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四十二章李世民

作者︰只為了吃投推薦票 章節目錄 加入書簽

冷風靜靜的吹,站立在玄武門上,李世民只披著一件單衣。

縱使是黑夜,李世民還是能看到玄武門下的暗紅色血跡。

長孫無忌一臉擔憂的站在李世民身後。

「輔機,我得到認可了。」

李世民嘴角帶著笑容。

他看過後世對他的歷史書,他不知道評價的公正與否,但是他確實是得到認可了。

看著下面暗紅色的血跡,李世民內心想到了很多。

「建成,就算無數的人去假設又如何,貞觀盛世,大唐第一個被公認的盛世,終究是我創造的。」

「我贏了。」

「雖然我錯誤遍地,被無數人否認,但是歷史上的我終究是贏了。」

「勝利者書寫歷史,這是誰都不能否認的。」

李世民嘴角帶著笑容。

聊天群選擇的是我而不是你,這就是現實。

「隋煬帝,王世充,竇建德,李密,你們都是英雄好漢,你們都是名震史冊的大人物,可那又如何,你們都倒下了,今後的江山是我李唐的。」

每每想到這里,李世民就老開心了。

他們贏了,贏家通吃,剩下的都是他的。

至于其他東西,那和他有個鬼的關系。

李世民的內心相當愉悅。

帶著長孫無忌回去,向著皇宮走去。

「輔機,天下已經歸一,我們該進行治理了。」

「只要天下進入盛世,只要我們創造出更加偉大的功業,那麼我們就是唯一正確的答案。」

李世民很聰明,他知道怎麼拿下唯一正確的答案。

如果唐朝也二世而亡,那麼在大家眼中,李世民殺兄囚父的行為就是罪大惡極,就是該死,他李世民就是千古第一廢物,沒救的那種。

但是,這個時候,也有第二個選擇,那就是大唐進入盛世了,文治武功都達到這個時期所能達到的極限了,那麼他李世民的所作所為就正確的。

理論上來說,當他殺兄囚父後,他就只有兩個選擇,一個是昏君一個是明君。

而只要他和他手下的追隨者,創造出一個盛世,那麼他就是完美的。

這就是現實。

而聊天群告訴他的答案就是,他選擇對了,他在歷史上真實的創造了一個盛世,真正達到了正確的選擇。

重新打通絲綢之路,征服周圍的國家,平定草原解決邊患,把大唐周邊的國家打服,通商,進行國內經濟的恢復。

四十稅一的賦稅,對商人經濟的放松等,都讓大唐經濟開始恢復。

除此之外,鼓勵生育和官員政績掛鉤後,大唐二十年間增長了一百二十萬戶人口,人口增長達到五百到六百萬,國力恢復到了帝國該有的基礎。

同時把國家戰略制定到優勢程度。

重用馬周、戴冑等科舉出身的官員,給了天下讀書人一個希望,告訴他們,你們不用害怕,科舉制度不是一個擺設。

如此一來達到了封建帝國從衰落到強盛的恢復。

這一切完成後他就相當于給天下人交代了一個還算不錯的答卷。

這就是現實。

他沒有開創出任何開創性的制度,他只是在前人的基礎上修修補補因地制宜,但這也正是他的高明之處,有些時間,與其去開創,不如去維持。

危難之時開創新的路途是正確的選擇。

倘若不是危難之時,你在一切都欣欣向榮時冒冒然去打破階級利益,開創新的沒有根據,一時半會看不到利益的制度,那不就是開玩笑嘛?

或者說,你為了自己的功勞,非得建設出一個恐怖的政績,然後你不管不顧的進行下去,那你鐵定倒霉。

現實就是這麼殘酷,也是這麼不講道理。

李世民、光武都是如此,兩人都沒有開創新型的制度,但是兩人都活了下來,兩人都成了最大的贏家。

王莽和隋煬帝都進行了開創性的東西,但是結局只有一個,那就是被人取其精華了。

李世民從楊廣身上意識到,不是開創性的東西不對,而是看你怎麼玩。

比如從隋煬帝身上,李世民意識到一個問題,那就是做事得快準狠,有時候多治幾次標,也能治本。

假如一件事沒辦法快速解決,那麼不妨把他變成分段解決,變成長期任務,順帶還能讓自己充滿斗志。

貞觀四年征討突厥,李世民選擇了快準狠,抓住機會一次拿下頡利。

而面對草原,李世民並沒有在當時選擇全面開戰,而是選擇了一次一次來,對鐵勒對薛延陀對吐谷渾等等國度,都選擇一次又一次對戰,沒一次都是快速出手鎮壓下去,拿到最大的戰爭利益,然後短暫暫停戰爭。

這點看秦昭襄王就知道了。

昭襄王對六國采取的就是這樣,在秦朝沒有一舉吞下天下的實力時,每次戰爭發動,都是獲取足夠的利益,讓自己恢復的比對方快就可以了。

靠著這種手段,秦朝在始皇一統天下時,已經掌握了天下半數的城池。

戰爭打的是國力。

頂級王國和帝國開戰,輸一次就死了。

古往今來只有一個人完成了頂級王國戰勝帝國的戰爭,那個男人叫亞歷山大,以王國之力,強行征服波斯帝國,之後的漫長歷史中,就再也沒有見過了。

李世民深知大唐當時所能動用的國力,所以他每一次對外戰爭,都選擇快準狠的拿下最大利益就結束。

拒絕讓剛剛恢復起來的大唐陷入戰爭泥潭。

能一個月解決的戰爭,堅決拒絕打成一年。

沒辦法,資本決定一切。

隋末亂世後的結果就是大唐做不到像曾經漢朝一樣,持續進行數年數百年的戰爭。

那種程度的戰爭泥潭,對正在恢復的大唐初期來說就是毀滅性打擊。

看看西漢是從什麼時候開始那樣打的就知道了。

西漢也是在經歷了恢復後,才開始進入連年戰爭時代的。

沒有從劉邦到漢武早期長達數十年的積累,後面的戰爭根本支撐不起來。

因地制宜真的很重要。

如果不能做到因地制宜,做不到學習,而是選擇一昧的模仿,結果真的會很不得人心。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