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3章  憶苦思甜

「那個時候,女乃女乃真的嚇壞了。」

「也是那個時候,女乃女乃突然意識到,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這個句你應該明白是什麼意思吧?」

「女乃女乃擔心小叔以後沒有著落,決定為小叔奔一個前程,也就是送小叔讀書。」

「這是個非常重要的決定,那個時候,村子里根本沒有任何人敢有這個念頭,可我們女乃女乃敢。她頂著全家的壓力,力排眾議,將小叔送到了鎮上的書塾……」

……

也是從那個時候,朱家才開始了讀書之路。

朱七別的不會,但會讀書。

這個兒了優勢,讓朱家人看到了希望,所以大寶朱安開、二寶朱安寶才會跟著一起讀書。

再接著,朱家在所有人的努力下,慢慢發家……筆趣庫

二寶朱安寶模了模三寶朱安古的腦袋,說道:「所以說,你們比我和大哥幸運多了,我們小時候可沒書讀,要不是後來我們通過努力給自己爭取到了機會,你們就要多兩個泥腿子堂哥了。」

四寶朱安寶說道:「就像隔房三爺爺、四爺爺那樣嗎?」

朱三壯、朱四虎成親以後,朱老三、朱老四家可熱鬧了,鬧著分家就算了,後面孫輩出生的時候,又是矛盾不斷,鬧來鬧去的。

後來實在沒辦法,才跟葉瑜然借了錢,再自己東拼西湊一點,一家留在原地,一家搬到了別處去。

搬些聲音的自然是朱老四家,沒辦法,他媳婦和兒媳婦都厲害,又喜歡算計,總覺得新修的院落更好,所以分家的時候多要了點東西,就搬到別處去了。

朱老三家吃點虧,倒不是朱三嬸不想爭,實在是兒子、兒媳婦不爭氣,她一個老娘們斗不過四房婆媳二人,只能多腰包里掏了銅板,這才把四房打發掉。

四房沒有因為這點算計發財,但也沒有因為算計就倒了大霉,在村子里,人家借著朱老頭家的光,混得那叫一個風生水起。

看小李氏小肚雞腸,鬼名堂特別多,但人家在做生意上面確實有一手,給四房賺了不少錢。

肚子也爭氣,遷新居沒兩年就生了一個兒子。

相較而言,三房就

要平淡多了,劉雁沒那麼強的好強心,朱三嬸再厲害,到後面也變成了唱獨角戲,漸漸地便沒了意思。

在小李氏後面,劉雁的肚子也揣上了,生了一個男胎。

這兩個便是三寶朱安古、四寶朱安康的堂弟,在姚氏蒙學里也見過,因為爺爺輩是親兄弟,他們也會稍微照顧一下。

只可惜,這兩個堂弟玩心重,被兩家寵得跟個熊孩子似的,三寶朱安古、四寶朱安康接觸沒幾次,就不愛帶他們玩了。

很多人都說,那兩個堂弟跟他們不是一路人,以後肯定是種地的命。

有的,三寶朱安古、四寶朱安康能听懂;有的,三寶朱安古、四寶朱安康听不懂。

但隱隱地,他們也察覺到了自己與三爺爺、四爺爺家的差異。

二寶朱安寶說道:「嗯,差不多吧。你們可以再看看村子里其他家,沒有讀書人的家庭,再拿來跟我們家對比,你們就明白了。讀書不一定要做官,但如果不讀書,那你就不能明白大道理,你所能選擇的人生也變得極為狹窄。當你的選擇面變得狹窄以後,也會影響到你的子孫後代……這個你還小,可能不懂,但你可以比較一下三叔和隔房的兩位堂叔,然後你就會明白,為什麼我們和隔房的堂弟有那麼在差距。」「我們家的差距,是因為我們都讀書了嗎?可是……大伯,還有我爹不是也沒讀書嗎?」

大寶朱安開笑了,說道:「你爹和我爹是沒讀,可是三叔讀了,七叔讀了,我們也打小開始讀書。最重要的是,我們家有一個特別注重學習的女乃女乃。在女乃女乃跟前,誰敢不認真學習?」

「呃……」三寶朱安古、四寶朱安康立馬啞住。

他們倆已經記不太清楚小時候的自己有多親葉瑜然了,他們只知道,每次他們不好好學習的時候,家里人都會拿女乃女乃葉瑜然來嚇唬他們。

村里的大人也是,他們會夸女乃女乃葉瑜然特別厲害,也會強調女乃女乃葉瑜然不喜歡不喜歡讀書的孩子。

別人家就算了,但要在自己家,他們誰要不好好學習,肯定會挨女乃女乃收拾。

三寶朱安古、四寶朱安康:「……」

今天,他們不就是因為女乃女乃葉瑜然壓迫他們學習感覺到痛苦,所以才找大堂哥、二堂哥抱怨的嗎?

結果大堂哥、二堂哥告訴他們,抱怨是沒有用的,因為他們小時候還沒有書可讀,那個時候女乃女乃葉瑜然就很重視,現在既然有了機會,女乃女乃葉瑜然只會更加重視讀書的機會來之不易,女乃女乃不會讓任何人浪費的,你們啊……還是乖乖學習,認命吧!

三寶朱安古、四寶朱安康差點哭出來。

葉瑜然可不知道,因為她的「重視」,家里有兩個孫子差點造反,不過最後被大寶、二寶給解決了。

若是要知道,估計得好好夸夸這兩個大孫子不愧是長大了,都能幫大人解決問題了。

三寶朱安古、四寶朱安康的學習成績確實不太理想,他們不像前面的兩個堂哥吃過苦頭,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學習機會。在他們的記憶中,似乎打小家里條件就不錯,吃穿不愁。

這也就養成了二人有些「嬌慣」的性子。

倒不是他們娘有多麼寵他們,在生活上,李氏雖然挺疼兩個孩子的,但也不至于要星星給星星,要月亮給月亮。

李氏也挺節省的,除了基本的生活所需,基本不太給兩個小伙零花錢,或者買一些格外的東西。可為什麼,他還會有點「嬌慣」呢?

這就得從朱家的生活條件說起。

相較于城里的大家族,朱家確實低調,可在村里,朱家絕對是首富。

再加上幾個院子奴僕成群,少爺主子身邊都有伺候的人,三寶朱安古、四寶朱安康免不了地享受起了「少爺」的待遇。只是這樣,他們的待遇放在村里,那也是頭一份的。

因此,他倆也就「嬌慣」了。

李氏能打理他們的生活,于學習上卻幫不上忙,只能丟給朱氏蒙學,讓朱八妹幫忙教育。可朱八妹要管整個書塾,再加上林三妹、林四妹出嫁,她需要親自打理的店鋪增加,一個人差點沒忙得飛起。

幸好身邊有四大丫鬟幫忙,要不然她恐怕都要忙得沒有一點休息的時間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