能夠攜帶更多重量的東西,不然需要的工質更多。

而霍爾推進器則是使用電離對工質進行額外加速,當工質的速度足夠大,就能夠以更少的工質重量給前進實體提供更大的反向做工。

如果真的實現了大功率霍爾推進器,那麼裝備上核聚變反應堆,以及少量的工質材料,就可以運輸更多的物質送入太空,實現更遠距離的航行。

所以想要在太陽系內實現星際旅行、星際移民、星際采礦等活動,類似霍爾推進器這樣的推進技術是必不可少的,不然只能是進行一些探索性任務,再多就承受不起成本的消耗。

之前霍爾推進器的研發工作是由星空動力公司獨自承擔,而且也確實是有了很多的成果,都廣泛的應用在衛星上面,作為衛星變軌和軌道自持的主要動力來源。

以星空動力公司研發出來的霍爾推進器或者說是電離子推進器,功率和效果已經是達到了全球領先,但是與目標相比還差著十萬八千里。

這次听說國家隊全面進入到未來空間技術公司,支援他們的月球探測計劃,讓未來空間技術公司的人才隊伍瞬間就充裕了許多。

而進行太空研究的人才,都是高智商高素質人才,這些人才隊伍就是星空動力公司也是不如的,所以他就想著合作開展這方面的研究,充分利用這些人才資源。

星空動力公司確實是在動力研究上面走在國內乃至世界最前面,但是要說他們的人才隊伍質量也是全球最好的,那就不一定了,發展如此快,主要還是趙一提供的技術支持。

在霍爾推進器研究上面,趙一還是希望不憑借他的技術資料,旗下的企業能夠獨自研發出來大功率霍爾推進器,從而實現星系內太空開發的能力。

至于想要實現跨星系的太空計劃和開發,雖然霍爾推進器也能有作用,但是花費的時間和精力就非常的多了,只是具備基礎,但是他並不提倡。

想要實現大規模快速的星際行動,最好是要研發出來曲速引擎,實現空間跳躍能力,不然就是臨近的恆星系,想要過去一趟,就有人要老死在飛船上面。

不過現在這件事情其實算不上特別的緊急,就目前的太空技術,想要實現太陽系內的開發都很難,慢慢來就是了。

在和天星礦業公司的會議上面,主要是關注他們的海底鐵礦石開采情況,根據李鑫的匯報,他們目前建成了年產3億噸鐵礦的開采能力。

這樣的年開采能力其實已經非常恐怖了,他給出的那座30億噸級別的海底鐵礦,只需要10年左右的時間,就會開采完。

不過以我國目前的基建和城建規模而言,不考慮鋼鐵成品的出口,僅僅是自用,每年消耗的鐵礦石數量就多達7億噸,而且還有進一步增加的趨勢。

而按照趙一之前的規劃,我們的鐵礦石需求里面,自給率必須要保證在50%以上,才不會被其他的礦業巨頭給拿捏,才能夠保證我國的鐵礦石供應穩定。

所以李鑫也在會議上詢問,是否還需要繼續增加鐵礦石開采能力,趙一是考慮片刻,讓天星礦業公司將年產鐵礦石的數量擴大到5億噸級別。

一方面是對外未來我國鐵礦石消耗的提前準備,另一方面則是需要做一些高品位鐵礦石的儲備,避免短期鐵礦石價格波動下,能夠留給天星礦業公司足夠的時間擴大產能。

而天星礦業公司建設一座海上開采平台的時間大約在3個月左右,所以必須要儲備3個月以上的全國鐵礦石用量,大約在3億噸比較合適。

因為明年我國的鐵礦石需求可能會擴大到8億噸以上,兩三年內可能擴大到10億噸級別,這還是內部消化的,如果算上出口的鋼鐵成品,需求量更多。

所以趙一認為保持在年開采5億噸的水平算是比較合適的量,再多就沒有多大的必要,畢竟我國的外匯總要用出去一部分,不然反而是個累贅。

以我國目前的工業、農業實力,資源型產品進口將會是最主要的進口產品,而我國出口的基本上是以工業產品為主,農業產品為輔。

這也是為什麼趙一眼看著海底有如此多的礦藏,也不是很熱衷于開發的原因,如果不是為了避免礦石供應商聯合起來要挾我國,他甚至都不會去開發海底礦藏。

以我國每年龐大的國際出口業務相比,鐵礦石的價格目前是在50美元每噸左右,就算是進口5億噸,也才250億美元,消耗我國的外匯比例其實是很少的。

加上我國正在進行的新能源替代化石能源戰略的實施,我國對石油資源的依賴會進一步的下降,在大宗商品里面,我們的需求會越來越少。

當然,這里面計算的比較簡單,其實除了這些大宗商品之外,我國也在加大其他產品的進口力度,特別是我國不生產的產品,進口力度非常的大。

反正按照他的想法,我國完全沒有必要維持龐大的外匯,因為現在我國的工業實力非常的強,高精尖產品,我們都能夠實現自產,需要動用外匯的地方並不多。

甚至有些進口的產品,我國其實也能夠生產,但是如果所有的商品都夠自產的話,那麼我們要外匯有什麼用,用也用不出去,這並不是維持一個良性國際貿易的辦法。

加上現在我國的人工成本也大幅提升,想要制造廉價的產品越來越困難,還不如直接從其他國家進口這些低端廉價產品,讓其他國家也能夠借機發展本國的工業實力。

當他們有錢了,自然也能夠從我國購買大量的高科技產品,從而實現有來有往的國際商業貿易,也能夠讓我國在國際上有著更大的影響力。

每年趙一旗下的企業都會創造大量的外匯收入,除了大部分會交給國家外匯局之外,還有一小部分是留在了香港的匯豐銀行。

這倒不是說他不願意將這麼多的外匯交給國家,主要是國家也根本用不上那麼多的外匯,還不如讓這些外匯留在自己的手里,用來進行國外投資和增值。

而國際投資里面,東南亞國家是趙一投資的重點區域,其次才是那些歐美發達國家,所以這些年里面,東南亞的經濟發展速度其實是非常的快。

這麼做的目的主要是維護我國周邊地區的穩定,雖然他不確定未來我國會不會與西方國家發生沖突或者是激烈的競爭,但是該做的準備還是要做的。

以我國的現在的實力和發展潛力,只要是腦子正常的國家領導人,都不會直接上來硬剛,所以未來的競爭肯定是采取迂回的策略。

所以維持我國周邊國家的穩定就極為重要,其中又以東南亞國家為主,所以在東南亞國家投資,以提高東南亞國家的經濟實力,擺月兌對西方國家的資金依賴和技術依賴。

更重要的是,在這個投資的過程中,也能夠擴大在這些國家經濟領域的影響力,讓這些國家能夠更加親近我國,畢竟正常人都不會和自身利益過不去,極個國家就另當別論了。

而且國家掌握的外匯不是越多越好,趙一的外匯交給國家有關機關,那麼就需要兌換出來等值的本國貨幣。

如果手里的本國貨幣無法有效的使用出去,其實就是等于是「無效貨幣」,如果自己不顧一切的花出去,不計劃好,可能就會造成國內資產價格大幅上漲。

而國內資產價格上漲對于穩定國內經濟發展,維持我國經濟發展成果並不是一個好的情況。

所以為了解決這個矛盾,趙一這些年里面,都必須要找到能夠接納大量投資的項目,甚至是虧損也在所不惜,主要的目的其實就是要將自己手上的本國貨幣有效的花出去。

例如之前的大規模修建高速公路、建設龐大規模的工業產業群體、執行高福利制度以及現在的城市化建設等等,都是高耗資項目。

說實話,要不是國內的高鐵項目不讓他投資,他其實是非常願意投資的,至于賺不賺錢其實是無所謂的,只要能夠在今後的收益中回本就可以。

好在城市化建設是一個無底洞項目,今後每年都可以將趙一的資金余量給吸納的一干二淨,同時也能夠向社會有效的輸送大量的資金,增加國內百姓的收入。

從這個角度來看,去年的人均薪資漲幅如此之大,就不奇怪了,只是苦了沒有做好充分準備的企業,導致他還沒有反應過來,人力成本就已經讓其感受到很大的壓力。

所以為了讓這些之前依賴人力成本優勢賺取利潤的企業有個緩沖的瞬間,趙一才會在老人詢問的時候,提議在今年采取穩妥的方法來進行經濟建設。

但是根據這次的年會情況來看,他旗下的企業盈利總規模又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而這些資金勢必要將大部分投入到中國房屋公司身上,從而實現在國內的流通。

到時候,不可避免的還是會出現人力成本的提高,只是沒有之前那麼夸張而已,但是以趙一的預估,人均月薪漲到1500元是大概率事件。

我國目前大約有6億勞動力,按照人均月薪1500元計算,那麼薪水部分就佔了10.8萬億元,按照人均薪資佔GDP的50%計算,我國的GDP總量大約需要在20萬億元以上。

去年我國的GDP總量13萬多億元,距離20萬億元還有著很大的差距,樂觀估計,明年的GDP大約會增產到16萬億元左右,薪資佔GDP的比重大約在67.5%,還是有點偏高。

這就標志著企業無法拿出更多的資金去投資擴大再生產,如果無法投資擴大再生產的話,那麼就無法繼續提高全國的經濟總量。

這里面趙一旗下的產業規模最大,利潤空間最大,就說明其他的企業所賺的剩余價值更低,能夠勉強維持就非常不錯了,根本就沒有多少余力去投資擴大再生產。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