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九章 人生百態

除夕夜本來就是一個無比熱鬧的節日,尤其是都蔚府和刺史府,今晚更是熱鬧非凡。

隨著趙公公攜帶聖旨,進入東海城,先後去往了刺史府、都蔚府還有滄海別苑,各種消息已經快速傳遞開來,在這個沒有太多娛樂活動的時代,隨隨便便發生一件事,都會引起人們的關注,更何況,京城來人了,而東海城的官場就那麼大,于是,在趙公公去往客棧住下之後,東海城大大小小的官員,都逐一去往刺史府和都蔚府進行道賀。

刺史府!

天還沒有完全黑的時候,就有不少官員登門拜訪,一方面,是祝賀崔東海加官進爵,官職雖然沒有改變,但是,對于這些在體制內混的人來說,既然已經封爵了,那升官還遠嗎?如果不是鎮海大將軍殷元魁去了京城,準備西征的事情,而海洲還需要有人坐鎮一方的話,估計崔東海已經升官了。

另一方面,則是提前拜年了,一般時候,都是在元旦過後,才開始登門拜訪的,但是,這一次不一樣,有了聖上的旨意,提前拜年也恰逢其會,是一件好事兒。

在官場上,雪中送炭的事情,很少有人願意去做,而除非是那種生死大仇,不然也不會有人輕易去做落井下石的勾當,但是,錦上添花的事情,還是有很多人願意去做的,比如此刻。

東海城說大不大,說小卻也不小,大大小小的官員不多,卻也不少,再加上海洲附近一代的知州、知府、縣令等等,基本上都在東海城有產業,自從崔東海成為刺史,常年居住在東海城之後,這些人都會攜家帶口的來東海城過年,畢竟,做官也是一門藝術,相對于能力而言,做人做事有時候更為重要。

從下午開始,各種有品級的官員,都攜帶者重禮前往刺史府,去了之後,說了幾句奉承話、客套話,不管是發自肺腑的,還是純粹的附炎趨勢,重要嗎?

不重要,只要人來了,禮物送到位了,那就足夠了。

當然了,今天的他們,很忙碌,非常的忙碌,不單單要去刺史府送禮,還要去都蔚府送禮,更重要的,他們還要去滄海別苑送禮。

送禮這件事,可大可小,很考驗一個人的能力和城府,以往,整個海洲自然是崔東海和殷元魁最大了,不過,因為殷元魁鎮守的不止是海洲,還要其他兩洲,過年的時候,殷元魁都在軍營當中,而人們送禮,一般都是直接送到將軍府,由府中的婦人和管家代為收下,其實,大多是的時候,這些人送去的禮物都不會被留下。

正因為殷元魁常年不在將軍府,所以送禮的人每年都有,禮物也準備,只是,他們都知道,不管自己準備的多好,對方都不會收下的,所以大部分人主要的心思還是放在刺史府和都蔚府上。

刺史府自然不用多說,那自然是禮物怎麼貴重怎麼來了,怎麼投其所好,怎麼準備了,而給都蔚大人的禮物,雖然沒有給大將軍和刺史那麼貴重,但是,也不會低到哪里去,不過,彼此已經不是初次合作了,每個人該準備什麼樣的禮物,其實心中都有數的,只是,今年有所不同。

樂萱郡主今年也在東海城過年,既然是皇室成員,自然不敢忽略了,可是,該送什麼禮物,才能討得歡心,這就讓很多人為難了。

如果說,許一凡沒有出事兒,那自然一切都好說,直接去找許一凡,畢竟,許一凡跟齊若兮她們的關系好,自己作為一方父母官,親自去往許府,許一凡作為一介布衣,只要自己開口了,許一凡不可能不說些什麼的,人情世故嘛,大抵都是如此。

可關鍵問題是,許一凡現在出事兒了,雖然事情還沒有水落石出,可也沒有人敢在這個時候,輕易的靠近許一凡,萬一事情是真的,上面的人一旦追究起來,他們也可能被牽連的。

就這樣,該怎麼給樂萱郡主送禮成為了一大個不小的難題,而除了樂萱郡主之外,還是燕王之子李嗣源這個世子殿下也在東海城,又該給他送什麼禮物,又是一個難題。

這些人之所以都急匆匆的去往刺史府,除了道賀和拜年之外,更多的還是想問問刺史大人,該怎麼應對這幾位從京城來的富貴人。

對于送禮這件事,崔東海是很反對的,但是,他也知道,下屬給上官送禮,那是常態,也是官場的潛規則,他雖然是刺史,在政務上一言九鼎,可是,在這種事情上,他也不好多說什麼,犯眾怒的事情,他也不會去做。

從下午開始,刺史府有賓客如雲,熱鬧無比,宴席擺了一桌又一桌,使得崔東海疲于應對,煩不勝煩,不過,這些人大多數都是過來露一面,待一會兒,在知道了自己想知道的消息之後,就識趣的離開了。

到的天黑之後,大部分的官員就一一離開,他們離開之後,自然不是回家,而是直奔滄海別苑,過去給郡主請安,時間不長,人到了,禮物到了,在郡主她們面前露一面就夠了。

從滄海別苑回來之後,還要去李府,拜訪世子殿下,接著還要去都蔚府,之後,又要去自己直系上官府里拜訪,等到做完這一切之後,才能拖著疲憊的身軀,回到自己家中,吃上一頓團圓飯。

每當這個時候,很多人都要感嘆一句︰「為官者,大不易啊!」

人生百態,不一而足,東海城這場看似鬧劇的情況,其實,在大炎王朝各個地方都在上演,其中最為典型的自然就是長安了。

長安作為京都,官員眾多,世家林立,皇親國戚、皇室宗親、藩王爵爺、致仕的泰山北斗、儒家的大儒凡是在京城做官的人,在除夕到來這幾天,都要一一去拜訪,而除夕之後,更是需要再次逐一拜訪,這已經是一種常態了。

京城的官員,尤其是那些高不成低不就的官員,才會深深地體會到為官者,大不易,京城居,大不易也!——

李嗣源在應付了諸多前來拜訪的官員之後,並沒有在李府待多久,而是直接叫來下人,乘坐馬車,趕往了滄海別苑。

李府雖大,可是,畢竟不是自己家,偌大的府邸,除了他自己之外,也只有那些幕僚和下人了,而今晚是除夕,他自然要去滄海別苑,如果是以往,到了晚上,他是不能也不適合去滄海別苑的,但是,今天不同,過年嘛,他是皇室宗親,而齊若兮也是,徐詩芷雖然不是,但是,地位和身份和他們也可以做到平起平坐,更何況,在滄海別苑還有泰山北斗,一代大儒荀德華呢。

李嗣源的帶來,並沒有引起太大的波瀾,過年在哪里都是一樣,該怎麼準備,那些下人們心里都有數,這些事情自然不用他們這些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人來操心了。

吃完了一頓豐盛的晚餐之後,一行人就來到了觀海亭閑聊。

雖然現在是冬天,不適合去觀海亭待著,但是,對于他們而言,只要想去,所謂的寒冷是不用擔心的,能夠用銀子解決的事情,都不是事情。

原本空曠的觀海亭,早已經拉起了厚厚的帷幔,在亭子中間放置著一個大火爐,炭火正旺,人置身在亭子當中,非但不感到寒冷,反而還會感到幾分炎熱,尤其是透過帷幔,看著外面大雪紛飛的場景,耳邊傳來海浪拍打礁石的聲音,何嘗不是一種享受呢。

站在觀海亭,既可以眺望一望無際的大海,又可以從這里看到東海城那點點燈火,這種美好的畫面,在長安城是很難看到的,當然了,不是不能看到,而是不易看到,畢竟,天子腳下,規矩重重,越是地位崇高的人,他們受到的約束越大,縱然心中有某些想法,也只能是想法了。

李嗣源的心情很好,趙公公這次來宣旨,內容他已經知曉了,而炎武帝讓齊若兮她們早日回京的消息,他也知道了,這對于他而言,無疑是一件好事。

這道口諭其中的含義,徐詩芷她們能看明白,而李嗣源自然也無比的清楚,對于李嗣源而言,這次東海城之行,果然沒有白費,只要徐詩芷她們回京了,那麼,第一件事就是上門提親,也可能是皇帝賜婚,到了這個時候,一切都算是塵埃落定了。

至于徐詩芷喜不喜歡自己,這個已經不重要了,如果徐詩芷懂事,嫁過來之後,他自然會好好對待徐詩芷的,如果不懂事,他也不會把徐詩芷怎麼樣,但是,有些事情肯定會出現的。

不過,越是這個時候,越是需要謹慎,盡管他知道,自己跟徐詩芷的事情已經算是鐵板釘釘的事情了,但是,這次他來滄海別苑,跟徐詩芷相處的時候,反而更加的有禮有節起來,他不想在這個時候,因為自己的一些莽撞行為,讓徐詩芷找到由頭,而至于那個因為自己,被弄進大牢的許一凡,已經被他忽略了。

不管許一凡到底是不是叛將之子,對他已經構不成威脅了,就算有一定的威脅,這小子的根基在東海城,而自己的根基則在長安,在西北。

按照李嗣源的預計,只要這次回京,他跟徐詩芷的婚事定下來了,那麼他可能就要回西北藩地了,到了那個時候,就算許一凡僥幸在這件事上幸存下來,也只是一個小角色而已,這些年,他在京城踩死的小角色還少嗎?

李嗣源心情大好,可是,齊若兮也好,還是徐詩芷也罷,她們的心情都不算好,或者說,心情差到了極點。

徐詩芷的未來已經注定了,看到閨蜜這個樣子,在想想自己,齊若兮也是悲從中來,這個除夕,對于她來說,是最難過的一個除夕夜,她只是希望這個除夕夜長一點兒,再長一點兒,這場大雪大一點兒,再大一點兒,這樣,她回京的時間就可以延長一些。

當然,她心里也很清楚,這樣的拖延其實沒有作用,除夕終將會過去,新的一年即將開始,而大雪終究會停歇,她和徐詩芷也終究要離開東海城,回到那個規矩森嚴的京城。

相對于齊若兮的悲哀,徐詩芷已經逐漸冷靜下來了,或者說,她已經認命了,不管是面對之前那些前來拜訪的官員,還是面對李嗣源,徐詩芷表現的有禮有節,也拿出了大家閨秀的氣質和姿態。

以前,如果李嗣源跟她說話,她總是愛答不理的,而現在,李嗣源跟她說些什麼,她都會回應一二,盡管語氣還是有些冷淡,但是,相較于之前,已經改變太多了。

在這個除夕夜,最不受影響的,估計也有荀德華師徒了。

今天來拜訪他的官員也不少,不過,大多數人都听聞過這個大儒的脾氣,不會在他面前多麼的放肆,簡單的閑聊幾句,就會起身離開,而面對齊若兮也好,徐詩芷也罷,亦或者是世子殿下李嗣源,荀德華都沒有表現的多麼卑躬屈膝,當然,到了他這個年齡,除了聊聊的數人之外,他也不需要對任何人卑躬屈膝。

在這位大儒看來,齊若兮她們終究是晚輩,是一群孩子,對于她們的婚姻大事,荀德華不好說什麼,當然也不會說什麼,自古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既然是其家中長輩做出的決定,那就是家務事,他一個外人又能說些什麼呢?

當然了,拋開聖人教會,還有世俗規矩之外,他自然也希望這些年輕人可以尋找到自己的幸福,只是,這種事情,這種話,也只能想想而已,他不好說,也不能說。

一行人圍坐在火爐邊,一邊喝著醒酒茶,一邊吃著點心瓜果,隨便有一搭沒一搭的閑聊著。

戌時一到,夜已經深了,但是李嗣源卻沒有離開的意思,在這里過夜,那肯定是不可能的,但是,他可以在這里等到新年的到來,然後再離開這里。

幾個人聊得話題也是五花八門的,討論更多的還是今天前來拜訪他們的官員,說說某某官員是個什麼樣的人,性格如何,能力如何,將來會有什麼成就,有時候也會說說某某官員,在面對她們的時候,那丑態百出的樣子,有時候也會說說長安的情況,當然,因為大儒荀德華在場,他們聊的更多的,還是關于讀書這件事。

在大部分人看來,他們巴結齊若兮她們,其實主要是沖著她們背後的勢力而去,但是,當他們真正的了解齊若兮她們之後,就會發現,不管是齊若兮,還是徐詩芷,亦或者是李嗣源,其實在才華方面,都不是一般人可以比擬的。

這個也很正常,作為皇室宗親,宰相之女,她們從小受到的教育都是極好的,齊若兮就不用多說了,她有一個才華橫溢的母親,還有一個同為大儒的父親,其才情自然不低,而徐詩芷也是如此,徐肱能夠成為文官之首,他的文采自然也是很高的,雖然沒有大儒這樣的稱號,可是,看他幾個孩子的成就,也可以看的出來,徐肱在治家這方面,做的是很不錯的。

至于李嗣源,雖然在京城的時候,因為常年留戀煙花之地,喜歡跟人爭風吃醋,一副典型的紈褲子弟的樣子,可是,說到他的文采,也沒有多少人會出來指摘他的。

長安的花魁,可不是一般的青樓女子,她們無論是在情商,還是在智商上,都是出類拔萃的存在,而能夠受到她們青睞的男子,哪個不是大才子,而李嗣源能夠馳騁青樓多年,若說他純粹是仰仗著老爹和皇室宗親的身份,那是不盡然的。

想要成為一個紈褲,其實也沒有那麼容易,如果沒有點兒真本事,早就不知道被碾死多少回了,而李嗣源能夠被人們私底下評價為京城四大紈褲之首,若說他沒有真才實學,是不可能的。

當然了,對于這些事情,人們常常是忽略的,是視而不見的,更多的人還是願意相信自己願意相信的事情。

就在眾人圍坐在火爐邊,有一搭沒一搭閑聊的時候,徐詩芷眼角余光看到東海城內,有大火升起,她下意識的皺了皺眉頭,說道︰「咦,又走水了。」

眾人聞言,順著徐詩芷的目光看過去,確實發現在東海城內,有一處建築起火了,火勢很猛,把附近照耀的一片光亮。

「估計是誰家下人沒注意吧,畢竟,天干物燥的。」李嗣源看了一眼,就收回目光,不以為然的說道。

徐詩芷她們看了一會兒,也沒有多說什麼,倒是荀德華開口說道︰「希望不要死人啊。」

但是,這也只是一種感慨而已,類似于在新春佳節的時候,發生火災的事情,不是沒有,每年都有幾次,無非是大過年的,懸掛的燈籠多了,下人沒有注意,燈籠倒了,從而引發火災,此類事情屢見不鮮。

寧致遠則始終看著那邊,看了一會兒,他臉色大變的說道︰「不對勁。」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