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國內院線改革

作者︰奶味小布丁投推薦票 章節目錄 加入書簽

回到京都之後,趙一在家好好地休息了三天,貌似這都是他的習慣,忙了一陣之後總想找個時間好好休息,雖然如今也是巨富之人,但是前世的宅男屬性並沒有退去,如果不是必須他出面的,他是能夠不管就不管。

就像電影發行渠道的事情,青檸娛樂公司自己就很難搞定,一是他們現在在國內電影領域沒有號召力,也就是說並沒有拿得出手的成績,他們說的話沒有人听,二是國內院線已經自己形成了一套體系,想打破這個體系肯定會損壞一部分人的利益,那麼被拒絕和反對就很正常了。

在趙一準備組建電影發行渠道的時候,他就讓青檸娛樂公司和國內電影發行渠道方面的人員進行了接觸,反饋的結果都不太理想,特別是下面的院線方,更是抵觸情緒很大,上面廣電方面也有一些人抵觸,但是還是有一部分人持支持態度的。

我國電影市場是什麼樣子呢,好似在80年代的電影票房都很好,一部《少林寺》的電影票房破億,而且是在電影票價極低的情況下取得的,但是這並不能夠說明我國80年代電影就很繁榮,恰恰說明我國的電影市場出了很大的問題。

就說國產電影數量方面吧,從1980年到1982年,每年的全國影片數量沒有超過20部,這充分地說明我國這時期的電影制作並不活躍,全國十多億人都指著這點電影看,可選擇的余地就很少,那麼一步電影的票房很高就不足為奇了。

既然電影票房很高,為什麼就不多生產電影呢,這就說道這時期我國的電影制度了,上面的章節也提到過,采用的「統購」+「統銷」的模式,是計劃經濟的產物。

電影制片廠只負責電影的生產,然後中影按照一個拷貝多少錢買斷,這些錢肯定不會很多,電影票房和後續收入就和電影制片廠沒有任何關系。

這種模式就造成了電影制片廠如果拍攝了賣座的電影,他們也沒有獲取多少利益,如果拍攝了不賣座的電影,那麼拷貝自然也就少些,獲取的利益會更少,甚至出現虧損。

雖然每年電影制片廠會獲得一些政府分配的資金,但是這些資金並不能夠讓電影制片廠形成良性循環,沒有自我供血能力的電影制片廠自然而然地就會減少電影的拍攝數量。

最後就造成了一個結果,基本上政府給了多少錢,他們就按照這個錢來拍攝電影,整個80年代基本上每年都維持在20部上下的電影制作數量,一直很平穩,如果沒有改革開放,這樣貌似也可以對付的過去,但是現在不是他們自己在玩單機了。

我國既然對外提出了改革開放,那麼國際資本必定要有所訴求,發達國家特別是美國的電影公司就會想方設法地讓他們的電影進入國內市場,開始打算不賺錢都在所不惜。

上面是從國外進攻國內的角度說的,還有就是出現內部向外部看的情況,這也是打開國門的必然結果,一些人已經開始接觸國際社會,了解的信息更多,也就對于國內原來陳舊的那一套越來越不感冒。

在這各方影響下,原來的電影制片和發行方式已經既無法滿足國內百姓日益增長的文化消費需求,也無法抵御國外電影資本進入國內的蠢蠢欲動的心。

現在趙一已經不在謀求國內現有的發行渠道配合自己的電影發行了,只是希望他們別給他搗亂就可以了。

一是自己參合進去不太可能,他們已經形成了自己的一套體系,和趙一的方式截然不同,現在內部改革的聲音雖然有,但是還沒有到那麼迫切的需求的份上,整個體系總體還是盈利的。

二是他們的發行系統和自己的不太相同,不管是從攝影和放映都存在差異,例如院線放映國內采用的是膠片和幕布,而趙一準備使用的是IMAX屏幕+數字放映技術,他們不會為了趙一來改變自己的狀態,也就是說除非逼到了一定地步,不然不會自我革命的。

分析了以上問題,那麼趙一主要的目的還是放在允許自己自建院線上面,和原有的制片發行體系形成兩個平行路線。

在目前青檸娛樂公司還沒有拿得出手的成績的情況下,這種阻力反而是最小的,這樣一方面反對改革的一方找了個台階下,依然可以在自己的王國中掌控全局。

另一方面,贊成改革的一方也有一個突破的方向,希望給整個原有系統鑿開一個口子,雖然目前還不知道青檸娛樂公司能不能夠對他們形成壓迫的力量,但是有總比沒有要強。

按照這個思路,趙一首先編寫了一份電影市場改革的建議書,遞給了****,這份建議書是對現有制片放映體系進行改革,就是知道這份改革建議通過的難度很大,幾乎不可能通過,這就是趙一想要的。

不管同意不同意,既然改革建議提了上去,上面的改革派就會抓住這個機會開會討論,畢竟我黨是民主集中制嘛,又不是一言堂,開會討論這種要求並不過分。

作為改革方案的提出者,趙一肯定會參與到討論中的,當他們交鋒最激烈的時候,趙一再拿出一份稍微讓步的一套方案,那麼針鋒相對的雙方都比較能夠接受,而這個才是趙一真正想通過的方案。

果然和趙一預想的一樣,改革方案在8月5日提交上去,到8月10日就傳來讓他參加會議的通知。

到了8月10日,趙一如期參加了會議,說實話,作為一個宅男,坐在會議室里面的大部分人都不認識,只是認識幾個出名的演員,他們也參與到了這個討論會中,看樣子這個會議還是本著充分听取各方意見的角度來舉辦的。

作為這份改革的提出者,會議開場白過後,就安排了趙一發言,趙一已經不是一兩次參加這樣的會議了,已經達到了信手拈來的地步了。

只見他說道︰「我國這幾年來,每年的電影數量都是在20部上下,已經無法滿足國內日益增長的精神文明建設需求了,至于為什麼會造成這樣的局面,我在改革建議里面已經說了,這里就不贅述了,你們手上都有一份資料,可以自己看看。

各位都是行業前輩,我作為初入此行的新人,滿懷信心的進入這行,結果發現,如果按照這樣的制度,那麼我將會賠的血本無歸,這對于私人參與到電影制作領域是極不友好的。

上面是從擴大電影制作市場活躍度上的困難說的,還有就是現有體系中的電影制片公司的現狀,也是不得不提的,在做的肯定有來自電影制片方,他們的利益來源完全是靠政府撥款,而自我造血能力嚴重不足,這不能怪罪他們,這是現行制度下的弊端造成的。」

一些改革派听到趙一的話,也是連連點頭,他們就是意識到這方面的問題,才想改革。

而電影制片廠的代表听到趙一的話,更是再贊同不過了,他們是電影市場的源頭,卻無法從這個市場中獲取利益,之前因為都是這麼過來的,國家還在給他們補血,還不至于因貧血而亡。

但是隨著改革開放的加深,後面會不會還是這樣由政府輸血就不可而知了,作為有點遠見的電影制片方,不可能不意識到這方面的問題。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