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 入彀的曾緯(上)

作者︰空谷流韻投推薦票 章節目錄 加入書簽

這個夏秋之交,屢屢提到宣仁太後臨朝時大宋割地給西夏之辱的,絕不僅僅是邊關重鎮慶州城的軍民。

開封城東北,一場關于宣仁太後的隱秘談話,也在一男一女之間進行著。

申末時分,梁師成領著剛剛與遂寧郡王趙佶踢完球的曾緯,出得府邸,上馬騎了不多時,就進了一處林泉清幽之地。

「曾公子,干娘在里頭等你,小的先回郡王府辦差了。」

梁師成將曾緯領到目的地,告辭而去。

此地樹木高大,遮蔭蔽日,林間似有小路無數,卻又被灌木遮了個七七八八,曾緯來時就算騎于馬上,也只能隱約辨出那些別業小院的模糊輪廓。

曾緯進到屋中,張尚儀正在調香。

她面前的案頭一角,一個鏤空雕刻著纏枝卷草紋樣、好像小蓮蓬似的越窯青釉香爐里,縷縷青煙裊裊而出。

「我竟不曉得,你還有這麼一處隱居之地。」

曾緯說著,一坐在蒲草團子上。

張尚儀道︰「四郎,此處不是你阿爺那間大隱隱于市的酒屋,你自可放松些。」

她話音未落,曾緯已經又從草墊上挪開,直挺挺地往後一仰,干脆將身軀放平在涼爽的地板上。

「蟬噪林愈靜,鳥鳴山更幽。好一個又消暑、又銷愁的世外桃源。」

曾緯念叨了一句,雙目直勾勾地盯著房梁。

張尚儀翹著羊脂女敕筍似的手指,耐心地研磨著丁香、龍腦、檀香等香藥粉粒,再將蒸熟的棗子撕了皮,混入擂缽內的香粉中,又換到大些的搗臼里,加上煉過的蜂蜜,細細搗勻,最後搓成小丸子。

曾緯先還未動,休息了片刻,才側過一張俊臉,望著張尚儀如玉蝶翻飛的手。

確實美。

歡兒比她年輕十歲,卻不懂得保養,伸出來的雙掌,就是一副操勞生計的市井民婦的模樣。

曾緯悵惘的目光,又從張尚儀的手上移到了她的面龐上。

都說自古美人如名將,不許人間見白頭。這張氏,莫說如今才不過三十歲,尚是滿頭青絲鴉發,就算再過一二十年、雙鬢繁霜了,單那雙時而春煙迷蒙、時而寒光犀利的眼楮,也定還是勾人心魄的。

此刻情境,倘使案頭那邊坐著的,是乖巧又愛說笑的歡兒,多好。

譬如是未來的某一日,他曾司諫下朝歸來,內宅嬌娘便這般鶯鶯燕燕、全心全意地陪著他,繾綣甜蜜如在仙鄉,勝過人間無數。

一聲柔膩的鶯燕之語打斷了曾緯的出神︰「四郎,我看,林再靜,山再幽,我焚的香再妙,你這胸腔子里的心,也還是又鳴又噪的。」

張尚儀將搓好的香丸鋪在瓷盤中晾著,笑吟吟地點評著眼前男子。

又道︰「此番風波,我可是無力轉航。你那心尖上的女子,太招人了,皇後和貴妃看得再緊,官家,也還是對她動了念頭。好在,她確實有幾分尾生抱柱的信義,想來持定了不能負你的心,竟是生生將官家頂了回去。她呀,真是生對了時候,我大宋的天子,歷來皆為仁義寬厚之君,她既不願意,官家也沒說什麼,加倍賞賜了她,讓她出宮了。」

曾緯冷哼一聲︰「人是出來了,牌坊也掛上了。」

「那也怨不得官家,官家哪里曉得你與她的情事?」

說到此處,張尚儀忽地面色一凜,帶了交心的口吻道︰「四郎,你可莫糊涂,不管不顧地將與她的郎情妾意昭告天下。那豈不是打官家的臉?」

「我到底姓曾,有這麼蠢?」曾緯沒好氣道。

「唔,那就好。玉樓冰簟鴛鴦錦,簾外 轆聲。里子向來比面子實惠,大不了,過得一陣,尋一處清幽院落,你二人照樣做得鴛鴦。若此事不好向樞相開口,你手頭又緊,自可說與我知。」

曾緯听得張尚儀坦誠地說出這般法子,短暫的驚詫後,竟生出幾分感念來。

他嘆口氣,向張尚儀悶悶道︰「我也是這般想,只歡兒不願。」

張尚儀一愣,旋即雙眸染上點滴哀愁,默了片刻,方戚戚然道︰「果然不同人不同命,又不同的心性。當初我與樞相之間,倘使他對我作了別宅安置,我不知會有多歡喜,哪怕一月就見得他一次,也是好的。」

曾緯听她提到曾布,想到父親對她的確涼薄,忽地有些可憐眼前這女子。

他正要出語安撫幾句,張尚儀卻轉了語氣道︰「不說從前那陳芝麻爛谷子事了。四郎,自堂除之議後,我好幾日都不得安眠。原來你阿父對你,竟也是個冷情的。我歲初給你指點的應試之法,豈非害了你?不過,吏房的文書一日未下,或許,就還有轉機的可能。」

曾緯悻悻︰「官家還要用我父親制衡章惇,在我的差遣上,自不會駁了父親的面子。官家有了一篇他要的殿試策論,檄文似的,向士大夫們周知紹述的決心,就已經夠了。」

張尚儀起身,來到曾緯跟前,盯著他︰「四郎,如果,你不僅能寫策論,還能寫出證詞呢?」

曾緯被她盯得有些發毛,卻又仿佛臨淵之人,見到了魚兒的影子,在駭意的邊緣升騰起好奇來。

張尚儀道︰「因你阿父在堂除之議上太過不近人情,不知是否因年邁而脾性古怪,我前幾日听來的一個消息,都不敢立即報與他知,今日還是先與你說的好。官家,已暗中授命蔡京、邢恕等人,細查宣仁太後當年可有欲立雍王、曹王之事。」

曾緯心中一驚。

雍王趙顥、曹王趙(Jun,第一聲),皆是英宗皇帝與宣仁太後高氏的兒子,神宗皇帝的弟弟。

當年推行變法的神宗帝,才三十八歲就病入膏肓,那時雍王與曹王正是年富力強之際,朝野議論紛紛,不知繼承大統的,究竟是二王中的一位,還是神宗帝年僅九歲的兒子趙煦。

最終,上位的仍是佷兒,而不是叔叔。

然而坊間始終流傳,宣仁太後高氏,曾有意撇開孫兒趙煦,立兒子雍王或者曹王為帝。

去歲到今年,曾緯與父親鬧翻之前,一直听父親說,政事堂里吹的風,也是章惇上躥下跳鼓動天子追廢宣仁太後、才能進一步清洗元祐黨人。

不想從內廷傳來的消息更酷烈,天子原來竟是要從「欲謀廢立」這樣歷來會令多少人頭落地的角度入手。

但曾緯仍是懵懂地看著張尚儀︰「宣仁太後當年欲立子廢孫,和我眼下能留京,有何關系?」

張尚儀面色肅然道︰「我也是想了幾日才想出的法子。我只問你,元豐七年,你是不是拜在高公紀門下?」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