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6章 收服

李中易開了幾副,據說效果很好的排毒藥,另外添了兩劑溫補的湯藥。

留守寢宮的御醫們,按照尚藥局里的規矩,對藥方進行逐一的辯證。結果是,李中易所開的藥方,前所未見,功效不明。

柴榮听了御醫們的稟報,卻對李中易表現出了極大的信任,直接吩咐煎藥。

御醫們不敢擅自做主,只得采取陽奉陰違的手段,明著答應了柴榮煎藥,暗地里去派人去通知了符皇後。

符皇後急忙趕來,背著柴榮,痛斥李中易肆意妄為,亂開藥方,若是導致不測之事,他必須抵命。

李中易一時無語,只得黯然離開皇宮,多一句話,都不想再說。

如果,沒有柴榮的賞識和重用,李中易也沒有權勢顯赫的今天。

人非草木孰能無情?柴榮的知遇之恩,李中易一直銘記于心,所以,他硬著頭皮,想拉柴榮一把。

只可惜,宮中的御醫們,誰都不敢承擔責任,李中易本是兩世名醫,自然也很理解他們的顧慮。

小小的御醫,如果不是面臨生死攸關的大事,豈敢得罪當朝八相之一的李中易?

人算不如天算,柴榮最後的一線生機,也許就此被符皇後的獨斷專行,徹底的葬送掉了。

李中易親自替柴榮把過脈後,雖然有幾許憐憫之心,更多卻是即將出頭天的欣喜。

柴榮,這個銳意北伐的雄主,雖然沒有完成收復燕雲十六的州重任。他的麾下卻有文如範質,武如李中易這類頂兒尖的人才。

評價最高統治者的標準。在李中易看來,最最重要的便是識人和用人。

大流氓劉邦。窮和尚朱重八,都沒有什麼文化,卻十分會用人。

劉邦利用完了韓信,像殺雞一樣,把他給宰了。李中易絕不相信,沒有劉邦的授意,呂後就敢私下里剁了韓信的腦袋。

朱重八為了老朱家的江山永固,把一大幫子跟著他東征西討,南殺北戰的淮西英雄們。整得死去活來。

相對于這兩大流氓皇帝而言,站在柴榮的立場之上,對李中易確實算是手下留情了。

只是,那一次的寢宮驚魂,也暴露出了柴榮對李中易,極大的猜忌心理。

由于,符皇後的攪局,顯然,意味著一個舊時代。即將結束,一個全新的時代,逐漸擺到了李中易的面前。

登車之後,李中易扭頭深深的看了眼宮門。長吁了口氣,吩咐動身,回開封府衙。

今天伺候起居的是芍藥。她驚訝的發現,自己的男人在床上。就如同常山趙子龍在長阪坡上,殺了個七進七出。

雲散雨收之後。芍藥翻著嬌俏的小白眼,呢喃道︰「爺,您真猛,奴家快死了。」

李中易哈哈一笑,將腦袋枕在芍藥的酥胸上,翹起二郎腿,愜意的說︰「把腿舉起來,早點替爺生個大胖小子。」

芍藥神色立時一黯,她伺候李中易的時日絕不算短了,至今卻依然沒有生育。

別說芍藥僅僅是個妾室,就算是李中易的正室夫人,三年無出,就可以攆出家門了。

「爺,您待奴家,真好。」芍藥雖然很有些勢利,卻也極聰明之人,只不過,她的小聰明,往往耍得十分拙劣。

李中易換了個更加舒服的姿勢,笑道︰「你知道就好,下次,爺教你更多的花樣。」

芍藥羞紅著臉,小聲說︰「奴家任憑爺發落。」床第間事,她一向頗有學習精神,放得也很開。

午休過後,芍藥伺候著李中易,起身更衣,洗漱沐浴,套上清爽的一襲白衫。

李中易把所有的政務都扔給了劉金山,讓這位劉判官忙得腳不點地,他自己倒是過得逍遙快活,自在無比。

剛才,體力消耗過巨,李中易在美妾的伺候下,用了兩碗小米瘦肉粥,算是補充了一些能量。

飯罷,李中易背著手,在後花園內,散步消食。芍藥手里提著一只茶點盒子,遠遠的跟在男人的身側,她的注意力始終都在李中易的身上。

柴榮即將成為過去式,未來的朝局會如何變化,嗯,這的確是個大問題。

李中易繞過一棵楊樹,迎面就見李安國賊笑兮兮的走過來,隔著老遠,這小子就嚷嚷開了,「李叔父,多謝您出手相助,小佷沒齒難忘。」

「嗯,怎麼,滿意了?」李中易微微一笑,有趣的望著李安國。

李安國涎著臉,笑嘻嘻的說︰「正清老和尚,突然間,轉了性子,二話不說,就許了那美貌的尼姑還俗。不僅如此,正清老和尚居然大方的不得了,還送了五百貫的盤纏。」

李中易曬然一笑,正清老和尚如此大方,把人情做足了,還不是指望著從開封府衙這邊,撈到不少的好處?

損公肥私,往往就是在這種情況下,水到渠成,順理成章。

李中易絕非不食人間煙火的聖人,正清老和尚送來的人情,他多多少少,都需要還上那麼一些。

至于還多少,那就要看李中易的心情了。

正清老和尚希望的五萬貫,李中易絕對不可能給這麼多,至少減半。

「你這小猴兒,又有何事煩我?」李中易心情不錯,有心逗著李安國玩兒。

李安國笑嘻嘻的說︰「李叔父幫了這麼大的忙,小佷尋思著,就算是砸鍋賣鐵,也要表表謝意。」

李中易眨了眨眼,逗他說︰「歌姬班子都準備好了?」

李安國裝沒听見的樣子,陪著笑臉說︰「李叔父,總得給小佷留下一點點時間吧?」

李中易微微一笑,這個小猴兒,又沒說實話。他此來肯定有事。

論及比耐心,就算是十個李安國。也不是李中易的對手,那是自找苦吃。也是自尋煩惱。

李中易抬手指著方池內的魚兒,笑道︰「做人太累了,還是做魚比較好。」

李安國撇了撇嘴,他心想,這位便宜李叔父,莫非是在暗示,郡王府正面臨巨大的危機?

自從李瓊兵敗南方之後,開平郡王府的聲威,立時一落千丈。

李中易听黃景勝說起過。原本想和郡王府結親幾戶官宦人家,最近都沒有了下文。

「李叔父,我祖自從南方歸家之後,一直郁郁寡歡。唉,小佷我也跟著遭了池魚之災。」李安國好一通訴苦,李中易听得很清楚,也很明白,李瓊確實老了。

俗話說得好,窮不倒志。富不顛狂,平常心最佳。

人生在世,要經過無數的溝溝坎坎,一時的失意。只是替未來的重新崛起,打下良好的基礎罷了。

李中易在朝中,也沒幾個靠譜的盟友。其中,李瓊的開平郡王府。算是比較得力的一家。

基于現實,李中易自然不可能眼睜睜的。干看著郡王府沒落下去。

這麼大的事情,李中易也不可能和李安國細說,他只是淡淡的說︰「車到山前自然直,世上本無路,只緣人趟出。」

李安國雖然是個超級大紈褲,卻也極聰明,他馬上意識到,李中易必是意有所指。

自從,李瓊在南方吃了敗仗之後,開平郡王府便陷入到了愁雲慘霧之中。

就在李中易北上大名府的時候,李瓊垂頭喪氣的回到了開封府,一連數日,都沒見宮里傳出召見的消息,老王爺心中的失落感,大得驚人。

要知道,在成為敗軍之將前,李瓊從來都是宮里的座上客,有啥賞賜都是李瓊佔先。

如今,李瓊非但沒有見著柴榮,連符皇後都懶得理他。也就是,政事堂的首相範質,把他召去興師問罪。

那一次面談,李瓊面對的不僅僅是範質,還有樞密院的樞相們的集體責難。場面之難堪,簡直前所未見,令李瓊大跌面子。

李中易心里其實非常明白,開平郡王府雖然顯得有些落魄,可是,虎死不倒威,即使是破船還有三斤釘呢?

大相國寺的尼姑肚子大一事,其實,以開平郡王府的潛在能量,真心發了狠,正清老和尚必然要低頭,只是解決的時間方面,要拖些時日罷了。

簡而言之,李安國來尋求李中易的幫忙,實際上,隱含著開平郡王府對于李中易這個政治盟友的一次試探。

李安國前日登門,李中易昨日就去了大相國寺,正清老和尚當場就給了說法,迅速把事情辦妥。

值此開平郡王府,聲勢大衰之際,李中易的幫襯,意義十分重大。

今兒個,李中易從宮里回到府衙之後,特意哪兒也沒有去,就是為了等李安國的再次登門。

如今,李安國這麼快就尋上了門,顯然意味著,開平郡王府里當家主事的主子們,對李中易這個盟友的表現,異常滿意。

一般情況下,盟友小集團,其實都是因為利益而聚集在一起。

有利則合,無利必分,壞利必擊,這十二個字大致概括了政治盟友集團的內涵。

李中易的雪中送炭,等于是告訴開平郡王府,我李小相公絕對靠得住。

李安國看了眼俏生生立于一側的芍藥,他知道,這個女人是跟著李中易時間最久的小妾之一。

李中易察覺到李安國的異樣,不以為意的擺擺手說︰「她是我信得過的女人,你有話直管說。」

「李叔父,小佷來之前,家祖曾經特意叮囑,從今往後,李叔父但有所命,我家上下莫敢不從。」李安國當著芍藥的面,雙膝一軟,跪倒在地上,重重的叩了一個響頭。

李中易沒料到李安國竟然如此的恭敬,沒等這個小猴兒磕第二個頭,趕忙拉住他的胳膊,將他從地上拖起來。

「你這小猴兒,和我也這麼外道,不怕老子踢你的?」李中易瞪著眼珠子,罵得粗鄙不堪,李安國卻笑得異常之燦爛和開心。

PS︰今天至少三更,跪求月票的鼓勵!(未完待續……)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