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去還是不去(為陳長壽加更1/10)

作者︰愛喝甜辣醬投推薦票 章節目錄 加入書簽

大宋的親王都在開封這一塊小世界里待著縱享繁華。

雖然清閑,但基本沒什麼實際權力,王府里應該有的官吏也基本沒有安排,趙樞府上的屬官只有一個記室。

若是按照理論上的編制,趙樞首先應該有個王府長史,然後在此基礎上再構建班底。

王貴妃還建議,如果能讓趙樞尋找一地就藩,那才是真正的賞賜。

如果有了這些,趙樞才能充分發揮自己的才能和本事,做出一些驚天動地的大事。

王貴妃滿以為自己這陰陽怪氣、瘋狂給趙樞上眼藥的行為會招來官家的不滿,進而引起官家對趙樞的懷疑。

這建議不就是給趙樞一個自己組建小朝廷的機會,稍微正常一點的皇帝應該都不會接受。

果不其然,趙佶立刻皺起了眉頭,英俊的臉上多了一絲疑雲。

王貴妃趁熱打鐵道︰

「夏賊困擾我國已久,還不是被肅王反手消滅。

之前金國已經跟我國說好滅遼之後歸還燕雲之事,不如以燕京之地為五郎藩地。

以五郎的本事和與金人的交情,一定能妥善處置燕雲之事。」

都說到這了,官家應該不能忍耐了吧?

王貴妃安安歡喜。

果不其然,趙佶用力一拍大腿,猛地站起身來,驚得周圍的內侍都趕緊快步上前詢問。

趙佶揮揮手,讓內侍躲到一邊,英俊的臉上居然滿是興奮之色。

「好,貴妃說的對,早就該如此。

五郎不到半年便消滅夏賊,這燕雲之事自然要交給他。

就這麼做!」

「官家?」王貴妃驚得說不出話。

他明明看到剛才趙佶緊鎖眉頭,一臉愁容,誰能想到趙佶居然一點沒有討價還價的意思,反而還莫名興奮……

「愛妃說的確實是最好的賞賜。

朕一開始還擔心五郎就藩外地,沒法教朕打紅色警戒,呃,不是,是沒法跟朕時時相見。

可是,五郎有如此本事,當然要為大宋收回燕雲,創造祖宗未有之功業。

朕準了,就改封五郎為燕王、天下兵馬大元帥,為大宋收回燕雲!」

王貴妃︰……

還是那句話,跟燕雲比起來,西夏又不算什麼。

誰能收回燕雲,誰就是大宋的真英雄、大豪杰,是祖宗都承認的英雄人物。

若是真能在有生之年創出如此功業,後世人說起趙佶,肯定要說他是大宋的中興之主,再造之人——

李淵當年鎮守後方靠著好兒子打天下,我趙佶也有好兒子,這有何不可。

五郎若是可以收回燕雲,朕大不了經常巡幸燕雲,到時候還不是想怎麼玩就怎麼玩?

嗯,燕雲那邊沒有這麼多的文臣看著,尋訪一下當地的美女佳人也是極好的,到時候如果再生下幾個皇子,該叫什麼,好像木字旁的名字不太好找了啊……

王貴妃不知道自己的建議剛出口,這邊趙佶已經開始琢磨未來的皇子叫什麼。

很好,非常好,就這麼執行。

如果趙樞能就藩燕雲,金兵南下時候還有人能提前抵擋,到時候朕要想想跑也能跑的比較從容。

哎呀,朕也都是為了好,絕對沒有拿他頂雷的意思。

五郎如果在這一戰立下了很大的功勞,朕百年之後他能順理成章地繼任皇位,這算是對他一個小小的考驗,相信一定沒有問題的。

王貴妃瞠目結舌,甚至有點恍惚。

見趙佶迫不及待發中旨宣布對趙樞的封賞,王貴妃欲哭無淚,也只能稍稍自我安慰一下。

也好,他不在開封,以後這邊就是三郎的天下。

金國如此強大,收回燕雲哪有想象中的這般容易。

說不定……

說不定他回不來了呢?

金國現在懶得管已經喪失斗志的耶律淳。

宣和四年的春天,他們在此出動大軍,拼命追擊躲到大同的遼主耶律延禧。

耶律延禧不當人技術當世坐二望一真不是吹牛,

藏在山中一時無事,他居然又想起來打獵,而且現在滿世界的人都認為遼國已經徹底沒有翻盤的機會,群臣建議耶律延禧要麼向西往西夏逃,要麼想辦法走雁門往大宋逃,總之不能坐以待斃。

可耶律延禧恰恰不這麼認為。

他雖然給西夏發了一封勤王的聖旨,可一直沒有逃跑的意思。

在西京大同,他一直在拉壯丁組建軍隊,

眼下他甚至還覺得自己有翻盤的機會,契丹人的驕傲讓他不願就此放棄,準備跟金國好好斗上一斗。

趙樞听到這個消息的時候已經是宣和四年的一月底。

雁門關那邊的消息說耶律延禧又組織了幾萬「大軍」,準備跟金國的二太子完顏宗望好好較量一下。

趙樞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一度懷疑遼國是不是也來了一個穿越者,說不定已經提前造出了炸藥之類的東西。

可二月初他剛剛回到開封的時候又收到了新的軍情,上面明明白白說著耶律延禧被打的屁滾尿流,耶律延禧直接逃進山中,這會兒是再也沒法堅持作戰,就算想逃都難。

趙樞也不知道應該贊賞他的勇氣,還是應該感嘆他的愚蠢。

以耶律延禧的地位,如果能逃到大宋,肯定是組建大遼流亡政府的不二人選,以後怒斥那些遼國的降將為反賊也是名正言順。

可沒想到他這麼莽,現在被四面包圍,現在只徹底指望不上。

趙樞無奈,也只能將目光投在了還在猶豫的北遼皇帝耶律淳的身上。

他在西夏前線的時候就已經接到了宇文虛中的奏報,剛剛繼任為皇帝的耶律淳請求作為金國的附庸國,卻被阿骨打直接了當的拒絕。

阿骨打現在是被仇恨沖昏了頭腦,到處搜捕耶律延禧沒空收拾耶律淳這些由殘兵敗將組成的草台班子,

不然估計金兵一個沖鋒就能輕易擊垮北遼的防線,他們根本無力與金人對抗。

面對這種情況,耶律淳在眾臣的建議下向大宋發來了求救信——注意,是求救,並不是傳說中的想要內附。

耶律淳表示,大宋和大遼是兄弟之國,現在大遼已經到了危亡的關頭,請求大宋出兵來南京,幫助遼人共同抵御外地。

消息傳到大宋,朝堂幾乎是一片反對之聲。

大宋的軍隊開到了燕京,自然要將那邊的土地盡數佔據。

可佔據土地哪有這麼容易。

如果耶律淳的書信上跟大宋說說以後的交割土地之事,大宋全速派兵北上將燕雲盡數佔據,然後以燕山防線修築堡壘,讓大宋不費吹灰之力就拿到這魂牽夢繞的土地,那自然是再好不過。

可率軍去救援就是另一回事了。

去了燕京在燕山一帶布放等于深入敵國境內,豈不是任由遼國拿捏。

人家要是斷了你的軍糧,任你天神下凡都沒有用處。

而且之前趙樞偷偷模模援助遼國就算了,如果宋軍北上援助遼國,跟金人踫上等于直接跟金人翻臉,說不定還讓遼人坐收漁人之利。

趙樞靜靜地捏住書信沉思片刻,又喚來在一邊的韓世忠、張俊二人,肅然道︰

「汝等以為如何?」

「堅決不可啊!」

二人異口同聲地道。

這兩人都是久經沙場,自然也能體察到這書信中藏著的玄機。

韓世忠謹慎地道︰

「大宋從來都沒有佔據過燕雲,那邊的漢人、蕃人跟宋人絕不是一條心。

到時候貿然去了,耶律淳隨便玩點手段,我等數萬兄弟危矣。」

張俊也道︰「金人遠非西夏可比,我等要做好完全的準備。

如果金人來勢洶洶,我等遠征之軍抵擋不住,遼人也不肯配合,便是神仙也難以回天。

就算我軍竭力作戰擊退金人,以後也是騎虎難下,只能不斷幫遼人效力,還是無法拿回燕雲。」

趙樞靜靜思考了片刻,一時間有些為難。

在趙樞之前的設計中分兩手。

其一是李聖符勸說遼主投降,直接投降大宋,趁著金國久戰疲憊,大宋還能抓緊修一波堡壘做防御。

其二是讓遼國放棄土地,國主帶著百官和工匠來大宋境內組建流亡政府,之後再利用燕雲的反抗勢力,逼迫金國拉長戰線,最後將他們趕出燕雲。

可現在耶律淳很明顯沒有內附的意思,只是收容他們的百官組建流亡政府,趙樞也有點不甘心。

既然邀請大宋北上……

「要試試,不然那遼人只怕要小覷我等了。」

打仗方面趙樞很尊重專業人士的想法,但這次,他似乎已經能感受到遠在千里之外的耶律淳心中滾燙的算計。

派一支軍隊去遙遠的遼國肯定是一件非常危險的差事,可這樣危險的買賣帶來的收益也是可以預料的。

耶律淳在夾縫中生存,被迫采用鬼蜮手段與金國和大宋來回周旋,稍有不慎就是滿盤皆輸。

如果現在在開封安坐不動,等于平白將一大片土地扔出去。

出兵直接支援遼國雖然危險,但這富貴……

險中求啊!

「先回去準備一番,大遼是我們的兄弟之邦,兄弟現在需要幫助了,我們不去豈不是被人看了笑話?

去,一定要去。」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