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4 榮耀歸來

林宜佳問的是這會兒負責行禮往來的馮嬤嬤。

但林大夫人立即往她這邊瞧了過來。

李家是已故老太太的娘家,也是現任李氏的娘家,更是李太妃的依仗,是林家的正經姻親,馮嬤嬤一向嚴謹,怎麼會漏了李家不送?

林大夫人不禁想起,林宜佳曾篤定地說,是李家表哥李文博參與了對她的陷害,雖然他並未來的及做什麼。在林宜佳出事之後這麼久的時間里,明明是再親近不過的姻親,李家又受林家幫扶良多……但李家李夫人並未有人上門來探視,說是身子不適,只是打發了一個婆子來了一趟。

就連林家寒的妻子王氏的娘家兄長,都親自來過幾回。林三夫人張氏的娘家也打發了她的娘家佷子來問過。且不論幫不幫的上忙,這是一種態度。

一開始,听到李家夫人不來,林家都在為林宜佳的婚事懸著心,就是打發人去問了一下,听說那婆子沒見著正主之後,也沒有管。後來定下以後,李氏就帶著小兒子回了娘家,回來之後,說是真病了。

此時馮嬤嬤听見林宜佳問,也沒有多想,道︰「回六小姐話,這自然是送了的。」

「誰送去的?」林宜佳又問。

馮嬤嬤愣了一下,道︰「是二夫人身邊的劉嬤嬤去的。」她看了一眼正在捏面點的李氏,小聲問道︰「可是有什麼不妥?」劉嬤嬤是從李家陪過來的,李家的年禮節禮。幾乎都由她去送的。

林宜佳微微一笑,搖頭道︰「沒有。我就是想問問,這眼看到年了,李家舅母的身體可好些了麼?如今李家二舅舅多少年外任,太妃表姐在深宮不得出,兩位表哥又還在西北,偌大的家中只有她一個,病了都無人侍疾,實在是太孤寂了些。」

「宜兒說的是。」林大夫人便轉頭問李氏︰「劉嬤嬤回來之後。可說了表嫂身子如何了?若是真不太好,弟妹你也再去瞧瞧。」

李氏身上有孝,輕易不便出門做客。

李氏笑道︰「多謝大嫂掛念,听劉嬤嬤說,我嫂子她已經無礙了,氣色也好。」李氏看向林宜佳。道︰「她還問了宜兒好些話呢,瞧著是羨慕咱家宜兒有了好姻緣。」

自打李月盈進了宮,李夫人那里就精神了許多。後來景和帝突然駕崩,留下年紀輕輕的一眾妃嬪,包括她女兒李月盈都成了太妃,再加上她的兩個兒子身在邊關。她一度傷心過度,病的很重。直到後來戰事漸平。她的兩個兒子不僅活了下來,更是立功不少,尤其是李文博,年紀輕輕就是六品的游擊將軍,李夫人的身子才漸漸好轉起來。

林家眾人才進宮的時候,李夫人還上門來,盤桓過半日。

听了李氏的轉述。林宜佳低頭裝作羞澀,慢慢將手中面團捏成了一匹駿馬的模樣。

林大夫人接過話題。閑話道︰「說起來,你那文博佷兒已經是六品的武將了,今年也有二十一二了吧?怎麼還不將親事定下?早早娶妻生子,也免得你娘家大嫂終日一個人在家,孤寂的慌。」

「可不是?」李氏笑容中多了幾抹憂慮,道︰「文博到年都二十三了,嫂子她怎麼不想給文博娶親?只是,她那性子,對外倒還立的住,但卻是從來就是拿孩子沒辦法的……她這一年也沒少留意盛京合適的人家,尤其是太平了之後,想著一個實打實的游擊將軍,能挑的人家也不少了,只是每回一問文博的意思,文博就不耐煩,大嫂她又不敢做文博的主,所以至今還沒有著落呢。」

要說李夫人在外行事也是有章程的,可一到她親生的幾個孩子們面前,就像是生生欠了她的兒女們一樣,半點也硬不起來。這終身大事,李文博不點頭,她更是不敢隨便說話。

一個當親娘的,被兒女給拿捏住,也是一樁奇事。

「總這麼下去,也不是辦法……」林大夫人瞥了一眼正在最後修飾她的那個面泥駿馬的林宜佳,問道︰「要說西北戰事已經平了許久了,文博也該回盛京來了吧?只要人能回來,再說親會便宜很多的。」

「我問過大嫂,說是今年能一家團圓,過個年。」李氏很為自己娘家人欣喜,笑容滿溢,道︰「只怕就在這幾日了吧?大嫂自打得了消息,喜歡的什麼都忘了,更是什麼毛病也沒了,昨兒劉嬤嬤去瞧,硬是拉著劉嬤嬤看她備下的年貨,當真是不少呢!」

今兒已經是臘月二十五,若是李文博說能過個團圓年,也就是說,他這幾日就會到家了。

林大夫人在那邊同李氏閑話著李家的年貨,林宜佳的思緒已經轉開了來——她很確定,她那天看到的,就是李文博。

而身為軍中將領,無命離營是大錯,無命回京更是大錯,扯上判一個「謀反」都是可能的。那麼,李文博是成了楊三爺的心月復,冒死听令而來?

他一定知道要陷害的人是自己。而他卻依舊行動了。

也是……

當年李文博被丟進軍營,從一個一無是處貪花戀色的小混子到今日浴血勝出的少年將軍,他肯定經受了常人無法忍受的折磨和訓練。那麼,就算他今日出人頭地了,也未必會對送他去飽受痛苦折磨的林家人心存感恩。

于是,林家這層親戚關系,肯定比不上頂頭上司的命令重要。他會那麼選擇,倒是不難理解。

只是……他擄了自己,自己又認識他。若當時她「醒」了……

林宜佳暗自咬了咬唇,低著頭沒讓任何人看見自己的表情。

若是當時她「醒」了,李文博搖身一變就能成為她的「救命恩人」,再為她名譽著想,求娶她就是順理成章之事。她林宜佳也算美貌,林家怎麼也比李家家世強,又有的是銀錢大方肯陪送……李文博娶了自己,怎麼也不能算虧,同時又在他主子那里賣了好……這筆賬,當真劃算的很!

到了二十八這一日,果然听到李文博和李文強兄弟一身戎裝威風凜凜地回了京。李夫人歡喜的讓人提前放了一掛一千響的爆竹, 里啪啦地炸了好半晌。

李文博因為在軍中吃夠了苦頭才幸運地熬出來得了軍功,所以他肯定認為自己有幾日是自己吃苦努力換來的,未必感激將他們兄弟丟進軍營的林老爺子和林家人,但李夫人卻是異常感激的。

若不是林老爺子將他們兄弟丟進了軍營,若是由著那二人的性子在混下去,此時這二人是什麼樣!絕對是一事無成又敗家惹事的禍害!哪會有今日的榮耀!

就是李大爺在九泉之下,知道自己長子如此出息,次子也沒長歪,也定是要仰天長笑滿意至極了!

李大夫人將兩個兒子迎進了門,又打開了家中小祠堂的大門,往李家列祖列宗上過香後,抱著李大爺的牌位嚎啕大哭了許久,絮絮叨叨,說著自己的熬日子的辛酸不易。

「……那些日子,我哪能睡的著?當真是有空就往兵部跑,每一次邊關送回來陣亡名單,我是又怕看又不敢不看,每一次都揪著心,生怕在上面看到咱們兒子的名字……」

「如今李氏祖宗保佑,文博他回來了,還成了將軍,管著上萬的人馬,而且天下也太平了……妾身也不求旁的,只求他們能早點兒成親,早點兒生下大胖小子,給李家傳宗接代……妾身也就功德圓滿,能下去找你個死鬼去了!」

李大夫人哭的很淒慘。

她和李大爺情投意合,卻沒過多少年好兒子就守了寡,給她留下了二個兒子一個女兒。她自己是沒本事沒主意的,兒子女兒真是沒一個肯听她的話,她也不知道該怎麼讓她的孩子听話……這麼多年,她念著不能辜負老李家不能對不起李大爺,硬是一日一日的熬日子!

熬到今天,才終于能說一句,她沒有辜負李大爺當年待她的情誼了!

李大夫人抱著李大爺的牌子哭訴,這情景往年的時候也沒少見。換在往年,這兄弟倆早不耐煩走了,這次回來,估計是受了磨練年歲見長是真懂事了,倒是老老實實地陪著李大夫人跪著。

李大夫人沉浸在自己的往事里哭夠了,才擦了擦眼楮要起身,卻有左右二人一邊一個來攙扶她。

連李大夫人自己都沒想到她的兒子居然還在,而且還知道攙扶她了,她當即呆了呆,而後又淚如泉涌,摟著兩個兒子又大哭了一場。

好半天,她才算是平靜下來,瞧著兩個兒子滿身的風塵,盔甲更是被她的眼淚和著灰塵弄的不能看,當下十分自責,訕訕地道︰「娘太高興了,這才……博兒,強兒,娘都給你們房間衣物和伺候的人都準備好了,你們趕緊下去收拾收拾……」

「先歇一歇,晚上咱們娘幾個再好好說道說道,啊?」李大夫人親自將兩個兒子分別送到他們的住處,最後囑咐道。

(好累,明天再補更吧,今天就這些了。)(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