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 陶化坊事件(下)

入夜一行人再次來到了陶化坊。

值錢的東西下午已經被收走了,府宅內顯得更加冷清。

「公子,有人跟蹤我們!」裴旻走近李琇,不露聲色道。

「有多少人?」

「大概有十幾人,都是高手。」

李琇沉吟一下問道︰「鐘馗,我交代的東西帶了嗎?」

「公子,我都帶上了。」

「走!先去水井。」

房宅內有兩處水井,一處在外房,一處在內宅。

眾人來到了內宅水井。

李琇其實也沒有抱太大希望,他後來又想到了不少可能性。

比如完全可以藏在某個莊園內,很可能只有羅英的兒子知道,只是羅英沒想到兒子會先走了一步。

如果真相是這樣,那麼這個證據就成了死證。

李琇看了看水井,對裴旻道︰「你在附近找一找,看有沒有梯子。」

裴旻飛奔而去。

李琇又向小眉招招手,低聲給她說了幾句,將一個小布包交給了她。

很快,裴旻扛著一架長長的竹梯過來。

「還真被殿下猜到了,雜物間內就有這架梯子。」

梯子的出現讓眾人精神一振,任何東西都不會無緣無故出現。

「公子,讓我下去吧!」公孫小眉主動請纓。

井口太窄,也只有她下得去。

眾人舉著火把,望著小眉頭頂一點點從井口消失,李琇忽然有一個明悟,應該是羅英的兒子,他的兒子一樣縴瘦。

「公子,他們出現了,都藏身在牆上,東面和西面都有,約三四十人。」

「沉住氣!」

時間一點點過去,大約過了一炷香左右,井下傳來小眉驚喜的喊聲,「公子,找到了,在井壁內有一個洞。」

李琇連忙趴在井邊高聲喊道︰「先不要急著打開,當心掉到水里,把它完整地拿上來!」

他聲音很大,整個後院都能听到。

不多時,一個半尺長寬的鐵匣子被小眉慢慢舉出了水井。

李琇接過鐵匣子,用刀撬開小鎖,打開看了一眼,笑道︰「真的找到了!」

「王爺沒說錯,果然還是殿下聰明,能做到別人做不到之事!」

黑暗里傳來一個聲音。

「是誰!」

只見一個三十歲左右的黑衣武士出現在光線內。

他拉掉面巾,露出一張長臉,依稀可見他臉頰上一條長長的傷疤。

「在下沈南,興慶宮武士副統領,請殿下把鐵匣子交給我。」

李琇冷笑道︰「我費盡心力才找到它,憑什麼交給你?」

「憑實力!」

沈南一揮手,黑影中出現大批武士,舉著弩箭對準他們,冰冷的弩箭在月光下閃爍著幽幽綠光。

他們身後也涌現出二十余人,也同樣舉弩對準他們。

李琇回頭看了看,冷笑一聲,「好一個螳螂捕蟬,黃雀在後!」

「殿下,王爺只是讓我不要殺你,但你的手下他可沒有吩咐,我數到三,你若不交出來,我把他們全部射殺,一……二……」

裴旻剛要拔劍,李琇一擺手止住他,點點頭,「你贏了!」

李琇上前兩步,把鐵匣子放在地上,舉手慢慢退後。

「東西我給你了,但你若膽敢放箭,三十步外你人頭一樣落地。」

沈南看了一眼裴旻,他當然知道此人飛劍厲害。

沈南給手下使個眼色,一名武士上前撿起鐵匣子,快步退後交給了他。

沈南迅速退到武士身後,打開鐵盒子,一名手下舉起火把照亮,鐵盒子里面是十幾封信,都是薛王李成業寫給羅英的信件,筆跡也沒錯。

王爺沒說錯,最好的證據就是信件。

沈南大喜過望,呵呵笑道︰「殿下果然是聰明人,既然識時務,我當然不會翻臉,我們走!」

他先走一步,緊接著其余四十余名武士紛紛撤退,瞬間走得干干淨淨。

紫林楓忍不住冷笑道︰「殿下還真識時務啊!」

但除了她不滿,其他人都很平靜。

紫林楓愕然,這時,公孫小眉從井里爬出來,警惕地看了四周,裴旻微微笑道︰「他們已經走了!」

公孫小眉這才把一個油紙包遞給李琇。

紫林楓瞪大了眼楮……

李琇把油紙包揣入懷中,他看了一眼紫林楓,令道︰「我們走!」

紫林楓不屑撇了撇嘴,「也沒什麼大不了!」

五人迅速離開了府宅,也很快便消失在黑暗之中。

………

銅駝坊宅子里,鐘馗在坐在桌前奮筆疾書,他也是模仿高手,擅長模仿筆跡。

李琇坐在一旁翻看羅英寫的備忘錄,這里面記載了大量的秘密,包括武器裝備的存放地點以及兩萬莊丁的分布。

在最近的一篇備忘錄中,李琇找到了他想要的東西,怎麼區別薛王本人和替身,薛王替身打了耳洞,但薛王本人沒有。

當然,氣質上也截然不同。

李琇合上備忘冊問道︰「老鐘,還需要多少時間?」

「大概一個時辰就夠了。」

李琇對公孫小眉道︰「老鐘抄完後,你立刻把原件帶進皇宮,要親手交給高力士,然後你留在皇宮,明天再回這里。」

「我知道了!」

李琇又對紫林楓道︰「等老鐘抄完後,你拿著副本去太圓寺,在太圓寺石塔內等我,三十名手下最好也一並帶上,今晚可能會有惡戰。」

紫林楓沉思一下又道︰「殿下還可以請天子派人護衛!」

李琇搖搖頭,「天子十有八九會派李勝和李紀過來,他們反而會壞事。」

「我明白了,我現在就去安排!」

紫林楓先一步離去。

李琇挑了一封信件的原件,對裴旻笑道︰「文人宴應該還沒有散,我們去喝一杯。」

………

薛王府內燈火輝煌,來自洛陽的官宦、權貴以及社會名流一共四百余人參加薛王李成業舉辦的文人宴。

大殿內人聲鼎沸,賓客們三三兩兩聚在一起,女眷們在另一側談論著服飾和八卦。

主人薛王李成業坐在上方,也在和幾名重要的賓客閑談。

這時一陣清幽的琴聲叮咚響起,大殿內迅速安靜下來。

高台上,身穿一件白色長裙的高萱露面了。

「是花魁高萱!」賓客們頓時騷動起來,紛紛站起身走上前。

楚楚動人的高萱輕撫長琴,張開朱唇唱了起來,清喉嬌囀,格外動听。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大殿內鴉雀無聲,所有人都沉醉在優美的詩文和悲傷的歌聲之中。

「這首曲子詞寫得妙絕,就是不太應景,太悲傷了一點。」

「你不知道吧!高姑娘是從新羅過來的,她回不了故國,所以她思念家鄉。」

「難怪,果然是好詞!」

大殿內一片鼓掌聲,一名中年文士高聲問道︰「請問高姑娘,此詞是姑娘所作嗎?」

高萱站起身,含笑道︰「高萱才疏學淺,怎能寫出如此佳作,是我一個朋友所寫!」

她妙目掃向眾嘉賓,淺笑問道︰「請問三十八皇子來了嗎?」

「高姑娘是在問我嗎?」聲音從大殿外傳來。

所有人一起回頭,只見一個豐神俊朗的年輕男子從外面走了進來,正是李琇。

他向眾人抱拳行一禮笑道︰「在下長安末學李琇,來晚一步,失禮了!」

大殿內頓時響起一片竊竊低語聲,原來這位就是最近聲名鵲起的三十八皇子。

「就是他,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五十州,就是他寫的,我親眼所見。」

「我也听說了,他擅長寫曲子詞,但好像他在長安名氣不大,來洛陽才出名。」

眾人議論紛紛。

……….

主人李成業笑著迎了上來,「沒想到三十八郎也是才華出眾,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寫得好!」

李琇笑著還禮,「來晚了,望皇叔恕罪!」

他看得清楚,這位薛王的耳朵上有耳洞,是個贗品。

高萱上前,盈盈行一萬福禮,「感謝殿下把這首詞送給小女子,但殿下沒有寫它的詞名,能否告之?」

李琇淡淡一笑道︰「此詞叫做《虞美人》,希望高姑娘喜歡!」

高萱一雙妙目注視李琇,「多謝殿下,小女子離開故國十年,只能悲見韶華逝去,無計依托,此詞一出,小女子生平得慰,請殿下再受我一禮。」

李琇見一名使女端酒上來,他轉身從裴旻手中接過酒杯,舉杯笑道︰「正所謂桃李春風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燈,大唐即故國,解開心結,姑娘從此當無憂思!」

「好一句‘桃李春風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燈’,好詩!」

一名須發皆白的老者豎起大拇指贊道︰「殿下信手拈來便是千古絕句,後生可畏,在下賀知章,在長安多年,竟不知殿下之名,慚愧!慚愧!」

賀知章是長安文壇領袖,他的評價頓時讓四周響起一片鼓掌聲。

李琇暗叫一聲慚愧,再這樣下去,自己要成千古文壇大盜了。

他干笑兩聲,把杯中酒一飲而盡,拱拱手道︰「大家請繼續喝酒,我想和高姑娘私聊兩句!」

眾人大笑,各自散去。

高萱上前緊緊挽住李琇的胳膊,嬌笑道︰「昨天不給我面子,今天可抓住你了,殿下休想再跑!」

李琇清晰感受了到高萱胸前的溫香軟玉,他心中一蕩。

這時,裴旻在後面忽然問道︰「高姑娘也是高句麗人吧?」

這句話一出,李琇立刻從美人計中月兌身。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