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四章 大張旗鼓

作者︰西周散人投推薦票 章節目錄 加入書簽

上有政策,下有對策。

李二的政策是要陳楚必須賣肉,而且價格不能太高。

而陳楚的對策就是,賣肉可以,價格不高,但要限量供應。

至于其他的肉,他讓程處弼悄悄拿到黑市上,高價賣出。

一來二去,陳楚賺的,和此前預測,相差不多。

程咬金跟著陳楚,也賺了一大筆錢。

陳楚原本以為這件事既然被李二知道,肯定會來興師問罪,誰曾想,多日過去,也不見宮里有什麼動靜。

他就有些納悶了。

于是找程咬金詢問宮中的情況。

程咬金說道︰「也不知怎的,那日陛下听到你那句上有政策,下有對策之後,突然一言不發就走了,回去之後,還召集了長孫無忌這些人到甘露殿,也不知道說了什麼,自那日之後,陛下的神情就有些不對勁,也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不過,肯定和你那句話有關。」

陳楚搖搖頭︰「四哥你說錯了,父皇如此表現,和我沒關系,我那句話是胡說的,父皇肯定是遇到其他的麻煩事了……」

陳楚不認為自己一句亂說的話,會讓李二那麼凝重。

肯定是發生了什麼重大的了不得的事才對。

……

甘露殿。

朝中有三分之一的大臣都到了。

李二還讓人擺滿了案幾。

每個大臣,席地而坐,面前都有一張案幾。

被急匆匆召集而來的大臣們,個個一頭霧水,不明所以。

再看見這場面,心中更是惴惴不安,看樣子,不是要宴請,好像是要考試?

大家都說不上來。

個個都有些焦慮。

這時,李二一揮手,太監們急忙拿出紙張,分發下去。

每個大臣面前就出現一張紙。

紙上寫的是︰上有政策,下有對策。

這是啥意思?

大臣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還沒回過神來。

這時,只見李二站起身來,說道︰「諸位愛卿,你們面前這句話,乃是我大唐有名的才子陳楚說的,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簡簡單單的一句話,卻是讓朕沉思了好幾日,文字簡單,看似粗淺,但其中蘊含的道理卻是無窮啊,朕想了許久,也只想出個一二,今日召你們前來,便是要和大家一起探討一下,這其中的至理啊,諸位可先看看,好好想想,大家再好好議論一番。」

眾人恍然大悟。

原來是來參透這句話的。

那簡單啊!

在場的都是讀書人,更有不少經學大家。

所謂經學大家,那就是解釋各種經典的。

比如,孔子說一個字︰「妙!」

這幫人就能解釋出一百二十種意思來,甚至能扯到孔子的祖宗的祖宗的出生地。

總之,這是大家都擅長的。

眾人紛紛拿起面前的紙張,開始搖頭晃腦地閱讀幾遍,然後一個個拿出鉛筆,開始寫寫畫畫。

朝中這麼多重臣,一起參悟這句話,場面還是有些壯觀的。

半晌之後。

孔穎達率先站起身來,激動地說道︰「陛下,陳楚不愧是我大唐的天才少年啊,這話看似粗鄙,其中的哲理,卻是無窮,臣仔細參詳,可以從三個方面來理解,其一,這的一個字,上,可謂是帝王之意,也就是說,帝王受天命而教化萬民,帝王的命令和政令,一旦頒布之後,天下人都要想辦法去施行,如此,才能上下一心,百姓安居樂業,其二,上可理解為上天之意……其三,上可理解為上古,也就是堯舜禹湯的王道盛行之時……」

眾人听了,個個佩服不已。

「孔師不愧是經學大家,竟能說出三種意思,讓我等佩服!」

「佩服!」

孔穎達捋了捋胡須,得意地坐下了。

李二沉思半晌,卻沒有說話。

誠然,孔穎達說的都很有道理。

但不是他想要的答案。

又見幾個名聲赫赫的文臣站起來,窮經皓首,解釋一番。

李二依然不滿意。

然後,魏徵猛地站起來,不屑地看了眾人一眼,說道︰「諸位大人說的都有道理,但難免是牽強附會,于國于民,于大唐江山社稷,毫無用處……」

文臣們頓時就不高興了。

在他們看來,自己這些人,解釋經典,那是專業的。

而魏徵,罵人才是專業的。

「魏大人,經學一道,十分疑難,想要解釋這句話,必須有淵博的學識才行,你何至于說我等的解釋,于國于民無用……就像方才我等說的,這一個上字,既可以解釋為上天,也可以解釋為上古王道盛行之時,這些都是警醒陛下要好好教化萬民的啊,為何說無用呢……魏大人有什麼高見,不妨說來我等听听……」一個文臣,向來膽大,直接對魏徵說道。

其他人紛紛點頭,並出言助陣。

魏徵那可是老懟人了,豈會在乎這些。

只見他一躬身,說道︰「陛下,臣以為,這句話,恰恰說明,陳楚一眼就看透了我大唐官場的尸位素餐、虛與委蛇、官場腐敗啊……」

啥?

魏徵簡直是語不驚人死不休。

一開口,就驚呆了眾人。

等大家回過神來。

文臣們紛紛搖頭,冷笑不已,認為魏徵這是解釋偏了。

李二卻是饒有興趣地看著魏徵。

魏徵見李二沒有反對,于是說道︰「陛下,臣以為,這句話可以這樣解釋,那就是陛下的敕旨也好,朝廷的政令也罷,初衷都是為了治理天下,教化天下百姓,使百姓安居樂業,但……這些政令到了各地之後,有德才、矜矜業業的官員,當然會按照政令認真做事,可那些貪污腐敗、毫無憐惜百姓之心的官員,便會想出各種對策來搪塞,敷衍了事啊……臣擔任御史大夫多年,查處的貪官污吏無數,最清楚不過,別的不說,就說朝廷的一項政令,要求各地興修水利,可為何年年都有干旱,年年都有洪澇,究其原因,無非就是這些官員將朝廷政令當作兒戲,裝模作樣派一些工匠清理一下河渠,修建一些水池,改良部分河道,最後,該干旱還是干旱,該洪澇還是洪澇……」

魏徵滔滔不絕地說著。

李二越听越心驚,眼神卻是越發的亮了起來。

文臣們,開始時是鄙視魏徵。

可到後來,他們越發覺得不對勁。

魏徵說的,似乎很有道理。

……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