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5章  深入田間地頭種田

既然引進了朱氏書塾的人,葉瑜然二話不說,就在青遠縣設了一個「分校」,將朱家村那一套給搬了過來。

只不過跟朱家村是以「蒙學」為出發點不同,青遠縣分校則以「技術培訓」出切入,導入生源,讓本地人意識到想要學東西,就得來朱氏書塾。

按主題類別,將技校培訓班分成了一期一期的,一期一個主題一個班,深入田間地頭教學。

比如這次開設的「堆肥技術班」,那麼就定一個村子為教學點,附近的村民報名,按照約定的時間點,一起到這個村子學習就成了。

以青遠縣當前的情況,還真不適合把人拉到書塾里來。

當然了,若是等以後朱氏書塾辦大了,教出了一批農學人才,那麼那種在田間地頭種地接農民,跟在實驗田里做實驗,研究種地的農業科學家就是兩個概念了。

葉瑜然想要的,便是後者。

她現在讓「技術員」深入田間地頭教學,其實也是為了讓他們能夠與當地的老百姓更深入交流,互相切磋,不管是對他們自己本身實力的提升,還是「意外」發現新的人才,都是一個不錯的安排。

「朱大娘,我跟你說,我發現了一個人,特別有意思……」來自朱家村的朱大行喝了一口涼茶, 里啪啦,就將那個叫鮑廣的情況給說了出來。

他發現,這一批學員當中,那個叫鮑廣的人學得特別快,還能舉一反三。

有的時候,就是他也會被對方給問懵了。

技術上的事情,葉瑜然現在還不如朱大行專業,不過听他講來,大概也有些明白。

頓一沉吟,葉瑜然讓朱大行將鮑廣叫以身邊,好好帶來。

反正他們也會在青遠縣呆三兩年,是這兩三年里發現鮑廣確實是一個人才,那就將他吸納進「朱氏實驗莊子」,充做搞研究的預備員。

「哎,好勒,我記住了。朱大娘放心,我肯定會好好帶他。」朱大行露出了燦爛的笑容。

這回他能從一幫村民中競選出來,跑到這麼遠的地方當「技術員」,可費了他不少功夫。

來這一趟,不僅有當先生的錢拿,還有各種補助

,就是家里的地,也有人幫著種。

他要是干好了,不僅有獎金,還有獎狀。

朱氏書塾發的獎狀可有用了,可以拿到村子里換積分,兌換各種福利。

現在,朱家村有一系列的福利制度,越來越完善,越來越讓朱家村人自豪,同時也讓朱家村成了十里八鄉最羨慕的對象。

對此,朱大行也十分自得。

在幫技術培訓的時候,忍不住就會帶著炫耀的講講老家的事,更是把一幫學員的心勾勾的,恨不得親自跑到朱家村去看看。

「真的嗎?你們村子還給養老?!」

「咋不養?我們村有村集體養老院,要是孤寡老人,就是那種沒有子女的,我們村子給養。不能讓他們為村子貢獻了一輩子,結果老了老了,孤苦伶仃的,沒有人照顧是吧?」

「你們那邊小孩子都上學啊?」

「可不是嘛,我跟你說,我家那小子自從進了朱氏書塾……」

……

巴拉巴拉就吹了起來,將他兒子朱豆豆因為什麼拿了幾朵小紅花的事情都給講了出來。

雖然他兒子年紀還小,還在預備班,連一年級都還沒上,但是朱大行得意啊。講了他兒子,還會講朱大娘家,也就是大家口中的「縣令大人」家的幾個小孩子讀書有多厲害,現在才多大,就認識了多少個字,拿了多少朵大紅花。

「我跟你們說,上回岑先生來咱們朱氏書塾講學的時候,就夸了朱大娘家的幾個孫子,文曲星轉世,以後肯定跟他們大伯、小叔一樣,都是做舉人老爺的命。」

眾人一頓羨慕:「哇!」

這是什麼?

這是種地農民的升華啊!

要是他們哪個像縣令大人家一樣厲害,也能供出那麼多讀書人,那……

就算讓他們現在閉眼,也甘願了。

因此,葉瑜然還沒打蒙學的主意,經朱大行等人的「宣講」,就已經有人心勾勾的意動了起來,也想讓葉瑜然將「蒙學」給辦起來。

就算考不出功名,像朱大行家那個識了字,會打算盤的佷子一樣做個幫工小組也不錯啊。

那幫工小組長賺的,一年也趕他們三四年了。

葉瑜然听到的時候,有些

哭笑不得:「建,肯定是要建的,但不是這個時候。現在大家的地還沒種好,肚子的問題還沒解決,等這個問題解決了,到時候就會建起來了。」

「朱大娘……」有老百姓听著朱大行他們天天「朱大娘」、「朱大娘」的喊著,漸漸也習慣了,跟著喊了,「那我們等著啊,這個蒙學可一定要建起來。」

「會的,你放心吧,大爺,肯定會建。不只會建蒙學,到時候村廣場、村圖書館這些都會慢慢建起來……」葉瑜然笑著說道,「縣令那里已經擬出了三年五年計劃,只要我們按步驟走,好好種地,好好搞經濟,建設自己的村子,沒幾年就能實驗了。」

大家一听,這才放心下來。

與此同時,種地、搞建設的積極性更高了。

有不少村民後悔,早知道當初報試點村的時候,就應該搶在桃花村前面報了。

現在好了,什麼都讓桃花村搶了先了,真是……

啊!

悔啊!

只可惜,後悔也來不及了。

桃花村的村民本來還有些忐忑不安,結果一看大家都在羨慕自己,頓時又得意了起來。

紛紛說道:「還好我們里正有先見之明,下手快,要是落到人家後面,就可惜了。」

「就是就是,還是我們里正聰明,會辦事,地道!」

……

桃花村里正听了,哭笑不得。

之前他壓下大家的意見報了名,還有人有意見,覺得他中飽私囊,會影響他們種地,影響莊子上的收成。

現在好了,改口了。

雖然地里的收成還沒出來,但其實桃花村的變化已經漸漸顯了出來。

重新規劃的水渠,用水泥一澆灌,再搭上水車,頓時方便多了,再也不用像以前那樣面著大太陽的去挑水了。

那條通村水溝大大方便了村里的婦人,洗衣服、洗菜,家門口幾步路的事情。

當然了,因為水渠非常重要,衙門也做了嚴厲的規定水渠可以用,但一定要保持水渠的清潔,誰敢亂挖亂填,往里面丟垃圾,呵呵……

全部抓進大牢關幾天。

這個時候的老百姓還是比較畏懼官府的,本來就珍惜,一听這話,更不敢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