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四章 驅雷融雪驚鬼蜮 分金定穴覓人蹤(下)

寄再興上前深施一禮,虛心向杜晦請教,

「在下大夏寄再興,現在魏王陛下任職。

敢問杜老是如何推算出這樣的結論,若能賜教一二,寄某感激不盡。」

杜晦大笑道,

「哎,你這人倒也乖巧。

風水之術本非玄奧之學,只是所涉龐雜,不是三言兩語能講得明白的。

簡言之,風水之術其實是先人用來判斷宜居之所的法門。

其中包含了地理,測量,勘礦,物種學等各種知識點。

打個最簡單的比方把,我們常說陽宅坐北朝南為吉,為什麼呀?

南向陽,易采光。

自上古穴居之世,便知山陽之穴宜人居,山陰之穴陰寒潮濕多蛇蟲。

這采光聚明,趨風避邪,近水利收,是基本的原理。

而遠離礦脈則少病,地勢高可避洪患,什麼花木易引蟲,什麼苗株破壞水土,這是進一步需要排查的細節。

陽宅如是,陰宅相反,道理卻相通。

要完成我這樣的測算,就要能夠通過植被,陽光,山勢走向計算出森林大概面積與距離水源的遠近。

再將這些條件重新整合,便可推斷出宜居之所。

我手里這只羅盤啊,是將不同變數排列重組的計算利器。

說白了便也都是些雕蟲小技,不值一哂。」

犬車揚鞭上路,兩位女士與金吒同輦,寄再興則與杜晦慶雲豪侃了一路。

杜晦不時指點著山勢,叢林,講解風水判斷的基本道理。

寄在興不住點頭附和。

杜老雖然相貌仍是中年,但終究年事已高,說著說著,便有些累了,

一連打了幾個哈欠就專心趕車,不再言語。

慶雲終于得了機會向寄再興詢問與殷色可相逢的細節。

听說殷色可並不似受過苦的樣子,他這才放心。

「寄先生,你藏得也是深。

其實我們第一次見面的時候,你和瓠師姐便已是認識的吧?」

「哎,哎。不要揭人家老底嘛。」

「那天我們三劍合璧,沒有刺中你,現在想來,好像真得是瓠師姐有意慢了一拍。

可是,你為何要去應聘小龍王師教啊?」

「這個……」,寄再興神色猶豫,但是略作考慮,他還是提點了幾句,

「有機會遇到你大哥的時候,你也可以提醒提醒他。

背著魏王在南朝吳郡又搭了個窩,就不怕惹人猜忌?

我是信得過他的為人,才肯告訴你。

慶兄弟是知分寸的人,切不可隨處張揚。」

慶雲連連點頭,「我懂,我懂!」

他心中此時已經涌起無數奇怪的念頭︰

原來保義軍當時有意在小龍王身邊安插人手,就像將那名所謂的傅軍師楔入穆泰陣營一般……

等等,我身邊不也一直有保義秘諜同行麼……

哎,未雨綢繆,百密而無一疏,每一個倒鉤都安插的恰到好處,不但觸及核心機密,又不易引起對方的警惕和抵觸……

魏王啊魏王,你可真是善御人心的權術高手啊。

犬車翻山越嶺,狂驅二十余里,直奔山陽,遠處竟然傳來了潺潺流水聲。

北國之冬,潺潺水聲,這只有如昔日扶余王庭沸流水(今響水河)那般的溫泉泉眼才可能支撐。

「怎樣,老朽計算的不錯吧?

這處山坡在山,水之陽,乃是重陽寶地。

雖然偏遠,但是周圍野物豐盛,不愁過不得一冬。」

寄再興點頭道,

「是極,是極。

哎,悠悠華夏,千載積澱,處處都是學問。

以前常听人月復誹風水之學都是捕風捉影之說。

其實只是那些愚人無法將地輿勘測的真學問串聯在一起罷了。」

「站住,你們是誰!」

一聲厲喝響起,緊接著便是一陣張弓搭箭的聲音。

杜晦急急勒住狗韁,環視四周,只見林中鋒鏑閃動,也不知埋伏了多少人馬。

慶雲聞聲卻不見如何緊張,他跳下犬車,向林中喊道,

「岳將軍,是你麼?自己人,別緊張。」

想是林中人又仔細打量了片刻,方才喊話的將軍這才下令,

「原來是慶宗主。嗨,自己人,收隊!」

一名壯漢挺著一桿紅纓長槍自林中現身,正是岳家家將岳撼山。

孫吳部落偏居已久,雖然族人也是勤練武藝,但是上陣用兵這種事情,那是幾代人都不曾經歷了。

而今局勢緊張,戰爭無可避免,恰逢岳氏殘部投奔,族人便一致推舉岳撼山作為總指揮,協調防務。

岳撼山隨岳帥征戰多年,剿過馬匪,討伐過不臣之部,也曾與高麗大軍對峙,練兵布防本就是他的強項。

再說岳氏本是孫吳部落外家,此時他帶少主投奔寄人籬下,如果不拿出些真本事建立功勛,在部落中便難有地位,日後圖謀再起也更為不易。

因此他欣然應命,打起十二分的精神,大刀闊斧地干了起來。

為了限制部落中可能存在的天宗內應,岳撼山將所有輕壯以十人為單位分作作戰小組,每組自孫吳八姓,岳家軍和其余外姓中隨機各選一人,然後推選最可靠的兩人為正副什長。

每個作戰單位相互監督,不容單獨行動,給奸細報信之機。

孫吳族人大意失據點,就是未料有奸,防務自毀,這才被天宗所乘。

以至于老族長在倉促撤退中一病不起。

因此族中人對于岳撼山提出的方案充分理解,再加上賀長老的積極支持,孫吳鐵軍迅速成型。

孫吳密巢十里之內,崗哨密部,埋伏重重,

除非是高麗大軍傾巢而至,否則單靠天宗能網羅來的這些魑魅游匪,休想靠近半步。

慶雲一行剛入陽坡就已經被崗哨發現。

但是布防的丁壯謹遵定策,不曾打草驚蛇,互通消息,調整陣型,待犬隊深入,這才發動包圍網。

若此時慶雲真是敵人,就算他們幾人武功驚人,以一當百,也難從弓箭長鎩,繩索陷坑中逃出生天。

慶雲听岳撼山介紹完這許多布置,不由嘖嘖稱嘆。

幸好隊伍里沒有莽撞之人,否則這要是動上手,又哪是輕易能收得住啊。

岳將軍是謹慎之人,他也沒有和慶雲多話別情,只是吩咐族人各就原位,隨後從自己衛隊里抽調了一個十人小隊護送慶雲一行入山,自己依舊堅守前線。

》》》》》敲黑板時間《《《《《

說到風水這個東西,偽科學自然是第一個被人想起的標簽。

這門學問和中醫的情況還不同,它更近似于巫覡之術,在普通人的認知里早已口碑崩塌。

但是就和我當初點評人們對道家的認知一樣,為什麼人們對于道的認知,總是停留在畫符捉鬼,相讖行騙這些不入道學正宗的把戲上?

風水是什麼,風水這一行的經典有哪些?

古代因為消息閉塞,民眾的讀書識字基礎有限,人們無法得到有效信息,容易被蒙騙,這是可以理解的。可是時至今日,這種情況依然存在,那就有些讓人搞不懂了。

相傳最古老的風水書,這又要上溯到黃帝,這本經典叫《黃帝宅經》。

《宅經》開篇怎麼說呢︰

夫宅者,乃是陰陽之樞紐,人倫之軌模,非夫博物明賢,無能悟斯道也。就此五種,其最要者,唯有宅法而真秘術。凡人所居,無不在宅,雖只大小不等,陰陽有殊,縱然客居一室之中,亦有善惡,大者大說,小者小論,犯者有災,鎮而禍止,猶樂病之效也。故宅者,人之本。人以宅為家,居若安,即家代昌吉;若不安,即門族衰微,墳墓川岡。並同茲說,上之軍國,次及州郡縣邑,下之村坊署柵,乃至山居,但人所處,皆其例焉。目見耳聞,古制非一。

簡單概括一下,家和宅安萬事興,房屋布局無論軍國郡縣還是山居獨戶,都要講究規制。

那麼這書就很簡單了,就是教你房屋規制,注意事項的選址,勘測,建築指導書。

一個宅子哪些方位是吉,哪些方位是凶,哪些地方適合主人居住,哪些地方適合下人居住,哪些地方適合牛馬大型牲畜,哪些地方適合雞犬小型禽畜,哪些地方適合安置淨房,哪些地方宜造園林。這些講究去掉那些可以為了顯得高大上的玄異贅述,剩下的難道不都是學問麼?這麼幾千年來,中國古典園林的布局,留到今日的哪個不是經典?

無論是北方皇家園林,還是南方蘇杭園林,甚至塢堡土樓,凡是士族大家所取規制,無不問風水。又有哪一份答卷不是規整得明明白白,兼容美觀與實用性的呢?

況且,《黃帝宅經》已非原典,現在傳世的文檔不知其年月。這一本書中所載的規制,也非唯一規制,現存版本有序︰黃帝二宅經、地典宅經、三元宅經、文王宅經、孔子宅經、宅錦宅撓宅統宅鏡天老宅經、劉根宅經、玄女宅經、司馬天師宅經、淮南子宅經、王微宅經、司最宅經、劉晉平宅經、張子亳宅經、八卦宅經、五兆宅經、玄悟宅經、六十四卦宅經、右盤龍宅經、李淳風宅經、五姓宅經、呂才宅經、飛陰亂伏宅經、子夏金門宅經、刁曇宅經,已上諸經,其皆大同小異,亦皆自言秘妙,互推短長,若不遍求,即用之不足。近來學者,多攻五姓八宅、黃道白方,例皆違犯大經,未免災咎。

上面說的明明白白,規制其實有很多,但是「大同小異,互推短長,若不遍求,即用之不足」。就是說你要都看一遍,按照實際情況進行選擇,否則不一定能解決你的問題。然後直接抨擊「近來學者」,老是琢磨那些個歪門邪道——額,對不起用詞過了,反正就是那些懸乎拉茨的偏方,其實都是犯了忌諱,不一定管用。

那你看老祖宗的書都是這麼說的,可是你信的都是偏門,然後你還要說是古人迷信不科學?

後世所謂《八宅明鏡》,《陽宅十書》,基本都是在《黃帝宅經》的這種格局理論上做衍伸,所謂風,水,明堂,吉地,凶地,只是行業名詞。你要翻譯成通風,水源,采光,朝向方位好壞這些現代詞匯,它其實都是一回事。

《黃帝宅經》是陽宅經典,那麼與之對應的陰宅經典,就是晉代郭璞的《葬經》。在這本書當中,郭璞明確的提出了風水的概念。

葬者,藏也,乘生氣也……其行也,因地之勢。其聚也,因勢之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謂之風水。風水之法,得水為上,藏風次之。氣之盛而流行,而其余者猶有止。雖零散而其深者猶有聚。經曰︰外氣橫行,內氣止生,蓋言此也。經曰︰淺深得乘,風水自成。

也就是說,下葬這個事呀,主要是望氣。氣這個東西說起來玄,但其實就是「因地制宜」。得水,藏風,就是文中我們說的,水源,避風,就是風水之法首先考慮的東西。你根據這個地形地勢,水源風向,學會選擇下葬的地點,深淺,風水這門學問就掌握了。

這事兒講得有錯嗎?

有了郭璞的這些說法,那麼問題來了。如何選擇福地,這里面又是學問,那麼比較成系統的就是《地理四彈子》——鐵彈子《地理元機》。鉛彈子《地學要義》。金彈子《地理元珠經》。玉彈子《地理元樞》。這是四本書的合集。後人所謂《博山篇》,《水龍經》那其實都是根據這些地理要義引申出來的。

說道地理大家估計就都明白了。望山是否堅固牢靠,適合下葬,以古人的角度講什麼龍形虎形已經是極限,難道你指望他們寫出來那叫褶皺山,斷塊山,方山,單面山?黑話不都是來源于行業共識自己起的麼?在古人對地殼的整體結構沒有完整了解的情況下,他怎麼知道這個龜背是褶皺形成的,那個龍紋是斷塊形成的,傻呆呆的柱子,那個叫喀斯特?喀斯特是誰啊,那時候生了沒?

望水,看植被,侯風,這些東西涉及水利,生物,氣象,都屬于古代風水學的研究範圍。你看秦陵到現在沒人敢挖,漢陵無病無災,吳王陵至今蔥翠,唐陵和漢陵選址仿佛,河南宋陵,明清皇陵,哪一處遭過大災?是水淹過?山崩過?泥石流?地震?

所以作為咨詢暢通的現代人,我們在發表意見前最好先過過腦子,看看結果,再質疑這里面有沒有道道,是不是科學。

如果要問現代還有哪本風水書可以看得話,筆者個人比較推薦董斌先生的《科學風水學》。董先生是獨立學者,說實話也算不上什麼權威。這本書里的內容,引證,也不能算十分嚴謹,但最起碼人家方法對了。看事物是看到了本質的。只要方法對,答案我們自己都可以找。

風水是什麼,就是建築選址布局的學問,本身毋庸質疑就是一門科學。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