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閱讀理解

作者︰隨輕風去投推薦票 章節目錄 加入書簽

王憐卿從婆娑樹影里的席位竄了出來,穿過人群,走向主堂。此時別人再看到王美人,就完全沒有看笑話的意思了。

就憑剛才詩稿落款里那個「王憐卿代書」,她今晚就不可能是笑話了,至于和一個破落小廝在一起鬼混的事情,那叫藝術個性。

目送王美人登堂入室,聚集在詩稿那里的人群又紛紛議論起來,探討這首詩到底為什麼能雀屏中選、獨佔鰲頭。

王逢元王公子也沒有走,站在人群里,一個字一個字的又看了一遍。他比誰都想弄清楚,問題出在哪里?

有人議論道︰「天中雙闕雙芙蓉,地上五樓五鳷鵲。應該是這一句景色寫得很好,很有精神!」

王逢元的朋友不服氣,反駁道︰「王吉山的大作我也看了,同樣景色,不比這個差!」吉山是王逢元的號,王吉山就是朋友對王逢元的稱呼。

但此時王逢元只想大罵一句豬隊友,這是唯恐大家不想起他嗎?能不能別提到他了?

輸得已經夠沒面子了,還要被拎出來鞭尸是幾個意思?

又有人發議論道︰「舊祖開國新衛霍,莫非玄機出在這一句?明著吹捧徐家,將徐家先祖比喻成衛青霍去病。

這也算是別出心裁得新吹捧法式了,至少在下以前沒見過,主人家必定喜歡了。」

王逢元另一個朋友更不服,帶著幾許義憤說︰「王吉山大作我也看過,同樣吹捧了徐家,只是沒有這一句推陳出新而已!

誠然要給主人家捧場,這是行規。但是詩詞要看整體,總不能因為王吉山大作里吹捧之句寫得不如這首好,就將這首定為第一?

若是如此,堂上諸公大錯特錯,拿當逢迎拍馬當藝術標準,我替王吉山鳴冤不服!」

王逢元恨不能把朋友們的嘴堵上,踏馬的這時候能不能不要再提我了?

還一口一個大作,這是惡心誰呢?還敢代替我指責堂上大佬們,這真的是隊友嗎?

心累,這屆朋友真不行,得考慮換一波人。

「哈哈哈哈!」忽然有人大笑了幾聲,「爾等只在字里行間尋章摘句,豈不聞功夫在詩外乎?

依我看來,此詩作者水平如何倒在其次,但其人洞察力才是機敏無雙!其中關竅,吾已了然!」

這個論調與眾不同,登時就吸引了不少人旁听

卻見這個二十余歲得士子做了個羅圈揖,自我介紹道︰「在下何良俊,松江府生員。初至南京,人生地不熟」

立刻有既懂事又性急的老司機叫道︰「在下帶路!明日在秦淮河畫舫作東道,請何兄弟暢飲!」

何良俊表示了下謝意,然後才繼續解說︰「你們只看正文,但卻沒注意最關鍵一句在于序言麼?

思漢唐之音,又聞有明公來鎮南京,這一句才是要害!這句是寫給誰看的?是新來的王兵部浚川公!」

這里所說的王兵部浚川公,就是前文提到過的新任南京兵部尚書、參贊機務王廷相,號浚川,所以稱為浚川公,坐在主堂上首座的那位。

被點撥了這麼一下,眾人頓時若有所悟,頻頻點頭,是了是了,應該沒錯。

王廷相可不僅僅是個高官,而且還是弘治、正德年間赫赫有名的復古派七才子之一,與文壇領袖李夢陽等人並列。

而復古派的文學口號就是「文必秦漢,詩必盛唐」,七才子之首李夢陽提出來的。

了解這個背景後,再看序言那一句「思漢唐之音,又聞有明公來鎮南京」,眾人就頓悟了。

這意思明擺著就是︰以此詩向王尚書致敬麼?

「而且這句還有第二層意思!」何良俊見眾人消化了自己的觀點後,又一次闡發新論︰「不知諸位可曾知道,上上個月,李空同公去世之事?」

李夢陽號空同,所以空同公指的就是七才子之首李夢陽。

「所以思漢唐之音,或許也可以解釋為追思李空同公。」何良俊說︰「畢竟李空同公最著名的口號就是,文必秦漢和詩必盛唐。」

于是眾人又頓悟了,復古派七才子之間可是至交知己,意氣相投的好兄弟,尤其李夢陽還是領袖人物。

所以在李夢陽剛去世兩個月的時候,寫上這麼一句「思漢唐之音」,能不讓王廷相有所感慨觸動?

王廷相王尚書是主堂里最大的那個大佬,能讓他觸動一下,就相當于成功了一大半了!

很多人不禁捶胸頓足,他們怎麼就沒有這個洞察力?怎麼就沒想到這茬?

此時已經沒有別人議論了,何良俊儼然成了全場的中心,只有他還在大發議論︰「你們後悔也沒用!

就算你們寫出序言那兩句,但同時也要有筆力寫出搭配出色的詩體,如此才能前後呼應!

既然前面寫了思漢唐之音,後面的詩就必須寫出漢唐氣韻!

尤其第一句的金陵此日稱京洛,開篇漢唐氣息撲面而來,堪稱完美承接序言。而最後一句里的開國新衛霍,堪為畫龍點楮之語!」

有人不恥下問︰「這最後一句看似平平無奇,無非是拍馬逢迎,也能什麼奧妙嗎?」

何良俊立刻解讀說︰「將徐公子祖上比喻成漢代衛青霍去病,這個很新奇,但很容易變成強行尬吹,這就落了下乘。

而這首全詩充斥漢唐之風,嵌進衛霍就很合適,可謂是吹捧也吹出了新高度、新境界!

而且還有更絕妙之處,我們在這里雅集,寫詩詞少不了要贊美主人家吧?但這首卻另闢蹊徑,直接贊美主人家的開基立業的祖宗。

你說如果二選一的話,放著贊美祖宗的好詩詞不要,反而選擇那些贊美自己的,傳了出去,這孝道還要不要了?」

眾人哄然大笑︰「妙,妙論!」

這閱讀理解做完,眾人都收獲了求知的快感。

何良俊又回頭看了眼張貼的詩稿,喟然長嘆道︰「此人才力超群,心思深邃,洞察世事,絕非常人也!他不為頭名,誰還配頭名?

就算吾輩知道了他今晚的作詩思路,又能怎樣?我們能作出如此精密合理、如此具備設計感的詩詞嗎?

說句我的真正感觸,我們是掏空心思搞創作,而他可能只是無聊之余的炫技而已!沒見此人連個名字都懶得署上嗎!」

讀書人哪有幾個能輕易服氣別人的,眾人紛紛回應道︰「也許只是妙手偶得而已,何兄弟言太過了!」

秦德威偷偷的站在人群外圍,看著何良俊目瞪口呆,此人不去後世當中學語文老師或者語文教學參考書編輯就太可惜了。

有些地方,他這個作者本尊也不知道還能如此解讀啊。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