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五九 一納米芯片

楊青他們就沒有這樣的包袱,在 芯片已經變成累贅之後,很自然地就轉到了石墨烯,碳化 這一類新型的半導體材料上來。

盡管他們也沒有技術儲備,楊青也沒有精力親自研究這些,光是在太陽系里,復制得自洪荒的符文,就已經消耗了他所有的精力,更別說還要抽出時間,吸收靈氣推動修為上的進步。

可是楊青有錢啊!

雖然在華國陸地上的幾家公司,他已經不能直接掌控,可國家也沒有收回來的意圖,甚至還有意無意地,趕走了圍在周圍的一些蒼蠅。

所以到現在為止,那些幾年前,一直煩著趙予熙,想讓公司上市的勢力,反而變得煙消雲散了,更加清淨了。

而且這幾家公司,還有著明確的領導者,楊青和趙予熙的傀儡存在。

楊青的傀儡,因為本體已經暴露了的關系,現在也不再深居簡出,藏在實驗室里,而是正式出面,在幾家公司辦起公來,其實所有的決定,基本都是小嬡代為做出的,其中自然也少不了趙予熙的摻和。

作為洪荒科技數年的掌控者,趙予熙管理公司的經驗已經相當豐富,而修煉之余,月球其實也沒有多少可供游玩的地方。

這幾年來到月球以後,趙予熙已經把月球探索了個遍。

從月球南北極的永恆凍土,再到月球最高峰和最大的隕石撞擊坑,她早已把月球探索了一個遍,尤其是深度高達一萬多米艾肯盆地,比馬里亞納海溝還深,最底部甚至連星光都看不到,沒有任何光線,完全是永恆黑暗的深淵。

但是這些,看久了,總會膩,人是一種群居生物,

而這幾家公司,除了VR游戲平台,還有少許的競爭以外,其他的完全是獨門生意,根本沒有競爭者,在強烈的需求下,也漸漸增加了產能。

隨著以光刻機為首的芯片生產線產能增加,原本只供應威華還有某些特定部門的低端生產線,已經開始在國內廣泛供應。

這種全新的芯片生產線,其實也是可以用于X86和ARM架構的CPU的光刻的。

畢竟混沌架構的芯片,是一種全新的立體晶體管結構,其中光刻部分尤其復雜,所以在光刻機工作台上面改變才是是最大的。

能雕刻立體的線路,自然也能刻繪主流CPU那種近乎平板的線路,只不過這樣一來,除了銀互聯帶來的溫度和功耗上面的降低,。

一納米的制程,帶來的可不只是光刻機的變化,而是一系列的進步。

光刻,刻蝕,光刻膠,等等,都需要重新研發。

要不是小嬡跑遍了世界各地,從某些保管嚴密的服務器里,找到了一些資料,再利用自己強大的算力,計算出了合適的材料配方,才成功制造出了一納米的生產線。

不過這些其實與月宮基地還有楊青關系並不大,除了對于海外那些芯片制造企業,有了一些打擊以外,對那些芯片設計企業反而是一種利好。

于是短短幾年的時間,華國的芯片制造,已經佔據了藍星的頂端,積電還有四星之類的企業,還沒有完成二納米制程的升級,終將淪落到中低端。

並且中低端的代工業務,還面臨著華國國內一些新建代工企業的挑戰,這一下,才真的讓華國從幾年前的禁售禁止代工事件中重新抬起頭來。

這也正印了那句話,凡是不能打敗我的,終將讓我強大。

雖然這樣有些狐假虎威的嫌疑,但是到目前為止,楊青的戶籍依舊在華國的版圖上,這也是確定巫醫的事。

這幾種幾乎壟斷的行業,帶來的收益自然也極為豐厚,楊青自然不需要這些,但是他招收的人,卻還需要賺錢養家。

這些公司的存在,也讓他無需操心那些錢財的事情,就算未來來更多的人,也不用擔心錢不夠花。

隨著一納米芯片的建成,芯片也成了混沌架構的完整體,包含了計算單元,存儲單元,單單一塊芯片,就能構成一個完整的計算機。

其中計算單元自然包含了CPU和GPU,存儲單元包括了內存和硬盤,以冰霜符陣布局,可以大幅度提升芯片的運行頻率,這也讓芯片的運行速度,第一次無需特別的散熱介質,穩定運行在十Ghz以上。

這大概也就是 芯片的極致了,想要更高的頻率,非要等到石墨烯芯片投入實用不可,畢竟按照理論計算,純碳芯片,有著更高的運行頻率,是確定無疑的事實。

另外一種就是碳化 芯片了,盡管碳化 芯片有著禁帶更寬,耐高溫能力更強的優點,但是因為材料的特性,把它提純的難度更高,遠遠比不上 這種單元素,所以它並沒有能夠應用到大規模集成電路上面。

不過隨著 元素芯片漸漸走到了物理極限,其他半導體材料,就走入了眼里。

其實對于新型半導體材料的研究,世界各國一直都在進行之中,只不過相對于 這種物美價廉,已經得到廣泛應用的材料,其他的根本就沒有太大的優勢。

讓全世界都看好,未來前景廣泛的石墨烯,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做成能夠實用的晶體管。

更別說早先各種的先進材料都在國外,而國外已經佔據了 材料的上游,自然不肯推出新的材料工藝,搶佔自己的飯碗。

這次楊青招聘來的一千人中,除了三十五個覺醒了靈性,可以開始修煉的以外,剩下的人,都被小嬡,塞進了各種研究所里。

他們能夠研究的,自然不是洪荒的符文,畢竟沒有覺醒靈性,看都看不到。

他們能夠進行的,就是各種藍星上的尖端科技。

除了這個,他們能夠做的,也就不多了。

月球上面,絕大部分的建設工作,都是由機器人承擔的,真空並且溫度不定的環境,也只有機器人,才能在這樣的環境里,行動自如。

穿著宇航服,哪怕是月宮基地,提供的最薄款宇航服,因為人類本身的限制,他們也不能長時間在外活動,更別說提著沉重的材料,在月面上進行長時間的行動了。

即使如此,這幾年來,因為在月球上活動,導致各種故障而毀滅的機器人,已經突破了三位數。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