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1章 大舉出動

()

「稟報都使,敵軍大舉出動了!」

趙老正在閉目養神,就听手下人報告了吳越國水師的最新動向。

「嘿嘿,都是些不入流的小船吶!」趙老爬上桅桿,手舉單筒望遠鏡,將敵軍的動靜盡受于眼底。

趙老觀察了一陣子後,隨即爬下桅桿,大聲下令︰「命令所有船只部掉頭,朝杭州灣外後撤。」

李家軍水師的大船雖然很多,但是,每艘船上都配備有至少五只單筒望遠鏡。也就是說,每艘船上的了望哨兵,以及指揮作戰的船長,都配備有單筒望遠鏡。

這麼一來,李家軍的水師完可以提前發現敵軍的動向,以作出及時的規避。

說白了,水師的大船,最怕的不是敵軍的船多,而是敵軍利用狹窄的地形,采取火攻的策略。

既然步軍的兄弟們已經登了陸,趙老自然不可能和吳越的水師硬拼,後撤到開闊的地帶,勢所必然。

且不提趙老指揮水師和敵軍作戰,李中易領著四萬兵馬,從杭州灣右岸登陸之後,面臨的第一股敵軍,便是駐守于秀州的吳越國鎮海都。

秀州,也就是今嘉興市的大部,以及松江府的一部分。

範質曾經評價過秀州︰秀州罕習軍旅,尤慕文儒,不憂凍餒,頗務農務。介于蘇杭二大府之間,旁接三江,擅湖海魚鹽之利,號澤國稻之鄉,風俗淳秀。文賢人物之盛,前後相望。

說白了,秀州也就是典型的魚米之鄉,其城中的富裕大戶頗多,正是李中易想要一口吞掉的寶庫之一。

從秀州附近登陸之後,李中易便命令李勇率領騎軍的兄弟們,將秀州圍了個水泄不通。

李中易給李勇,也就是頗超勇的命令,只有一條,即︰不許放走城中一家富戶!

對于李中易的嚴令,李勇自然不敢怠慢,他隨即和隨軍鎮撫錢書德商量著,兩人各率一部騎軍,齊頭並進,分別將秀州的四門堵死。

騎軍鎮撫使錢書德,雖然是鎮撫系統的將領,卻因為掌管騎軍多年,非常熟悉騎軍的作戰特點。

所以,錢書德毫不含糊的接管了一半的騎軍,領著將士們,將秀州的北門和西門,給堵得嚴嚴實實,連一只蚊子都沒放跑。

李中易趕到秀州城下的時候,李永堂的炮軍已經把大炮都架了起來,就等著李中易下令總攻。

夕陽略微有些刺眼,卻絲毫沒有影響到李中易的好心情,他笑著對李永堂說︰「你小子的手腳倒是挺麻溜的,這都已經拉開了架式準備開轟了?」

李永堂笑嘻嘻的說︰「這是老天爺的安排,不想讓您在城外吃苦。」

李中易哈哈一笑,原本不擅言詞的李永堂,也跟著他一起,學得了油嘴滑舌的好功夫。

在李中易的單筒望遠鏡頭里,城上的吳越國兵將們,一個個面現懼色。為首的一名將領,更是指著擺開了陣式的火炮,扭頭不知道說些什麼?

李中易的心里很明白,秀州的吳越人應該是在猜測火炮是個什麼東西吧?

在強漢帝國的北方,契丹人以及符家軍,吃足了火炮的苦頭。

更早前,韓通率領的朝廷平叛大軍,更是在火炮的轟擊之下,瞬間土崩瓦解。

自從李中易折騰出了火炮之後,同時代那些所謂的守城名將們,注定會變成坐困愁城的敗軍之將。

同樣是十三州之地,北漢國和吳越國的人口,完無法相提並論。

到目前為止,北漢國的十三州之地,僅有不到一百萬人口。

然而,單單是吳越國的秀州,就足有二十萬人口。至于吳越國的國都,西府杭州,更是擁有驚人的三十九萬人口。

客觀的說,杭州的總人口,只比南唐首都金陵的人口,稍微遜色那麼一點點而已。

所謂北人擅弓馬,南人善舟船,由此衍生出來的特性其實是,南方人比北方人,更會賺錢做生意,而北方人則更擅長搞武斗。

面對城高溝深的秀州,李中易輕描淡寫的下令︰「找一些嗓門大的士兵,讓他們告訴城內的守將,現在開城投降,還來得及。否則的話,天朝上國的雄師,無法保障他們的身家安。」

一直侍立于李中易身後的張三正,不由撇了撇嘴,暗暗覺得好笑。

李中易明明知道秀州的守將,絕不可能不戰而降,他卻偏偏派人當眾喊話勸降,這顯然是明目張膽的挖坑嘛!

在李家軍中,早就傳言,晉陽的窮漢多,南唐的美人多,吳越的銀錢多。

听說要南下討伐吳越和南唐之後,禁軍中的將士們,個個爭先恐後的報名參戰,惟恐被留在開封守城。

實際上,不僅僅是將士們個個希望隨軍從征,就連張三正也很想上陣多殺幾個敵人,多搶一些錢財。

按照李家軍出征的規矩,盡管一切繳獲要先交公,但是,事後論功行賞的時候,功勞越大的袍澤,分得的紅利也就越多。

張三正一直待在李中易的身邊,自然也就喪失了,沖鋒陷陣、殺敵立功的大好機會,實在是令他扼腕嘆息不已。

秀州的守將,乃是鎮海節度使王興考,他同時也是鎮海都的都指揮使。

因為軍制的不同,在李家軍中編制人員僅為百余人的都,放到吳越國中,卻是類似于軍的編制。

秀州的守軍共有一萬五千人,然而,由于長達近百年的和平生活,讓吳越國的將軍們已經和實際上的戰爭,出現了嚴重月兌節的狀況。

說白了,也就是,和平的時間太久了,導致王興考除了會守城之外,已經喪失了出城迎戰的能力。

當李家軍喊話的內容,傳入王興考耳內之時,他不由冷笑道︰「想不戰而獲,李賊真的沒睡醒麼?」

「來人,找幾個大嗓門,向北賊喊話,告訴他們,我吳越國多的是英雄好漢,絕不是貪生怕死、不戰而降的孬種。」王興考明明心里感到了巨大的恐懼,礙于錢氏待其不薄,也只能強裝鎮定的予以反擊了。

「我吳越國以臣事漢朝,為何興兵來伐,好沒道理哇!」

王興考只是列明了喊話的範圍而已,並沒有規定喊話的具體內容,結果,喊話的人居然文謅謅的開始掉酸文。

李中易听清楚王興考的喊話後,不由微微一笑︰「身為軍人,卻崇文抑武到如此的境地,安能不敗?」

「是啊,皇上,武臣就該浴血疆場,奮勇殺敵,哪來的那麼多學問可講?」張三正見李中易的情緒不錯,也就湊著趣兒的逗樂。

李中易含笑下令︰「命令李永堂,必須于一個時辰之內,轟塌秀州的城門。」

經過這麼多次的戰役之後,利用火炮轟開敵軍的城門,即使再慢也從未超過一個時辰。

說白了,李中易給李永堂留下的轟擊時間,可謂是異常之充裕。

「听我口令,校準炮擊,開火!」李永堂不慌不忙的下達了校準炮擊的命令。

在李家炮軍之中,按照炮兵操典的要求,在炮擊之前,都會由一門炮作試探性發射,以便進一步標定炮擊的上藥量、角度、風向和方位。

「轟……」12磅炮準備就緒之後,隨即發出令人驚恐的怒吼聲。

「 ……」第一發炮彈並沒有擊中城門,而是狠狠的砸到了牆面上。

王興考就覺得腳底下一陣劇烈的搖晃,他下意識的兩手扶住了箭垛口,又在親牙的幫助下,這才勉強站穩了腳跟。

然而,王興考附近的普通官兵們,就沒有他這麼的幸運了,眾人被震得左搖右晃,紛紛跌落于地面之上。

「仰角減三度,炮身偏西加五度……」

城下的李永堂,放下手里的單筒望遠鏡,下達了一連串的指令。

等整個炮群的二十門12磅炮,都調整就位之後,李永堂毫不遲疑的下令,「開炮!」

「轟……」

「轟……」

「轟……」

炮聲接二連三的響起,由于火炮壓低了仰角,目標直指城門洞,其結果是,城上的王興考以及他手下的官兵們,仿佛跳廣場舞的大叔一般,伴隨著隆隆的炮聲,不斷的左搖右晃。

在單筒望遠鏡的鏡頭里邊,李中易看得很清楚,二十余門12磅炮,采用三段擊的方式,依次有序的發射。

第一波次的炮擊,沒有一發炮彈命中城門洞,然而,原本看上去異常堅固的秀州城牆,夯土之外的青磚,左一個大坑,右一個大凹,別提有多難看了!

「咳,滑膛炮的準頭,終究還是弱了許多啊!」李中易把單筒望遠鏡遞給了張三正,十分遺憾的搖頭不已。

「皇上,滑膛炮不準,那什麼炮打得準?」張三正听出了李中易的遺憾之意,便趁著興頭,仿佛好奇寶寶一般的提問。

李中易笑了笑,說︰「等搞出了線膛炮,你就知道了,啥叫真正的火炮?」

此次南征,主要是乘船,所以,李中易把12磅炮盡可能的帶了來。

其目的,其實就一個︰盡快的平定吳越國,以便迅速西進,滅了南唐國!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