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6章 看破

作者︰衣布衣出投推薦票 章節目錄 加入書簽

顧天成也是個機靈的,只懵了片刻,便琢磨過味兒來。

雖然自己不怎麼磊落的用心已經被對方看穿,但他一點尷尬慚愧的意思也沒有,反而滿臉哀怨的對卓遠圖說道︰

「卓大官人真是一點情面也不講啊,既然你已經明白,直說便是, 何苦讓我如此努力掙扎呢?」

袁冬初一個沒忍住,「噗嗤」一聲就笑出來了。

卓遠圖也是硬忍了忍,才把笑意掩了下去,依然嚴肅著一張臉︰「不讓你努力爭取,你哪里知道什麼叫事不可為。」

秦向儒那是什麼都不知道,一雙眼楮看了這個看那個,好在他知道藏拙, 並未開口詢問。

顧天成瞪一眼忍俊不禁的袁冬初,虛心求教卓遠圖︰「小子我是拿著真金白銀來訂購貨船的, 大官人怎會發現其中有蹊蹺?」

卓遠圖冷笑一聲︰「從你誠運開業以來,一直是攢夠一些銀兩,便來交定金訂購船只。之後再攢一段時間,才能付了買船的銀子。

「月前那兩條大船,你們湊銀子便是艱難。七月接船才過了多久?你就拿出一萬兩銀子。除了借,還能是哪來的?

「恐怕你已經在琢磨,如果朝廷采納了秦公子那份上疏,萬頃倉的糧食很可能會運往他地。你想盡快搞一批船,把運糧的差事攬下來吧?

「所以借了一筆銀子,跑來算計鴻江船廠。讓我們造出二十條船交付于你,你先用船做事,之後再慢慢還銀子。

「哼!真是打得好主意!」

顧天成很夸張的抹了把汗,心有余悸的樣子︰「幸虧大官人你還看得起小子,沒認為小子干脆就是騙船廠,不打算付錢的。」

卓遠圖冷哼道︰「我鴻江船廠百年家業,供應大河多少河運行!別說你不付銀子就帶不走船,就是船被你帶走,也休想在河道上順利經營。」

「是是是, 大官人說的極是。」顧天成很不走心的奉承著。

卓遠圖卻不領情,繼續拆穿他︰「更何況,說什麼在艙房和底艙做些改動,這種手段可不是只有你一人才會想到。」

顧天成這就很平衡了,笑著說道︰「原來鴻江船廠吃過這樣的虧,咱們又太熟了,所以才被大官人你看破,並非我這計劃不夠周詳啊。」

卓遠圖冷冷的瞥他一眼,端起茶盞喝茶,沒搭理他。

顧天成臉皮厚,並不在意卓遠圖的態度,舌忝著臉問道︰「那卓大官人剛才說的三艘船,是真事兒吧?」

卓遠圖都快被他氣笑了︰「對著你這樣的人,我怎會給你落下話柄?」

袁冬初和秦向儒這會兒是全程觀摩,根本沒有插嘴的余地。

秦向儒驚訝于顧天成對自己人也會用這樣的心思,被人看穿了更是不以為意,該怎樣厚臉皮還是怎樣的厚臉皮,真讓他無比佩服。

而且卓大官人多大的肚量啊,居然不和他一般見識,居然沒他的生氣。

只听顧天成還跟那兒嘆氣呢︰「唉,那就只能先把那三條貨船買了,再訂五條船好了……大官人說的是五條船吧?」

卓遠圖都被他氣笑了︰「如果特別勉強的話,那就不要買了,定二十條貨船也行……」

顧天成眼楮瞬間就亮了,卻听卓遠圖繼續說道︰

「咱們寫個文書,到交貨時間,你若沒銀子提船,貨船由我們處置,誠運雙倍賠付鴻江船廠的人工和材料費用。你看如何?」

「這樣啊,」顧天成居然還挺認真的想了想,「那算了,一下定二十條船,太給貴號添麻煩了。就先訂五條船好了。」

卓遠圖冷笑一聲,問道︰「提五條船的銀子你有嗎?」

「會有的,這個您只管放心好了。」

卓遠圖笑了笑,提議道︰「這五條船交貨時,若你一時沒有現銀,鴻江船廠可以借給你,年利十五你看如何?」

年利息15%和14.4%差不了多少,顧天成其實很想多借點,干脆把二十條船的銀子都借了。

但接二連三的被卓遠圖點破拒絕,這時他連開玩笑試探都不好意思了。

他站起身來,鄭重沖著卓遠圖行禮︰「謝大官人,小子多次蒙大官人提攜,真是三生有幸。」

「這也是商號之間的正常借貸,不用這麼客氣,坐吧。」卓遠圖面色緩和下來。

但他再說話時,依然秉承著做生意的態度︰「接下來,誠運每付一條船的銀子,許你交定金訂一艘船。若誠運依然欠著船廠五條船的銀子,船廠和下屬所有分廠,都不會再接你們誠運的訂單。你可明白?」

顧天成明白,賒欠五條船的銀子,是鴻江船廠對他最大的讓步了。

剛坐下的他再次起身行禮︰「多謝大官人,小子會努力的,盡可能不拖欠船廠的銀子。」

這是真心話。

卓遠圖擺手讓他免禮,轉頭吩咐一旁伺候的小廝︰「帶顧公子去找何東平,把我們剛才提到的事情辦了。」

接著對顧天成說道︰「去辦你的事吧,不要在這里耽擱了。沒多少船,還想攬運糧的差事,難度相當大呢。」

看著顧天成站起身,卓遠圖又提醒道︰「朝廷如果采納了秦公子的建議,搬遷萬頃倉和城中居民這個事兒,說不定很快就會實施。你心里要有個準備。」

顧天成將要告辭的身形果然就頓住了︰「這麼大個事,朝廷難道不會籌劃一兩年嗎?」

卓遠圖搖頭︰「以我看來,如果朝廷認可了秦公子的判斷,水患這種事,隨時都有可能發生。

「既然定下了,早些實施就比晚些實施要強。」

顧天成躬身施禮︰「受教了。」

卓遠圖的意思,水火無情,天災可不會給人準備的時間。

若朝廷已經有了搬遷的準備,卻因為動作緩慢,在準備期間發了大水,把通州和萬頃倉淹了,那可就虧的很了。

不但虧,朝廷還會被百姓罵。

袁冬初和秦向儒也跟在顧天成身後行禮告退。

這一趟雖然沒達到他們的預期,收獲卻也很大。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