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七十七章龍門街、牛肉館、雜碎面、爭

樊氏牛肉面館位于朱雀門東路的龍門街。

朱雀門是諸多外來者進入長安的必經之路,龍門街更是很多人打尖歇腳的場地所在,相對于長安城其他街區昂貴的物價,龍門街的物價可以用物美價廉來形容,不管是酒樓茶肆,還是客棧茶攤,價格都很便宜,平時南來北往的行人,進入長安城之後,都會選擇在龍門街落腳,若是到了舉辦春闈或秋闈的時候,龍門街更是許多寒門仕子扎堆的地方。

龍門街以前不叫這個名字,而是叫泥瓶街,位于外城,很早以前的外城,其實就是城外的意思,而泥瓶街是貧民扎堆的地方,骯髒污穢的很,而隨著長安城的不斷擴建,城外變成了外城,即便以前再貧窮的地方,也變得寸土寸金起來,泥瓶街也順勢崛起,成為了長興街,而原本居住在這里的百姓,也搖身一變,成為了殷實之家。

都說吃水不忘挖井人,只有真正吃過苦的人,才能明白苦日子到底有多難熬,那些殷實之家所謂的吃苦,只是表面的吃苦,真正的吃苦是無法言說的苦,很多在泥瓶街崛起的百姓,都選擇搬離這里,去往內城定居,去過‘人上人’的好日子,似乎是想逃離泥瓶街,可還是有不少人家選擇留在這里,然後置辦家業,從那些搬離此地的人手里,購買產業,在泥瓶街開辦了很多商鋪。

泥瓶街商鋪林立,卻大多數都上不了台面,最重要的一點兒,還是因為這里的東西都太便宜了,便宜的讓人懷疑這里到底是不是長安城,而泥瓶街變成長興街,又變成龍門街,最重要的原因,還是因為在六大王朝定都長安期間,從泥瓶街走出來很多官員,除卻本身就出自泥瓶街的官員之外,大部分都是從全國各地來長安參加科舉的讀書人。

窮學問,富學武,讀書考取功名,似乎是很多窮苦人家出人頭地的唯一選擇,而每次科舉,來長安的仕子茫茫多,可能夠住得起內城的仕子,終究還是少數,大多數人只能選擇住在外城,或者干脆在城外居住。

在長安城這個寸土寸金的城池當中,泥瓶街是一個奇葩的例外,整條長街的消費都很低,成為了很多寒門仕子的首選之地,而在這仕子扎堆的地方,每年都會出幾個進士,甚至是摘得三甲的人。

如此長年累月下來,泥瓶街出進士的人數,已經差不多快跟內城的持平了,因此,泥瓶街又被稱之為魚躍龍門的龍興之地,泥瓶街又被改為龍門街。

龍門街商鋪眾多,其中以吃住為主,在這里基本沒有娛樂場所,比如青樓勾欄這些尋花問柳的地方,在龍門街都看不到,而位于泥瓶街盡頭的樊氏牛肉面館,就是諸多商鋪其中一家。

牛肉面館,敢在這個主要以農耕為主的時代,公然售賣牛肉,樊氏牛肉面館絕對是頭一家,而且還是唯一的一家,可樊氏牛肉面館開設的時間很久,最早可以追溯到秦朝以前,二千多年屹立不倒,只能說明,這家面館的後台很硬,硬的可以無視朝廷法度。

然而,事實卻並非如此,樊氏牛肉面館沒有什麼後台,樊家是龍門街的原住戶,長安城還只是一個小縣城的時候,其祖先就在這里定居生活,待到長安城成為國都之後,樊家也沒出什麼多有名的人物,樊家做官做的最大的,也只是太僕而已,

三省六部九卿,太僕是九卿之一,專門負責管理宮廷御馬和王朝馬政的,說白了,就是個負責養馬的,權利不小,卻也不大,除此之外,樊家就沒出過什麼大人物,大部分樊家子孫都是四品到七品之間徘徊著,因此,說樊家後台硬,那只是玩笑話而已。

樊家牛肉面館之所以延續兩千多年,屹立不倒,主要原因是因為這家面館賣的根本不是牛肉面,而是羊肉和豬肉面,其中以羊雜湯和豬下水最為出名。

掛羊頭賣狗肉,樊家這是掛牛頭賣羊肉,也是奇事一件,而樊氏牛肉面館這個名字的由來,跟秦朝的開國皇帝有關系。

當年,秦高祖還沒有起兵造反的時候,就曾來過長安,只是,那時候的他,囊中羞澀,只能來龍門街轉轉,恰好看到了樊家開設的面館,看了看菜牌,模了模口袋,發現還能吃兩碗面,就走了進去,要了一碗羊雜和豬下水混雜的湯面。

以往這些東西,秦高祖別說吃了,就是看一眼都不會,可人餓都極致,吃啥都是香的,秦高祖在吃這面的時候,居然吃出了牛肉味,就說了一句,‘此乃牛肉也’,由此可見,當時的秦高祖是餓到了什麼程度。

後來,秦高祖起兵打入長安城之後,第一件事不是去往皇宮,榮登大寶,而是來龍門街要了一碗雜碎面,于是,樊家的羊肉面就變成了牛肉面。

據說,秦高祖在成為秦朝開國皇帝之後,還多次出宮來這里吃面。

當然,這只是一段傳說,至于其真假如何,無從得知,反正來這里吃面的人,是沒有從里面吃出牛肉味來,畢竟,對于那些需要數著銅板過日子的仕子而言,牛肉面里到底有沒有牛肉並不重要,主要能填飽肚子就可以了。

巳時末。

有一個白發蒼蒼的老人,佝僂著身體,背著手走進了這家已經沒有多少食客的面館。

老人沒有進入店內,而是選擇坐在外面露天的桌子旁,看向伙計,笑著說道︰「小二哥,來一碗雜碎面,多放湯,少放面,再來兩瓣蒜。」

「好 !」

店小二年齡不大,二十來歲,肩頭搭著一條白色毛巾,聞言之後,清唱一聲,對于老人的這個要求,絲毫不覺得意外,反而覺得這是個行家。

樊氏牛肉面館,最大的精髓不在于牛肉面到底有沒有牛肉,也不在于面條本身,而是在于面湯之上,樊家的湯鍋已經熬煮了上千年,肉湯之濃郁超乎想象,真正懂行的人來吃面,都不是奔著吃面來的,而是奔著喝湯而來的。

店小二取下毛巾,干淨利落的擦拭著其實並不贓的桌面,笑著問道︰「我們家的米酒也是一絕,這大冷天的,要不來一碗熱米酒?」

老人很和善,聞言之後,斜眼看了一眼不遠處的菜牌,似笑非笑的看著店小二,小二見狀,頓時有些尷尬。

樊氏牛肉面是不貴,十個銅板就能吃一碗,可這米酒可不便宜,居然要二十個銅板一碗,一碗米酒可以買兩碗面了,誰舍得啊,但是,老人還是笑著點點頭,說道︰「那就來一碗。」

「好勒。」

店小二聞言,頓時眉開眼笑起來,轉過頭喊道︰「熱米酒一碗。」

喊完之後,店小二就連忙轉過身,笑著說道︰「這位爺,你稍等,我這就給您端面去。」

「有勞了。」老人點點頭笑道。

「小人不敢。」

店小二說著話,轉身離開了,而老人則轉過頭,盯著不遠處懸掛在牆上的菜牌,眼神恍惚,愣愣出神,似乎是想起了什麼往事兒。

這位老人不是別人,正是當朝僕射房巨鹿。

此刻,坐在桌前的房巨鹿想起了很多年前,他初來長安時候的情形。

房巨鹿祖籍蘇州,房家是蘇州一個世家,雖然不是最大的,可在一眾世家當中,也算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存在,而作為世家子弟的房巨鹿,赴京趕考,盤纏自然不是問題,房巨鹿在出發的時候,不但攜帶了不少的盤纏,身邊還跟著一個書童,專門負責照顧他的飲食起居。

房巨鹿雖然出身世家,卻不是嫡出,而是庶出,再加上其母出身不好,只是府里的一個丫鬟,雖然事後他娘親也被迎娶進門,成為了小妾,可處境並不算好,可能是命薄,接不住那福氣,在房巨鹿很小的時候,就常年生病,更是在房巨鹿第一次參加鄉試的時候,就一病不起,駕鶴西去。

在世家當中,像房巨鹿這種出身的孩子,不敢說很多,可絕對不少,豪門大戶,蠅營狗苟的事情茫茫多,見多了也就習慣了,房巨鹿小時候過的不算好,卻也不算差,遭受同齡人欺壓和排擠很正常,也會被府里的僕人丫鬟刁難,但是,主母對他很好,可能是她無法生育的緣故。

房巨鹿讀書很用功,可以用頭懸梁,錐刺股來形容,府里其他孩子在玩的時候,他在讀書,其他孩子在讀書的時候,他還在讀書,其他孩子睡覺了,他依舊在讀書。

天賦很好,讀書還很多,還如此用功,自然引來了父親的關注,但是,關注也只是關注而已,那個男人從他出生到他離開家,對他都沒有什麼好臉色,對他如此,對他娘親也如此。

在他考中舉人,興高采烈回家的時候,那個男人也只是淡淡的瞥了他一眼而已,沒有夸贊,當然也沒有打擊他,這讓當時的房巨鹿很是失落。

在房巨鹿離開家鄉,赴京趕考的時候,男人也沒有送行,只是在他臨走時,說了一句︰「若是不中,就回來,房家還養得起。」

那一刻,房巨鹿是憤怒的,是仇恨的,他覺得那個男人太冷血了,他不配為人夫,不配為人父,心中暗暗發誓,不混出個人樣來,他絕對不會回家,于是,帶著一腔憤懣的房巨鹿離開了蘇州。

蘇州距離長安很遠,以前,在蘇州的時候,他以為天底下所有地方都像蘇州一樣的富饒,可當他走出家門,走出蘇州之後,他才知道,原本並不是這樣。

一千兩的盤纏,已經足夠他往返,可是,一路走來,花錢如流水,才走出蘇州沒多久,錢就花去大半,在進入襄洲的時候,更是遭遇了土匪,身上僅剩不多的百余兩銀子,也被搶走,不但銀子被搶奪一空,身上的衣服和值錢的物件,更是被掠奪一空,除了那些只能當擦屁-股紙來用的書籍別丟棄了一地。

在那一刻,房巨鹿開始懷疑,讀書有用嗎?讀書真的能治國平天下嗎?

這個問題,沒有人能夠回答他,在失去了盤纏之後,主僕二人是差不多一路乞討,才進入京城的,在家的時候,這個五谷不分,四肢不勤的世家子弟,也學會了很多生活小技巧,當他抵達長安的時候,人們看到的不是一個苦讀聖賢書的讀書人,而是一個農民。

進入長安之後,他的第一頓飯就是在這龍門街的樊氏牛肉面館吃的,沒花錢。

那是一個寒冷的冬天,寒冬臘月,人人都不願出門,唯獨這面館熱氣騰騰,香氣四溢,主僕二人穿著單薄,站在面館前,躊躇不前,餓是真的餓,可沒錢是真沒錢,雖然一碗面只要十個銅錢,可也吃不起啊。

當時的掌櫃是個上了年紀的老人,在看到這個落魄書生和僕人之後,就給了他們一人一碗面,少湯多面,羊雜碎和豬下水更是鋪滿了整個面碗,在大冬天里,主僕二人一人一碗面,就著大蒜吃的面紅耳赤。

之後的一段時間,主僕二人天天來,因為距離春闈科考還有幾個月,除了吃面之外,也吃不起其他的,剛開始的時候,二人沒錢,只能蹭吃,而每次掌櫃也不多說什麼,看到二人之後,就吩咐孫女給他們送兩碗面去,房巨鹿心中很難為情,可在饑餓面前,文人的那點兒風骨早已經沒有了。

後來,房巨鹿開始擺攤給人代寫書信,以此來賺些銀錢,終于有錢付賬了,但是,每次他給錢的時候,掌櫃的只收他三個銅板,而對此,房巨鹿在堅持幾次無果之後,也就只能這樣了。

從十二月份,一直到次年的三個月,四個月的時間,他在這里吃了四個月的面,一日兩餐,然後就參加了科考,中了,甚好,可他還是天天來這兒吃飯,別人吃面十個銅板,他始終是三枚銅板。

之後,宦海浮沉多年,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他來這里的次數越來越少了,到了最後,他都快忘記這湯面的味道了,直到有一天,他突然想起來的時候,再來這里的時候,卻發現當年的那位老人,早已經去世,而當年那位天天給自己端面,看著自己就臉紅的小女孩,也嫁為人婦,成為人母。

那一次,房巨鹿沒有走進面館,只是站在街頭靜靜的看著面館,讓下人把多年前欠下的飯錢補上,從那之後,他就再也沒來過這里。

一個世家庶出的子弟,從習文到習武,從落魄書生成為一朝僕射,期間經歷了什麼,值得說道的地方太多太多,房巨鹿從出生就跟人斗,小時候跟家族嫡系斗,長大後跟一洲一郡的仕子斗,然後又跟天下仕子斗,入朝為官之後,又跟滿朝文武去斗,之後又跟他國斗,其一生敵人很多,朋友卻寥寥無幾,能夠稱之為朋友的人,早就化為一捧黃土了,只剩下他孤零零的活著。

然而,唯一能讓他記住的人不多,除了自己那個沒讀過書,卻始終堅持讓自己多讀書的娘親之外,也只有那個陪著自己從蘇州一路走到京城的僕人,還有那個給了自己一碗面的樊姓老人和那個孫子都有兒子的女人。

小時候,娘親健在的時候,經常在其耳邊嘮叨︰「兒啊,不要爭,該是你的就是你的,搶不來的,即便搶到了,也留不住的。」

「兒啊,娘讓你讀書,不是讓你出人頭地,只是想讓你不被人欺負。」

「兒啊,不要怪你爹,他也有他的難處。」

「兒啊,安心去考,考不中也沒事兒,娘還在呢。」

「兒啊,你不該去爭的。」

「兒啊」

年輕的時候,房巨鹿沒有去听這些話,他要爭,不但要爭,還要爭更多的東西,別人有的他要有,別人沒有的他也要有,可是,當他為人夫,為人父,站在權利頂尖的時候,他突然發現,高處不勝寒啊,想退已經退不下來了。

早知道這樣,當初就不該爭的,若是當初,他听了娘親的話,沒有去參加科舉,會不會現在過的很舒心一些呢,如果當年在遭遇搶劫之後,直接打道回府,會不會就不會出人頭地呢,假如當初在來到長安之後,沒有棄文從武從,一切會不會就會不一樣呢,倘若

早些年的那些人,這些年里早已經被忘卻,即便此時回想起來,也只能模糊的看到他們的身影,他老了,他確實是老了,老的都應該埋進土里了。

「客官,面來咯,您的米酒!」

店小二端著熱氣騰騰的雜碎面,來到桌前,輕輕放下之後,留下一句客官請慢用,就轉身離去。

房巨鹿的思緒被打斷,緩緩回過神來,低頭看了一眼眼前的面碗,不知道是不是熱氣太大,還是因為別的,房巨鹿微微眯起眼楮,拿起筷子,撥弄著碗里的面條,然後放下筷子,端起面碗喝了一口面湯,隨即放下筷子,喃喃道︰「爭了一輩子,那就再爭一次。」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