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戶制改革

作者︰塵世迷途人投推薦票 章節目錄 加入書簽

弘治帝拿過來,朱厚照的戶政改制更為清晰,從明朝太祖制定的戶籍政策說起,太祖盡管廢除了「士農工商」四大等級制度,但卻保留了元代的賤民制度。在編輯戶籍中,太祖以「辯貴賤、正名分」為宗旨,按照職業分為︰宗室戶、官紳戶、民戶(農戶、儒、醫、陰陽)、軍戶(校尉、力士、弓鋪手、軍匠)、匠戶(廚師、裁縫、馬船)、灶戶(鹽戶)、商戶、儒戶、驛戶等。除了上述人口外,還有宗室人口、蔭蔽人口、少數民族人口。

立國初期,太祖制定的戶籍政策是符合當時實際情況的,因為需要人們安定下來生活。但隨著人口增長,土地不足的情況下開始出現逃戶,逃戶其實就是流民,流民問題是明代極為嚴重的社會問題。造成逃戶的原因,除了稅賦過重、自然災害之外,制定嚴格的戶籍制度也是原因之一。

流民問題越來越嚴重,明朝歷代都關注到了這個問題,但卻沒有好的方法遏制,一直到成化年間,成化六年荊襄流民因為生活得不到保障,發生了大規模的暴動。鎮壓下去之後,如何安置這些流民,當時朝廷的意見分為兩種︰一是就地安置附籍,二是全部遣返。但前者當地衙門不願意接收,顯然這會造成當地衙門政策傾向流民,後者則怕遣返後再次聚集鬧事。

于是,決定實行保甲制,保甲制起于宋朝,十家為甲,十甲為保。一家有罪,九家舉報,若不舉報,十家皆有罪。到了弘治年間,保甲制度開始在全國實行,強制要求每家門上掛牌,上寫丁口人數、姓名。

保甲制雖然一定程度上遏制了逃戶現象,但在歷史上,隨著吏治腐敗、白銀成為稅收法定貨幣後,人們無法交稅、自然災害等多方面原因,明朝後期逃戶現象反而更為嚴重了,最終,明朝滅亡。由此,保甲制實行的越嚴厲越說明人口管理問題越失敗。

朱厚照清楚明朝戶籍政策的弊端,戶籍政策限制了人們的創造力和社會生產力,整個社會的生產效率極為低下,因此國家發展緩慢,科技、經濟長期停滯不前,要想強兵富國,提高人們的生活水平,戶政改制勢在必行。朱厚照推行戶籍改革願望已久。西山為什麼發展不如預期,其實就是戶籍政策作怪,招聘工匠必須是匠戶才行,嚴重耗費人力資源。

弘治帝看完長舒一口氣,弘治帝揉著眉間,坦白說,如果這個條陳不是朱厚照呈遞的,換做他人,弘治帝都想喊人拉出去斬了,對于封建王朝來說,戶籍制度就是控制人口,征稅和防止造反,現在放開戶籍制度,對于封建王朝的沖擊可見一斑。

「照兒,別的朕都可以答應,唯有這個朕認為大大不妥,朕不允許你這麼做」,弘治帝強烈反對。

朱厚照早就料到如此,不緊不慢的說︰「父皇,請耐心听兒臣說」。朱厚照命令殿內太監退出乾清宮,拿起筆邊畫邊和弘治帝解釋戶籍政策的改革想法。天色已暗,殿內昏暗,兩人都未注意到夜幕開始降臨。蕭敬回到東廠衙署把和宮外所有的往來書信都焚毀了,回到乾清宮時見宮門緊閉,詢問不遠處的小宦官得知陛下和殿下在宮內商談,于是一直站在門口,見天色開始昏暗,幾次想敲門稟報提醒都停住了手。

「父皇,放開戶籍的好處很多,但同時放開戶籍並不代表不管理,兒臣也考慮到了相關問題,並進行了調整。如兒臣提出的戶口本政策就是防止有人瞞報,每個出生的小孩在一個月內必須報告官府,同時在該戶人家的戶口本上添上小孩,這個小孩才有合法的身份,無論以後上學、找差事甚至婚嫁都必須提供戶口本到當地衙門開證明方可進行」。

「父皇,戶籍其實並不能限制流民暴亂,兒臣說的很清楚了,戶籍和流民暴亂並沒有直接的關系,如果朝廷不重視民眾,官員貪污腐敗、奸佞把持朝政才是真正的罪魁禍首。如果朝廷實行良策,人人安居樂業,誰甘心去做流民?誰又有閑心去造反」?說到最後,朱厚照遲疑了一下,還是說出了口。

弘治帝由開始的強烈反對到後來的將信將疑,最後完全轉變了態度,弘治帝閉目思考了一會,發現朱厚照的想法越品越有趣,弘治帝熟讀史書,對于朝代更換的原因史書也有記載,明朝太祖為何會扯旗造反,不就是食不果月復衣不蔽體嗎?就如朱厚照所說,若不是活不下去了誰有閑心去造反。

弘治帝只剩下最後一個擔心,習慣的敲著桌子︰「宗室戶和官紳戶恐怕有難度」。

「父皇,所有制度都不可能是完美的,也不是一蹴而就,總是在模索中不斷完善前進。戶籍改革可以分步實施,宗室戶和官紳戶可以到最後看情形再定」。

「唔」,弘治帝掙開眼楮,發現殿內已是漆黑一片,才想起已是夜晚,笑了一聲,牽起朱厚照往殿外走去,「來,陪父皇用膳」,打開門,就見蕭敬站在那里,弘治帝責備道︰「你這麼大年紀不用候在這里,找個人守著就行」。

蕭敬笑了笑,「不礙事,老奴不放心那些小的,怕沖撞了陛下和殿下」。

弘治帝不再說什麼,吩咐蕭敬傳膳,父子兩人就在乾清宮用膳。

用膳後,弘治帝再次拿起朱厚照的條陳和王守仁的卷子,相互看了看,笑著說︰「照兒,你是不是見過這個王守仁,老實說,朕不怪罪」。

「回父皇,兒臣從未見過王守仁,兒臣之所以關注此人,緣于他的父親王華,王師傅本是詹事府右春坊右諭德,去年主持順天府的鄉試。王師傅為人仁恕坦直,無矯言偽行,對人無尊卑貴賤,相待如一,兒臣好奇,听聞他有一子趣事頗多,大婚之日跑去道觀靜坐,格了七天七夜的竹子,兒臣覺得此人有趣。知曉他來參加會試,特意叫了人留意他的行蹤,他到京城後沒有去他父親那里,也不埋首苦讀和拜訪親朋好友,反而到處溜達參觀道觀寺廟,呵呵,此人實在有趣,看了他的卷子兒臣更覺得有趣」。

「听照兒這麼說,朕倒是想見一見他了」,弘治帝听了朱厚照的話,也覺得此人有趣,「王卿家朕倒是知曉,王卿家官聲不錯,臣僚對他評價頗高,沒想到他的兒子這麼有趣,呵呵,他的卷子雖然沒有你的條陳詳細,但想法也差不多,父子皆狀元也是一段佳傳,依照兒看,榜眼和探花是誰呢?唐伯虎,這個人名有點熟悉」?

「父皇,唐伯虎是會試第一,也是前段時間科舉舞弊案的涉案人員之一」,朱厚照邊翻閱其余的卷子一邊回到。

「哦」,弘治帝不置可否,「那他為榜眼」?

「父皇,不妥,父皇如若決意推行戶籍改革,那一甲人員的卷子必須和父皇的想法一致,以免落人口實,父皇您看,這兩個人的卷子兒臣看著不錯,戴文星和顏雪峰,可以列為榜眼和探花」。

弘治帝伸手拿過兩張卷子,看了看,點點頭,有條有理,均暗合朱厚照的戶籍改革思路,弘治帝翻開禮部呈遞的名次榜單,劃去了一甲的名字,把王守仁、戴文星和顏雪峰的名字寫了上去。

干完這一切後,夜色已深,朱厚照告別弘治帝返回東宮,弘治帝隨後傳喚蕭敬,通知內閣三位閣老明日到乾清宮商議政事,並交待蕭敬調查戴文星和顏雪峰的來歷。

「照兒,朕知道你長大了,需要培養自己的班底人員了,你要什麼父皇就給你什麼」,望著漆黑如墨的天空,弘治帝喃喃自語。

翌日,三位閣老正在認真探討朱厚照的戶籍改革條陳,朱厚照把昨晚的解釋重復了一遍,三位閣老直嘆要變天了,若是公布,怕是震動天下。

「殿下,老臣有一疑問,望殿下解疑」,劉健拱手問到。

「劉閣老客氣了,請」,朱厚照回禮。

「如殿下所說,戶籍制度是產生流民的原因之一,但殿下又說戶籍制度和流民暴亂無直接關系,這不是自相矛盾嗎?以老臣的認知,有流民不可怕,朝廷也有流民政策,可就地安置或擇地安置,若是想返鄉的也會安排返鄉」

「老臣以為,流民產生的原因有很多,和戶籍制度並無太大關系,但產生流民後就要看朝廷和官府如何處理,若是強行鎮壓肯定會引起暴亂,所以堵不如疏,撫民政策是關鍵」。

「歷朝歷代對于戶籍管理都是從嚴治理,一是保證秩序,每個人都有相應的差事可做;二是方便管理;三是限制人員流動,為什麼限制原因相信大家都知道。太子殿下提出的戶籍改制,老臣認為勞民傷財,不符實情,所以恕老臣不能苟同,請陛下三思」,說完,劉健長鞠。

李東陽和謝遷倒是沒有附和,只是表情略微嚴肅,兩人都在望著朱厚照,看朱厚照怎麼說服劉健。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