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二章 出其不意(一)

沈月塵能在娘家留宿一夜,已是十分難得。

次日一早,沈老太太招待她們用了豐盛的早飯,又吩咐丫鬟們收拾幾樣東西,準備和她們一起去往朱家。

沈老太太瞧著窗外晴朗朗的天兒,笑了笑道︰「擇日不如撞日。我看今兒就是個好日子,我正好和你們一路過去給兩位老親家問聲好去。」

朱錦堂聞言,連忙恭敬應了,親自護送著她坐上馬車。

沈月塵心中微微一緊,不禁想著,等會兒要是老太太和黎氏見面之後,那會是怎樣一番情景。

朱錦堂未免路上顛簸,吩咐車夫慢慢地趕車,不許太快,也不要在人多嘈雜的街上走。

馬車緩緩而行,左拐右拐,盡揀了人少清涼的小路來走,足足花了大半個時辰,方才來到朱家門前。

此時,朱家門前停著好幾輛黑漆紅頂的馬車,幾個車夫模樣的人正聚在一起,站在牆邊的陰涼處抽著旱煙,說著話兒。

朱錦堂掀起簾子,只看了一眼,便知家中的父親和二叔還沒有出門去。

門前站在一個約莫三十出頭的管事,外加兩個青衣小廝,遠遠瞧見這輛翠帷青綢車駛來,連忙沖著那些聚在一起的車夫們吆喝一句︰「趕緊都規矩規矩,主子回來了。」

眾人聞言,紛紛滅了手里的煙桿子,規規矩矩站成一排,候著在馬車跟前兒。

那管事隨即領著小廝,殷勤地來到車前,待見朱錦堂最先掀了簾子出來,忙請安行禮道︰「大少爺萬福。」說完,又探頭瞟了一眼里面坐著的年邁老婦和沈月塵,又是相繼的打千問好,道︰「大少女乃女乃萬福。」

沈老太太之前只來過朱家一次,門房的人看著她很是面生,一時也不敢錯認,直到看見沈月塵親自攙著她下車,便立刻明白過來,這位一定是大少女乃女乃娘家的老夫人了。

門房的管事見狀,連忙派人進去傳話,自己則是巴巴地跟在了朱錦堂身邊,隨時候命。

沈老太太下車之前,先是抬頭看了一眼朱家門上那塊氣派的牌匾,跟著又瞧了瞧那些候著的小廝和車夫,轉身給隨行的丫鬟連翹遞了個眼色,微微笑著道︰「賞點錢給他們吃煙。」

「是,老夫人。」連翹輕聲應了聲是,跟著解下腰上的荷包袋子,從里面取出些散碎的銀子,扔了過去。

眾人見狀,紛紛跪在地上去撿,異口同聲地謝道︰「謝老夫人,謝大女乃女乃。」

沈老太太難得出手這般闊綽,平時賞人都是一吊錢一吊錢的賞,今兒卻是直接散銀子了。

沈月塵暗自一笑,心想,祖母這一定是是為了給她撐體面呢,才會如此破費。

沈月塵隨即攙扶著沈老太太往院子里走,才一進院門,沒走兩步,就見門房的人派來了兩頂小轎追了上來。

沈老太太看著那小巧的轎子,笑著擺擺手道︰「坐了一路車,正好走走,讓他們都回了吧,咱們慢慢走著就是了。」

她走得越慢,朱家人等待的時間就越長,而且,不想等也得等。

沈月塵陪著老太太慢慢地走在陰涼的小路上,很是悠閑,朱錦堂背著雙手,跟在她們後面,也故意走得慢吞吞的,神情沒有絲毫的不耐煩。

約莫過了兩炷香的功夫,他們才不緊不慢地來到上房。

沈月塵和朱錦堂一左一右,攙著老太太進了門,轉過屏風,只見朱家的眾人早已經到了。

朱老爺子和老太太端坐主位,朱峰和黎氏坐在右手邊,朱峻和柴氏則坐在左手邊上,身後站著儀表不凡,風度翩翩的兒子朱錦綸。

朱老太太待見客人進門,連忙含笑道︰「哎呦,老親家您來了,真是稀客稀客。」

她的話音剛落,朱峰和朱峻便紛紛攜著自己的妻子,給老太太行了一禮,問了聲安。

沈老太太見朱家人來得整整齊齊,不免心情大好,她的目光微微掃視一圈,格外注意了一下黎氏,只見,她打扮得一身華麗,妝容考究,白白地臉皮,柳眉紅唇,看著頗有幾分姿色。

她隨即收回目光,望向對面的朱老爺子和老太太笑盈盈道︰「兩位老親家,許久不見,家里一切可都安好。」

朱老太太笑道︰「都好都好,之前听說您老人家回來了,我和老爺子正琢磨著選個好日子請您過府一聚呢。」

沈月塵扶著祖母緩緩入座,只听她含笑道︰「今兒我來得有些倉促了,原本該先知會一聲才是。不過我尋思著,大家都是親家,互相太過拘禮反而顯得生分,便和孩子們一起過來了。」

朱老太太聞言,連連點頭道︰「您說得太對了,都是一家人,何必拘泥于那些小節,您今兒來得正好,園子里的花開正艷,等會兒,我請您過去喝喝茶,賞賞景。」

一說一笑間,屋中的氣氛變得其樂融融起來。

大家先是彼此寒暄過幾句之後,朱峰和朱峻便借著出門辦事的由頭,依次離開,跟著便是朱錦堂和朱錦綸兄弟兩個,最後離開的人是柴氏,她的身子太沉,坐也坐不住,看著累得慌,老太太見她辛苦,微微點了下頭,示意她會回房休息。

朱老爺子雖然一直都在,但半響都不言語一聲兒,老太太見他犯困瞌睡的樣子,微微蹙眉,忙讓丫鬟們扶著他下去休息。

「我家老爺子,近來很是貪睡,倒是讓您見笑了。」

沈老太太心里巴不得他早點離開呢,好方便自己說話,便道︰「春困秋乏夏打盹,睡得好,才能身體好,這是好事。」

朱老太太點點頭,順著她的話茬,問道︰「我瞧著您的氣色還不錯,看來一路上保養得很好。」

沈老太太聞言一笑,「我之前也是睡得不好,昨兒見了月塵之後,方才睡上了個踏實覺。」說完,她故意深情脈脈地望了一眼沈月塵,輕嘆道︰「回來的路上,我的全部心思都放在這孩子身上,吃不香,睡不好的,就怕她再有什麼閃失……早知這麼放心不下的話,當初我就該跟她一起回來才是。」

朱老太太听了這話,微微點頭,心中暗自思量。

這沈老太太剛剛歸家,就親自上門拜訪,如此大的動靜,不是為了串門兒,這麼簡單。沈月塵昨晚在娘家住了一宿,肯定會沒少和老太太訴苦,且看看她有何意再說。

「老親家,您也該放寬了心,月塵這孩子如今恢復得不錯,身前身後處處有人精心照顧打點,而且,她還自己張羅起了一處新店,忙得有聲有色的。」

沈老太太聞言,面上略略減了一些兒笑意,「月塵這孩子,從小就不是個愛張羅事兒的孩子,她的性子喜靜,如今想要學著做做生意,也想多多學點東西,討長輩們的歡心罷了。」

朱老太太微微挑眉,道︰「若是為此,那倒大可不必,我們朱家上上下下,個個都是極喜歡她的。」

沈老太太淡淡道︰「我當然曉得你們待月塵的好。只是,月塵的身子剛剛才好,你們就忙著選人納妾,實在是讓人覺得有些心寒。」

此言一出,使得房間的氣氛頓時變得有些沉悶起來。

黎氏眉頭微蹙,抬眸瞥了沈月塵一眼,心中听出些味兒來,暗道,原來她今兒是來著娘家人興師問罪來了。

朱老太太倒是不動神色,只道︰「老親家,您這話說得有些過頭了。這男人三妻四妾,本是尋常之事,錦堂成親也有一陣子了,身邊的人來來去去,也該是時候再添個新人熱鬧熱鬧了。」

熱鬧?沈老太太一皺眉,繼續道︰「納妾歸納妾,只是偏偏挑在這個時候,怎麼可能不讓人多心吶。說來說去,月塵也是為了朱家,才會險些送命于京城……如今,她的身子還未痊愈,最忌諱這麼傷神費心的事了,你們若是真心疼她,就該為她著想著想,把納妾一事,緩緩再提才是。」

朱老太太見她句句不饒人,一時有些為難起來,還未來得及開口,便听黎氏開口道︰「親家夫人,您心疼孫女我們可以了解。但是,長房人丁單薄,香火一事,事關朱家家業興旺,我們實在是等不起了。」

朱老太太也隨即幫腔道︰「這納妾歸納妾,為的只是給朱家開枝散葉,而且,就算是妾室生了孩子,歸根到底也都是月塵她的孩子,將來都是要喚她一聲「娘親」的。」

沈老太太聞言,立刻沉下臉來,語氣不悅道︰「如此說來,親家是準備半點面子都不給我們了。」

「噯,老親家,您這話如何說起啊?」朱老太太見她語氣不善,連忙溫和勸道︰「萬事有得商量,您又何必動氣呢?」

沈老太太輕哼一聲︰「你們總是一而再,再而三地拿孩子說事,可卻從來不提,月塵為何會生不出孩子?這會沒有外人在,且容我說句不該講的話,當初在京城,如果不是我們月塵替靜妃娘娘擋下一劫,那娘娘千歲現在又怎會毫發無傷,平安無事地坐鎮後宮,承蒙聖恩。」她說到這里,故意重重一嘆︰「常言道,大難不死,必有後福。可現在,我們月塵連身子還沒調養好呢,你們就急著要找新人進門來戳她的心窩子,這明擺著不就是欺負人嗎?我們沈家雖不比朱家財大氣粗,但好歹也是官宦人家,最看重「體面」二字,如何能讓你們這樣欺負自己的孩子?」

朱老太太听了這話,心中甚是為難起來。她沒想到,沈老太太竟會這般言辭犀利,讓人難以招架。

黎氏倒是有些听不下去了,心里竄起一股火氣,忙道︰「月塵既然嫁到我們朱家,身為長房長媳,就該深明大義,順從長輩,把長房的利益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

「深明大義?」沈老太太聞言輕笑,「這孩子為了朱家差點連性命都賠上了,難道還不夠深明大義嗎?」

黎氏聞言,心中更惱了幾分,正欲開口反駁,卻見婆婆抬頭瞪了她一眼,便把想說的話又不甘心地咽了回去。

沈月塵坐在一旁,靜靜地垂著頭,听著她們的言語交鋒,心情十分緊張,但表面上卻什麼也看不出來,臉色依舊白里透紅,只是,眉眼間有些濕漉漉地,似乎隨時隨地就要滴出來水來。

朱老太太平緩了一下心情,淡淡一笑道︰「老親家,您到底想我們怎麼做?咱們索性就把話都挑明了吧。」

與其,這樣你一句我一句地爭論不休,還不如互相攤牌,說個明白。

沈老太太微微沉吟道︰「月塵是我們沈家的心頭肉,我已經是黃土埋到脖子的人了,沒什麼所求的,只希望她能安安穩穩地過日子,不受委屈,不費心神,也不用被那些居心叵測的小人陷害算計。你們朱家若是非要在這個節骨眼兒上納妾添人,那也就算是徹底放棄了咱們兩家這段來之不易的緣分,我也無話好說,只求你們立刻寫下一封休書,給大家一個痛快,讓我將孩子接回娘家好生照顧,免得她在這里如履薄冰,憂心忡忡地過日子。」

沈月塵听得心中一震,差點以為自己听錯了,連忙抬頭望向祖母,神情滿是不解。

她實在不敢相信,祖母會說出這樣狠絕的話,不留一絲余地。

當初,為了讓她嫁進朱家是,沈家費了那麼多的功夫和心思,這會,怎麼能輕易就放棄了,這實在太讓人費解了!

沈老太太這一番話,不僅讓沈月塵大吃一驚,就連朱老太太和黎氏也是當場怔住,微張了張嘴,半響一個字也說不出來。

沈老太太一臉堅定,眼看著她們愣怔的樣子,自己卻是心里有數。

朱家想要休妻,看似只是一句話的事,但其實並不容易。人言可畏,京里京外,人人都知道富甲一方的朱家大少女乃女乃替靜妃娘娘擋過一劫,若不是因為朱家沒有功名,她如今理應是堂堂正正地誥命夫人了。所以,朱家要是真敢休妻,頭一個不答應的便會是京中的靜妃娘娘。還有,外面那些的閑言碎語,必定會聲討起來,朱家是如何地背信棄義,過河拆橋,光是一人一句,就能把朱家的名聲搞得遺臭萬年。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