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設計部的老外

作者︰烏羽草衣投推薦票 章節目錄 加入書簽

隨著二期工作的穩步開展,設計部迎來了兩個西班牙的老外,隨行的還有一個蘇州的女翻譯。兩個一臉的絡腮胡,一高一矮,高的1米8,矮的1米62。女翻譯倒還秀麗端莊,落落大方,挺拔的雙峰和諧的搭配在蜂腰之上,極為養眼。

三個人均罩著件白大褂,霸居著二期的設計部,外人根本無法進入,李羽新也就只能在外瞅瞅,看著他們在里面寫著畫著,隨著小球磨罐唔知唔知的不停轉動,一杯杯花釉擺滿了整個平台。三個人有說有笑的,偶爾也來一陣英文的調侃。

汪之中手上已經將英文資料翻譯完畢,他卻遲遲沒有交出去。他的想法很獨特,請自己來做翻譯還兼任輥筒印花機工藝員,一旦作業完成,還怎麼混呢。這年頭過河拆橋的事多著呢,誰知道老板是怎麼想的。他得一點一點的交,一月一月的混,這個輥筒印花機必須得自己搞,其他人教都不教。壓機的翻譯資料他也完成了,汪之中想的是先將壓機的中文資料分2部分上交。先交操作部分,這是必須的也是首要的,不然機器開不了,那就說明自己工作沒到位。維修部分慢慢交,首先壓機哪有這麼容易壞的,德國的坦克都打不穿,更不要說著台壓機了,技術肯定是過硬的。

想到這,他決定今天下午就把壓機操作部分的資料交上去。

汪之中一直防著一個人,他就是李羽新,不過听到他是技術部的,再加上腰線車間的女人們說他畫得一手好畫,他也就沒再把他當做對手來看待,那有干干淨淨不過日子的,跑來搞髒兮兮的機器的人。在他的思維中,李羽新就是一陣子發熱,新奇而已。

李羽新這時在釉線搗鼓著超頻淋釉器,水冷的電機唔唔作響,兩塊水刀直直的控制著釉量的大小,面釉對細度要求很高,325目的篩網,80的流速,這在國內任何一家釉料公司都無法提供。因此,陵康公司的二期釉料全部采用西班牙進口釉料。這在川內也是首屈一指的大手筆。

由于采取一次燒成,二期的坯體成本也比一期高,進料也從全國各地不同地方購買。不像一期的紅坯,當地就能取之而為己用。

此時川內的瓷磚正被廣東的理論所歪斜,說什麼白坯好,既好看又有高檔;紅坯撇,既難看又沒的檔次。究其原因,廣東沒有紅色頁岩,都是白色的泥土,連沙子都以白色的居多,而四川多以紅色土壤,除攀枝花有白色礦物質之外,其余地方俱是紅土。兩兩打嘴仗,個個拼實力。說穿了就是消費引導的問題,引導好了,成了王道。比如「大力神就是好,一晚上只屙一扒尿」,鬼扯火,他每天晚上屙三次喝了就屙一次了,神藥。

劉志康聚集川內同行對白坯一說狙以反擊,取白坯、紅坯成品瓷片各一片,放置兩塊木頭之間,叫一個體重180斤的大胖子站上去,白坯斷裂,紅坯完好無損。好什麼好,都不抗折。一時之間,令白坯理論啞口無言。但川內瓷磚在推廣上不如沿海廠商舍得砸錢,慢慢地也被視為高檔的理論給扼殺,在節節敗退的同時,逐漸丟去了自己成本的優勢,紛紛改以白坯,使自己陷入一個比白比厚的怪圈。劉志康見大勢已定,也只好隨波逐流。

印花的膠輥都是從意大利空運而來,陵康公司一共訂制了5套膠輥,共20個,每個1萬5,光這項費用就是30萬。這就是為什麼劉志康小心翼翼相人看事,需要有能力有擔當的人來做這件事。

西斯特姆的技服人員將膠輥安裝到設備上,開始了調校機頭和機器水平的工作,汪之中也積極地參與其中,李羽新則在一旁觀摩學習,仔細地听著,默默地記在心中。

西班牙的老外也很配合這項工作,提供了磨好的花釉,為其調校工作增加了進度。

隨著機器調整完畢,老外們也開始了配色開發的工作,他們天天啃著面包,喝著牛女乃,不日不夜的進行著苦逼的實驗,老外的工作是隨機的,只要有靈感就要去付諸行動,所以線上的印花工雖不情願,卻也不得不去密切的配合。每次老外做完實驗,都會說一句︰thank!而線上的小伙不會說英文的不用謝,只得說︰no thank,no thank!凡是老外說什麼,他都在前面加上no。搞得兩個老外相互一愣,隱忍而笑。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