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五章 我們就在這里

作者︰三兩二錢投推薦票 章節目錄 加入書簽

第二天我們跟著這個姑娘上路,她能在莫高窟冒充導游接近我們,就說明對于敦煌比我們熟悉的多,我一問果然,這美女就是一導游學院畢業的,在來敦煌之前所做的準備非常細膩,不是像我們三個大老粗一樣稀里糊涂的上路,而這次,她說我們的那張佛面圖,她曾在一期鑒寶節目上看過,當時專家都不能確定真偽,但是還是報出了一個天價,而且,對佛像的一個特寫才是真正給她留下深刻印象的原因,那個佛像,有雙詭異的雙瞳,還有冷漠的笑,完全不同于佛的祥和。後來節目上請出了佛像的持有者,是一個老人,可是就這麼一個價值連城的東西,竟然是撿的——就在敦煌的古董灘。

而那尊佛像,當時專家給出的說法,應該是來自西藏密宗,金庸小說鹿鼎記里的喇叭形象就是取決于密宗,當然還有神雕里的金輪法王,天龍八部里的鳩摩智,金庸大師把密宗里的禪家人物都寫成了反面人物,原因還要歸根于西藏密宗的神秘,這不同于其他的佛派一片寧靜,傳統佛教是敬佛求佛念佛,而西藏密宗所傳的教義就是自身為佛,修煉即為成佛,靠修煉去得到超能力——所以這類人在尋常人眼里,信之者,以他為佛,不信之者,當他是神經病。這個佛面圖被專家推測為密宗產物還有一個重要的依據就是密宗器物的詭異,最為著名的,應該就是骷髏碗,就是用一個完整的骷髏頭去當做酒杯,這在西游記里絕對是妖怪的用法,但是在佛家的寺院里看到這麼個東西,會不會奇怪呢?

那麼密宗出現這麼一尊詭異的雕像,奇怪不奇怪呢?

當然這也是專家的推測,听起來挺有道理,但是也不能全信,畢竟中國的專家嘛,帶有強烈的中國特色,前一段時間看電視上報道京城有一個大款收藏了一幅完整的金縷玉衣,雖然鏡頭只是在金縷玉衣上閃了一下,我二哥還是能斷定這完全就是個贗品,而且是假的不能再假那種,從玉的色澤上就能明顯的看出來,可是當時電視上中國赫赫有名的幾位收藏界人士都聯手斷定這幅金縷玉衣是真的,估價4億,不能說不可笑。

好了,其他閑話暫且不表,我們四個直奔敦煌城外的古董灘,說是古董灘,當然不可能遍地是古董,要真是那樣,誰還倒斗啊,直接來這里拾就好了,昨天晚上我特意在網上查了一下古董灘,敦煌民間的說法是因為在開始敦煌位于絲綢之路的重要位置,地理位置非常優越,當時店鋪林立的繁華異常,可是後來被強盜洗劫一次,雖然官兵後來剿滅了盜匪,可是隱患也暴漏了出來——位置再好,但是因為在戈壁灘上,管理比較混亂,安全問題不能保證,賺錢有什麼用?所以無數商賈都舉家搬遷,其中大件的,帶不上的,遺落的,丟棄的,都埋在了黃沙里,就形成了如今隨便一股風吹過就有可能露出古董文物的古董灘。古董灘,也就是古時候的古陽關,敦煌這邊有首民謠,唱的就是這個古董灘的形成︰古陽關,古董灘/盜民鏖戰在關前/瘋狂殺掠毀重鎮/寶物遺落陰陽間。

當我們到的時候,放眼望去,四周全是一望無際的黃沙,這就是戈壁灘的特色,除了沙還是沙,想到我們來的目的,我就問朱開華,我說老朱,你說這里會不會跟古樓蘭一樣,有一個埋在風沙里的遺跡?

朱開華道不太可能,因為這里離市郊實在是太近了,還是個旅游區,如果有遺跡,肯定不會等我們來發現,而且就算有,在風沙里開掘的工程也太大,靠我們幾個根本就不可能。

我想想也是,其實一來到這里,我心里就涼了七八分,這邊的地勢實在是太過平坦,而古時候無論是城池還是古墓的建造,都非常嚴謹的依據風水格局,這邊的地勢,根本就聚不住風水上所謂的氣。

這一天相對無話,我們幾個權當是旅游,在古董灘上轉悠了一天,除了白瑾撿到幾個銹的不成樣子的古錢幣之外,其他都是一無所獲,等回到酒店,一天的在風沙中徒步勞累使我非常疲倦,洗了個澡之後躺床上休息了一會兒。剛睡著就做了幾個奇怪的夢折騰的我又睡意全無。干脆起來用酒店里的電腦上網。這邊的全無頭緒跟我來時候的信心滿滿形成了很大的反差,讓我整個人都很失落,本以為來了敦煌就找到了目的地,現在發現,完全不夠。

閑來無事,我就百度了下敦煌地圖,誰知道百度一下出來了兩張地圖,一張跟我們來時候我買的旅游手冊完全一樣,還有一張卻是非常模糊,我把地圖放大一看,標題是「敦煌古地圖」,這下我明白了,像敦煌這種被風沙環繞的城市,歷經幾千年,要是說整個地貌沒有發生變化才是奇怪的事。我心道誰這麼體貼還傳一張古時候的地圖出來呢。就掃了一眼上傳者。

「我們就在這里。」

上傳者的名字就叫,我們就在這里。

我一個激靈,這個名字怎麼這麼奇怪呢?我就接著點開這個「我們就在這里」的主頁,映入眼簾的,竟然是我大哥那一張笑的跟傻逼似的照片!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